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香】黑人白话之六十一(随笔)
◎《黑人白话》
作家进入体制,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生活中很难三全其美:做文、做人、做官。
20230312
◎《黑人白话》
任何诗态都是多棱镜里的时态和世态。喜欢也好,讨厌也罢,都不完全是作者和读者的事情。譬如“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余秀华,譬如“你尿了一条线,我尿了一个坑”的贾浅浅,譬如“有没有人愿意来跟我做爱,就是现在,随便什么人都行,错过这个时间,随便什么人都不行,我是说现在,我很想做爱”的紫蝶丫头……历史需要回顾,文学需要沉淀。过了一千年,才可以客观比较“豪放派”与“婉约派”;再过一百年,方能够正确评价“先锋派”和“垃圾派”。
20230312
◎《黑人白话》
由转播车实时画面想到编辑机前的燕子和萌儿,中国的电视人的确挺不容易的。
20230312
◎《黑人白话》
好多美学大师都是以审美(丑)小扎的形式把自己的人生哲学精华献给读者。
20230312
◎《黑人白话》
今年以来的六十辑《黑人白话》,凝结网站、社团特别是编辑的殷殷心血,经常让黑人心生愧疚,天涯海角,无以回报,唯有好好说话与写字。
20230312
◎《黑人白话》
如果与朋友的朋友也是朋友,就一定很有缘分。人生暮年,尤当惜缘。
20230312
◎《黑人白话》
古稀之年,只有发小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撒欢儿。
20230312
◎《黑人白话》
钱!抢!!跑!!!昨天最好吃的是“中国年”的面条,今天最好吃的是长豆馅的包子,明天最好吃的是大燕做的春饼。至于副食嘛,随随便便一弄,就是一桌子加一茶几:鱼肉蛋,吃个遍;活焖虾,顶呱呱;科罗娜,都喝下。于是,否定了这两天东道主们的请客计划,哪也不去了,就在家里吃流水席。打牌414,吃饭7+7,团团圆圆热热闹闹一家人。可是两天之后怎么办呢,嘴馋了,人懒了,没有大厨的日子可怎么过?
20230312
◎《黑人白话》
作者阿力是黑人四十年前的大学同学(我的《听剑集》里曾有一篇《走进阿力》),也是同行多年的心灵旅伴。她的主编生涯光彩夺目:她的一本《我的后主编生活》,更让我们看退休生活的无穷乐趣;她是一个能够看清生活真相,却又依然热爱生活的人。如今又看到她在国外发来的AI绘画,更让我们眼前一亮,心头一暖,原来她是我们中间的“花甲之花”,还那么年轻向上,那么积极进取,还在不断的学习和成长,的确是我们晚年生活的优秀榜样。相形之下,那些除了当官、喝酒、打麻将,闲下来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感兴趣的“职业领导”,的确有些晚景凄凉。
20230313
◎《黑水白沙》
二十五年前的除夕夜,大雪封门。去年、前年、大前年……的这个时候,贺卡如雪片,电话铃不断。午夜时分,寂静中只接到一个拜年电话,是平时对黑人敬而远之的季季。第二天上午,门前竟停下一台车,是顶风冒雪、远道而来,给下台老总拜年的阿黄、燕子、阿力、小梅。此前多年,因为拜年的人太多,我也记不清谁的贺卡、谁的电话,唯独对于那年除夕夜打来拜年电话的季季印象深刻;已经过去这么多年,否极泰来,早就回到热热闹闹的朋友圈里的我,还是念念不忘踏雪拜年的阿黄、燕子、阿力、小梅。那个春节,黑人如季羡林老先生一样,切实读懂了什么叫做“世态炎凉”,什么叫做“趋炎附势”。还读懂一个词,那就是“烟炎张天”——世风日下,甚嚣尘上。好在还有“赫赫炎炎”的患难真情。
20230313
◎《黑人白话》
在路上很难听到亲切的问候,在车上很少看到微笑的面孔,在酒桌上没有什么词儿,就齐声高喊“干”,在办事窗口上不是被冷漠,就是被训斥,再不就是被欺骗……这就是社会性的普遍粗鄙,主要原因来自于政界、商界、文化界、教育界、知识分子、社会精英而非底层民众。为此,黑人一直对活跃在文山会海、肉山酒海里的各级党委宣传部和精神文明办的领导同志比较反感。
20230313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