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情】蝶(微小说)
根子夸我,你是一只美丽的蝴蝶,只属于春天。
那年的春天很冷,根子走了。根子走了,蝴蝶依旧飞。
根子走的那年,我家乡,南星镇镇长赶紧拆除了“欢迎来到奥林匹克竞赛金奖得主陈根的故乡南星镇”的公路宣传牌。牌上的字,曾金光闪闪。现在,那些字却响出了镇长的声音,真是瞎了眼了!
省重点中学,南星中学校长也赶紧派人拆除了一栋教学楼的的“名牌”,“陈根楼”在陈根的离去后彻底消失了。
人们喊他陈根,我喊他根子。陈根说,他喜欢这个名字。
我说根子帅。陈根笑,你说帅就帅。
根子在美国跳楼而去的。具体原因,我说不清楚。网上最近出现了一则热帖:“一个叛国者的消亡。”
看到这帖已经跟到了N楼,于是,我就想写点什么。
根子,获得了国际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得奖的第一名。根子,天才,看书过目不忘,试卷答题比老师都快,每次成绩都是全校第一。这些,当地多数人都有耳闻。
有人扒料,寻找根子背叛祖国的证据。有人说,根子得奖的那天,根子忘记感谢祖国了,他重点只感谢了母亲,顺便提了下母校的老师和学生。
少时,根子家穷,早年丧父,只剩眉清目秀的母亲和他困难度日。(根子和我说过,那段日子虽困难,但人过得开心。)参加化学竞赛前,根子连个像样的书包都没有,只用小麻袋装书。根子一赛成名,几年后去了美国,家里条件逐渐改善了。有人猜测,根子怕张扬,只盖了几间新平房。也有人说,赚这么多钱,只盖这点房,不算孝……
根子,去美国,没有选择让他声名雀鹤的化学领域。他另辟了蹊径,短短一年半的时间,他就拿到美国计算机领域最高学位。在美国,根子常给我写信。互相的交流中,我隐隐地懂得,为什么他不选择化学领域了。
根子曾说,化学领域不干净。我懂他说的,并想起一件事,根子以前只和我一人提过。他参加化学竞赛前夕,撞到了不想看到的一幕。
根子,请原谅,我把这件事再提起。
根子撞到了教育局长和母亲在床上的一幕。这位局长现在已不在其位了,犯了别的事,正在狱里反思呢!
根子没埋怨母亲,母亲的模样本可以嫁个更好的人家,但她相中了父亲的人品。父亲生病离世,母亲总念着父亲曾经的好,说亲人踏破门槛,依旧没有改嫁。母亲对根子说,陈根啊,不要怪妈,为了推荐的竞赛名额,妈能帮你的,只有这身子了。
根子眼里容不下渣子,他又能怎样?凭着努力和过人智慧,后来,他在计算机行业风生水起了。21世纪初,根子年薪已有几十万美元,他没给母亲盖豪华的大房子,因为根子懂,母亲不看重这些。
根子的钱,大多数,都给了我。再由我,匿名捐给了希望学校。我信里问过根子,你就没想过公开捐吗?根子回信说,一切名利都是虚的。
我问根子,就没想过回国工作吗?根子说,他心里有道坎,或许,以后会考虑!
根子离世前一年,短暂回国期间,应南星中学邀请,有过一堂生动的讲座,气氛很热烈。
我特意请假,去学校看了根子。我俩走出校园大门时,两个高中生,指着根子的脸骂。
卖国贼,卖国贼,滚回你美国“爸爸”那儿去吧!
我想过去说点什么,根子一把拉住了我。我看到了根子眼里的忧伤,很长,很长。
根子离世的前夕,给我写过最后一封信。信中说,在美国,工作压力太大了,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根子托我照顾他的老母亲。
“蝶,请原谅我,你没有等到你想听的那三个字,下辈子,好吗?”
我隐隐约约想到什么,我没办法转眼就来到美国。我抱着信拼命哭泣,直到深夜。我很冷,我抱着黑夜,也抱着我自己。
根子,我爱你!……
看日期,信是3月31日写的。4月1日的晚上,根子站上高高的楼顶。我脑子中闪现出一些画面。空中,根子像一片叶子,很轻,很轻。落地时候,没能像一片叶子保持原有的形状……
4月1日,是西方的愚人节。那年,其实也只是去年。今年的4月1日我选择写下这些时,依然没法肯定根子的死因具体是哪些,我不能像有些网上的喷子轻易下结论。
我无需再去照顾根子妈了。根子刚离世时,老人整天魂不守舍。我一有空,就陪老人谈心。后来照顾她的期间,我还常看到她脸上的灿烂,我已改口喊她妈了。她收了我这个义女。不,她已当我亲丫头了!
曾有人说,两个没啥文化的人,怎么能生出个天才。我淡然笑之。我所看到的,陈根母亲从文盲到学会电脑并没用多长时间。
老人在陈根离世七个月后,电脑前服毒自杀了。电脑开着,网上有一些关于讨论儿子的言论。桌子上有一只空药瓶,一种再普通不过的过敏药,苯那敏。
我看着妈永远睡着了,右手旁有一句睡前的遗言。
“蝶儿,妈对不起你!”
办完丧事,我又捐了一笔钱给希望学校,这些钱本来根子留给我照顾妈的。
我脑中想起根子回国讲座前的那封信,根子谈起,有过回国工作的考虑。我一阵苦笑!
后记
南星镇换镇长了,新上任的镇长,百姓十分爱戴。市教育局也换了新的领导班子,据说局长上任没多少天,头发就一下子白了很多。
美国影片,《蝴蝶效应》正在本镇热映,身边朋友拉我去看,我善意回绝了。回绝当天,我去了趟市教育局。
我把上面所写的内容,交给了后来上任的教育局长,还出示了这些年我替根子给希望学校的捐款记录,也和局长谈起了网上的一些言论。
局长的脸上露出深思的表情。他感叹着。
“我们的工作还不够啊!”
……
走出教育局的大门,恰好赶上了小学放学,街道一下子热闹起来!我突然想象,我变成了一只春天的蝴蝶,飞向了人群中……
解读不当之处,请老师谅解。
根子没能找到他的“根”,他捐款的行为,有潜意识的归根。但现实中他一直在逃避什么?老师通过女主蝶的自述,使小说思维更加客观。究竟有哪些因素促成了天才的坠落,社会(美国),小时的阴影,教育,生长环境,社会舆论,还是自身……小说并没有明确答案,或许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