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思】庄稼汉的沧桑岁月
庄稼汉的沧桑岁月
作者:芳芳华
秋天的田野是果实累累的田野,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遍地金黄,五谷飘香的田野,也是农民用勤劳的汗水和磨满老茧的双手创造出来的田野。
当你远远望去,映入眼帘的是金黄的海洋,你瞧,稻谷多么惹人喜爱,绿中透黄的茎叶,沉甸甸的谷穂,低头弯腰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好似仙女浣溪沙,胜似秋姑奏乐曲。使人感到美不胜收。
你在走近那一行行排列有序的黄豆,玉米,高粱田野里看看,齐腰高的黄豆,绿里透黄,一串串繁繁的豆荚,鼓起胖胖的肚囊,随时都会撑破,等待收割归仓。一棵棵粗壮的玉米杆上都结有两个棒子,像对对双胞胎,结实的棒子有一尺多长,你剥开包衣看看,整齐有序的玉米颗粒像列队的士兵,即将获胜而归。高粱长势更加喜人,那一枝枝挺拔的硬杆,那一串串胖嘟嘟的红穗从空中垂下,向劳动者招手致意,渴望卸下它承重的担子。
当你看到眼前丰收的画面,你可曾想到农民挥洒了多少汗水和心血,你可曾看到那双布满老茧,粗糙皴裂,青筋迸起,写满岁月沧桑的手付出了多少心血。
对于农民来说,无论多么艰难困苦都无所谓,因为他们有父辈遗传下吃苦耐劳的基因。再苦再累也不会倒下。最大的愿望就是祈求年年风调雨顺,不要让自然灾害夺走劳动成果,因为农民是靠天吃饭,近几年来,霜冻、干旱、水灾、冰雹频发,是农民血本无归,怨声载道。
如今我国进入农业机械化时,农民种地已经全部使用机器耕种收割,这虽然减轻了农民繁重的体力负担,但经济负担却更大,耕种、收割、地膜、种子、化肥、农药都需要钱来维持,这些钱有从何处而来呢?即是丰收年,地里产的粮食,除过口粮也剩不了多少,也不能卖掉,以防灾荒之年度日。钱成了农民最大的难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能就地取材,每年春天,到处采野草药,深山老林,荒山沟洼,无处不去,只能用这微薄的收入,换来春种之需。每当种子破土而出,农人憨厚朴实的笑脸已经看到了丰收的希望,但这期间需要农药化肥来助长,钱又从何来?
农民只盼树上的杏子成熟,地里的黄花菜能摘,用这些卖钱,来解燃眉之急,每当杏子成熟,人们总是到深山老林去拣拾,只能拣些杏胡回来,整个杏子是拿不动的,因为,到处杂草丛生,沟壑纵横,道路崎岖,一不小心,就会有掉下去的危险,前年村里有一妇女在拾杏子的途中,掉下悬崖,不省人事,当家人找到时蚂蚁爬满全身,生命垂危,急忙送往西锋医院,在重症监护室多日的抢救,虽然拣回了一条性命,却留下了终身的残疾,是儿女负债累累。这并不是农民贪财,也不是儿女不孝所造成的,只是农民有许多许多的不如意之处,没有钱交费,停机、停电、停水、虽然吃的粮油都是自产的,但那加工费也是不小的开支,这些钱从何而来?并不是庄稼汉懒惰无能,而是天时地利决定了庄稼汉生存的条件。
农民的儿女,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特殊的技术,只能做一些最基本的体力活,收入微薄,在那高消费的城市自己的生活也很困难,既要养儿育女,又要还高额彩礼所欠之债!
当你下沟采摘一次树籽,担惊受怕的心里会留下阴影,每晚都会从恶梦中醒,梦见从那望不到山顶的深沟怎么也爬不上来,一脚踩空,突然掉下悬崖…。当你从梦中惊醒时在也无法入睡,就会想起去年采松树苔掉下深坑的那位七旬老农,想到自己明天去能不能安全的回来,在胡思乱想中做斗争,明天去还是不去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那位七旬的老农,也是不得意而为之,因为儿媳出门打工杳无音信,留下年幼的孙子孙女需要照顾,他拖着病身,也得想办法赚钱生活,只能采草药摘树籽,就在一次摘松树苔返回途中一不小心,脚下踩空,掉下悬崖,腰椎,肋骨骨折,肋骨戳伤内脏,经过医院几个月的抢救,骨头虽然长的愈合,但肺部,胃部病情十分严重,多次手术治疗,仍然没有好转,如今也在医院化疗,本来贫困的家庭,这次意外的发生,更是雪上加霜。农村人本来生活贫困,加上给儿子娶媳妇那高额的彩礼,已经负债累累,家徒四壁,媳妇不堪重负,留下孩子选择离异,这样的家庭在农村已经很寻常,给年迈的老人留下了难言之痛,永远之忧!
自古以来,天下旱涝不勻,人间福贵不平,农村人无论怎么付出,得到的回报仍然寥寥无几,因为天时地利已经决定了一切,农民要求并不高,不求大福大贵,只求温饱平安,农民现在虽然为生活而忙碌,但比起父辈已经够幸运了,在不受饥寒交迫之苦,在不为挣那几两粮的工分没黑没明的劳动,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尽最大的努力解决自己生活来源问题,用勤劳的双手战天斗地创造奇迹,让四海桑田变的更加翠绿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