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情】印象·父亲(散文)
2003年的春天,我13岁。我兴奋地从老师手中接过《少年智力开发报》小通讯员证。我仿佛看到父亲从远处走来,他的面孔越来越清晰。阳光落在父亲的脸上,他带着笑容的脸,成了我内心的另一片天空。父亲曾对我说,把心勇敢地交给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美好就会离你很近。
我知道父亲也曾是一个勇敢自信的少年。
父亲,生长在农民家庭,小时偏低的个子,瘦小的身材,在众多兄妹中,并不起眼。父亲对我说,那时他下定决心,要通过努力,改变命运。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少年眼里坚定的光芒。这道光也给了我追逐梦想的力量。
父亲在新疆当了几年的兵。我在父亲的回忆中,能切身感受他训练的艰苦,不仅白天训练时风吹日哂,挥汗如雨,夜里还不顾本就疲惫的身子,在被窝里打着手电,恶补文化知识,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军校,在部队里一贯严于律己,认真执行各项任务,24岁就从一众人中脱颖而出,被提拔为连长。正是他这种严谨的工作作风,为我和妹妹的幸福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岁月的磨炼和洗礼,父亲再也不是最初的柔柔弱弱。帅气,浓眉大眼,身材魁梧,一身刚劲,面容神采奕奕。
到了应当成家的年纪,父亲和母亲通过媒人相识了。母亲称自己好眼光,这个帅气的小伙,一身正气。父亲自幼饱览群书,练就了不凡的文笔。而母亲也出生在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一身的文化气息。一封封真诚的书信里,藏着爱情的春天,不断地打开,心越来越近。终于走进了幸福的殿堂。母亲和我聊起这些爱情的过往时,我总觉得母亲似乎又年轻了。
成家的男人,把家背在身上,父亲也是如此。责任感对于心中有爱的父亲来说,是一个幸福的字眼。事业上,父亲工作一丝不苟,注重细节。事业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父亲凭着对事业的热爱,和过人的智慧,前路越来越开阔。
军人家庭聚少离多,是必然的,但我理解父亲,而且更欣赏父亲。想着父亲认真工作的样子,觉得那个男人真帅。
孩童时,我身体一直伴有病痛,但都被父亲的爱意融化了。我最幸福的时候就是期盼着周末的来临,父亲终于可以脱去工作繁重的影子,和我们好好相聚了。但只要工作上有要事处理,父亲还是会亲历亲为,我和母亲相视一笑,便“放”过了父亲。
我理解父亲,因为从母亲的讲述中,我更加珍惜父亲对女儿的爱。
一岁半时我因病入院,小小的身躯腿上打着重重的石膏。我语言天赋不错,很早就会给护士阿姨背古诗跟儿歌了。父亲任务在身,不能常陪伴我。只要休息,父亲就急奔着去病房看我。我则兴奋地大喊:“爸爸,爸爸来了!”父亲会亲昵地用他的胡须亲亲扎我的小脸,我搂着父亲的脖子,久久不愿撒手。
母亲提起,一个大风暴雨的天气,父亲依然来看我。想象着父亲淋湿的身子,在病房门口整理着一身的狼狈,然后微笑着走进来。我内心一阵阵感动,那时父亲身子一定是冷的,但心是火热的。
在幼时疼痛中,有幸福的花生长在疼痛的缝隙中,勇敢地迎接阳光。
我一天天长大,90年代初的乌鲁木齐,遍布着我们一家三口美好的回忆。我四五岁时,每到父亲不忙的周末,就会带着我与母亲去儿童公园或是水上乐园嗨一整天。每到这一天,母亲会精心地给我梳上漂亮的辫子,穿上我最喜欢的公主裙,然后有司机叔叔把我们一家送到水上公园。那时候的我很胆大,小小年纪最喜爱尝试新鲜刺激的项目,诸如激流勇进,过山车,每次都是爸爸陪我玩。在我幼小的心中,认为不管玩什么,只要有爸爸在身边,紧紧抓着爸爸的手,就什么都不用怕。
痛快地玩了一天,天色渐晚时,爸爸再带着我跟妈妈在北山坡马路对面的一家小饭馆撮一顿。有时候会点爸爸爱吃的四菜一汤,配上大米饭,或是点上妈妈爱吃的小馄饨。晚饭后,爸爸会带着我们去他跟妈妈充满回忆的红树林,散散步,聊聊近日的工作与生活,倾诉彼此的思念。有兴致时,还会去表哥打工的歌舞厅浪漫一会儿,跳跳交谊舞或是探戈,我则坐在沙发上拍手或是喝喝果汁,一家人甜蜜而温馨。
父亲是一个“实干家”,有我所参与的三十多年人生,亲眼见证了在父亲的带领下,全家越过越殷实的日子。1997年全家随父亲到了石河子基地定居。当时住的独门独院好比现在的“别墅”,虽没有气派的小洋楼,却有一个很大很大的菜园子,还有高高的密密的葡萄架,在父亲亲手为我布置的小屋中,我还专门申请,让父亲给我买了一对可爱的小白兔。父亲精挑细选,称我心意。
春天,爸爸妈妈会在菜地里播种,四五月份会在地里采摘草莓。记得,我有一次没站稳,扑通一下跌进了草莓地里,上来后父亲给我吃了一颗又大又甜的草莓,瞬间让我忘却了膝盖的疼痛。到了葡萄成熟的季节满院的葡萄藤垂到半空中,为整个小院送来清爽与荫凉。香甜多汁的葡萄更不必说,尽管随后也从乌市空运来内地几次葡萄,但再也找不回当年的味道。那时候我们的晚饭,常常是一人半个甜甜的大西瓜,由于我最爱吃西瓜,还曾自告奋勇地建议爸爸妈妈给我取名“西瓜女儿”。晚饭后爸爸或是带着我练习骑四轮车,或是带着我荡秋千,或是参加战士们组织的集体文艺汇演,好不快活。
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父亲一开始对专业知识一窍不通,整日只能在档案室整理档案。但幸运只为那些不懈努力,坚定向上的人。如今,父亲在行业里有一定人脉资源,从体制内工作,到提携表哥做生意,帮助亲人们都过上了相对富足的生活。父亲退休前在他的工作岗位上摸爬滚打了二十多个年头。
工作外,父亲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少时拥有多样兴趣爱好:滑冰,打兵乓球,跳交谊舞,还有看书与写作,至今在姑姑家中还保存着,当年刊有他作品的那份当地日报。在我记忆里,父亲很爱发呆,过后会淡淡地说:“哦,刚才想了点事情”,往往这个时候他就是在构思创作了,经过酒精的催化,一篇不错的文章就“诞生”了。时至今日,每当有灵感时,父亲就会在夜里不眠不休的“奋笔疾书“,写完后会让我看看,看我是否能领悟到他所想表达的主旨。我想,我有时候爱写的习惯大概就是父亲潜移默化影响的。
我的心中,父亲是一座坚不可摧的碉堡,也是我一个人的“多啦A梦”。他从未对我身体的不便有半点顾虑,而是尽可能地鼓励我大胆尝试:因为我羡慕电视上钢琴演奏家那种行云流水,他就在咨询医生后斥巨资为我买了钢琴,只为提高我手指灵活度与左右脑的协调性;我喜爱唱歌,他没有因为我行动不便而让我放弃参加校合唱队,而是亲眼见证我踩在窄窄的条形凳上,默默在台下为平衡感差的我担惊受怕。还记得澳门回归的前夕,我们学校合唱团要去部队里给战士们文艺汇演。乌鲁木齐的冬天雪下的很厚,但是由于合唱队老师临时通知,我不得不背着书包,一手提着演出服,一手拎着合唱乐谱,年仅八岁的我想不到打个电话求助父母,一脚深一脚浅,摇摇晃晃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等到我敲开了家门,父亲看到我后惊讶不已:“孩子,你自己走回来的?没有打出租车?没有任何人送你?”我点点头,不一会就看到父亲的眼泪从眼角滑落。父亲现在仍用这些令他引以为傲的回忆激励我,说从那时的我身上看到了不轻言放弃的品质,这点很像他。
在我的心中,父亲是我对一切热爱的起源,有他的鼓励跟支持,我才有勇气去提“梦想”二字;父亲是我永远的“诸葛亮”,我永远比不上他那“神机妙算”的本领;父亲是我坚实的后盾,不管遇到多大的坎儿,我知道他不会丢下我一个人;当然了,父亲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男人。他也会偶尔蓬头垢面,偶尔垂头丧气,也会在酒精的催化下“大放厥词”,也会因为抗战系列电视剧片段泪流满面……
在我因为学业或是工作心绪不宁的日日夜夜,守在我的床边苦口婆心地劝解;在我还对“遮丑”没有概念的年纪里,总是支持我完成我的一个个心愿。长大后因为我婚恋问题,更是有言:“小时候我带你,等你有了丈夫让他照顾你,等你有了孩子我跟你妈帮你带大,再让孩子照料你的生活……”
我的父亲啊,您还要让我心中有多少愧疚呢?我始终是那么地让他放心不下。
时至今日,父亲想起我的“文学成就”,就是上小学三年级写的那篇作文——《父亲的大黄牙》,他说虽然看似在取笑他,总能从中读出深深的父女情谊,仿佛也看到我成为了像海伦.凯勒那样勇敢而自信的女性。
我想,在我母亲看来,父亲也是一个值得托付的好男人。因为每当生活中有一些风雨,父亲总是会冲锋陷阵,自打我记事起,外出看病就算父亲因公不能陪同,也会将注意事项写下来交于母亲,或是在长途电话里仔细询问我的病况,对母亲再三叮嘱需要多留心观察的地方。正是父亲的努力,我才能享受省会城市不错的教育条件,与母亲结婚的三十多年,我们家的日子也在父母的共同努力下,日渐殷实。值得一提的是,姥姥姥爷当初是很反对这门婚事的。“日久见人心”,姥姥也对当初这个不起眼的“农村娃”日渐改观,亲口说我爸爸教育出来的孩子最孝顺。
如果说我心目中如此优秀的父亲哪里让我不满,恐怕就数他太爱抽烟了。由于水质加上抽烟的影响,自我能清楚记事开始,父亲的牙已经变黄了。
现在看我的父亲,眉毛依旧浓密,但是眼袋越来越深了,眼圈越大黑了,头发变得花白,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岁月的印记。这些依旧不影响他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江湖再战二十年”的决心,还想努力打拼送小女儿出国读书,完成他因为幼年跳级没有学好汉语拼音,从而想让我们姐妹“多出去走走,多出去看看,好好积累文化知识”的夙愿。如今我也做了母亲,父亲把对我的爱转移到了外孙女身上,那份宠溺自是不在话下。他自己常说:“年轻时忙于事业,从没这么尽心费神的带过你们姐妹”;“麦兜生在了好时候啊,姥爷姥姥可以给你带去比从前更好的物质条件,爸爸妈妈也有精力跟时间常伴左右,和乐幸福。”要问我长这么大遗憾多吗?答案是肯定的,能够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拥有这样的父母,我心中底气就多了一份,这份自信,让我也许能够在年老时对心中的自卑与苦闷渐渐释怀。
二十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依旧是“无名白丁”,不知道从小对我有美好祝愿的父亲有没有失望?
望望窗外,天已蒙蒙亮。我瞥见书柜上父亲年轻时帅气的军装照,轻轻拍着身旁熟睡的女儿,不觉间,泪已湿润眼角。
表达了父亲对下一代的关切之情。佳作欣赏学习,为作者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