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奖】灯笼(散文)
忙了一年,除掉几家春节留守施工的单位还有些工人,绝大部分工人已经回家,喧闹的生活区终于安静下来。
家家施工单位在生活区大门口早早张贴上宽大的春联,标志着热闹的中国年并没有遗忘这里。斜对着我们生活区的一家公司或许更有心,除掉门垛上张贴的春联,还在上方悬挂了一对红灯笼。
红灯笼在一片灰白的活动房之间显得与众不同,带着节日的喜气。虽然喜气不是很热烈,稍显孤单,可却是那么醒目的存在。到了夜晚,红灯笼亮起灯光,在风中摇曳飘舞,衬着冷清的马路和一大片生活区,格外有了生气。
红灯笼轻盈地舞动,欢快而又飘逸,光晕渲染下的暗夜增加了许多鲜活的格调。我久久凝望着它的舞姿,目光有些模糊,思绪也渐行渐远……
在我小时候家里房屋墙上一直悬挂着一个篾子扎制的龙头,花花绿绿的油皮纸表面落满灰尘。龙嘴里红似火焰的舌头好像总时不时在撩动,两个乌黑硕大的眼睛仿佛始终在盯着我。我问父亲时才知道那是为正月十五闹元宵玩龙(舞龙)时做的龙头。以前每到元宵节,村子会里组织玩龙、玩花船、玩火绫子等等娱乐活动。可是从我记事起,龙头就一直在家里搁着,元宵节时再也没有见村子里组织过这些娱乐活动。只是每当元宵节到来时,父亲有了另外一种忙碌,扎灯笼。
大年过罢,正月里父亲白天走亲戚拜完年回来,或者在家接待完亲戚之后,就开始剪裁制作灯笼的白连纸,裁出的边角料也不扔掉,按照计算好的尺寸剪裁成短条用来粘贴灯笼的上下底框。裁好的纸均等折叠出四块,父亲用颜料在每一块上面画画。父亲先用墨色仔细勾出线条,然后上色。灯笼纸画面内容多是八宝及梅兰竹菊之类花草的图案。父亲画画很慢,但是细致工整。画画快而且好的是二姐。二姐在灯笼纸上画的内容多是《三国演义》《水浒传》及《红楼梦》人物。其中二姐画得最好的是仕女图,像金陵十二钗,四大美女等。二姐用毛笔勾勒出人物轮廓再上色,画出的人物个个精美标致。
扎灯笼的骨架是没有剥皮的麻秸。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种洋麻,洋麻开花时便可收割。粗壮的洋麻泡在池塘里腐熟后捞起来剥麻售卖或者搓麻绳,父亲仔细挑选出其中比较细一些的留下来打捆,自然风干后扎灯笼用。
每天夜晚,在昏黄的煤油灯下,我们全家总动员,开始有条不紊地忙着扎灯笼。父亲自然是总指挥,他系着围腰坐着,随手从脚下的一捆麻秸中拿起几根,用剪刀按照长短比例剪断,再用锥子按尺寸比例在麻秸上锥眼,然后在锥眼处穿上用竹子削制好的竹拽子(竹钉),最后开始组对。父亲先组对好灯笼的上下底框,然后将上下底框连接在四根立柱上,一个方形的灯笼骨架就完成。有了父亲的打样,我比照着穿竹钉,哥哥负责组对灯笼框架。母亲后勤保障做得好,时不时过来给我们添茶倒水。最后负责穿衣打扮粘贴灯笼的活最讲究,自然非二姐莫属。二姐用洋麻丝制成的窄刷子先在上下底框上刷面浆,粘贴上画灯笼纸时余下的白条纸,然后刷立柱,将绘有彩画的灯笼纸均匀周正的贴好,一个灯笼才算彻底完成。糊制好的灯笼并排站在墙根,灯笼纸上的花草似乎在隐隐散发着芬芳,那些人物呢,一个个栩栩如生地站在那里,仿佛在对着我们全家人微笑。
父亲扎的灯笼比例均称,牢固周正,最主要的是画面精美,特别是有二姐绘制的人物添彩,拿到集市上售卖,一毛钱一个,很受欢迎。就是卖灯笼这点微薄的收入,可以为我们全家本不宽裕的生活解决燃眉之急。
扎灯笼的生意那些年在我们家春节过后做得热火朝天。紧张有序地扎制售卖灯笼的同时,父亲总会特别为我制作一个灯笼。骨架不用麻秸,而是篾条。灯笼骨架八个方格上下均匀收减,经纬之间用棉线扎牢,整体形成一个圆形,上下各留一个方孔。二姐专门用柔韧透明的油皮纸绘制出八方人物,取材全部是我喜欢的《西游记》人物故事,唐僧师徒四人是主角。其它方格间或辅以花花绿绿的图案搭配。哥哥专门为我的灯笼裁制一块方方正正的木板,中间挖起一个固定蜡烛的圆窝,木板斜角对穿上竹条系子,系子上再系一根称手的竹竿,属于我的专属灯笼就算大功告成。
我打着独一无二的八方灯笼,很多年元宵节在湾子里成为比灯笼时炫耀的武器。正月初十刚过,每天晚上,我就耐不住性子,打着我的灯笼到处晃悠。遇到小伙伴,他们手里轻飘飘的折叠纸灯笼弱柳扶风的样子和我的“巨无霸”简直没法比。还有竹条编制长筒形的灯笼,罩着超薄的灰色油皮纸,嘿嘿,像个棉花篓子,连画也没有。既使有绘画的方灯笼,画面图案和二姐画的更不能相提并论。往往玩着玩着他们就借故跑了,不知是有意躲我,还是自惭形秽。唉,独孤求败,无敌是多么寂寞!在正月十五比灯笼这件事上我始终扬眉吐气,怎一个无敌了得。
无敌也有落败的时候,打败我的对手不是“敌人”,而是自己。一次我打着灯笼倒处炫耀时,没有固定好的蜡烛倒下引燃了灯笼。刹那间我的“巨无霸”灰飞烟灭,小伙伴们幸灾乐祸的神情让我放声大哭。我狼狈地回家,父亲笑呵呵的一顿安慰,放下正在扎制灯笼的活计,立马为我加急赶制灯笼。二姐也放下糊灯笼的工作,重新为我的新灯笼绘画。没有上手的是哥哥,虽然灯笼烧掉,可他为我制作的灯笼板幸喜还在,完好无损。父亲、二姐用了一个夜晚的时间。我的“巨无霸”重新诞生。看见我破啼为笑,父亲笑了,二姐和哥哥也笑了。
将近一个夜晚,可以做出多少灯笼卖钱,平时精于计算的父亲此时仿佛忘了去算这笔帐。而我呢,那时只是一心盼命,在意我的“巨无霸”在小伙伴们之间比灯笼时的战绩。
父亲扎灯笼出了名,有人专程到我家让父亲为其订制一对宫灯。父亲欣然答应,忙了几天,硕大的宫灯即将完成,父亲观望着自己的作品,兴致很高地说:“我小时候,县城里元宵灯会才热闹呢,各种灯笼争奇斗艳,最引人注目的当数走马灯,点燃蜡烛,随着火焰的气流,走马灯就缓缓转动不停,画面上的人物跟着走动,像似活了一般。”
父亲的话让我着迷,我无比好奇地问:“爸爸,走马灯是什么样的,你会扎走马灯吗?”
父亲笑着说:“会呢,为了学扎走马灯,我研究很久,外观和这宫灯差不多,内芯会转,详细结构比宫灯复杂多了。”
“那给我也扎一个走马灯吧。”我急切地央求父亲。
父亲仍然笑着说:“扎走马灯很要功夫,等空闲时再说吧。”
父亲的话让我记住,后来多年多次,我和父亲提起扎走马灯的事情。父亲虽然答应,可是始终没有拿出专门的时间为我扎走马灯。我现在终于想明白,父亲长年累月的忙是真忙,而制作走马灯纯粹属于耗时而又没有效益的事情,所以也就无限期搁置。人生,有些愿望没有实现也好,权且留作永远的念想吧。
不知从何时开始,元宵节时塑料灯笼渐盛,再后来是电动塑料灯笼,手工扎制的纸灯笼从此没有市场。只是那些曾经的往日往事,一幕幕如同电影镜头在我脑海倏忽闪现,那些欢乐时光随着眼前红灯笼摇动的光影又渐渐模糊。此时此刻,父亲的身影总在我面前晃动,如同那对摇曳不停的红灯笼。如今,父亲和母亲年事已高,幸运地度过新冠病毒感染的灾难,他们现在怎么样,一切都好吗?
我眼前这对摇曳飘舞的红灯笼,在空旷的生活区的暗夜里,是最温暖柔和的一团亮光。它多像父亲慈祥的目光,穿透重重黑夜,指引着我回家的路。
2023.2.5日记
2023.2.20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