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难忘那段青涩恋情(散文)
三十多年前的高中时期,咸阳市的“铁道中学”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那里有我眷恋着的一位好姑娘。她不仅品学兼优、长相可爱,更是对我一往情深。现在索性把那段往事记述下来,留作珍贵的纪念。
咸阳虽然是陕西省的第三大城市,但是风景和文化对人的吸引力却是独一无二的。初春的午后,一个人行走在湍流的渭水河旁,清澈的渭水已然把城区分为南北两部分。河面上波光在涟漪上闪烁。游人在湖滨公园漫游。鸟儿在蓝天飞翔。雀儿在树上癫狂。行人和车辆在花木掩映的大街穿梭。恍然间我好像看到了那位令我朝思夜想的姑娘正在书声琅琅的校园中徘徊。
依稀记得我与穆银葵的相识始于校际间的一次交谊活动。时间是在三月。那时我是一名地处咸阳西面县城的学生,而穆银葵的学校位于咸阳市中心,从我那里到咸阳市差不多需要三个小时的路程(那个年代还没有如今这么交通便利,基本都是自行车)。
同学交友虽然比比皆是,但论交情的笃挚却没人能超过我俩。
那时城乡的差别非比寻常。咸阳市对在穷乡僻壤中长成又常年足不离乡的人来讲,就好比是如今县城中的我对能在北上广安居乐业的遐想,所以对于当时的我来讲,能结交一位在咸阳市安家的同学会是一种由心而发的向往。
那时的校园学习轻松愉快,课余生活又丰富多彩。哪里有:作业把学生累到木偶的现象?周末不是听演讲,就是逛街或看戏。学校偶尔还组织一下校际交往。还记得那是新一年里新学期刚开学不久,校教导处就动员每个年级选出十名语文代表,待到春暖花开时去市铁中学习交流。代表人选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那时三个年级各五班,因而每班的名额只能有两名。我不幸以一票之差名落孙山。出乎意料到了要出发的时候,我班当选的一位同学患了疾病。我便填补了空缺。谁能料想到我这个土气又木讷的乡村学子,却胜出在一班县城同学之上得到了这个交际的机会。无独有偶的是,穆银葵当选的情形同我毫无二致。等到抽签定搭档时,我俩又神奇地碰在了一起,好像是命中注定会有一次完美的邂逅一般。就连后来了解我俩情况的带队吴老师也惊叹我俩的缘分不浅。
当两地的学生一接触,双方的特色清晰得一览无余。市区学生比县域学生身板端正,却没有来客结实有力。论言谈举止,市区的潇洒大方,客方的局促羞怯。看气质,市区学生性情沉稳,不急不躁,目光专注。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市外来的神不守舍,爱搔首弄姿,稍见风吹草动就要左顾右盼。然而彼此都对对方怀着好奇,所以大家无不满面春光。
组织老师真是有趣,分别让双方同学抽签,签上编着数字,数字相同的两人站到一起,结为友谊搭档。接着是分发阅读材料,材料选自《红楼梦》,是第三十三回“手足眈眈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的全文。人手一份。阅读完毕后叫两人合作写一篇读后感。要求文章内容必须对材料部分做到全面概括,字数2500以上,限两小时完卷。写好后递交上去供主持老师们选粹讲评。
小组成员的两人,因学识思想原因,其见解无疑要出现分歧,这便须得进行一番研究讨论。要想统一意见,就得讲究以理服人。同时虚心着取长补短,这样才能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试场把小组讨论时间限定在二十分钟以内,并只准小声进行。
起初我俩被安排在一起的时候,只对视了一下,算是彼此打了招呼,谁都没有作声。匆匆一瞥我却颇多感想,优越环境中长成的人的确出色。外表娇媚华贵,气质富有魅力,令人倾倒。这会儿轮到非开口的时候,我才将她细加端详。啊,好一个漂亮的洋学生。中等个儿,胖瘦适中,鹅蛋脸庞,留着齐耳的学生发型。躯体匀称娇美,衣着得体时尚。皮肤白皙。一双美目炯炯有神,带着天生的一股喜气。一转眼,我把身边的同学看成了《长恨歌》中杨玉环的再世。但同时又在自责自己想入非非。这实在是做学生不应当有的情愫。
她侧身过来与我讨论了,我不自觉地有些面红耳赤和结巴。她不知我内心的秘密,以为是乡下人惯有的拘谨。便用满脸的笑容来缓解我的不好意思。她的说话声又是难以形容的悦耳。一番交谈下来,似乎彼此都在欣赏着对方。她不但人长得百里挑一,语文水平还不是一般的高。这足以反映出她的天分和勤学。遇到这么优秀的学友,啊,我简直陶醉得不知东西。
说起来真是无巧不成书。就在前不到一个月,我逢着周末在街头广场闲逛时,偶遇一位落魄的说书先生,面前的听众只有寥寥的几个,却丝毫不影响老先生的兴致。那讲得真是动情,那评论的真是针针见血。这一节正好让我不迟不早地赶上了。那时,真想不到日后会发生借花献佛的事。
当意见达成一致,轮到谁主笔,谁修改补充的时候。我算是享受了一回有如卓之君对司马相如的倾慕之情。三十年前的我,在文学上莫名其妙地总有着一股高深莫测的力量。凡遇着做文章,即使是不熟悉的内容,每每也能写得超群出众。这一回从列题纲到执笔成文完全由我一手包办。身边的这位女同学既谦虚着,又欢喜着。显然是把我高抬成了“大才子”。甘心奉陪着红袖添香。
最后结果是我俩不但交了头卷,还中了头彩。台上老师在夸奖我俩的同时,四围的所有人都向我俩投来羡慕的目光,并报以热烈的掌声。我觉察到同伴随后在看我时,变了眼神,不肯与我对视,目光躲躲闪闪,含着明显的羞涩,同时又是一脸的笑容。
那天的闲余时间,性格开朗又落落大方的女学友邀我在校园观光,并陪我单独说了好长时间。直到这时我才知道了她的名字:穆银葵。她主动向我吐露了她的家庭情况,原来她祖籍在江苏的扬州市。父母却都在咸阳工作,而且她母亲还是本校的化学教师,父亲是离这不远的师范学院的文学教授。家在父亲那边。父亲常常写作,家中文学书籍不少。当然我也简要告诉了我的一些情况,还回答了她的不少提问。提问上可以看出她对我的生活很关注。分别时彼此都留了通讯地址,希望能够交往。当天的所有收获对我来说是连做梦也想不到的。在同去的三十名同学中,我是唯一碰上了破天荒好事的幸运者。一路上大家都向我打探,想知道那个校花平白无故对我热情有加?我谎称那是我姑家表妹。“表妹不向表哥尽待客之道,姑妈那边岂能交了差。”然而她到底喜欢我的什么,连我本人也浑然不知。要说是看上了我的文学才华吧?银葵的语文功底好像并不弱,硬要比较吧,揣想也难分上下。那又是什么呢?自己实在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我虽然度过了一年半的高中生活,尽管早恋是那时学生中流行的风气,但我却从未收到过任何一个女同学的情书,更别提能享受到这种在人稠广众中毫无顾忌地示好行为。 另外,自己对异性同学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动过心思。所以说从头至尾,我只知道自己对银葵的喜爱是合乎常情常理的,而银葵对我爱慕的原因令人费解。不用说,我后来也郑重其事地问过,而且是多次。得到地回答始终是:“你真笨,不会猜?”
一面之缘的第三天,我就接到了银葵的首封来信。秀丽的字体全然就是她本人形象的转化。信的主要内容是对咸阳名胜景点的介绍。这对我只涉足过一次的人来说自然万分欣喜。我赶紧写回信,诉说对她热情好客地感谢,又表达了对她的赞美,同时还说恨不能与她同校同班,甚至同桌。想不到三天后又收到了她的第二封信,我又急忙写回信,同时又在困惑自己发出的第二封怎么落在了银葵后边……就这样如痴如醉毫无节制地鸿雁传书,把我俩的感情推向了如漆似胶。到这时双方都体会着初恋的幸福和狂热了,同时也苦恼着学业受了牵累。就这样缠绵到了第四个月,渴慕见面的激情汹涌澎湃着实在折磨人。于是约定周末去咸阳公园会面。
就在这情感炽烈到干柴烈火的一刻,我们的秘密终究被银葵的父母知晓了。教师生涯的父母对青年人无比了解。不事劝说就直接把女儿转回扬州就学了。并来我校找了校长,一同去邮局做了善后工作。自此一场突如其来,又戛然断裂的爱情剧烟消云散了。为此我伤心痛苦了好长时间,但也渐渐醒悟了:自己在情感上的任性实在要不得。如果继续发展下去迟早会毁了前程,爱情随之也无法走到婚姻的殿堂。学生时代的早恋纯然就是一种罪过。但我时常又在幻想,假使我俩有一方头脑清醒,不使友情的野马脱缰,把爱慕转化为上进的动力,一定又是父母赞同的。失悔的是早来的爱情败给了放纵和不理智。一场带有传奇色彩的爱情佳话,仅因没把控好情感的热度而半途夭折了。留下的印象俨然是镜中花,水中月。同时又在昙花一现后更加模糊了。但思念与幻想总不易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