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暖】得失观与量变质变(随笔)
一、人生的得失观
俗话说,有失有得,有得有失。也就是说,一边失去,一边得到;同理,一边得到,一边失去。
失去与得到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失去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得到什么就会失去什么。二者首先是对立的,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二者又是统一的,因为二者同时存在,或者说是共存的,因而是统一的。
人生也是这样,一边失去,一边得到。失去年华,得到成熟。失去金钱,得到物质。失去娱乐,得到事业。失去走南,得到闯北。失去自由,得到信仰。失去伙伴,得到家庭。
反之亦然,得到什么,失去什么。得到这个,失去那个。得到健康,失去散漫。得到财富,失去平静。得到快乐,失去沉稳。得到权力,失去悠然。得到名誉,失去安逸。
俗话说,有所得就有所失。反之亦然,有所失就有所得。正确的得失观应该是失去不好的,得到好的,或者说得到好的,失去不好的,这才是积极的。比如通过锻炼失去虚弱而得到强壮,通过修身养性得到高尚而失去卑鄙。
有些人一生顺风顺水,似乎只有得到而没有失去,其实这种情况并不完全存在。例如富二代,由于家庭富裕,父母有钱,他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似乎他的人生只有得到而没有失去,令无数寒门子弟无比羡慕。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虽然他得到的是物质满足,生活安逸,但他失去的却是人生历练,没有奋斗精神。有一位男士,父母能干,家产万贯,他自己却乐于享受,游手好闲,不谋正业,缺少事业心,父母老后他不懂经营,很快败光家产,流落街头。
有些人一生坎坷,似乎只有失去而没有得到,其实这种情形也不完全存在。有一位先生,从小失去父母,失去家庭,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他不甘于贫穷,不甘于无知,努力拼搏,自学成才,最终成为大作家。
人生得失天天有,有得有失过一生。人生得失观念须端正、须看淡,心态平和最重要。
二、量变与质变
从量变到质变,这是普遍规律。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
前些日子我回老家,惊闻某公突世。他生于1958年,逝于2018年,享年60岁。他生前是个电工,人很好,谁叫都到,细心周到。他的早逝令许多人伤心。有人说他至少少活十年。知道情况的人则说,他自己害了自己。去年他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心脏病,需要做心脏支架手术,不做不行,可他拒绝了。一年后,今年他就突然去世了,来不及看病了。这一年,他的病情逐渐加重,这就是量的变化与积累,终于撑不住了,告别了人世,这就是量变累积效应的结果质变。
早年的一位同事,身强体壮,而今已80多岁。前几日,我去看望他。看见他,我禁不住伤感起来。他真的老了,瘦得只有骨头,走路要拄拐杖,成了一个可怜的老人。当年,他是市长,多么风光,可现在风光荡然无存,纯粹就是个人到暮年的老头。是啊,80年的岁月,风吹雨打,尤其是老年,一年一个样,直走下坡路。岁月不饶人啊。年龄的增长,这就是时间变量的积累,积累的效应就是质变,走向暮年,走向大限。这是生命的无奈,这是量变与质变的必然趋势。
以上二例涉及生命,生命是天大的事。从量变到质变,生命是这样,其他事情也是这样,这是一般规律。
统计分析认为,几百个微不足道的小事故背后必然隐藏着一个大事故。这就是规律。要想防止大事故,必须扼杀一个又一个小事故。由小事故到大事故,这反映的就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有些单位的管理理念是:每天进步一点点。你可别小看这向上走一点点,一天一点点,一年就是一大步,十年就是一个大台阶。这不仅适用于单位,也适用于个人。每天进步一点点,其实很难,但只要你努力,皆有可能。百年不衰企业就是这么炼成的,百年不败伟人就是这么造就的。每天进步一点点,这就是量的积累,走向辉煌,这就是质的飞跃。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好的习惯让你成功,坏的习惯让你灭亡。长期坚持的习惯,这无疑就是量变的积累;成功或灭亡,这无疑就是量变的效应质变。
对于事物,突变是有的,那是意外,不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对于坏事,防微杜渐,防止突变,这是应该的。对于好事,日积月累,产生突变,这是期望的。
最后,我忠告天下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上面这段可加在下面这段之后:
以上二例涉及生命,生命是天大的事。从量变到质变,生命是这样,其他事情也是这样,这是一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