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阅读鸟世界(散文)
最近读报,看到一个词,叫“鹣鲽情深”,查了下字典,原来同“鸾凤和鸣”、“鸳鸯双飞”近义,比喻人与人之间感情深厚,特指夫妻恩爱。其中的“鹣”字意为比翼鸟。“在天愿作比翼鸟”,这是人世多么美好的憧憬!鸟世界给与我们的美,启迪着人类,两个世界那么接近,那么和谐。
所以,每见鸟儿,我便起了阅读的兴趣,哪怕只是几个与鸟有关的好词儿,也要铭记。
一
可以这样说吧,一个人的成长,最初大都和鸟有关。小时候,还没有阅读的意识,我是混进了鸟世界。
读小学,二哥长我两个年级,我们都在村小学。
除了上课,我就是二哥的影子,他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甩不掉,叫跟屁虫。我是一条执着的虫子。
二哥不喜欢虫子,他喜欢鸟儿。
他喜欢用弹弓打鸟,在小伙伴中,享有“神枪手”美名,就是他的弹弓指哪打哪,保准。在我们眼里,这弹弓就是七九步枪,民兵练习打靶时我们见过,“砰”的一声,靶上就睁开一只眼,回望枪手。当然,也有的打偏了,山脚下的石头腾起一股青烟。我也玩过弹弓,但自从那次不小心打了三舅家表弟的手指,我就不太亲近弹弓了,总是担心“走火”,这心理阴影一直在,以至于半辈子过去,习惯闭着嘴,怕说错话。
那时,村里常见的鸟就是麻雀,我们叫家雀儿(雀的读音为“巧”)。它们时动时静,有时成群结队在田野和村庄的上空盘旋。有时,落在一棵榆树上,待我们靠近,“哗”地一声飞起一片,像一只大手向高处扬起一张张褐色的纸币。它们是天空之子,却更善于陆战。它们看透了稻草人的虚伪,照旧去啄食粮食,够不到谷穗,就站在稻草人的手臂或肩头,这对稻草人来讲是莫大的羞辱。有时,它们三只、两只出现,像一小股先遣部队,来到院子,迈着碎步,四处张望,眼神警觉,它们似在侦察何处有粮食可以饱腹。因此,我们开始门前罗雀了。箩筐倒扣,用木棍支起一边,木棍上系上长线,在箩筐下撒上玉米粒,人牵线躲在一边,等麻雀自投罗网。这事儿很多农村孩子都干过。有时候技术不过关,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扑棱棱飞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难以想象,一颗小小的心脏怎样发动了一次高高的飞翔?
我们发明了一种抓捕麻雀的方法,我和二哥将这种方法用得纯熟。
每天晚上,尤其秋夜,月黑风高,我和二哥一前一后出发了,带着弹弓,手里拿着手电筒和一把长而细的松木杆。我们挨家挨户走着,如果有狗狂吠,或者哪家围墙高、柞木障子高,我们就绕过,有几次,还是被当成了小偷。试想,好人干嘛要半夜去翻墙头跨障子。等主人看清我们是两个孩子,也就停止了怒喝。但我们已经觉察到,自己干的“鸟事”有点讨人嫌。
北方农村的草房,为了房子稳固,檩子和椽子都会露出墙一段的,栉风沐雨,檩头和椽头都已变得乌黑。这是一种奉献精神,不知为什么被说成了“出头的椽子先烂”。檩或椽大多为圆木,与房顶会形成一个可以避风避雨的空间,小小空间,足可叫身材娇小的家雀儿安身立命,晚上,它们喜欢在这里休息。可见,家雀儿名副其实,只是和人同屋异梦。
发现了家雀,用手电筒一照,鸟便束手就擒,一动不动。家雀和人一样,天黑了什么也看不见,遇到强光也如此。就像在马路上,有些司机打开远光灯,刺眼,瞬间被照者就几乎失明。家雀儿呆住了,这时二哥用杆子朝它一捅,它应声而落。有的家雀儿反应快些,逃离鸟窝,飞到一旁的树杈上,我迅速将手电光跟过去,二哥掏出弹弓,几乎弹无虚发,可怜的鸟,跌落在地。我上前捡起,鸟的身子还热乎乎的,握在手里,很暖。
有时,会发现檩头上有鸟窝,一只家雀儿的翅膀下,探出几只鸟崽的头,他们纷纷张开嫩黄的喙,叽叽喳喳叫起来。我们不忍心,放弃了。那时不知道有叫雀巢的咖啡,雀巢,鸟窝也,小而温馨,直到今天人们还喜欢管家叫窝呢。偶尔抓到个活的家雀儿,就兴高采烈地带回家,用绳子拴着养起来,小米和水供着,但它却不吃不喝,它要的是快乐,而不是温饱,没过几天,死了,据说是被“气”死的,这可否叫气节?
恰巧我家那时来了只灰色的花狸猫。都说“猫来穷,狗来富”,本打算赶走它,可它就是不走,扔在院子里,只要有人开门,它就灵巧地跨过门槛跟进来,它喵喵的叫声抓挠着人心。没见它捉几只老鼠,却吃着我和二哥的“战利品”,它的毛色越发光亮,吃饱了就在炕上打盹。如果有段时间没家雀儿吃了,它见我来,懒懒地看我一眼,迈着举世闻名的猫步就走开了,对我带理不理。记不清是哪一天,猫悄悄地走了,像一段时光,没打扰任何人就离开了。
当时,麻雀属于“四害”之一,但捕杀了那么多麻雀,对生命的漠视,还是让我心虚。有几次,离麻雀很近,没想到,它们根本不看我一眼,对我的鄙视,让我稍稍心安。后来,我们渐渐长大,我和兄妹们相继离家,天各一方。每次走出家门,都有很多不舍,母亲却说,都走吧,你们翅膀硬了。
在母亲的眼中,我们都是一只鸟,会飞得很远。或许,也不是什么名贵的鸟,也就是一只麻雀吧,因为母亲见得最多的也就是麻雀。
二
“近山识鸟音”。来到上海工作生活,山,连概念也没有了。我耐不住无山无鸟的寂寞,就常利用闲暇去附近的花鸟鱼市转转。一走进鸟市,就看见鸟笼挂得灯笼一般。那些羽毛色彩鲜艳,叫声嘹亮、悦耳的鸟,吸引了众多顾客围观。在人间穿梭,鸟儿的高颜值和伶俐的嘴巴一样重要。走向社会后,父亲为鼓励我少说多做,他常说一句话:会叫的鸟儿没肉。一旦到了鸟市,我左看看,右看看,老板以为我挑剔,没有中意的鸟,他们不知道,我还在暗暗验证父亲的话,真是八九不离十,老板卖的鸟看不出哪个需要减肥。几次想选一只带回家,但最后都不了了之,怕没时间照顾,担心影响家人休息。养鸟的愿望终未实现。
周末去公园,看见一些养鸟人,把鸟笼挂在树上,自己则在一边伸伸胳膊踢踢腿,怡然自得。鸟鸣阵阵,有些游客不清楚这鸟鸣来处,眼睛四处搜寻着,最后目光落在鸟笼上,一脸惊喜。大多数鸟笼透明着,能看见里面的鸟。那些鸟看见了树,以为来到了山林里,可以亲近每一片绿叶,双足频繁挪动,叫个不停,弄得树枝微微颤栗。有的鸟笼外面罩了一层黑布。问养鸟人得知,这层面罩,是防风防天敌的,遮光,尤其画眉鸟,见亮就兴奋,容易撞伤。等它适应了昏暗的环境,给它再调换鸟笼,见光它就鸣叫得清脆、婉转。话说回来,没人喜欢不叫的鸟。还是做人好,不想说话就不说,不必去讨别人喜欢。公园里,也是个赏鸟的好去处。
2001年初,我还租住在市郊的一个小镇上,独栋的民房。父亲生前的一位好友来沪看病,要住上一段时间,我叫他王叔。镇上房子相对市区便宜实惠,我索性就将我楼下的二楼房间租下来给他住,这样楼上楼下能互相有个照应,方便。起初,王叔除了去医院检查、治疗,基本就闲在家里,遗憾的是,我上班,没时间陪他。我以为他每天会闲着无聊,就将家里的VCD播放器和一些碟片给他,后来一问,他竟说没时间看。他在阳台上养花种草,朱顶红、米兰、茉莉、君子兰,这些是我能叫上名字的,换土、施肥、浇水,经常看他忙的一头汗。花草之上,是一根晾衣杆,除了晾晒几件衣服之外,挂着一个铁丝鸟笼,鸟笼呈方形,铁丝上刷着蓝漆,很醒目,里面养着一只虎皮鹦鹉。没想到,他这样的身体,还有如此的雅致。经常看着他站在鸟笼下,闲逗鹦鹉。鹦鹉用各种叫声表达自己的情绪,它学说王叔的东北话,有板有眼,令人忍俊不禁。难以想象,这只黄绿色鹦鹉,怎样抚慰着老人的孤独。“鸟鸣山更幽”,它的叫声不是叫他的日子更加寂静吗,寂静会不会被它叫成了寂寞?王叔没做过老师,现在他是鹦鹉的老师,可鹦鹉只会学舌,不知道他为什么喜欢这样的学生,脸上还总挂着笑容。一年后,病情稳定,王叔回老家休养去了,他把鸟笼留给了我,他把这只鹦鹉留给了我。
2002年秋季搬到新房,我把鸟笼带着,挂在更加敞亮的阳台上,细心呵护。
鸟在搬家之后,不愿意叫了,教它说话它也没什么反应,它好像在想着什么。鸟儿思考,人类没权利发笑,我干脆随它去了。次年春天,非典突然肆虐,据说病毒可通过飞鸟传播,这叫我犯难,我时常看着这只鹦鹉不知所措。它吃得越来越胖,羽毛光亮,常常沉默成一团心事。我想起,一年夏天,一只鸟飞进了我家,它惊恐地飞来飞去,就是不往窗户处飞。它一定以为闯进了一个巨大的鸟笼。我干脆打开所有窗户,全家人一起合力,才终于将它赶走,把它还给了天空。我知道我该做什么了。
一天早饭后,我打开了鸟笼,出乎我意料,鹦鹉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一动不动。它没有走出来,而是看着这扇敞开的笼门,面对巨大的自由,它惊呆了。我只好伸手把它抓了出来,它没有反抗。我用手心托着,一缕暖风吹来,它的羽毛被卷起,它有些趔趄,叫了几声,声音低沉。我特意颤动手掌,它意识到了危险,犹豫片刻,狠狠用勾喙在我的手心啄了一下,飞走了。
我目送着鹦鹉,它起初有些笨拙,沉重,但看得出,它在用劲挥动双翅,像一颗心脏在有力地搏动,直至挣脱了我的视线。别说它无情无义,低头看看手心,我的手心有点火辣辣的疼。
三
人逢喜事精神爽。人在高兴的时候,欢呼雀跃,这个“雀”字就说明,这种时刻人就有想飞的意愿,“恨不能生出翅膀”,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至今也想不通,人们为什么在戏谑别人不安分时要说“鸟人”,长出翅膀不是人类从古至今就怀有的夙愿吗?在径赛场上,跑得快的人我们都喜欢称之为“飞人”,飞快,一直令人崇拜。我非常喜欢听那首《挥着翅膀的女孩》,“Let me fly,I am proud to fly up high!”“让我飞吧,我骄傲,我能飞得很高!”这句歌词,一直激励着我这个老男孩。
有一次,总部人力资源部组织人事、财务、行政等职能部门进行培训。培训中,看到大家有些累了,老师就穿插了一个著名的四种动物人格测试,给大家提提神。四种动物为老虎、猫头鹰、考拉、孔雀。我一听,立刻想到,这四种动物放在动物园里肯定不在一个区。老虎,山中之王,猫头鹰在民间被视为不祥之鸟,人们敬而远之,考拉,树袋熊,够萌,澳大利亚的特产,每天睡18个小时,靠懒走红,孔雀,吉祥鸟,飞不远,孔雀开屏很美,兼职的舞蹈教练。四种动物图片放出来,大家一片哗然,男同事多崇尚老虎,女同事则在考拉和孔雀间摇摆不定。猫头鹰被冷落了。等三十道题目做完,分数出来,老师要求我们按照分数对应的标准,分动物类别坐在一起。结果,令人捧腹,财务部人员大多都是一只猫头鹰。
PPT(幻灯片)上,老师列出了四种动物性格,其中猫头鹰性格是:讲究规则,按部就班,专业上追求精益求精,分析能力强,要求标准高,自律,不能容忍错误,在组织中,是值得托付的好伙伴。简言之,较真、追求完美、好合作,属于谨慎性人格。
这样对比,和我在工作中的表现如出一辙。顺便,我对照了猫头鹰的生活习性,还真难说哪一条能完全对应上,只有一条能沾点儿边。猫头鹰的昼伏夜出,和财务人员相仿。尤其月底年终,财务人员经常下班后要留下来加班。有很多次,我都要忙到晚上八九点钟,最晚的一次是凌晨2点才离开办公室,但我们第二天要照样上班。“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里这句话倒是可以拿来参考。
其实,我对猫头鹰没好感。小时候,村后有一片柞树林,林里有几座坟。我们去玩耍,经常碰到有几只猫头鹰在树杈上打盹。看见它,我们就赶紧离开,觉得它的眼睛要吃人。回家跟大人讲,大人不让乱说,说猫头鹰是夜猫子,不要招惹,它进谁家就会带来厄运。尤其它的叫声,瘆人。同样是鸟,有的被宠上天,而猫头鹰,却一生背负着骂名。其实它只是模样有点难看,但它是益鸟啊,主食田鼠,是农民的好帮手,也减少了使用农药,保护了环境。黄昏时分,我曾看见一只猫头鹰起飞了,它飞行的时候,两只翅膀奋力地扇动,像打开一本厚重的古书,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读懂。
曾经,我都不喜欢爱认死理的自己,有时,因坚持按规章制度办事,受了误解,心里委屈,我甚至怀疑自己。但几十年工作下来,不做假账,善待每一个数字,为公司保驾护航,终获领导同事良好的口碑。我为自己的坚持感动,我发现,我依然深爱着本职岗位,也深爱着自己。我表情寡淡,内心火热。那么,就坚持到底吧,不放任,不懈怠,上班的日子越少,我越要爱惜自己的羽毛。
岁月如歌,“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我常常想,是否那只消失的猫吃了太多的麻雀,果然会飞翔了,炼成了一只头脑冷静的猫头鹰。为了表达自己的悔意,它化身为我,让我努力付出,发奋图强。当然,我不会像鹦鹉那样人云亦云。面临即将到来的退休,同事都恭喜我就要安全着陆了,我不以为然。恰恰相反,我要“老夫聊发少年狂”,有鸟的真传,即使是一只猫头鹰,我也不愿停止飞翔。我还要飞,我要在夕阳里飞得更高,因为我还有一片崭新的天空。
“天空未留痕迹,鸟儿却已飞过。”我要勇敢飞过,留下自己的一片天空。
阅读鸟世界,融入鸟世界,鸟儿给我太多的启迪,也就更想学着鸟儿去飞翔。做不了老鹰,那就做一只老家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