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箩筐】故园怀古(散文)
仲春二月,杨柳拂堤,菜花铺金,蝶舞蜂喧,正是寻芳揽胜的绝美时光。蒙蒙细雨不绝如缕,但阻当不住大家游玩的勃勃兴致。周末一大早我撑伞出了大门,和同事们一道,前往“云上岳西康养福地”,登临大别山余脉,开启红色与绿色交织的怀旧访古之旅。
3月11日上午,在岳西县温泉镇,我参观了中共安徽省委首任书记王步文故居,瞻仰了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司令部旧址纪念馆。
王步文故居坐落在连绵的群山脚下。建筑群说不上高耸,装饰算不得豪华,但在当时当地,可谓家底殷实、人丁兴旺的大户人家,不然哪来钱财供他负笈东洋留学。换了平常人的想法,凭着做官的祖父积攒的雄厚家产,父母给予的聪颖天分,镀过金的他回到国内,跻身于官僚群体,过上安稳太平的生活是没有丝毫悬念的。只因为他心忧天下,欲解民之倒悬,才率领家乡的贫苦大众,走上推翻压在头上三座大山的革命道路,历经六霍起义、梅城暴动、请水寨暴动……沿着先烈留下的不朽足迹,重温风云激荡的峥嵘岁月,回首改朝换代的汹涌澎湃革命浪潮。为了建立革命根据地,有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穿行于枪林弹雨之中,抛头颅、洒热血,与腥风血雨为伴,跟黑暗势力相抗衡,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王步文只是其中杰出的代表而已。
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司令部旧址设在汪氏宗祠。翻阅革命史,把指挥部设在名门旺族大祠堂的比比皆是,想必在改天换地的岁月,在那里播云散雨;在百废待兴的时候,在里面传道授业,属于不得已而为之,但也是最佳的选择。人人都有份的地方,谁也不会无谓地唱反调。我平静地端详着祠堂里供奉的汪氏祖先牌位,一字一顿地诵读着灵堂前诘屈聱牙的对联:“崇祖德以荐馨香苾苾芬芬敢曰告虔告备,妥先灵而通肸蠁洞洞属属庶几来格来歆。”后来人怀着崇敬的心情献上香气浓郁的祭品,提前虔诚地告知,先灵们连绵不绝地得到妥善安置,受到恭敬,可以前来享用祭品。每个人都会有一死,只要死得其所,金戈铁马横卧沙场也好,安享晚年平头落枕也罢,不愧对先人,为后人谋福祉,就是纯洁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都将受到世人的景仰。每个人在世上走一遭,无非“演一部忠孝图后人作鉴,唱几阕清平调先祖是听”。
千百年来,为了生存,官民之间或载舟,或覆舟,兴亡之际最苦的都是最底层、最低贱的百姓。百姓向来柔顺,要不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抱着活下去的希望,谁会揭竿而起,过刀尖舔血的日子。柔弱莫过溪间水,到了不平地上才高声。
同日下午,我与飞旗寨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据历史记载,飞旗寨建于明朝崇祯年间。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势不可挡,明军节节败退,到了灭亡的边缘。明朝残部石城王,为顽固抵抗义勇军追剿,在当今的湖北、江西、安徽各地修建飞旗、桃园等四十八座山寨,抵御义勇军首领张献忠的围剿。站在飞旗寨遗址前,远眺云蒸霞蔚中雄奇壮观的山峰,如果真的处在山脚之下,望着形如刀削的悬崖,即便凭借云梯上去也胆战心惊,何况有当关的好汉虎视眈眈,它成为大别山历史上九峰十八寨之首,可谓实至名归。望着眼前连绵不绝的巍峨群山,俯视星罗棋布的村落,我随口吟诵着《咏飞旗》:“横穿出世号飞旗,阅尽沧桑亦伟仪。灵秀五峰昭日月,巍峨一剑镇魔魑。”易守难攻的兵家必争之地,真的险要无比!要不是企图绝处逢生,谁愿意来到虎啸猿鸣的地方占山为王?还不是因为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我的祖辈才携家带口流落到江南。
次日上午,我们乘坐索道游览明堂山。这里的自然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优美,春赏山花是应有之义。据说盛开的时候,千年都枝杜鹃花漫山遍野,然而,沿着陡峭的石头台阶缓缓行进在峰峦之间,山风从耳畔嗖嗖地刮过,却没有看到那闻名远近的映山红。寻寻觅觅中,倒是发现一些枝干虬曲光洁的映山红傲立在路径外的陡坡石缝里,这儿一株,那儿一株,新生的嫩芽在寒风中显现在勃勃的绿意,虽然还在孕育,羞涩地打着朵儿,比家乡的映山红花期迟了几周,但是它们能倔强地扎下根来,已让我肃然起敬。为了不负大好春光,它们每时每刻都在努力地舒枝展叶,迎接阳光雨露蓄势待发,遵守着物候,在世人的期待里,它或许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一定会绽放漫山遍野,染红大地的。
百余年之后,作为寻根一族的我,一踏上这片没有耕种过一次的土地,便无端地生出丝丝缕缕的亲切感来。而今,天下太平,曾经的险要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在于:登上寨顶,远处的群山异峰,近处的田园村庄自然美景能够尽收眼底,它早已化身为融自然风光于人文历史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舍南舍北皆春水,当年的穷山恶水,已经成为流金淌银的绿色银行无烟工厂。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漫步在风景名胜之地,祖籍所在,我不禁泛起阵阵思乡怀古之幽情。生逢太平盛世,更应该珍惜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年代,发展经济,推动社会科技发展,为国家长治久安,当奋发图强,不遗余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