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发如雪(随笔)
事情还需从上次二月二理发说起。
常言道,二月二,龙抬头。在许多地方有二月二理发的习俗。为图个吉利,二月二当天中午下了班,我匆匆赶往城北的理发店理发。
等我刚到理发店路口,只见理发店的老板正准备关门落锁。见状,我急忙将电车停在路旁后,笑着招呼说,嘿,先别慌着关门,耽搁你几分钟时间,给咱理理发哈。店老板看见我过来,满脸堆笑,开门把我让进屋里。
说真的,我算是这家店里的老客户了,彼此比较熟悉。待我坐定了,店老板熟练地为我披上罩衣,开始工作。我问他,“今天二月二,生意应该不错吧?”他边剪头发边回答道:“可不是,一上午都没闲着,要不是你过来,我就回家吃饭了。”“不好意思,耽误你吃饭了。”“看你说的,咱都是自己人,太外气了。”“估计大家都想图个吉利,有个好兆头。”“嗯嗯,是这个理。不过,你现在白头发可不少呢,头发也没有以前浓密了。”看见罩衣及地上散落的碎发,确实有不少的白头发。“岁月不饶人,眼看奔五的人了,有白头发也很正常了。”
转眼间,自己一个人异地谋生已过了十五个年头。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有人说,变老的路上不需要太多的努力。工作、生活的压力,让每个人疲于奔波,皱纹、白发不请自来,这或许是岁月对我们的馈赠和奖赏。自古以来,关于吟咏白发的诗词,不胜枚举。唐朝诗人李白在《秋浦歌》中不无感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曾听说过许多一夜白头的故事,像李自成、伍子胥等等,一夜白头的情况可能我们没有亲眼目睹过,但是的确真实存在。所以说,老人们时常告诫,莫要愁,愁就白了头。
记得之前在城北的这家理发店理发,店老板曾不止一次地夸我头发黑而浓密,像刚染过发似的。短短几年工夫,自己白头发便开始出现,甚至呈蔓延趋势。当然,这也是自然规律,自己无法抗拒的。唐朝诗人刘禹锡在《酬乐天咏老见示》写道:“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是啊,发稀冠自偏,头发稀少了,帽子自然戴不周正了。幸好现在自己很少戴帽子,不担心帽子偏。现实中,有些人很在意头上的白发,要么暗自养生,要么定期染发,总想让自己朱颜永驻。其实,掩饰代表不了真实,我对于白头发还是能够坦然接受的,它至少可以证明自己较之前更成熟些。只不过,刚刚成熟,又要老去,心里多少有点不甘吧。
这些年,自己对于头发还是比较注意的,比如,理发时从来不吹头发,即便是大冬天,喜欢头发自然干。听人说,吹头发会影响发质。还有就是,喜欢用淘米水洗头,这个习惯坚持了好多年。尽管如此,自己的头发照样脱落,照样变白,为之所做的一切,到头来不过是个心理安慰。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头发变白也是,即使费尽心思保养,也是于事无补。说到底,白发是谁都无法阻止的,如果你一直还活着。
发如雪,见证了人生岁月的沧桑,不也是一种成熟的美?
202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