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情】穿过岁月的河(散文)
一条小河,弯弯曲曲绕过村庄,流向茫茫天际,不知道尽头。小河流淌了究竟多少年,无从查考,它夏季充盈,冬天干枯,多少年周而复始,几乎从未改变。
早晨,河面上雾气升腾,朦朦胧胧,岸边的柳树影影影影绰绰,时隐时现,让人觉得如同置身仙境。晨曦中,几只水鸟被惊扰,惊恐着拍打几下翅膀,飞向远方,留下孤独的我,随小河陷入了沉静。
二大爷背着粪筐,从远处走来,佝偻着的身体,就像一节经历风雨摧残的枯木,曾经健康挺直的身体,经不住岁月的磨砺。他在河边搜寻着,牛羊都喜欢在河边吃草,饮水,这地方就会留下新鲜的牛粪驴粪,那是庄稼的最好肥料。
太阳从东方升起,柔和的光芒,与淡薄的雾气混淆,再把雾气稀释,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阳光照亮了大地,小河的水更加清澈,柳树的叶子泛着光芒。一切都是那么的清新鲜活。河边那成片的芦苇,也有了质感,浓绿的叶子,像利剑直插天际,更像一排排整齐的士兵,在列队等待着检阅。
老三赶着一群羊,顺着河沿放牧,那群羊在晨光里就像一朵朵棉花团,在头羊的带领下,逐渐远去。一头黄牛,低着头啃食着青草,身边的小牛犊撒着欢来回跑着,跑累了,就钻进黄牛肚子底下,一拱一拱,吸吮着奶头。母牛停止了啃食,扭头舔舔牛犊的屁股,就眯着眼睛咀嚼从胃里反刍的青草,它的样子又安逸又满足。
二大爷捡满了粪筐,坐在河岸上,向我招手。我掏出香烟,递给他一支。他用颤抖的手在衣兜里摸索着,我赶紧给他点着,自己也点上一支,坐在了他旁边。二大爷深吸一口,然后慢慢吐出烟圈,看着那缕缕飘向空中的烟雾,他的眼里有了一种满足。
“这烟卷抽着平分,不呛,就是没有劲儿!”二大爷冲我笑笑,嘴里的牙都掉得差不多了,残留下的几颗牙露出来稀稀拉拉的。
“二大爷,您老还是少抽烟吧,尤其是你那旱烟叶,太呛人,对身体不好!”我看着眯着眼睛,正沉浸在晨光中沐浴的二大爷说。
“抽惯了,土埋到脖子的人了,还能活几天?就这点爱好,能快活一天算一天吧!”二大爷说完又抽了一口,然后慢慢吐出,眼里迷茫地看着河面,我从他布满皱纹的脸上,看到了经历岁月沧桑后的那种恬淡。
二大爷是个留守孤独的老人,一辈子勤勤恳恳,诚实善良。老伴年轻时去世,留下一个儿子。二大爷又当爹又当妈,一把屎一把尿把儿子栓柱养大。可栓柱大学毕业后留在城里,娶妻生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期间也接二大爷去了几次,都没有待多久。他说离不开村庄,不想在城里住,太闹腾,也闷得慌。和城里人讲庄稼,讲村庄,讲这条小河,人家没有人听。其实,我知道二大爷也是离不开二大娘,虽然二大娘去世多年,可他始终没有放下。
远处,在河沿上,就是二大娘的坟,周围也长满了野草,坟堆经过二大爷的精心修剪,平时总是很很干净。二大娘走了这么多年,二大爷总也忘不了,时常来坟前和她说说话,有时候一坐就是半天。村里人都已经习惯,没有人说他,都在心里感慨这个痴情的老人。
二大爷和二大娘从小一起长大,也算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在他们谈婚论嫁的时候,赶上了那个动乱的年代。由于二大娘的爹,因为成分问题,没有逃脱被纠上高台批斗。二大爷的父母,觉得自己家是根正苗红的贫农阶级,就断然拒绝了他们的来往。可真心相爱的两个人,怎么会分开?于是,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两个人相约出逃,一起私奔。却不成想,被巡逻的民兵抓住,结果就是五花大绑,一起押上村里开会用的高台,陪村里的其他地主一起被批斗。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都对阶级敌人充满了仇恨,高声呼喊的口号下,有些人失去理智,对于阶级敌人的批斗逐渐升级,每天没完没了。终于,禁不住折磨的地主夫妇,在一个夜里双双投河自尽。老地主夫妻的双亡,震惊了村庄,村里还从来没有逼死过人。这次,也许是良心发现,很多人都在惋惜,毕竟,地主夫妻没有干过缺德事,即使比一般人家富裕,可那是他们辛辛苦苦积攒,舍不得吃舍不得喝,经过长年累月,从牙缝里省,才有了几十亩的地产。按照现在的评估,顶多算是小中产阶级富农。
那时候上边有号召,必须划出地富反右坏,地主的标准是:有比其他人多很多土地,雇的有仆人或者长工。可他除了多几亩地,只有过秋的时候雇短工,只能算是富农。村里没有太富有的人,按照号召,每个村里必须划出地主和富农。思来想去,为了完成任务,也把他划成地主。但他没有剥削穷人,还在旱年涝秋里,接济过掀不开锅的乡亲们。
现在,地主夫妻寻了短见,村里的人们都非常后悔,尤其是那些被接济过的人内心自责,都捶胸顿足:“不该啊,太不该,这不是把人逼死了吗?太没有良心了。”
经历太多磨难的二大爷和二大娘,终于结合,成为夫妻。可由于受到父母双亡的打击,二大娘的精神崩溃,时常一个人自言自语,喜怒无常,疯疯癫癫。二大爷背着她到处治病,看过很多医生,效果却不是很大。二大爷没有嫌弃,还是尽心尽力,像爱护孩子一样照顾二大娘。
二大爷是个老实人,也是个孝子,把两个老人侍候走了,再侍候二大娘的起居。洗衣做饭,地里的农活,都是他一个人在干,他无怨无悔。村里的干部,看他家可怜,就安排他给队里看守菜园,这样,他就可以带着二大娘一起住在菜园里。二大爷勤恳忠厚,每天天不亮就登上水车,给蔬菜浇水。白天锄地拔草,把菜园子拾道得井井有条,被队长竖为劳动模范。
在二大爷的精心呵护下,二大娘的病情得到稳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并且给二大爷生了个小子,取名栓柱。二大爷心满意足,更加对她关爱有加,对儿子视如掌上上明珠。夫妻和和美美,一家三口幸福快乐。
菜园子紧靠小河,河边有一口水井,井口安着水车。在田里劳累一上午的社员们,会在收工时来水井上打水,井水冰凉甘甜,喝一口透心凉,又解渴又凉爽。人们嘻嘻哈哈,互相说笑。二大爷的儿子栓柱已经五岁,虎头虎脑,特别懂事。他喜欢看那些大姑娘小媳妇唱歌。大人们更喜欢这个小家伙,抱着亲他,还把从地里捡的鸟蛋、野果给他。
那年的夏天,连着下了几天暴雨,河水暴涨,灌满了河槽。天空放晴的时候,栓柱在河边玩耍,一个不小心滑进水里,边在河里扑腾边大声呼救。二大爷闻声赶来,栓柱已经沉入水下。等栓柱被二大爷救起,栓柱没有了呼吸,二大爷赶紧把栓柱放到牛背上,赶着牛来回奔跑,为了把栓柱肚子里的水控出来。二大娘看到栓柱没有动静,以为淹死,顿时崩溃,旧病复发,双眼痴呆,嘴里叨念着栓柱,一个人磕磕绊绊地走向河边。
栓柱被牛背隔得吐出很多水后,逐渐有了呼吸,二大爷把儿子放到床上,给他搽干净脸上的泥水,盖上被子,才想起二大娘不见了。他边大声呼喊,边去寻找。这时候村里的人也都听到消息,都帮助寻找。最后,在河里找到了二大娘的尸体。二大爷痛哭失声,悲伤的哭声,传遍了村庄,感动了小河,据说汹涌的河水都沉静下来。
二大爷一个人辛辛苦苦,把栓柱拉扯大,却不愿跟着儿子去城里享福,他舍不得这片土地,更舍不得离开这里,因为这里有他最爱的人。有他美好的回忆,他不想让心爱的人孤独。我想,这也许就是真爱吧,即使所爱的人,已经不在,可心里却从来不曾放下,一辈子守护着,让那份痴情,永久陪伴着。
他望着涓涓的河水,眼里充满浑浊的泪花,他时常这样,一个人对着小河发呆。我看日升三竿,天色不早,就对他说:“二大爷,快回家吃饭吧,不早了!”
他用那粗糙的大手,颤颤巍巍地抹抹眼角,向我笑笑,然后按着屁股下边的土地,想站起来,可是非常吃力。我赶紧伸手把他扶起来。他看看远处那座坟,自言自语地说:“不早了,该走了!”然后背起粪筐,向着村庄慢慢走去。二大爷佝偻的身躯,就像一截活动的枯木。我突然觉得,那节枯木却有一股力量,那是爱的力量,一直支撑着这位痴情的老人,精神不息,生命永恒!
时光,在不经意间流失,就像这涓涓的小河,夏天充盈,冬天干枯,往复交替,永远不止。流水淙淙,光阴如梭,带走了伤心的往事,留下的那段美好回忆,给我们久久意味深长的回味。
社长的作品关注底层小人物的命运,关注天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状态,作品高屋建瓴,格局大,起点高。作品充满历史沧桑感。体现社长是一个充满悲悯情怀的作者。
佳作欣赏学习,向社长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