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护花使者】神船巡游(散文)
神船巡游,是我国古代盛行的一种以驱鬼逐疫、禳灾祈福为目的的祭祀活动,是先民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的综合反映,是多元宗教、民间习俗与民间艺术相互交融的文化复合体。这种习俗源于先古时期的巫,是具有浓厚的宗教、民俗色彩和古代祭祀的遗风。
神船巡游活动,是李马昌村数百年来传承下来的民间民俗活动。巡游队伍中的舞狮、舞龙、灯笼、彩旗、五丰旗、打扇鼓、扭秧歌等民间传统文艺队伍带来的精彩表演,吸引众多市民群众前往观看。
神船巡游仪式由拜祭神船、神船巡游、舞龙游神、庙前焚船等环节组成,表达了驱鬼逐疫、迎吉纳福的美好愿望。
椐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讲,他爷爷的爷爷就是村里神船巡游的组织者。当时巡游的队伍有一里多长,有黄旗和仪仗。
举行仪式前先在庙内进行祭祀,摆供三牲福礼,信众虔诚地点香燃烛,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庙外人山人海,百艺杂陈。在仪式前数日,村里的居民清洁街道,洒扫庭除,张灯结彩,甚是繁华。在村里主要的街道上覆五色布幔,旁垂彩缯杂帛,而多缀各色异灯于其下。
据记载,神船出巡时,旌旗棨戟,环回拥护。所至处民众争以名花异卉错陈于牲醴祭品之前,摆设香案,鸣放鞭炮进行路祭,安排得特别出色的人家还可得到银牌奖励。每当夜幕降临之际号炮一震,灯火并发,辉煌灿烂如同白昼,处处都洋溢着欢歌笑语的快乐情景。
浩浩荡荡巡游队伍的最前面,是两面各由两人抬着的大铜锣鸣锣开道。紧随其后的,有高灯灯笼上贴着“天下太平”四个金色大字;有头牌(一种肩扛的方形灯箱)、提灯(一种手提的扁圆形大红灯笼)各一对,均上书“神明降幅”四个大字,有“肃静”、“回避”、“代天行化”、“赐福降祥”等令旗令牌紧随其后,队伍之间穿插笙箫管弦及各式各样的彩旗。
随之而来的是“神船”,四个身穿黄衣的人驾着着雕龙刻凤的神船前呼后拥往前走。整个仪仗队中还有滚龙舞狮、踏高跷、跑旱船的表演。
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李马昌神船巡游习俗、独特而精美的鲤鱼灯、妙趣横生的河蚌舞,惟妙惟肖的神船……,这些具有强烈家乡印记的民俗文化,随着李马昌村的乡村文化和文化庙会的徐徐铺开,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也让群众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如今李马昌村的神船巡游活动,庄严神圣,热闹非凡。在李马昌村七圣堂文化庙会前几天,人们就张罗着糊制神船。神船上雕龙刻凤,金碧辉煌。神船巡游的队伍浩浩荡荡足有一里之长,前面锣鼓开道,舞龙、舞狮跟随其后。在神船的周围有秧歌、旱船、跑驴、扇鼓等艺术表演,后面是数百名善男信女手持法器,嘴里还念念有词。在她们微笑的脸上看到了满满的敬畏和赤诚。
神船巡游每到一处,都散发着一帆风顺的的灵气,都呈现着保一方平安的祥云。每到一处都有摆着贡品为神船路祭的人们,祈求保佑风调雨顺四季安康。
过罢庙会,人们驾着神船在神棚前巡游。整个巡游队伍在高昂的锣鼓声中,时而顺水行舟一泻千里,时而逆水而上艰难前行。精彩的表演,让人们赞叹不已。
最后,在黄道吉时进行焚烧神船。一堆堆金纸香箔堆放在神船四周。那跳动的火苗把神船点燃,顿时火光四起硝烟弥漫。黑压压的村民跪在燃烧的神船前合手祷告,保佑李马昌的村民四时康健,六时平安。
李马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神船巡游,就是其中之一。为让民俗“活”起来,李马昌村把“文化庙会”和“神船巡游”纳入乡村文化建设中来。在弘扬与传承中既保留了古风古色的韵味,也现代艺术的风采,大大提升了民俗文化的艺术性、观赏性,给群众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
神船巡游,是以民间信仰为形式,以驱鬼逐疫,迎吉纳福为愿望,以法祀活动为手段,通过巡游活动形式来表达人们对幸福安康生活的祈盼,具有浓厚的宗教、民俗色彩和古代祭祀的遗风。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