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老廖家的烦心事(小说)
一
周末上午,超市人来人往,老廖与老伴推着购物车随着人流走出大门。儿子廖凯迎面走来,“爸、妈”,他叫了一声。老伴“嗯”地应道,声音轻得像蚊子飞过耳边,面部毫无表情地朝停车场走去。
老廖停下脚步,迟疑地问道:“你这是?”
廖凯旋即答道:“我就住在这一带,今天休息。”
老廖点点头,正准备走,廖凯没好气地问道:“爸,您最近怎么啦?尽干些没谱的事。”
老廖摸了摸毛发稀疏的头顶,说:“你爸聪明绝顶,从不干没谱的事。”
廖凯显然不高兴,生硬地说:“您和我妈怎么像小市民一样,尽在网上淘一些便宜货。”
老廖极不高兴,说:“老百姓居家过日子要的就是勤俭持家,怎么是小市民呢,你这说法欠妥。”
廖凯犹豫片刻,说:“您知道别人怎么说吗?”见老爸没吱声,接着说:“说您教了一辈子书,变成了老迂腐。”
老廖摇摇手,笑着说:“都是闲言碎语,何必当真。”
看着老爸一幅漫不经心的神态,廖凯急了,指着购物车上堆着的萝卜、白菜:“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要买这些破烂货。”
老廖也急了,“什么?破烂货,谁家过日子离得开蔬菜。我和你妈老了,大鱼大肉咽不下,萝卜白菜吃的顺口。再说,那不是花钱买的,是你妈得的奖品。”
廖凯跺了跺脚,“您这是因小失大,舍近救远。”
老廖张开嘴,想反驳,但没说出话来,轻声叹了口气。
见状,廖凯感觉老爸理屈,索性放开嗓门,大声说:“办事要讲究成本,您放着门口的超市不去,跑这么远,虽然东西是免费的,但往返的车费值多少钱?这么简单的一道数学题,连小学生都算得明白。”
老廖摇了摇头,一幅无奈的样子。沉思了一会,说:“好啦,今天咱爷俩谈话的内容到此为止,千万不要说给你妈听。”
廖凯紧盯着老爸,问:“我妈的心脏病是不是又犯了?”
老廖犹豫了片刻,字斟句酌地说:“你幺舅反复叮嘱,千万不能让你妈再受刺激了。”说完,朝廖凯挥了挥手,转身追老伴去了。
廖凯在后面喊道:“爸,我开车送您俩回家。”
老廖说:“不用了,我已经叫了网约车。”
阳光透过树叶缝隙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廖凯茫然地望着老爸的背影在光影里移动,突然发现老爸近两年白发几乎脱光了,后背微弓,明显苍老了,内心五味杂陈。
二
老廖心里当然清楚,儿子没有说错,自己最近办的事确实很荒唐,但这绝对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他与老伴从青梅竹马到小学、中学、大学都是同学,最后结为伉俪,直至白发到老。退休前老廖是一所大学的教授,老伴是一所中学的校长,典型的“知性”伴侣。老伴虽常年患有窦性心律不齐的毛病,但只要生活安宁,坚持静养,就跟没病一样。然而,生活总有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平静只是暂时的,波澜才是永久的。
网络时代离不开手机,通过手机不仅能够了解大量的信息,而且还能与亲朋好友进行互动。老廖清楚地记得,几年前,通过同事介绍,老伴进入了一个老年养生保健会员群。这个群规模非常大,据说有好几万会员,全国许多省市都有分会,办公地址设在超市里。会员群每天上下午都有专家讲课,课时各一个小时,都是如何养生保健的内容。就像老师在线上讲课、会员通过手机在线下听一样,所不同的是,专家在讲课的同时还非常热心地推销一些保健品。当然,决不强求,由会员自愿购买。
其实,这是近些年有了网络以后兴起的一种推销手段。为了吸引会员听课,在讲课过程中专家还不时提问,谁回答正确谁回答快就奖励谁。奖品都是日常生活用品,什么酱油、调料、萝卜,白菜等,会员可去指定的超市领取。老廖陪着老伴听过几次课,感觉内容还是蛮好的,适合老年人的特点,不过保健品都是可要可不要的消费品。当然,他俩非常理智,既不买保健品也不领取奖品,权且当作一种退休生活的消遣。
然而,从去年开始老伴发生了明显变化,不仅像个小学生专注的听课,而且还积极参与答题,尤其是热衷于领取奖品。而指定的超市离他们家有七、八公里,徒步走去不可能,坐公交车又不方便,只能叫网约车。正如儿子廖凯所言,东西是免费的,但车费却高出了好几倍,纯粹得不偿失!
刚开始老廖试图说服老伴放弃领取奖品,但老伴坚决不同意,像个孩子一样时而大发其火,时而泪眼婆娑。无奈,只得听老伴的,虽是寻常的生活用品,但老伴却非常高兴。两口子从小到老长期生活在一起,彼此间高度默契,对方稍微有些许反常现象便会捕捉到。老廖通过观察,发现老伴似乎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决定带她去医院做个检查。
正好,老伴的幺弟是本市中心医院的院长,找他看病不仅方便,而且也放心。幺弟特地请医院最好的专家对老伴进行了仔细检查,结果出来后他把老廖叫到办公室,悄悄告诉他:“大姐不仅旧病加重了,而且还添了新病。”他还说:“这个病也没关系,只要通过一段时期的治疗和调理会痊愈的,只是千万不能再受刺激了。”
老廖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三
老伴这病肯定与儿子的瞎折腾有关。
廖凯是他俩唯一的儿子,在一家大公司担任财务总监;儿媳妇是一家银行的办公室副主任,俩人婚后生了一个男孩。原本这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亲朋好友、街坊邻里谁不羡慕、夸耀他们?老廖、老伴内心十二分满足,感觉这一辈子从小到老十分顺利,打算一条门心思安度晚年。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令老两口一直引以为傲的儿子廖凯却节外生枝,事情闹得有点大。
两年前,儿子和儿媳妇突然宣布协议离婚,而且事先没有任何征兆,究竟是为什么呢老两口百思不得其解?为了挽回这段婚姻,老廖与儿子沟通多次,儿子始终只说性格不合,再问沉默不语;老伴也与儿媳妇交谈数次,儿媳妇倒也干脆,说你儿子要离我也同意。
没办法,只有求助于老伴的幺弟,请他出面做廖凯的说服工作。廖凯与幺舅年龄相差10多岁,打小开始他非常听幺舅的话,两人有许多共同语言。然而,经过一番促膝长谈,幺弟给姐姐和姐夫汇报,他说:“离婚是板上钉钉的事,无法改变,更何况两人已经办理了离婚手续。”
“是什么原因导致离婚呢?”老廖问。
“其一是性格不合,两人都争强好胜,在一起是针尖对麦芒,常年争吵,感情破裂。”
幺弟喝了口水,摇摇头,继续说:“其二,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廖凯与他单位小他9岁的业务经理私通多年,已经到了非结婚不可的地步了,因为她怀孕6个月了。”
“这点倒是随你。”老伴说。
“姐,你别挤兑我呀,我好歹把自己的儿子要过来了。”幺弟说。
“什么意思?”老廖追问道。
幺弟思考了片刻,说:“廖凯是净身出户,包括他放弃了对自己儿子的抚养权,因为这是你儿媳妇同意离婚的先决条件。”
“什么?什么?这个不……”还未说完话,老伴气得脸色惨白,一下晕了过去。
幸亏幺弟早有准备,立即叫来等在门口的救护车和医生,一边采取救治措施,一边赶往医院。
老伴大病一场,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
廖凯的离婚确实对老两口打击巨大,一则孙子是他俩的掌上明珠,失去了孙子无异于割去了心头肉;二则俩人从事教书育人一辈子,弟子逾三千,贤人超七十二,但却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儿子,感觉无脸见人。
时间是治愈心灵伤口的良药,老廖毕竟是男人,他很快就从伤痛中缓过劲来,原谅了自己的儿子。但老伴却心如死灰,执意不让儿子和第二任儿媳妇进门。老廖虽然内心非常着急,但也不敢贸然行事,幺弟反复强调,老伴不能再受刺激了,否则后果十分严重。
因而,两年过去了,儿子离婚后住在什么地方?再婚后生活如何?生下的孩子是男是女?他俩一概不知。
老廖心想:唉!现在的孩子缺乏家庭责任感,考虑问题从来不顾及父母的感受,也不认认真真地经营婚姻。哪像我们那个年代的人,首先想到的是上对得起父母,下对得起子女,视从一而终为最大的幸福。
四
自从超市与父母意外相遇,廖凯内心受到了强烈一震,母亲冷若冰霜的表情和父亲日渐苍老的身影深深地留在了他的脑海里。
此次离婚确实伤透了父母的心,事前不仅没有与父母沟通,求得他们的谅解,事后还将自己的坏情绪发泄在父亲的身上,对他们的行为横加指责。过去总认为父母对自己再好都是应该的,从来没有考虑如何对他们好,如何感恩?考虑任何问题只要自己合适就行,从不考虑父母的感受,这一切源于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
那日下班后,廖凯带了两瓶茅台,来到幺舅家,两人举杯畅饮。借着酒劲,廖凯述说了自己对父母的不尊,心里的苦闷,以及请求幺舅帮忙说服爸妈允许他与媳妇进家门的要求。
幺舅说:“首先,你要搞清楚,你爸妈为什么舍近求远去超市?”
廖凯瞪着眼睛,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是因为你妈患上了重度抑郁症,之所以喜欢听保健讲课,这与她的职业有关。只要听讲课她仿佛回到了课堂,那些奖品又仿佛是老师对她学习成绩的肯定,只有暂时这样依顺着她,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才有利于治病。”
“那么,我爸为什么不告诉我呢?”
“我对你爸讲这事必须对你妈保密,以免增加心理负担,引发心脏病和其它过激的行为。至于你爸为什么没讲给你听,我考虑他是怕你担心,影响你的工作;或者怕你说漏了嘴,告诉你妈。”
“我对不起老爸,冤枉他老人家了。”说完,廖凯狠狠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头。
幺舅呡了一口酒,说:“至于说服你爸妈允许你俩进家门,这是迟早的事,如果着急,我可以给你出个主意。”
“谢谢幺舅,我洗耳恭听。”
“你知道水到渠成的意思吗?”
“当然知道。”
“好,你回去只须做一件事,然后再来找我,保准没问题。”
五
廖凯与幺舅见面后的第三天,那是夏天的一个上午,原本烈日当头,晴空万里,突然一阵阵大风刮起,乌云密布,下起了倾盆大雨。
老廖和老伴从超市走出来,望着从天而降的大雨,心里不免十分着急。正准备打电话网约叫车,突然一位穿着时尚的年轻女郎跑到他俩跟前,亲热地叫道:“叔叔,阿姨,我送您们回家。”
老廖疑惑地说:“我们不认识你呀?”
“叔叔,阿姨,我认识您俩,我叫方文秀,在为民中学时,阿姨是我的语文老师,后来在清工大学时,叔叔是我的材料物理老师。而且非常凑巧,我就住在与你俩相邻的小区里。”
“哦,真凑巧,对不起!老师教的学生多了,学生记住老师、老师记不住学生是很正常的。”老廖说。
正是下雨的时候,又有如此凑巧的好事,何乐而不为?两人高兴地答应上车。年轻的姑娘立即跑上前帮他俩拿东西,妥善地放在车后备箱里,不仅如此,这姑娘还非常熟悉地直接将车开到他们居住的楼房前,并将东西送进了屋子里。
姑娘在屋子里坐了一会儿,喝了一杯茶,临走时留下了电话号码,说:“叔叔、阿姨,以后你们去超市尽管给我打电话,反正我每天都要去买菜,顺便送你俩一起去。”
老廖说:“那多不好意思。”
姑娘爽快地说:“没事,反正您的菜吃不完,送我一点就行,您俩免费坐我的车,我免费吃您俩的菜,相互帮助嘛。”说完,姑娘像展翅的蝴蝶一般轻盈地飞走了。她不仅人长得漂亮,嘴也甜,又会来事,给两个老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过了几天,他俩去超市,走到小区门口正准备叫出租车,突然方文秀抱着一个小孩跑过来,“叔叔、阿姨,咱们一起去超市吧。”
上了车,姑娘热情地介绍道:“叔叔、阿姨,这是我的儿子,叫陶陶。”说着,对小孩说:“陶陶,叫爷爷、奶奶。”
小孩长得非常漂亮可爱,刚刚学会说话,含糊不清地叫道:“爷爷,奶奶。”
这声音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真是久违了,两人不由想起了自己的亲孙子。老伴抱着孩子,在胖嘟嘟、红扑扑、肉嫩嫩的小脸上亲个没完,泪水不由噙满了眼窝。心想:这要是我的亲孙子该多好呀!
当天傍晚,老两口正准备吃晚饭,有人敲门。老廖开门一看,前面站着的是幺弟,手里拧着一瓶茅台酒。幺弟后面跟着两个人,一个是儿子廖凯;另一个抱着孩子,正是那个叫方文秀的时尚女郎。
老廖和老伴一时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