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情】江山,我的灵魂家园(随笔)
自从二十一岁那年远嫁他乡后,我与故乡便已渐行渐远,尤其是父母双双去世后,极少回故乡的我对故乡而言,已像一个过客,而故乡对我来说也越来越抽象了。半生在孤独中度过的我,从小就喜欢信笔涂鸦的我,于是在自然而然中与文字结成了莫逆之交,码字的爱好伴随了我大半生,而这十年来所驻留的平台,则成为我的灵魂家园,给了我无限的温暖,让一个落魄的人找到了让灵魂休憩、疗愈的家园。
我至今还记得曾让我如同枯木逢春的十指文学网,虽然十指文学网如今早已不存在,但我一直感恩这个平台曾让那年刚刚接触网络的我重新燃起了写作的激情。也就是在那里,我从一个写作时习惯于在纸质日记本上天马行空地捣鼓文字,连标点符号也不会规范使用的菜鸟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当我转战好心情文学网时,我对自己的毛病已有所察觉,并开始渐渐学会修改自己。
好心情文学网也曾伴随我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但这个平台也早已不复存在。
如果把某个平台比喻成灵魂家园的话,那江山文学网对我来说应该是最温馨的家园了,我至今还记得刚进驻江山文学网时,那些曾对我给予了太多鼓励的老师们。古渡老师、欣雨文萃老师、春雨阳光老师、阳媚老师这几位江山系统的老师对我飞笺里的回复与按语都流露了他们的善意与真诚,让我印象深刻,以致时隔多年我还记得他们的名字。也正是他们的鼓舞,让我这样的菜鸟作者找到了在江山这个偌大的平台、这个高手如云的平台继续写下去的动力。
文缘春天社团,让我最终情定江山,让我目之所及都是江山。这个社团有耿直的秋天的风,有浪漫热情的千年小狐,有知性美女潮仙,有才子三月传奇……他们是一道道养眼的风景,像我故乡的山水,清新怡人,令我眼前一亮。虽然文缘社团也不复存在,但那些温馨的往事仍然储存在我的记忆中!
从文缘社团到春秋社团,再到晓荷社团,后来又去了看点社团、柳岸花明社团,还有人生家园社团,那些让我感觉温暖亲切的人实在是不胜枚举。如果说出他们的名字,应该不少于五十个吧。每个社团都有让我难忘的人,有的人被我写进文字中,将与我的记忆同在!他们都是我人生旅途中的风景,曾让我这个旅人收获了太多感动与欣慰!
从2014年4月到2019年下半年,我一直在江山,我把江山当成了自己的灵魂家园,这里接纳了我的肤浅与任性,也接纳我无休无止的倾诉,就像树洞,让我找到了供我渲泄的出口。生活中的我并不喜欢与人说话,也从不逢迎他人,比较木讷,甚至是显得高冷不合群,这样的性格让我更喜欢用码字的方式来排谴孤独。父母不在人世,故乡就只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对于我来说,灵魂的家园已与那块已让我感觉生疏的土地无关,那只能叫做曾经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真正让我感觉踏实的、心有所依的,是由文字构建的灵魂家园。江山让我的灵魂有了安放之地,故而江山也成为了我无法割舍的灵魂家园!
虽然我热爱江山,但我并不是一个优秀的作者,也不是一个才华横溢的科班出身的文化人,我只是一个热爱码字的文字组合者,一个文学边缘人,我写文章,纯粹是与自己的灵魂对话。这样的我更喜欢天马行空,不受条条框框约束地写,才更符合我的性格,所以我并不刻意追求精品,也无意精雕细琢自己的文章,这样的我显然只能做绿叶,而且也只能是游荡于文学宫殿之外的边缘人。落寞于是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常态。这样的我有时也会因为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而懈怠,对码字一时失去激情。
2019年12月份的某天,我用书为故人这个笔名发表了一篇文章后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停止了在江山更新,因为种种原因,我沉寂了许久。
2020的元月,我去了头条,在这个以资讯类信息为主打的平台做了一名普通自媒体作者。
头条终究是商业化平台,以炒作社会热点话题为引流手段,这里是大v名人汇集的名利场,也是一有热点新闻就会引起全民大探讨的平台,所以说这也是任何人都可以说上几句,但更多人说的都是隔靴搔痒的平台。这里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各色人等都有,这里对我这种人来说,并不是一方乐土,因为我这个人并不喜欢凑热闹,也不喜欢搬弄是非,所有这里只能是我向高人学习的平台,谈不上是灵魂家园。在头条一年后,我还是回到江山发文了,因为我还是无法舍弃江山。只是重回江山的我更多的时候是用“书为故人”这个笔名在人生家园社团投稿。经常在这个社团投稿,是因为我喜欢那种不刻意追求精品的放松与随意。
江山文学网,我曾来过,这里有我留下的深深浅浅的足印,有我的不算曲折离奇但真实可信的故事,有我曾经倾情写下的数百篇不算上品但能让我敝帚自珍的文章。书为故人、我本庸人、知足,都是我——一个来自芙蓉国里的平凡女子,一生爱做梦,一生爱文字,一生孤芳自赏的普通女人。
如果你问我何处是我的灵魂家园,且让我深情真挚地告诉你:江山,是我的灵魂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