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奖】挂了一个冬天的伞 (散文)  

精品 【晓荷·奖】挂了一个冬天的伞 (散文)  


作者:大路白杨 进士,11828.0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868发表时间:2023-03-13 18:47:33
摘要:有幸运的大伞给予保护的人并不多,更多普通人的头上,并没有这种任性而为的大伞。所以,他们终其一生劳作一世,也只能拥有一种晒着太阳、读几本圣贤书,嗟来之食地追求几两碎银的命运。   伞,带给人类的东西,显然超出了它最初的自然功能。

【晓荷·奖】挂了一个冬天的伞 (散文)   题记:任何天气里,你不说,而是让伞替你说,也许,它无言的沉默比你更有力量!
  
   一
   我家的衣架上挂着两把雨伞,直直垂落着,覆满一层灰。整整一个冬天过去,都没被人注意过。马上就到今年春天,经历夏秋冬三个季节,它们还寂静地挂在那里,安份得就像听话的孩子,更像一束被遗忘的时光。
   最后一次打伞,是去年夏天,时间就凝固在整座城市封闭的前一天。我记得,那是一场突降的暴雨,在这个城市中很少下雨,能来的雨,肯来的雨,都是来得很疾速,落得很大气,然后狂风一般扫荡着首府的大街小巷,过后随即变得风平浪静,性格爽快从不黏糊。雨后的城市,树条、草枝、车架、挂衣绳、都挂着大大小小的水珠,楼檐上还要滴答流水,满地水汪汪,像是一面黑色的镜子,映出阴着脸色的天空,像是一种预兆。
   雨后的第二天清晨,还没到上班时间,广播、社区和住房微信群里,几乎同时宣布全城开始封闭,接着就是长达四个多月的居家生活。
   在这前一天,下雨那天,我还是出门了。本该待在家里看雨听雨,然后诗意地享受雨后的清爽和饱和的负氧离子。可是,还是像城中的所有人那样,怀着一颗惶恐不安的心情,打着伞出门购物。下雨这天,所有微信群里议论纷纷,传闻城市要封,多准备些食物。出门时就开始下雨,我们管它什么下雨,就是天上不停地落刀子,也要吃饭喝水去生活。挤进脚步匆匆的人群里,更像雨前的蚂蚁,不休地奔向超市、菜场、批发市场,忙着买米面油盐、矿泉水、肉蛋、蔬菜和方便面,满负重荷地往家里搬着需要不需要的东西。
   那天,我们俩人撑着两把伞,艰难地完成食物的抢购。回家后,湿漉漉的这两把伞,就挂在那里。如今,依然安静地挂在衣架上,成为记忆一份时间的印证。
   如果,人世间许多不说话的物件,能够发声说话,指不定会说出什么故事来。这两把伞,也是如此。
   伞,放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就会成为一种生活的暗示。我家的伞,印证的就是疫情期间的那份心情!
  
   二
   因为雨水少,新疆人用伞的时候不多,很多时候落着小雨、细雨和碎雨的时候,人们情愿让自己的脑袋和面庞被雨淋湿一些,肩头落上一片雨花,以潮湿和清新的味道,迎接着干旱寒冷地区雨水的到来。
   倒是这里下的雪,往往成为伞的最大用处,冬天的雪比起夏天的雨来,显得用处更多,更让伞显得丰富多彩,显得妖娆潇洒。雪片体积大、厚实量大、水份足够。这不是重要的事,主要是飘雪时间往往很漫长,一天一夜的雪算是短的,两天三天的很正常,有时会连续不停地的三五天。一个冬天下来,大型的雪天总有五、六回,小雪超过七、八场,至于时续时断的碎雪,就根本无从统计,估计超过一个人手脚指头的总数量。
   雨伞,就在使用的不同地域内,随着气候、环境和人的欣赏理解,从而转变了最初的防雨用途。乌鲁木齐市区就是一个例子,雨少雪多,雨短雪长,自然就成为雪天里出门的第一工具。对雨伞来说,多一份使用功能,也就增加它的附加值,让伞更多地进入生活的空间。信步走在大雪飘飞的城区,放眼望去,白皑皑的群山下,白茫茫的大地上,洁白的街道弯巷里,帆篷般被人持握的雨伞,便成为一片颜色的海洋、一次种类的展览会、一种心情表达的绘笔,甚至成为整个城市的季节标识。从而,在脚步移动的人海中,构成一道最具惊艳的人文风景。
   我家邻居玛依拉,虽然已是两个孩子的娘,快四十岁的女人,每天出门都要梳妆打扮抹油,脸色撲得白白嫩嫩,是个非常爱漂亮的女子。她最喜欢的就是伞,夏天遮阳,雨天防雨,雪天就挡雪,任何天气里都要打伞,难怪整个一条街的人,都叫她打伞女人。我去过她家,一长的溜挂架上,展示出不同颜色和形状的伞,有棉布的、纸质的、油面的、塑料的、竹皮的,折叠的、合拢的、收缩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大大小小粗粗细细,极像正在举办的私人收藏展览会。我想,城里很多女人家里,收藏的、使用的伞,绝对不会比她家差到哪里。
   即使大雨天,街面上穿雨衣、雨披的几乎很少见到,多是打伞用伞出门的人。这是城市常见的生活习俗,除了使用方便外,可能还与少雨干旱的地理环境和个人的喜好习惯有关。
   我家也有很多伞,妻子买的,有用于出门的,也有用于拍照的,红红绿绿。我也有两把伞,一把是塑料布的,有次出门遇雨路边小贩手中买的;一把是黑色布面的,伞面大能容两人。我很少用它防雨和遮阳,只在冬季降雪天时偶尔用用。
   一个皮糙肉厚的大老爷们,用不着去保护皮肤,身上淋点雨水、落几片雪花,添一份神韵,还是件挺能美人心灵的事。
  
   三
   读新疆历史,看到不少民间习俗和官方用品,很少有提到伞的资料。即使是官方正史的典籍里,尽管维吾尔人喜欢做生意,也很少见到新疆人制伞、贩伞的记录。就是有些零散资料的出现,也多和新疆本地人无关,往往随附着内地来疆人员的生活与历史。
   伞,与新疆生活习俗无关,不属于本地人生活必需用具的观点,显得好像有些武断,却往往有很多现实记录的验证。源自于内地,来自于中原,却真正不能成为新疆物用的正品。伞从诞生那天起,发明和制造的主要作用就是防雨。然而,随着人们使用场所的增多,又额外地显出隔离、保护和象征的三大功能。
   隔离,是对付自然现象的功能,表现在人与雨、雪的分开,这很好理解。当然,它在社会交往中,也有额外的隔离功能逐渐被发现和使用,比如,当你不想理睬某个不喜欢的人、躲开和上司在街上的偶尔相逢,甚至负欠人家钱财仍未归还时,只消落低一尺伞盖,脸一黑、眼一闭、气一屏,心再一狠,就会与他们迎面而过从不尴尬。我更相信伞在将来的岁月里,随着陌生化社会的普及,一定会延伸出更多富有人情、适应人性的功能出来。
   保护功能是后来才慢慢增加上的,主要是避开阳光的照射,让皮肤不受损伤,这算得上人类文明社会出现后,伞的最大扩张和用途的延续。随着社会的继续发展,现在又增加上防辐射、防紫外线的功用。同时,由于它具备的减缓风速的实用功能和原理,让人类在无法何止的战争中,多出一只伞降兵的军兵种类,不仅降落有人,而且空投大型的坦克汽车等重装备。
   至于伞的象征意义,其实在很多方面都有着更好理解的例证。从它的发明使用之初,就已经悄然在人类之间,因为人员地位和社会阶层的差距伴随着出现。与皇帝及官员共同使用的车辇轿厢的伞,成为一种仪仗的标志,伞以颜色和大小规制的方式,标出官位爵位的不同,从此成为一种人的不同。金黄色的巨大冠伞,只有皇帝出行时才能使用;明、清两代王朝,职务在知府以上的官员,出行之前的引导仪仗,也用颜色和大小,标出职务地位和官品大小的不同。同样,置身人间世外的佛家,所用的仪仗中也有伞的出现,每当佛寺举行重大活动或典礼时,常用伞盖张于佛像之上,谓之“佛伞”,将佛这尊并不存在的神灵,因为身份的与众不同,以伞的隆重和神秘,享受着人间才有的尊严佩物。
   伞,有时暗含更多的意义。每当有人们小人物触罪犯法不受法律追究后,人们都喜欢用“保护伞”这个词,来形象某些人家具有一定背景和社会地位,象征着某种看不透的命运。就连伟大的鲁迅先生也在文章里,发出“运交华盖欲何求”的感叹。
   有幸运的大伞给予保护的人并不多,更多普通人的头上,并没有这种任性而为的大伞。所以,他们终其一生劳作一世,也只能拥有一种晒着太阳、读几本圣贤书,嗟来之食地追求几两碎银的命运。
   伞,带给人类的东西,显然超出了它最初的自然功能。
  
   四
   前几年,去乌鲁木齐最大的百货市场时,逛到小西门的专业市场时,对花样众多,价格各异的伞,开始时并没有什么内心的感受。只是把它们当成一件普通消费品,当成人在生活中可有可无的用品。那时,我对伞的意识极为浅薄,没有对它被商品化和等级深入刻意去思考。及至,它也成为一件供人羡慕的奢侈品,成为对一个人虚荣面子的标志时,我才突然意识到,任何被异化的商品,比如钻石、比如LV包、除去它成为一种商品,拥有一份被炒作权利的同时,是否也包含着人性中最为苛刻的消费欲望,表达对超越现有阶层的最大追求?
   其实,一把伞,根本没有这么大的力量,去改变一个人的社会阶层和附属的利益。
   需要被保护,需要一种安全感,这不是什么错误,甚至是人性所然。可是,人性的本能,如果不加理性地限制,情愿去受人误导和蛊惑,甚至成为最重要的人生目标时,人生的最终目的、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就会随之溃堤,就像倒掉洗澡盆里的水,也连同孩子一起泼掉的道理一样变得愚蠢无比。
   生活中的伞,也有很多不用的时候,天气晴朗,阳光柔和,没有雨雪,不再出门,遇到想遇到的人,你喜欢的人正在迎面而来,往往就不会用它做遮脸蔽目。有时,因为伞的方便,人们会因此错过许多和解、归来和相伴而行的人生机遇。
   当伞成为一种地位或权力的标志,成为制造人与人之间陌生的隔离时,生活中的人会痛苦,伞是否也会痛苦万分?如果,甘愿或不甘愿地成为某种利益的牺牲者,消极地面对本应美好的人际关系时;宁可,愿意在雨雪和阳光下,带着一张粗糙的面孔行走,这样才能守好内心深处那一颗精致而强大的灵魂。
   我家的两把伞,整整一个冬天挂在衣架上,一直没人动过它们,并不等于它们不存在或失掉记录真实的力量。
   在长达半年之久的苦难中,它们的存在,让我对已经过去、艰难走过的岁月,怀有着一种痛苦而清醒的历史记忆。灾难和疫情的到来,是人类的正常现象,不应成为某些人的狂欢节,成为一些人发泄着人对人之间相互欺骗和压迫的理由。
   刀子杀人,罪在握刀的人。伞,记录着苦难历史的时光,功在于伞保持的沉默。
   我家的伞,束之衣架之上,一直沉默着。
  
   五
   很多时候,伞,在某种社会状态里,已然成为一件事物的暗喻。比如,雨后送伞,就是说你事后献殷勤,为什么不在人家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比如雨天有伞不打?比如收旗伞,活动仪式中的伞都已撤去,一切活动已经停止,你还跑来做什么?
   生活中的人和事,和暗喻中想要表达出来的道理一样,平凡之中充满着无限的趣味。
   哈萨克人有一句谚语,说的就是这样的人和事:你说,你越不想去的地方,老天爷非要让你连续去三次,而且,三次都会遇见那个你不想遇见的人!
   为什么,人非要用一种本该美好的东西,去掩盖内心最奸恶的欲望?
   如果有一把挂着的伞,会引起你内心痛苦。为何不伸出手来,把它摘下放好,过着没有痛苦的日子,等着夏天、雨季和冬雪到来时,你再拿出来?
   二〇二三年三月八日于乌鲁木齐市
  

共 420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字从“我家的衣架上挂着两把雨伞”说开去。我家衣架上的雨伞,是属于新疆的雨伞。新疆的雨是不需要伞的,伞仿佛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但疫情来袭的某一天下了一场爽利的快雨,我们在雨里撑伞抢购,备以后日常所需,伞旋即被束之高阁。新疆的雪天却需要伞,这似乎赋予了伞的另一使命。在这个看似不需要伞的城市,伞却被女人们玩出了多功能,防晒,防雨,防雪,伞真个成了一种保护。保护伞的由来也就似乎很有生活依据,它除了能让人身体发肤免受“自然之苦”,还能用于人心的隔离,免除来自人心内在的那份尴尬和苦楚。伞的妙处好像并不只有这许多,比如它还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正如作者所说,“伞,带给人类的东西,显然超出了它最初的自然功能”。然而事物所存在的本真一旦被欲望“过度”消费是不是真是一件值得乐一乐的事就有待挖掘和商榷了。“伞”在用沉默诉说,沉默里有我们读得懂又读不懂的生活哲学吗?伞就是伞,挡挡太阳,遮遮雨水,那么无风无雨也无晴的日子呢?本真地活着多好。去伪存真地活着,给自己自由,给“伞”自由。全篇文字思维缜密,层层剖析,既有物的着力点,又有精神层面的高度。夹叙夹议之间,足见作者文字驾驭能力已然炉火纯青。感谢老师分享精彩,力荐共赏!【晓荷编辑:至简至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314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至简至爱        2023-03-13 18:48:48
  老师的每一篇文字里都闪着睿智的光芒,向老师学习。
回复1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23-03-15 00:57:38
  谢谢你的编按,写得真好!
2 楼        文友:何叶        2023-03-13 19:29:45
  文章写得真好!编按也好。文章厚重,非常棒!给赞!
何叶
回复2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23-03-15 00:58:13
  感谢平台的舞台,让我的文字有了一个飞翔的天空!
3 楼        文友:陌小雨        2023-03-14 22:07:32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3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23-03-15 00:58:52
  谢谢小雨老师鼓励!
4 楼        文友:何叶        2023-03-14 22:39:25
  恭喜恭喜大路老师佳作获得精品。感谢老师对社团的付出。期待更多精彩!
何叶
回复4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23-03-15 00:59:33
  感谢大家的鼓励,感谢小何社长的鞭策,好好写,才能当好钉子户!
5 楼        文友:萧垦        2023-03-15 07:15:35
  祝贺大路老师佳作加精,问好,敬茶。
回复5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23-03-16 14:18:46
  谢谢你的鼓励!
6 楼        文友:至简至爱        2023-03-15 07:46:29
  恭喜老师获得精品!
回复6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23-03-16 14:19:16
  谢谢鼓励,问好!
7 楼        文友:老来        2023-03-15 20:39:43
  好文,拜读了,问好老师!
回复7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23-03-16 14:19:40
  谢谢老来老师的鼓励!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