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暖】南行漫记(散文)
一
春暖花开,风和日丽,又是一年出行季。望着窗外人间最美四月天,想起那年暮春之际,我与几位女友的“女儿国”悠闲之旅。
五人结伴,一路南下。在欢歌笑语中,怀着探寻奇特习俗的好奇心,向着美丽的泸沽湖出发。
出成都市区,很快驶上雅西高速。雅西高速全程海拔起伏极大,最大高差达两千多米。远远地望见泥巴山,满山碧绿,郁郁葱葱,间有白云缭绕,恍如仙境。
车子驶上亚洲第一高、全钢筋大桥,瞬间就爬升了一两百米,仿佛一下子冲上云端。忘了是谁开口唱起韩红那首歌曲《天路》,那一刻,我们就像是在天路上行驶。从车窗望向外面,桥下是万丈深渊,四周群山围绕,雾气腾腾,似乎穿行在云间,又像是从飞机上俯瞰,白云轻笼苍翠群山,仙气飘飘。
“快要进泥巴山隧道了,一时半会出不去的。”朋友提醒道。泥巴山是翻越大相岭这个气候分水岭的必经之路,山南山北,隧道两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通常北端阴暗沉闷,南端则明丽灿烂,“荥经雾连绵,汉源艳阳照”,就是鲜明的写照。
一会儿工夫,我便看见一个绿色指示牌:泥巴山隧道,10006米。超过三公里已属特长隧道,泥巴山隧道竟然超过了十公里。朋友说:“泥巴山隧道,不单超长,而且还要爬坡,从入口到出口要爬升三百多米的高度。”不由得被建设者们的智慧深深折服,过去翻越泥巴山,最少需要三个小时,遇到堵路等突发情况,则需要六七个小时,现在十多分钟就可通过。从雅安到西昌,天堑变通途,再也不是诗仙李白感叹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车子进入隧道口,隧道里灯火通明。明亮的灯光,圆弧形的顶,我们仿佛穿行在时光隧道里。渐渐地,被前方和两侧的亮光迷乱双眼,耳边传来呼呼的闷响。穿行在隧道里,感觉时光停滞,顿时让我失去了时间概念,人有些犯迷糊,今夕何夕,迷迷瞪瞪。
忽发漫想,若是能在这个时空隧道里,穿越回过去该多好。让我回到从前,像影音倒放一般,重温旧日的一切,特别是幸福的年少时光。让我再见到一直念念不忘的爸爸,那是我心里永远的痛,从小到大,从未治愈。他的模样一定跟记忆里一模一样,还是那般年轻潇洒。毕竟爸爸去世时,我才十岁,而爸爸只有三十四岁。在我的记忆里,爸爸从未老过……
尚沉浸在回忆中,回想着爸爸的样貌,竭力想看清他。恍恍惚惚间,忽然感到眼前出现一道强光,那是比灯光明亮许多的自然阳光。隧道外面,已经渐渐显露出明亮的天空。待车子冲出隧道口,瞬间豁然开朗,外面的世界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果然与隧道那端阴郁灰暗、雾气弥漫的天空不同,完全是阴晴两重天。
阳光唤醒了我,顿时神清气爽。心中感叹,都说青藏铁路是世界铁路历史上的奇迹,那么位于四川境内的雅西高速,就是世界高速公路历史上的奇迹!
二
过了雅安,沿大渡河一路前行就是石棉县。
大渡河是长江支流岷江的最大支流,熟知这条大河,是从课本上知道的,一个关于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强渡大渡河。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行走在这条著名的大河边。两岸是巍峨的高山,河道宽阔,碧绿色的河水,缓缓流淌,并不汹涌,却把我们带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没有先烈者的奋勇向前,不怕流血牺牲,哪会有今天我们幸福美好的生活。想到这些,心里热血沸腾,一股暖流瞬时溢满心胸,我们真的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牢记历史,不忘先烈,常怀感恩之心。
继续往南前行,到达月城西昌。西昌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自治州——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最让人熟知的莫过于她是国家卫星发射中心之一,举世闻名的太阳城、月亮城、航天城,素有“小春城”之称,也像春城昆明一样,气候宜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
来到西昌,必去泸山、邛海景区逛逛。泸山、邛海风景区与西昌城区的山、水、城相连,自然景观和人居环境融为一体,独具特色。站在泸山观景台上远眺,一湖碧水掩映在葱茏青山之下,那是邛海。邛海又名邛池,湖周群山环抱,湖面宽阔,湖水清澈,景色宜人。远望水天一色,无边无际,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来到湖边,湖水波澜不兴,碧波微微荡漾。一条石头铺成的小路沿着湖岸,渐渐延伸湖中,形成三面环水的湖中小径。蹲下来,在水边撩动着湖水,与邛海来一次亲密接触。倘若这个时候,有人在湖中架起一架钢琴,弹奏一曲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水边的阿狄丽娜》,该是多么应景,能唤起我们旧日时光。遐想着,耳边似乎隐约传来那美妙的旋律,曾经年轻的心,随湖水漫延飘向远处……
古人曾用“松风水月”来描绘泸山、邛海的风光,即泸山的松,安宁河的风,邛海的水,西昌的月。秀丽山河,非同一般。美哉,锦绣四川;妙哉,天府之国。
三
一路南行后转向西进发。途经各种风景,高山大川,景色绝美,令人惊讶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神奇力量。
车子进入崇山峻岭,一会儿翻山越岭,一会儿穿行深山幽谷,头顶上是蓝天白云,身旁是高山流水。漫山遍野,或苍翠欲滴,或粗狂沧桑,或秀丽怡人;忽然,苍翠之中现出黄褐色的山体,不见了高大的树木,只见一簇簇一丛丛的灌木,稀稀落落地缀在山间,像是受了极大委屈的孩子,瞅着远处的密布的绿植和葱葱绿意。大渡河,雅砻江,名声赫赫的大川,从我们身边流过。
路过少数民族聚集地时,不时好奇地张望,观看那些富有民族特色的民居。白墙黑瓦,偌大的院子,刷着红色油漆的大铁门,装饰着一些金黄色的护栏和扣门用的门环,或者是拉手。对开的大门两旁内里,还各画上一幅画,两幅画作是一样的画面,都是蓝色的底色,画的是一条水溪,曲曲折折流过草地,靓丽显眼,别有风情。
在村镇的街道上,看到三两就地盘坐的妇人,正在那里侃侃而谈。一位老妇人头上包裹着一块黑绿色头巾,另一位则戴着一顶黑色的大帽子,据说是结过婚生育过的女人,才戴那样的帽子,叫做荷叶帽。她们穿着黑底色的、配着蓝绿色条纹的彝族特色服装。两个叼着烟袋的老婆婆慢悠悠地走着,一个短烟杆,烟杆烟头都是铜制的黄白色,另一个烟杆则是木制棕黄色,烟嘴好像是银色的。女人抽旱烟袋,颇感新奇,顿时成为我们眼中的风景,赶紧抓拍留念。久居都市,这些异域风情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终于来到了处于母系社会的女儿国——泸沽湖。天气晴好,湛蓝的天空,蓝的那么纯粹,深邃,悠远;雪白的云朵,像棉花,一朵朵,洁白无瑕。天高云淡,气象万千。
进入景区,先去看了草海。还没到草长莺飞、绿色盛开时期的草海,水中虽也不乏绿色的水草和草甸,但展现在眼前的大多还是大片的枯黄茅草。虽然缺乏春天勃勃生机的绿色,但并不影响它另外一种美,别样美,自然美。其实,一草一木一枯叶,都纯净自然,彰显出纯正的原生态。
远处,围绕着的群山之上,已覆盖了一层青绿。蓝天白云之下,满眼翠绿。枯黄芦苇,青绿水草,构成一幅静态山水景物水彩画,每种颜色,都是那么艳丽夺目。大自然天然的调色板,是那么自然和谐,娴静美好,美的让人沉醉,流连忘返。
我们踏上木板,去到摩梭人的走婚桥上走一走,试图体验他们的快乐心境。一行人在桥上留下欢快的足迹和欢乐的影像,各种姿势摆拍,开心不已,但我们不会走完那条桥。走完意味着走到婚姻的尽头,迷信一回,且留下美好的兆头和祝愿。
四
终于得以近距离和泸沽湖亲近,犹如瞬时置身茫茫大海边,亲手揭开她那羞答答的神秘面纱。
踩着沙滩上的小石子,来到情人滩,清清浅浅的湖水,就在眼前脚下,触手可及。纯净的湖水清澈见底,湖水泛蓝或绿,平静祥和,宛若处子,令人怜爱。水面不时袭来一波波轻柔的清浪,冲刷着小石子,冲上湖边,又再缓缓退去。游人三五成群,不乏美女俏立湖岸,伊人如梦,婀娜多姿。那个场面,宛如《诗经》中的描写:“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望向远处,清风徐来。湖面平静的像面镜子,反射着湛蓝的天空,水波粼粼,碧波微漾。唯美意境,令人如痴如醉。不由得深深呼吸,湖水潮湿的气息,充斥鼻腔,湿润而清新。
我们登上一叶小舟,泸沽湖特有交通工具“猪槽船”,向湖心岛进发。湖中泛舟,换个角度领略泸沽湖迷人的美。湖水清清,据说水质达到可以饮用的标准。掬一捧纯净的湖水,蓝天就在手上,好想一饮而尽。不过,想起《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喝了女儿国的水会怀孕,这里恰恰就是女儿国,还是不喝为好。
在幽蓝的湖面上悠闲泛舟,缓缓划行。划桨的摩梭女人,看起来气力丝毫不输男人,体力充沛,奋力划桨,要把我们带上秀丽的湖心岛去。船头那个划桨姑娘,正好面对着我,满脸笑意盈盈,被她的笑容感染,征得她的同意,我为她留下影记。她黑红色脸庞,直挺的鼻子,灿烂的笑容,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线,露出了一排整齐雪白的牙齿,一看就是一个朴实爽快的好姑娘,倍感亲切。
船尾那位划桨的大哥,同样黑红色的脸庞,戴着一顶白草帽,细咪咪的眼睛里,露出和善之光,相貌淳朴。他不言不语,也一直面带微笑,看着就是那种老实厚道之人。面相就能反映出人,好人好看,坏人坏样,我一向笃信相由心生,看着舒服的人错不了。
站在岛上最高处,四下环顾,蓝天白云,空灵悠远,如水清洗,清新洁净无尘。茫茫碧湖中央,柔柔的风,吹来清新的空气,夹杂着湖水的气息,滋润着裸露的肌肤,亲吻脸庞。《诗经》有云:“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我很疑心,这个唯美意境说的是我们——我们不正在水中央吗?
泸沽湖纯洁的能净化人心,让人沉静下来,倍受抚慰,如释重负,深感轻松。不由沉醉其中,细细感受,静静欣赏,默默品味那温婉娴静之美。这里本就崇尚心灵自由,追求生命至上,是一方天然纯净之地。感谢这里美好的一切,让我得到极大的舒缓放松。久久停留在湖心岛上,望着湖水发呆,眼里心里全是她,很爱很爱。那时那刻,只想让心灵放空,变得像湖水那样清澈透明,让一切繁杂归零,任思绪随意纷飞,随波飘向湖水深处,沉底不见……
恋恋不舍地离开湖心岛。船还没划到岸边,不知怎的,湖水像是受到了惊动,扰了她的清静,忽然之间使起性子来。霎时风起波涌,汹涌澎湃,掀起朵朵浪花,小船被湖水波动得不住地摇摆。划桨的两人赶紧用力,快速驶向岸边,所幸离湖边已然很近,不久便到了岸边。
匆忙下了小舟。回头看着波澜起伏的湖水,一次次,一排排,一重重,后浪压前浪,追逐着拍打岸边的沙滩石子,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心有余悸。看来泸沽湖也是很有个性的,文静起来温柔缠绵,让你沉醉在她的温柔乡里,不舍离开;豪放起来,脾性不定,就像发了怒的女人不好惹,吓你一大跳,再也不敢对她随意轻薄无礼。
五
离开泸沽湖,我们去参观摩梭人的古村落,感受一下“女儿国”里的生活。摩梭族有着独特婚姻风俗——走婚,这里实行母系家长制,孩子都随母姓,一家之主,皆为女性。摩梭族语言中没有“父亲”这个词汇,因而被誉为“东方女儿国”,并称“人类母系氏族领地的活化石”。
我们参观了走婚楼,世代供奉的祠堂,老祖母居住的正房,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粗大原木建造的木屋,门口正中间,悬挂着一个牦牛头,伸出两个长长的黑角。独特而富有当地民族特色,显示出摩梭人的独具匠心,心灵手巧,还有她们的坚定信仰和虔诚之心,让人大开眼界,无不为之震动。
一架很有特色的大织布机上,织出富有特色的民族服饰。旁边挂满各色的棉线,红的、蓝的、绿的、黄的、黑的、白的,五颜六色,色彩艳丽。可以想见,那些爱美的女人们,身上穿得靓丽的民族服饰,就是从这里织就出品。灶间摆放着风干大猪膘肉,有的颜色发白,估计存放时间不算久,颜色发黑的,放置的时间显然已不短。原始的生活状态,淳朴简单的生活起居,显示出“女儿国”的心态,勤恳劳作,自给自足,与世无争。这样平静祥和的日子,才是好日子。
我们几个人也算是积了一点小功德,为当地经济发展献一点微薄之力。每人都购买了一副当地人纯手工打制的纯银饰手镯,非常漂亮,款式极具民族风格。她们要求我们留下了姓名,据说要为我们祈福。其实,对我们来说留名祈福并不重要,只是看着银镯子还不错,挺有当地特色,真心喜欢,买个留作纪念。但依然会感谢她们有心,哪怕就是一种营销手段,也觉温暖,大家互惠互利,彼此欢喜就好。
夜幕降临,一场热闹非凡的篝火晚会,打破了沉寂。当地人唱着民族歌曲,跳起民族舞蹈,热烈而奔放。情绪是会传导的,我们被那欢乐的场面所感染,几个人也加入进去,载歌载舞,又跳又唱,放下了矜持,兴奋得不能自已。狂欢过后回旅店的路上,有人兴奋地喊道:“快看,多么美丽的星空!”仰望夜空,弯弯的月亮挂在天边,繁星闪烁,星垂平野,仿佛一伸手就能摘下一颗星星。对着星月许下心语心愿,枕水而眠,像小时候在妈妈的怀抱里,沉沉地进入甜甜的梦乡。
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从小到大,越走越远,从懵懂走向成熟,一路行走,一路成长,每个人,一直都走在人生路上。
泸沽湖那些没有父亲不靠男人的摩梭族女人们,勤劳勇敢,用自己的双手,把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不管是划船的女人,还是后来走出了女儿国,走向世界的摩梭族代表人物杨二车娜姆,从她们身上都能感受到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怀。父系制度也好,母系氏族也罢,只要勤恳用心坚持,生活都会报以琼瑶。
次日,离开泸沽湖,踏上返程的路。泸沽湖,是净化心灵的自由之地,值得一去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