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坐垫的情结(散文)
读南关高中时,一次月底放假回家,母亲发现我冻肿了双手。
“做个坐垫和手套吧,让孩子暖和点”,母亲说。除此之外,母亲作不了更多,作为农民的母亲无力改变县立学校的伙食状况和取暖状况。
那个时候物资短缺,人们总是缝缝补补,很多灵巧的妇女用裁衣服剩下的小布头,拼接成美丽的布块,再用这样的布块缝制成坐垫,这样的坐垫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特别漂亮,我家就有几个。这次母亲没有这样做,为了结实,让哥哥赶集购买了一块崭新的黑色条绒布料——那时候条绒布料在农村是比较高档和结实的了,然后用云彩一般雪白的棉絮,铺了厚厚的一层。我睡觉的时候,看到母亲在昏暗的15瓦白炽灯的灯光下,双手将坐垫用力的向前推着,面部尽可能的向后仰着,一针一线,一针一线,缓慢的,摸揣着缝制着。第二天醒来时,我看到土炕边放着已经完工的坐垫。坐垫很厚,双手一按,软乎乎的;条绒面料,一摸很绵软很舒服。坐垫的针脚比较大,也不是特别整齐,但是已经18岁的儿子完全可以读出母亲的一腔慈爱和心血,以致让这副坐垫伴随了我近三十年,成了我的老朋友。
高一到高三我一直坐着它。我偷偷的给那位女生写信就坐在这坐垫上吧?她学习刻苦,为人善良,恬静少语,亮晶晶的眼睛,姣好的柔和的面容,举手投足、言行举止活脱脱的就是我心目中的刘巧珍。忐忑的等待中,忽然刘巧珍乘教室没有别人时,把我字斟句酌、满腔心血写的信气冲冲摔到了我的课桌上,一言不发离开了。我明白了她的意思,为没有得到她的芳心失落惆怅,同时也感激她没有让我出丑——真有把求爱信交给老师,写信人被责令写检查的例子又不是没发生过。数年以后,我与她各自进入不同的大学,我们书信往来,言谈甚欢,也是坐在这坐垫上吧?尽管这段美丽的爱情花朵没有结出果实。
我写出那篇优秀作文就是坐在这坐垫上。听教语文的王老师在全班宣读我的范文也是坐在这坐垫上。王老师面色黝黑,声音宏亮有力,抑扬顿挫、激情飞扬的宣读,感染着教室的每一个人,自己也暗自得意甚至有点浮飘,于是爱上了写作。高三的时候,我不喜欢数学,高考数学考的一塌糊涂。于是我又坐着它去复读,专心攻克让我碰壁的数学。复读高考成绩令人骄傲,我终于还是没有抵制住热门的吸引力,放弃了曾经心仪的中文专业,选择了法律专业。
然后是大学四年坐着它。我坐着坐垫,听法理老师教诲,“法”的象形字取水型,取公平意,同学们以后执行法律一定要禁得住诱惑,守得住本心,保持住自我。同学们听的聚精会神,我牢记于心。那时候是流动教室,我就将坐垫装进书包,去食堂吃饭的时候带着它,吃饭后带着它从这个教学楼到那个教学楼,从这个教室到那个教室,路上把它装在书包,到教室把它坐在身下。特别是走在大学的埇路上,有一对对的男女同学依偎着诉说缠绵,有的同学在打球娱乐,我背着书本和坐垫旁若无人地去汲取知识的营养,感觉自己很牛气很伟大,感觉像骑马跨枪的将军那样英气凛凛。
然后是毕业上班。分别时同学们相拥而哭,泪水飞溅。我从校门口坐上公交车行驶到火车站的路上,一路颠簸,一路泪水不断,又不愿意乘客们看到大小伙子流泪,控制又控制不住,很是尴尬,这时坐垫就装在我的背包里。此后同学们有分到省直单位的,有到地市直单位的,我被分配回了县城,县里又把我分配到乡镇。坐垫就伴随着我,从这个乡镇到那个乡镇,从这个山区到那个山区,最后辗转来到县城,一直是碌碌无为,却也无灾无祸。上学的时候坐垫脏了,我笨拙不会拆洗,就囫囵个水洗晒干继续坐。后来有了妻子,妻子很灵巧很贤惠,但是我不让妻子给拆洗,仍然是囫囵着水洗一下,即使招来妻子臭骂,我嬉皮笑脸也不在乎。妻子劝我买个新的,我更不同意。内心什么想法,我也朦胧说不清楚,可能是觉得母亲缝制的东西,别人拆洗就不是原装的了,失去了坐垫的某种精神意义,也改变了它伴随我多年的依恋意义吧。
不知不觉中,我也忘记什么时候,发现坐垫很旧了。同事们开玩笑“这是祖传的古董吗?”,“这是梦中情人赠送的礼品吗?”,我不解释也不反驳,旧了也继续坐。后来为了节约使用,我夏天存放起来,冬天才拿出来坐。但是尽管我节约使用,坐垫还是不可逆转的越来越旧,真的旧得不成样子了。坐垫中心部位薄的似乎有点透明了,当年墨黑墨黑的条绒布氧化成了灰色,而且满是密密麻麻的小洞,露出了黯色棉絮——那是当年雪白雪白的新棉花。看着心里不是滋味,又亲近又辛酸,像看到挚友遭难的感觉。于是舍不得再坐,放到柜子保存起来。以后购买了新坐垫,慢慢把它忘记了。
想起它的时候,一般是准备给母亲上坟或者上坟回来。一天上坟回来忽然我想看一看我的坐垫,就像背着妻子偷偷看看初恋女友的照片那种感觉,但是东翻西找,折腾了半天却无论如何找不到了——也许是某个我不在的时候妻子把它处理了。问妻子时,妻子说忘了,没有记得拆掉或者卖了垃圾。
一种巨大的失落感涌上心头,禁不住暗自伤心。现在给我缝制坐垫的母亲已经长眠多年,自己在岁月中摸爬滚打,头发已经灰白,颜色接近当年的老旧坐垫。我这才明白了,这坐垫是我怀念母亲的一种精神寄托,是我怀念失去的岁月的一种精神寄托。我感觉愧疚,辜负了母亲的心血,辜负了老朋友,俨然当年失恋的感觉。失去的青春不能追回,失去的母亲的亲情不能返回,无可奈何,只能不时在回忆中追寻一点点温馨。欣慰的是,坐垫虽然丢失了,给我缝制坐垫的人不在了,我坐着坐垫听到的老师的教诲“禁得住诱惑,守得住本心,保持住自我”,我一直牢记着,恪守着,没有淡忘,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