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春风正当时(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春风正当时(散文)


作者:春泥 布衣,16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09发表时间:2023-02-25 13:25:46
摘要:初春时节,龙洞河畔芭蕉坪刘氏川黔宗亲欢聚一堂,商议联谱之事。四川宗亲们盛情款待入川人员,隆重的家族聚会场面温馨和谐,其乐融融,情深意切。此次入川,川黔的亲情之路已成功联结,为龙洞河畔芭蕉坪刘氏的发展开启了新篇章。

【菊韵】春风正当时(散文) 龙洞河畔芭蕉坪刘氏川黔联谱历时两载有余,两省宗亲期盼相聚一堂,商榷族谱的完善及出版之事,然因受袭卷全球的疫情影响,致使两地亲人团聚之梦迟迟未能如愿。
   癸卯初春,因疫情的开放,病毒对人体的危害已大大削弱,如同普通流感一般,全国经济迅即复苏,举国上下,一片欢腾!
   2023年2月10日晚,龙洞河畔芭蕉坪刘氏贵州省黔西市公鸡山支系修谱理事会人员聚会,商议入川认亲联谱之事,刘洪宗亲通过电话联系上四川宁南支系刘国发族长、德昌支系刘国富族长后,四川宗亲们欣然表示期待和欢迎。黔西公鸡山支系理事会便当即择取吉日良辰,定于次日(2023年2月11日)清晨出发,并在龙洞河畔芭蕉坪刘氏川黔联谊群中发出详细通知,告知族人此次入川的目的和成员。
   翌日六时许,受族人所托,公鸡山支系由族长刘友祥带队,成员有刘江、刘华、刘洪,四人组队自驾汽车从黔西出发,开往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四川宗亲们不时寻问入川人员所到之处,翘首以待远方亲人的到来。本次回四川老家,入川成员归心似箭,娴熟驾车,安全行使,沿途尽情饱览和领略祖国的大好春光。
   时至午时,入川小组如期抵达宁南县入城路口,宁南支系族长刘国发宗亲、家族理事长刘三萍宗亲已在此恭迎多时。入川人员刚一下车,国发、三萍二位宗亲便笑盈盈地迎了过来。疫情期间,尽管大家利用网络渠道沟通,彼此都已熟识,但这次正式见面,内心的激动是不言而喻的,那满心的喜悦化作无限深情随春舞动。
   随后,国发、三萍二位宗亲邀请入川人员来到宁南县城一家颇负盛名的彝家特色酒楼用餐,宁南的宗亲们也纷纷来酒楼欢聚。所谓“千里一风,百里一俗”,凉山州彝家特色菜肴果真名不虚传,大碗盛菜,丰盛至极,其香四溢,令人垂涎欲滴。足见宁南宗亲用心之良苦,以此为入川人员接风洗尘。当入川人员将用餐视频拍发于家族微信群中时,见者无不兴叹羡慕。川黔宗亲们相互敬酒、劝菜,酒过三巡,醉意渐生,兴奋之至,一家人敞开心扉,谦恭之余无所不谈。
   酒足饭饱后,入川人员在宁南宗亲们的妥善安排下回酒店过宿,宁南宗亲们对入川人员的热情款待让大家深为感动,赞叹不已!
   2月12日早晨,入川人员随宁南宗亲们用过早餐后,一道驾车迎着初升的旭日,前往松新镇与新村、梨树多的宗亲会合,一起去龙洞河畔的芭蕉坪。
   芭蕉坪对入川人员刘友祥、刘江、刘洪及众多宁南宗亲来说,算是故地重游了,一路上大伙有说有笑。初春的龙洞河,清澈见底,波光荡漾。四周雄伟绵延的峰峦上,草木芽新叶嫩,生机勃勃,大有诗人韩愈笔下“草色遥看近却无”之奇妙!
   宁南的早春常常风和日丽,气候宜人;而贵州的早春多数细雨霏霏,风中略带着丝丝料峭的春寒。入川人员脱下外套,身著短褂,与宁南的宗亲们一同享受大凉山的明媚春光。
   一行二十余人,路上欢声笑语不绝耳畔,沿途拍照留影。驻足先祖们的居住故地——芭蕉坪,心中不禁慨叹和联想起百余年前先祖们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美好生活情景。而今,青山依旧,绿水长流,分散失联的后裔们再度于此团聚,可想先祖们在天之灵是何等欣慰啊!
   在芭蕉坪四周闲游观光约模半个小时后,大伙便移步去刘家丫口。驾车顺着凹凸不平的山路颠簸而行,行至距刘丫口不远处的村庄处,大伙把车停好,下车休息片刻,继而循着峻峭的山路徒步前行。素日缺乏锻炼的宗亲此时也累得大汗淋漓,大家相互鼓劲,一路上走走歇歇,以说笑取乐的方式消除疲劳。
   刘家丫口一带的山势向来以巍峨雄奇而著称,遥看一指间,而真要行走起来又岂是顷刻间事!好在离目的地越来越近,大伙早已忘却了身上的疲劳,一鼓作气,疾速而行。
   花了好阵子功夫才到刘家丫口,细察此处山脉,个字中抽,大山连开数帐,过峡处鹤膝蜂腰,蜿蜒而下剥换顿起一个奇特的圆峰肥岭。岭上荗林翠丛,四季常青,古木参天。在这初春时节,恰与周边长满落叶乔木或冠木丛的峰岭形成鲜明映照。众人攀上翠岭,国发宗亲指着地上一方方巨大条石,向大家介绍此处便是刘家碉堡和炮楼的遗址。环顾四方,山为城廓水为池,作为安居之所,此处在选址上倒是无可挑剔,妙不可言!
   国发宗亲向前迈出数步,指着对面的滑头嘴和瓜达沟向大伙介绍,说这两处也是先祖们曾居住过的地方,三萍宗亲不时在旁补充说明并拍摄合影图片或特写视频发于家族群中供大家欣赏。
   站在翠岭上,春风拂来,令人神清气爽。远近春色,尽收眼底,一览无余,此处不失为一个绝佳的天然观景台。
   正当大家还沉醉于这无边的春色中时,彝族大哥来电,说午饭已经准备好,叫三萍请大家过去用餐。原来三萍昨晚早已作好精心安排,她通过电话联系上居住在刘家丫口的这单家独户的彝家,付给他们一些小费,请他家帮忙做两桌便饭。
   大伙随三萍来到彝族大哥家,柴火鸡的香味一阵阵扑鼻而来,令人馋涎欲滴。彝族大嫂边给大家盛饭边说,他们从早上就开始忙起了,把家中喂养了一年多的大公鸡杀来弄成柴火鸡招待大家,希望能合众人味口。大家听后都深受感动,谈笑间仿佛回家一般,无形中也将彝族大哥一家视为亲人。回想这两年来,族人们每次到刘家丫口游玩,都会去他们家拜访探望。
   吃过喷香午餐,已临近下午三时,大伙向彝族大哥一家道谢辞行,作别刘家丫口的绿水青山,一草一木,在国发、三萍宗亲的带领下回新村了。
   众人从芭蕉坪回来,先去新村的三宝、三贵宗亲家玩耍品茶,新村也是国发和三萍的故居。接着,国发等一大家人邀请大伙去附近别具特色的一个农家乐山庄,同时还特邀了同姓的家人刘三林先生一道用餐,芭蕉坪刘氏川黔宗亲能有今日把酒言欢,齐聚一堂的温馨场面,在贵州宗亲入川寻亲的过程中三林先生功不可抹。
   大家一面品尝丰盛的美酒佳肴,一面畅叙心声,谈家族文氏历史,交流各方传统习俗。国发宗亲太客气了,慷慨地将自己珍藏了几十年的陈年美酒捧来,与川黔家人们一起分享,此等盛情确实一言难尽。
   饭后,在国发和三萍的妥善安排下,入川人员回宁南县城的酒店里夜宿。
   2月13日早晨,入川人员与国发夫妇、三萍宗亲吃过早餐从宁南县城出发,到松新镇后和三宝、三贵一起邀同姓的三林先生一道去梨树多访亲。
   谈及梨树多的宗亲,其热情也非比寻常。自入川人员来宁南后,刘国华宗亲及其夫人曾多次来电,盛情邀请大家去他们家做客。
   国华一家大清早就买来一只肥大的黑山羊,准备宰来款待今天到访的宗亲们。国华夫人拍黑山羊的图片发在家族群里时,谁都艳羡去梨树多的家人们口福不浅!
   众人驾车来到梨树多国华家时,居住在梨树多的宗亲们都出门迎接。最令人欣慰和感动的是国华宗亲的父亲刘友高夫妇已年过九旬,刘国珍宗亲年过八旬,他们的身体依然健朗并积极参加本次家族聚会。
   国华、国龙等宗亲忙把大家招呼到家中就坐,立刻端茶递烟。相互认识后,闲聊时,95岁的刘友高宗亲和82岁的刘国珍宗亲向大家讲述了先祖们曾居住在芭蕉坪、刘家丫口等地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并提及四川会东县尚有许多本族宗亲,但多年前已失去联系。
   相谈甚欢时,入川人员刘友祥宗亲简要说明本次入川的目的,谈及芭蕉坪刘氏联谱的事,其提议得到在场宗亲们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倒是辛苦梨树多宗亲请来帮忙做厨的这几位亲友了,他们从早到现在一直都在忙活,宰羊下厨,做这做那,累得汗流浃背的。
   临近午时,丰盛的饭菜已弄好,三十多人圆成数桌。桌上摆满一锅锅,一盘盘以不同烹饪、爆炒之法做成的羊肉菜,肉美汤鲜,色香味俱全;更有醇香佳酿同品,此等温馨豪放的家族聚会,其盛况不知艳煞多少人!
   饭后大家在国华家院子里合影留念,入川人员打算即刻启程前往德昌县,但梨树多的宗亲们过于好客,万般挽留,要求入川人员无论如何也要在梨树多留宿一夜,因盛情难却,入川人员也就答应了。
   2月14日卯时许,预调的闹钟铃声响起,入川人员起床洗漱完毕后立即驾车前往德昌。原计划在预订的时间抵达德昌的,只因天色未明,路况不好,最终到达德昌城的时间延迟了。
   昨晚,德昌支系的族长刘国富宗亲与入川人员已联系好了,他在德昌城里预定的地点迎接入川人员。
   果然,入川人员在离位置定位不远处,看见一名七十余岁的老人,身穿一套深色中山服,精神抖擞地望着入川人员来的方向,这人便是刘国富宗亲,让他久等了。
   入川人员停好车,下车与国富宗亲握手问好后,随国富宗亲一道驾车去他家中玩耍。德昌的部分宗亲陆续赶来国富宗亲家,大伙一边品茶饮酒吃糖果,一边相互交流团聚的心声。
   临近午时,国富、刘海宗亲带大伙去阳光大酒店开房,德昌的其他宗亲也纷纷赶至,彼此互相认识后,便开始就餐。
   一张张圆形餐桌上,摆满了各类丰富的美酒佳肴。为感激德昌宗亲们的盛情款待,入川人员刘友祥宗亲临时作简短的讲说,说明此次入川的来意,赢得了热烈的掌声与喝彩。
   接着,德昌支系族长刘国富宗亲即兴演讲,广谈家族历史文化,深谈家族发展现状,畅谈家族美好前景。他的演讲历时半个小时,语言极富感染力,声情并茂,抑扬顿挫,掷地有声,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深深的家族情,屋内顿时响起经久不衰的掌声。
   会饮酒的宗亲们相互敬酒,滴酒不沾的宗亲以果汁代酒,大家推杯换盏,举杯畅饮,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此时,德昌的宗亲们纷纷进入芭蕉坪刘氏家族群,群里宗亲们为表示欢迎,所发的一连串表情符号张灯结彩,喜庆之至。群里红包雨连绵,聊天场面温馨和谐。
   幸福美好的时光往往过得飞快,眨眼间就到下午两点过。国富、刘海、刘芸等德昌的宗亲们邀请入川人员去他们的老家——乐跃镇玩耍。
   入川人员在乐跃镇又认识了几户宗亲,每到一处,大家拍照留影,玩至日暮十分,大伙又回德昌城的酒楼里吃晚餐,再续家族情。
   入川人员当晚告诉四川德昌和宁南的宗亲,明日即将返程。四川的宗亲们再三挽留,入川人员原本也想再多玩几日的,却因彼此工作繁忙,只能日后再聚。
   2月15日一大早,入川人员跟德昌的宗亲们道别,驾车去宁南的刘国发宗亲家吃过午餐后,和宁南的宗亲们辞行,便打道回府。下午七时许途经贵州省六盘水时,应刘友祥宗亲的女儿刘琴的邀请,在她家开的餐馆里吃过晚餐后立即启程,将近晚上十一时,入川人员平安到达家中。
   入川人员在“最是一年春好处”,带着族人的心愿,百忙中抽空入川,如期完成了本次入川的任务。回顾这几日,四川的宗亲们都纷纷放下各自的工作与家中的活,请假从省内各方赶来与贵州的宗亲聚会,每到一处,四川的宗亲们都热忱迎接,盛情款待。此情此意,令贵州宗亲感激不尽,难以忘怀!
   四川之行,入川人员圆满地联通了龙洞河畔芭蕉坪刘氏川黔两地的亲情路,展望未来,来日方长,相聚甚多。但愿春常在,亲情永世浓……

共 429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大家似乎都注重寻根。同姓的人寻找自己祖宗,让后代铭记自己的先人。而寻根要做的打族普,家族代代沿传和发展,族谱中有记载,这在过去是很盛行也是很隆重的事,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事都搁置了。本文写贵州和四川两省刘氏宗亲商议联谱之事。尽管居住他们分别两省路途远,但每个人热情不减,初春时节,一行人从贵州省驾车去四川联系同姓人打族谱,可见人们对寻根的重视。四川的宗亲热情好客,虽不相识,但一脉相承,同为刘姓子孙,并且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办事,拿出自己最好的美酒和佳肴款待远方的客人。此次活动既是一次旅游,也联系了家族里不同宗亲的感情,拉近了刘氏子孙后代的心,让人体会到血脉传承的浓浓亲情。我们都炎黄子孙,炎帝和黄帝被称为祖先,各种姓氏家族里,五百前是一家人。愿华夏子孙,繁荣昌盛,代代传承。佳作欣赏!【编辑:明月千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明月千里        2023-02-25 13:34:24
  亲情不只是体现在小家里,大家族里浓浓亲情也让人心向往,现在独生子女多,年轻人对族谱之事不了解,打族谱便很有必要,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家族的传承历史,年轻人要了解。
回复1 楼        文友:春泥        2023-02-25 14:30:30
  感谢老师的精心编按,辛苦您了!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2-25 15:43:18
  很好!多多写来我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2 楼        文友:春泥        2023-02-25 16:01:32
  谢谢老师的鼓励,我向大家学习!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