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故乡的春天(散文)
一
我的故乡位于中国的东北地区,是一个美丽的小村落,被黛青色的山峦环抱在怀里,幽美,祥和,恬静。一条蜿蜒的小河,潺潺湲湲,穿村而过。早春二月,依然春寒料峭,寒风萧瑟,偶尔还会降临几场春雪。
当三月的春风拂过村庄的时候,封冻的冰河开始渐渐消融,柳树从枝头吐出嫩芽,小草从土地探出头来,迎春花绽开鲜嫩的蓓蕾,一切都变得欣欣然,呈现出盎然的春意和蓬勃的生机。
燕子从遥远的南方飞回,在老屋的房檐下,“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欢快而喜悦。站在门前杏树上的几只喜鹊,一边梳理着漂亮的羽毛,一边鸟语啁啾,清脆悦耳的鸟鸣声,此起彼伏,吟唱着春天的歌谣和序曲。
明媚的春光,唤醒了沉睡了一冬的菠菜。在春雨的滋润下,开始发芽生长,只几天的工夫,就长得绿油油的,带着露珠的菠菜,亮晶晶的,如碧玉似翡翠,青翠欲滴。这一畦菠菜,是父母头一年秋天栽种的,只为了初春之季,全家能有可吃的新鲜蔬菜。菠菜生命力顽强,能在早春萌发,绿莹莹的一片,非常惹眼,给院落带来了盎然的春意。清晨,妈妈的手里提着一个小竹篮,走进菜园,采摘一些回来,清洗干净,切成段,煲一锅菠菜汤,在汤里丢进一把粉条,出锅时,再打入一个鸡蛋,盛装在带有蓝边的汤碗里。碧绿的菠菜,白色的粉条,淡黄色的鸡蛋花,看着赏心悦目,吃着鲜美可口,就着黄灿灿的玉米饼子,全家人吃得津津有味,酣畅淋漓。妈妈让我和哥哥多吃菠菜,她说,菠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富含各种维生素和钙铁磷等矿物质,有利于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
最让我难忘的,是妈妈做的韭菜盒子。家里来了客人,父亲的左手提着一个竹编的篮子,右手握着一把月牙形的镰刀,来到菜园中,弯下腰,俯首躬身,“咔嚓咔嚓”割下半垄韭菜,春韭带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妈妈把韭菜洗干净切碎,将煎成金黄色的鸡蛋饼切成鸡蛋碎,加入虾米、豆油,以及各种调料,调拌均匀后做馅料。父亲在一边忙着和面,擀面皮,妈妈坐在炕上的小方桌前,开始包韭菜盒子。包完后,用铁锅煎成两面金黄,熟透的韭菜盒子,散发出一波又一波的香气,不断地挑动着味蕾,咬一口,韭香味浓郁,鲜香味美,香气逼人。但我小时候,由于白面金贵,妈妈做韭菜盒子的次数少之又少,除非家里来了客人才会做一次,大多时候是做玉米面的韭菜馅饼,虽然比纯粹的玉米面饼子好吃一些,但缺少了韭菜盒子所特有的绵软鲜香。
初春的一天,我突然感觉浑身发冷,接着开始发烧,感到头昏脑胀,吃饭没有食欲,妈妈问我想吃什么,我想了想说,就想吃韭菜盒子。小孩子不晓得大人生活的艰难,那个时候,家里根本没有面粉,妈妈为了满足我的愿望,特意去住在半山坡上的高艳花的家里,借来了一斤白面。她的父亲是一名工人,经济条件相对比农民来说,比较优越。她家经常做白面大馒头,有时候我去找高艳花玩,她妈妈还会拿一个香喷喷的大馒头给我吃。那天,母亲用借来的面粉,为我做了一顿韭菜盒子,我大快朵颐,满口噙香,吃的心满意足。我看到,妈妈慈爱地看着我,眼神是那样温柔,我从盘子中拿出一个馅饼递给她,让她也尝尝,她摇了摇头,没有用手去接,她说她不饿。现在想想,她哪里是不饿?是舍不得吃啊!那几个鲜美的韭菜盒子,我吃了几个,剩下的,她端给爷爷奶奶吃了。天下的父母都有一个共性,对儿女的爱,无私而伟大。那鲜美的韭菜馅饼,让我回味无穷,曾经去饭店吃过几次,但都吃不出妈妈做的味道,因为妈妈做的韭菜馅饼,包含着爱的味道。
二
经历了漫长冬天的等待,乡民们都热切盼望着春天的到来。春天里除了菜园里的菠菜、韭菜和香葱之外,田间地头,山坡野地,树下河边,到处都生长着各种野菜,例如,荠菜、薤白、婆婆丁、蕨菜、马齿笕等。村里的女人们带着孩子,弯着腰或者蹲在地上挖野菜,采回来一篮子又一篮子野菜,或包菜饼子,或炒着吃,或者蘸酱吃,成为了餐桌上的一道道美味,特别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丰富了寡淡了一冬的人们的生活。
我和哥哥挎着小竹篮,拿着小锄头,来到山坡挖野菜,绿绿的婆婆丁,一丛丛,到处都是,还有如翡翠的薤白,一簇簇,随处可见,不大工夫,篮子就装满了,我们挎着竹篮,满载而归。母亲把各种野菜归类后,清洗干净,用荠菜包菜饼子,而薤白和婆婆丁留着蘸酱吃。
我喜欢吃妈妈做的荠菜饼子,清香味美,也喜欢吃马齿苋蘸酱,鲜嫩爽滑。婆婆丁,我却不是很喜欢,嚼一口,会感到一股浓烈的苦味,直达肺腑,还有薤白,那洁白如玉的小蒜头,看着晶莹剔透,秀色可餐,可吃着却有些许的辣味。妈妈鼓励我说,婆婆丁,别看味道苦,苦菜有去火的功能,对身体健康有好处。而薤白还是一味中药,有活血散瘀、温阳化气、消胀止痛等功效。苦菜,吃第一口会感觉苦,但坚持吃第二口,第三口……就会慢慢回甘。我在她的鼓励下,慢慢喜欢了婆婆丁的苦和薤白的稍许辛辣,感觉多么像人生的酸甜苦辣,只要肯吃苦,最后就会苦尽甘来。
有一天,我和哥哥去山坡上挖野菜时,看到赵叔叔也在挖野菜,不过,他只挑选薤白,别的野菜他不挖,让我感觉很诧异,我回家问妈妈。
“妈,我今天看到赵叔叔在山坡上挖薤白,别的野菜他不挖,为啥呀?”我好奇地问妈妈。
“你赵叔叔挖薤白不是自己吃,而是为了卖钱,你赵婶由于脑血栓瘫痪在床,家里有两个幼小的孩子要养活,还有年迈的父母要赡养,他家生活确实困难,以后你和哥哥看到赵叔叔,就帮他挖一些薤白,他生活不容易。”妈妈的一番话,让我对赵叔叔产生了同情心,从那以后,我和哥哥再看到赵叔叔,我们都会把挖到的薤白送给他,老叔叔的眼中流露出感激的神情,还不停地夸我们懂事,我和哥哥感觉很快乐,那是一种助人为乐的快乐。
野菜,是大自然对乡民们最美的馈赠,让清苦的生活多了几分甘甜,让平淡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野菜的鲜美,不仅带给人们舌尖上的美味,也带给人们健康和幸福,在初春时节,给乡民的餐桌上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
三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故乡的四月是最美的,风和日丽,草长莺飞,繁花似锦,欣欣向荣。放眼望去,杨柳拂堤,芳草青青,桃花红,梨花白,杏花艳,一片姹紫嫣红,风景如画。
河边的翠柳,像娇羞多情的少女,妩媚,倩丽,伸展着柔美的身姿,在风中翩翩起舞,舞动着春的韵律。那一株株鲜绿的小草,在道边,在石缝,在墙角,不择土壤,顽强生长,在春阳的亲吻下,在春风的抚摸下,婆娑着,摇曳着,展现出春的蓬勃绿意,抒写着生命的不朽传奇。
春雨贵如油,润物细无声。在春雨的滋润下,土地变得温润而松软,父母开始忙着在菜园里栽种土豆。父亲将一袋子发芽的土豆倒出来,用小刀沿着土豆的嫩芽,挖出一个个带有嫩芽的土豆块,再将带有嫩芽的土豆块,一个个栽种到地里,妈妈跟在父亲身后,撒入草木灰,再把土培上。她说,栽种土豆,一定要用草木灰,否则土豆会生虫子,影响土豆的生长和质量。看来,种植农作物,还要靠经验,实践出真知。
谷雨之前,所有的豆类,比如黄豆、绿豆、小豆等,还有花生,都要栽种完,过了谷雨栽种,就来不及了,这也是乡民们多年来摸索出的经验。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五一前后,家家户户院子中的桃树、梨树、杏树次第花开,满园春色,让人心旷神怡。漫山遍野的果树园,开成了一片片花海,铺天盖地,如云似霞,美轮美奂,动人心魄,连空气中都弥漫着醉人的花香。我小时候,最喜欢在这个花开的时节,一个人漫步在果树园的花海中,花香袭人,沁人心脾,不同种类的苹果花树,颜色也不一样,一树又一树灿然盛放的花,扑入眼帘,有的洁白如雪,温婉如玉,有的粉红若胭脂,娇艳似朱砂,一簇簇,一团团,形成一朵又一朵色彩缤纷的云霞,蜜蜂“嗡嗡嗡”地忙着在花间采蜜,彩色的蝴蝶在花间翩跹飞舞,欢快的鸟儿从一棵树的枝头飞到另一棵树的枝头,仿佛大自然的所有生灵都来参加春天的这场盛会,我好像置身于桃源仙境,有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我长大后,脑海中经常会浮现出那一片片如云霞般的花海,美到极致的意境,令我万般怀恋,感觉生活是那么美好。
这些果树,是乡亲们心爱的宝贝,人们精心侍弄着,细心照看着,冬天剪枝,春夏浇水、施肥等,果树,承载着乡亲们美好的期盼,正是有了春天的果树花开,才孕育和成就了秋天的硕果累累。
四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种秋收。乡民们在谷雨时节,开始种大田。人们通常几家联合耕种,土地紧挨着的几户人家一起耕种,种完你家种我家,大家互相互助,齐心协力,不但快捷,而且也解决了各家人手短缺的问题。
我家每年春天,都是和高叔叔和王叔叔三家合伙耕种,我们三家的土地是紧挨在一起的。种地时,高叔叔扶犁,高婶在后面施肥,父亲撒种,王叔叔培土,妈妈和王婶两个人用木滚子滚压土垄。他们六个人密切配合,干的热火朝天。为了尽快把三家的地种完,他们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在短短的几天就全部种完。对乡民们来说,远亲不如近邻,在播种的过程中,乡亲们紧密合作,就像一家人一样亲,就连我们小孩子都相处的特别融洽。当大人们耕种的时候,我们小孩子就在田间地头玩耍,抓蚂蚱,捉蝴蝶,玩得不亦乐乎。
我家有一块地,位于离家较远的山披上,这块地是父母辛勤开垦出来的,在地理位置上是单独的一块地,父母用来栽种玉米,因为家里养了两头大肥猪,需要很多猪饲料。这块地栽种有些难度,我家没有牛和马,村子有牛马的人家不多,不过两三家,有时候农忙时,人家也在忙,所以父亲通常把粪肥一担一担挑到山坡。路途遥远,父亲挑到田地时,累的气喘吁吁,汗珠子“吧嗒吧嗒”掉在地上,父亲来不及休息,就开始和母亲一起播种,父母要赶在谷雨时节种完,不能有丝毫松懈。当这块地播种完的时候,父亲才走到地边坐下来,从兜里摸出烟口袋,取出一张烟纸,捏一些碎烟叶,卷起一根烟,慢条斯理地吸着。父亲说,劳动之后抽一根烟,感觉浑身舒坦,在袅袅的烟雾中,父亲的脸上带着微笑,深情地看着这片土地,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眼睛里装满了柔情,也装满了希望。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春天,那一粒粒播种到田地里的种子,是希望的种子,寄托着父老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对秋季丰收的祈盼。
故乡的春天,是瑰丽的,也是迷人的,弥漫着野菜的清香,以及泥土和百花的芬芳。故乡的春天,是一首清丽婉约的诗,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充满了诗情画意,充盈着鸟语花香,而最动人的,是父老乡亲们一起勤劳耕种的劳动画面,那才是春天里最美的风景。
初春,如菊的故乡,燕子飞来喜鹊闹春,唤醒了沉睡的故乡。春光明媚、春意盎然,处处呈现勃勃生机。
春天里,乡民们在田间忙碌起来,“我”和哥哥挎着竹篮挖野菜。那个饥饿的年代,野菜是乡民们最美的馈赠。
故乡四月春芳菲,绿草如茵,翠柳婀娜。桃树、梨树、杏树次第花开,满园春色。
东北的春天美二短暂,来不及细细品味,却匆匆留下回味,如菊故乡的春,如诗如画,勤劳的乡民们更是最美的风景。
文笔细腻,描写生动。春来故乡,从不同角度展示故乡的美。好文欣赏。问好如菊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