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暖】长寿树(散文)
窗外,雪花飞舞;室内,温暖如春。它开了!一朵小花四片金黄色花瓣,朵朵小花簇拥成一个花球。花虽小,但金灿灿的,加上那肉质墨绿色叶子的衬托,真的像满天繁星,耀眼夺目。以前,总以为自己养的这“黄单”就是最美的长寿花,也少不了时常拍照人前显摆。直到有一天,在网上见了令人惊艳的多个不同品种的长寿花,才知道坐井观天是多么无知可笑。
那是一个酷爱长寿、富有经验的养花人。她拍视频记录花开的过程,无私分享养花心得,在评论区热心解答花友们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她不卖花不售肥不带货,养花拍花只是单纯的业余爱好,却拥有无数忠实粉丝。是她带我第一次走进长寿的大千世界。原来,长寿花有上千个品种,除了“黄单”那样的单瓣花,更多的是五颜六色的重瓣花,甚至还有会变色的”变色龙”。在她这里,我认识了淡雅清新的“柠檬”、明媚甜美的“南朵”、热情浪漫的“红宝石”、温婉端庄的“豆沙皇后”……比“黄单”朵大,层层叠叠的重瓣,总是更生动,更醉人。朵朵成团,团团相拥;迷人的花色与碧绿的叶子相衬相携、相辅相成;再配上方形白色花盆,入眼画面简洁又生动。
最令人叫绝的是,她竟将小小的草本养成了“大树”!一盆一株,株株爆盆。从小苗养起,才一年半,“树干”短且粗,分枝多而密;一簇簇花朵,从上到下,缀满枝头;“树冠”大又饱满,似球形。整个株型矮壮漂亮,仿佛自然天成。
再看看我的“黄单”,一盆中栽种多株,也没那么多的花;每株都细高,有东倒西歪的迹象,甚至还有张牙舞爪的样子。那株型和“周正”二字毫不沾边,起初我还美其名曰自由的精神,对比之下,优劣自现。
那么美妙的长寿花树是如何养成的呢?花的主人介绍说,春夏季节要多次打顶。打顶,就是掐尖。扦插的枝条长到七八厘米时,就把尖掐掉,底部留四到六个叶片。长寿的叶子是对生的,掐尖之后会长出两个对称的枝,这两个枝长到五六厘米时再打顶……如此反复,公历九月初停止打顶。植物的枝杈多,整体形状好看,而且枝杈多开的花也会多。到冬天,就会开出满头花。
她讲得详细,我听得认真。
有网友问,多次打顶头重脚轻怎么办?她热心回复,秋冬多晒太阳,施磷钾肥,根茎粗壮。
又有花友问,如何施肥花朵多?她耐心地答,春夏花多多一号,秋季花多多二号,花开停肥。
接着又有人说,能不能再讲讲浇水的事?她依旧不厌其烦:管住小手少浇水,干透浇透……
写到这里,脑海中忽然浮现一行字:花不修不成型,人不学不知义。的确,花要适时修剪才会有更好的形状,人要不断学习才能把事做好。一个”修”字,不只适用于植物,也适用于人。“修”只是修剪吗?不,它还包括修复和修养。于人而言,“修”不仅是修边幅,更要修思想,修品行。社会是个大熔炉,身处其中,我们的言行自然会接受来自外界的修理;同时,刀刃向内,自我修剪,更是一种必需的精神自觉。譬如,猛然发现自己的一些想法是错误的,那就立即抛弃,立即纠正,宁忍一时之痛,也不能任错误肆意蔓延。然而,是非正误的判断,靠的是什么呢?我想,还是要依靠学习。只有眼界宽了,思想认识提高了,实践能力增强了,看问题才能更准确。应该坚持什么,应该摒弃什么,也就一目了然。做人,要有自我修剪的勇气,更要有自我修复、自我修养的能力。像植物一样,人的成长也需要向阳向光,近肥近水,还要适度。我想,这或许就是“复”和“养”的重点。
前段时间,莫名有些心浮气躁,后来重温星云大师经典语录,沐浴那束永恒之光:人生最大的烦恼是欲望,最大的勇气是认错,最大的修养是宽容,最大的拥有是感恩,最大的能源是信仰。瞬间,心静如水。然后,那水中就挺立起一树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