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箩筐】幸有桃花水(散文)
一
春风一夜,盛开的不仅仅是一树树梨花、杏花。还有桃花也在绽放,在灼灼盛开。村庄到处都是一抹抹艳红,耀眼炫眸。远远看去,那里一抹红,这里一片雪白,再有柳树淡淡嫩嫩的鹅黄。整个村庄如在画中,桃花流水环绕着村庄,不缓不急,潺潺有声。
夜里,听到鱼雁的声响,唯有桃花水,轻轻地流淌,让我在梦里梦外多了思念与难舍。我又开始想念我的村庄了,那个流淌着桃花红水的村庄。
村庄后面的小河边,桃花盛开也飘落。每年,春天来时,村庄里的九奶奶总是说:趁着桃花盛开,快快去看看,去好好欣赏吧,桃花,说落就落了呢,好好洗洗桃花水。九奶奶边说着边找出她的烟袋来,银色的烟袋锅子里按进满满的烟丝,再使劲儿往里按了又按,红红的舌头舔着嘴唇儿,一笑露出红红的牙龈来,红晕的脸庞,依旧留有年轻时的清秀,微微笑着又说:都去洗洗桃花水吧,洗洗好呢,一年都有好事降临,大姑娘嫁得好,小伙子娶回来好媳妇;小媳妇儿生得好,生了一个胖小子儿;小孩子爱学习,考试考得好;老人们也都好,身子没病,身体杠杠滴……
那么什么才是桃花水呢?别处咱们不知道,我们村庄里都将春天桃花开落时的小河水,叫做桃花水。小河就倚着村后的山峦绕山而流,蜿蜒曲折的河水,晃着绿波一直往东流淌着。
站在小河边,看着悠悠小河水,哗啦啦流淌,会想起李白的诗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若是李白当年看到了我们村庄的桃花水,还不知写出多少精美的诗句来了呢。
二
其实,桃花水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暖”字。看到缓缓流动的桃花水,空气里氤氲着温馨的气息,就知道天气已然是春天了。
桃花水暖时候,一群群鸭鹅游在水里,再有孩子们也开始试着在桃流水岸边开始摸螺丝,恰是苏轼的那首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春天在鹅鸭嘎嘎,水鸟关关的叫声里,在孩子们的欢笑声里,在母亲们的说笑声里,水暖了,日头长了,田地里的秧苗也开始一行行,一陇陇,一畦畦的逐渐绿起来了。就连小野草小野花,也都抖一抖精神,钻出地皮。田野里,所有一切,该绿的绿了,该红的红了,那么该黄的黄了,一眼望去,红的红彤彤,黄的黄橙橙,粉的粉艳艳,真是田野里早已是姹紫嫣红一片片的了。
母亲们也最喜欢桃花水,在桃花水的小河边,这也端出来涮,那也端出来洗。洗洗涮涮,来往在家和桃花水间,欢喜非常。我的母亲总是比别的母亲要快上一拍的,春天刚刚到,家里的被褥,床单窗帘都拆换下来,一大盆一大盆的,就等着去洗桃花水了。
都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当鹅鸭嘎嘎的叫声从小河水里传出来时,母亲们早早端着大盆小盆的去往小河边,开始洗洗涮涮,说说笑笑,小河俨然成了村后最热闹的地方。
说来奇怪,小河两岸长满了桃花树,也没有人去特意地管理,都是野生的。我经常问母亲,桃花树是从哪里来的?母亲就会毫不含糊地说,都是自己窜出来的。我知道母亲的那一个“窜”字,当然是指桃树的根部会生出小桃树来,其实不是的,是因为落下来的桃子,桃肉腐烂了,留下桃核,第二年生出桃树苗儿来了。人们都差不多一样的感觉,感觉桃树根生长出桃树来呢。
那么第一棵桃树哪里来的呢?我一问,母亲就指着树上的鸟儿说:当然是鸟儿叼来的呗。
其他的母亲听了,也都笑着说:一定是一只很大的鸟儿呢。
我看着天空里飞翔的鸟儿们,我忽然想起,姥爷曾告诉我,造字的仓颉就是根据鸟的足迹来造的。嘿嘿,鸟儿真是了不起呢,太厉害了,什么事也却少不了它呢。每年桃花水最美的时候,鸟儿也最多了,各种鸟儿都飞了回来了,燕子最先来到,用美丽的赤羽剪着桃花水,一圈圈在河水里低低飞着,呢喃着,再有黄眉子、白鹤、苍鹭都返回到桃花水岸,回到它的北方家里来。
然而,一听说桃树是鸟儿的功劳,九奶奶却摇头说:不是呐,是猴子带来的,猴子总是囫囵吞枣,吃桃时,把桃核吞肚子里了,跑到我们河边,憋不住了,哈哈,你懂得……
母亲们在河边洗洗涮涮,孩子们在河边,沿着河水开始摸田螺。手提着一只小竹篓,手里拿着铁钩子,这钩一钩,那钩一钩,将一只只又肥又大的田螺拾回家里。母亲们的手儿最巧了,一盘田螺在母亲手里变化出最美的春天鲜美味道。田螺洗洗干净,将螺的屁股用剪刀一只只剪了去,这样嗍螺很容易了。
母亲总是不慌不忙地将清理好的螺在桃花流水中清洗干净了。再端回灶前,围裙一系,头发一挽,开始忙着炒田螺。我在帮着母亲往灶膛里添着柴火,边抻长了脖子往锅里看着。感觉母亲动作很干脆,也很麻利。先是,锅里放入油熟锅,加一把红红的辣椒碎,几片生姜蜡黄蜡黄的,白色蒜瓣,爆锅烧香,再放入田螺,只是打个滚,赶紧出锅,不然田螺炒老了,就不鲜美了。再洒上葱花,孜然喜欢的调料,母亲一直喜欢这么炒,我也一直喜欢这么吃。别人家咋做田螺,我不知道,自家母亲的做法倒是吃得满口香满口鲜味浓浓。
美味出自桃花水,都是因为桃花水的美,桃花水的清澈。开始人们也并没有注意这桃花水有什么大用途,不过就是洗洗涮涮,外来的人来这里游玩观景,夸赞几句:哦,真好,真美呀,你们这里的桃花水。
三
后来村庄里来了几个农业大学毕业生,有男有女,叫高杨的叫敏秀的还有叫水彬的,一个个年轻有朝气,脑子也灵活。水彬家住在大城市里,而他呢,却是跟着爷爷奶奶在乡下长大的,因此很喜欢乡村生活,自愿来到我们这里,还说志愿扎根乡村一辈子呢。
水彬几个来到这里不久,就想从桃花水上开发出别样的新农村来,是开发旅游?还是开发养殖呢?村里人想了又想,也没有想出来。水彬却取了桃花水的水样去了城里做化验去了,他是在想搞种植,看看桃花水两岸适合不适合种水稻。
经过水彬几个年轻人一再研发试验,总算是有了成果,他们开始只是种了几小块试验田,也是再三动员村里人家才同意种的。因为谁都知道,这试验田是指望不上的,弄不好,一年的收成白白打水漂,也实验不出个什么来结果来的。
母亲听了要种水稻,喜上眉梢,而且,母亲与几个年轻人倒是丝毫没有代沟,很能聊到一起。母亲自愿将家里靠近桃花水的土地献出来,让水彬敏秀用来搞实验。九奶奶也很支持几个年轻人的做法,她让儿子也把土地贡献出来,让年轻人们大胆去搞科研,还逢人就说:我看小青年行,就准行。因为有文化呀,没文化多可怕,有文化,那就什么也不怕了,是不?
哗哗的桃花水,青青的稻苗儿,水中的天里青绿着,一个个笑脸在慢慢放大,那欢笑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了。
他们成功了,经过几年的实验,到处请教专家指导,不断进行水稻品种杂交实验,总算是培育出了适应桃花水水质的稻种。于是,毫不犹豫,大胆大量推广开来。母亲和九奶奶毫不含糊,大面积种植上了水稻。村人们开始依旧持有犹疑态度,但是又经过了一年,看着种植水稻的村人们,有了好的收获,家里也开始变得富裕起来,也就再也不迟疑,不再犹豫了。
没用上几年,村里大变样了,又引来了好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到我们的村庄,有学计算机的,也就师范生,大多数是学农业的,都在这里大显身手呢。很快我们村庄大变样了,学校里有了好老师,稻田里有了好帮手,果园里也有了好技师。
不仅水稻大面积种植,各种果树蔬菜也开始栽植,种植,山楂、柿子、苹果、樱桃等等,再有韭菜,茼蒿,芹菜,茄子辣椒等到处都是蔬果大棚。村子变化越来越大,村人的腰包越来越鼓,人们的脸上都带着喜色。桃花水的流淌声越来越响亮,越来越动听。
又是二月时,嗍着爆炒的青螺,吃着香甜的米饭,心里早已美得似神仙了。心里慨叹着,这几年的功夫,我们的村庄早已是鱼米之乡了,不仅盛产大米,还有各种养殖的鱼虾。然而,人们依旧喜欢饮着桃花水,用桃花水洗洗涮涮,依旧喜欢来到桃花水的两岸,说说笑笑,淘米洗菜,洗衣服,聊家常。
我呢,只要有时间,就返回村庄去。我依然喜欢坐在桃花水的岸边,看着村人们在桃花水岸边,洗洗涮涮,听着他们的说笑,心里别提多愉快,别提有多么的自在了。暗自高兴着,心想,我们村如此美,如此富裕。人们的生活如此美,如此幸福,真是幸有桃花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