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奖】品茶闲话(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奖】品茶闲话(散文)


作者:景明 白丁,32.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82发表时间:2023-02-16 15:36:36

朋友的一首小诗很有意思,转录于后:
   酝酿半生的沉默
   还是氤氲了潮湿的午后
   几抹翠绿在杯中沉浮
   无法从香茗的烟雾中
   潜入你冰雪一样的梦
   我和我的诗句
   一路消瘦
  
   是谁徘徊在梦里梦外
   企图将暗夜里的孤独
   一饮而尽
   这一切都会过去吗
   盛大而绝望的美丽相遇
   转眼已成苍凉
   轻轻地柔柔地散漫地
   啜饮此生的沧桑
   可是我还是绕不开
   你的目光
   你忧伤的眼波
   是痛疼之后寂寞的绽放
  
   一杯烟雨柳绿烟浓
   采茶的山歌
   仿佛在耳边清脆地回响
   就让你盛开在我的杯底
   满脸羞赧
   细品这漫漫岁月
   让我们一同
   微微地醉去……
   他本是好茶之人,与一帮朋友三五天一聚,一壶茶,几只杯,或煮茶吟诗,或品茶听雨,好不洒脱,引得一帮看客,几番鼓噪,皆激他写一篇茶与茶道的文章,谁知他安稳如山,浑不在意,多次威胁利诱,才草赋小诗,应付了事,还振振有词,言称大家都说他懒,那就该懒出境界。不过,终归是读到了懒人的懒诗,管他是“一路消瘦”,或是“一杯烟雨”,也许只有真如他说的,“轻轻地柔柔地散漫地”啜饮,才能品味这茶之真味吧。
   我不好茶,仅一茶客而已,偶把茶盏,也曾品咂其中滋味,无他这般“即使地震到来,携一把茶壶,几罐新茶,足矣”的洒脱与痴癫,也偶有所思,等不来他的高论,就执笔写下这段文字,就当炉前闲话。哈哈,店小二当的久了,当不了大厨,也应该略末知道菜品的好赖的吧。     
   想来,饮茶不同于饮水,不单单是为解渴,陆羽《茶经》有言:“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乏、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如他所言,在很大程度上,饮茶应该是有保健的效用的,所以,从古至今,其普及的程度之大之广,无出其右者。
   出门在外,无论酒店旅馆,饭堂小肆,见客一壶茶,尽管不可能是什么精品,也不可能品咂出什么滋味,可一番热情却实打实地能够感觉得到,羁旅的孤寂和饥肠辘辘的焦烦也能平复许多。或者亲朋至家,清茶一壶,必是待客的应有之义。仲夏,至成都,到得仄逼弄堂,常常会见得慵散老翁,一手执蒲扇,一手擎紫砂小壶,时不时呷一口浓茶,怡然自得,自得其乐,仿佛日子和着香茗,在这一扇一口中悠然间无限的漫长了起来。
   时下,或大或小的城市,各种茶社、茶庄随处可见,虽不比咖啡店来得时尚,但总会有一种慢生活的情调,三俩人围坐,清茶一壶,呷着或浓或淡的茶水,交流着或咸或淡的话题,浑不在意时间的长短,在节奏如高铁的轮子般飞转的城市生活中显得很是另类。不能不使人联想到苏轼的《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
   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
   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
   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
   坐听荒城长短更。
   闹处取静,于一啄一饮间品味自然之真意。苏轼的心还是真大。
   其实,从古自今,大多数文人骚客还真没有把茶当做一种消渴的必须:   
   以茶代酒,消融倾慕心几许
   烹字成汤,萃取相思水一杯
   几碗三春露
   全人一道茶        
   山色清露,烹字成汤,因了一壶茶,生活却有了诗一样的雅致和唯美,叫人生生地觉得生活并不是清汤寡水般的无味和无趣,琼浆玉露,也不过如此。
   烹字成汤,只是趣话,沏一杯茶,或浓或淡,品味个中滋味,在沉浮与清冽间沉静,才是一种极致的享受。
   大多数人,泡一杯茶,只为享受不可多得的闲散时光,放松时常紧绷地弓弦样的神经,即使有些讲究精致的人,也至多关注是否是雨前新茶,是否是成年熟茶,诸如此类,更有甚者,讲究品饮功夫,治器、纳茶、候汤、冲茶、刮沫、淋罐、汤杯、洒茶,八个步奏,好不繁琐。
   这种行为艺术式的功夫茶的确赏心悦目,很得一些人的推崇,有附庸风雅者,置一茶案,如此这般流程,如我这般低品茶客,看得心急。在我看来,饮茶绝不能失了本来之义,即使是功夫再深,也离不了饮与品的范畴。
   佛家品茶品的是禅心。禅茶一味,在佛家看来,茶之精清、淡洁、涤烦、致和的特性最能助修禅之人修得正、清、和、雅的禅心。儒家品茶品的是清心。茶清如露,用这清苦,清心,清寂,清净之水,怡情养性,成静,理,廉,俭之德。道家品茶品的是天心。以这取之自然的尤物为媒,去体唔万物和自然的天地交合,阴阳合德,而达万物齐一,天人合一的境界。
   我本凡人,再怎么品咂,也绝然品咂不出来这禅心、清心与天心,只是知之味,日啜数杯,无思无虑,偶有所感,也大多只是凡人的生离死别,爱恨情仇,恰如这杯中的甘苦与涩滑。
   最喜在冲茶的一刻观这杯中的世界。开水入杯,茶叶如被卷入漩涡,随着回旋的水流翻飞,或沉或浮,质轻者浮在杯口,质沉者落于杯底。因了开水的浸润,一枚枚片叶和枝茎渐次舒展,干瘪到极致的身段逐次地丰满和圆润,梦魇一朝得醒,将因一朝贪婪收集的昭华雨露融散在杯水之中。
   茶色渐起,一杯绿茶,就是一杯春意,淡绿色的底色,和着摇曳的片叶,若春风的摇曳生姿,饮尽一杯春色,那该是有多大的欣慰呢?一杯红茶,色如秋色渐染,玛瑙般光亮而又润泽的质地,恰若历尽寒霜酷暑,浮华尽去,留下的只是岁月的沉淀,其间有繁花似锦,日出日落,还有如日中天霜露凝珠。至若普洱,苦丁之类,更如历尽沧桑,那浓重的颜色,那一样不是化不开的苍茫呢。
   开心的时候,饮一杯茶,细细地体味这杯中日月。忧烦的时候,饮一杯茶,在茵茵如烟的绿意里消磨,不至让心境沉沦成一抹暮色。人啊,甘苦自知,在这一啄一饮间回味的莫不是世间冷暖和人情世故啊。    

共 22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以诗开首,引出茶香。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唐人陆羽,著以《茶经》,更增加了茶的文化性。后人在此基础上,更是将“茶”与佛,禅联系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茶禅”文化。曾有一则小故事,更是完美地体现了中国茶文化与茶礼仪的结合。据传苏学士游山,进一庙,住持有眼不识泰山,态度冷淡,对学士道“坐”,吩咐小沙弥“茶”。和学士闲扯,几句下来,住持大惊,对学士说“请坐”,遂吩咐小沙弥“上茶”,深谈下去,住持坐不住了,大感佩服,对学士道“请上座”,奉茶时也变成了“上香茶”。当然,“茶”不只和文人,和尚有关,更是和市井小民有关,老百姓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以看出,“茶”已经融入了百姓的生活,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本文很有特色,引经据典,多次引用诗词,为本文增色不少。感谢老师来稿支持晓荷。[编辑:千骑卷平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千骑卷平冈        2023-02-16 15:39:20
  此文读来,透着浓浓的茶香。感谢老师支持社团。
回复1 楼        文友:景明        2023-02-16 15:52:17
  谢谢老师,第一次投稿,得您鼓励,一定再努力。
2 楼        文友:何叶        2023-02-16 15:58:01
  感谢老师支持咱家晓荷社团。期待老师更多精彩!方便的话请加我的微信15076997803
何叶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