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爱上滑板(散文)
此生与滑板结缘,始于儿时。记得五六岁的时候,父亲曾用木板给我制作过一只三个轱辘,带转向,可以坐着玩的滑板,打磨得光溜溜的,又刷了亮闪闪的桐油,令我爱不释手,吃饭、睡觉都要带着它,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也因为它,村里的小伙伴们都对我既羡慕又嫉妒,让我内心的幸福感、优越感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可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竟能在年过五旬以后,与滑板再续前缘,重新找回儿时的快乐。像追风少年一样,轻盈地站在滑板上,游走,转身,飘逸,如小鸟一般尽情地舒展双臂,快乐地“飞翔”,恣意绽放自己的笑脸。
社区小广场上,常常有一群大小孩子,踩着五颜六色的滑板,排队接龙,你追我赶,银铃般的笑声从身边一掠而过……
他们的童年无疑是快乐的,一如我的童年。真想也踏上滑板,像个孩童一样无忧无虑、痛痛快快地疯一把。
当这个想法涌上心头时,第一反应是摸了摸脑门,是不是头脑发热、哪根筋搭错了?都什么岁数了,还做这个梦!内心的火苗还没窜出来,就被自己泼的冷水浇灭了。
2023年1月初,在北京读研究生的女儿回黄石度寒假,带回一块印着卡通图案的漂亮滑板,据说是专业级的,她每天都会去人民广场或团城山公园玩滑板一至两个小时。出于好奇,一个休息日,我约她与我一同环磁湖一圈,她滑板,我跑步,谁先到家谁赢,输者请客吃火锅,没想到她很爽快地应战。尽管一路上我很拼,尽管我使出很多伎俩干扰她,故意带她走一些不便于滑行的路线,如小路、窄路、不平的路,或者高大下坡;见追不上,又心生一计,说我要上厕所,你必须等着,不然算违规……套路用尽,却始终没能领先,尤其是过皇姑岭,进入桂林北路后,她更是一路狂飙,把我甩开两公里以上。
这次小小地“较量”,让我对她的滑板产生了浓厚兴趣,仔细地研究了一番。原来,如今用现代化微波冷压工艺生产的滑板,与我小时候自制的粗笨木头滑板,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外观漂亮时尚不说,且重量轻,强度高,弹性好,减震效果佳,脚感舒服,转向灵活,滑起来优雅、流畅、潇洒,速度还特别快!
禁不住,忐忑地问女儿:“我可以学滑板么?”
“当然可以!”见我仍有疑惑,她接着说:“您有运动基础,又爱骑自行车,平衡能力肯定不错,一定能学会!”
“可我毕竟五十多岁了,别人看见我玩滑板,会不会笑话我?”我还是有点不放心。
“您想多了,运动无关年龄,心态年轻则岁月不老。我们学校有一个老年滑板队,都是一些退休的老教授,有男有女,最大的八十多岁,最年轻的也过了六十岁,他们玩滑板的水平特别高,一些花哨的技术动作,就连很多年轻人都玩不下来呢!”
她的一席话,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于是,在女儿地陪伴下,我开始了滑板练习。
初次接触滑板,既新鲜,又紧张。先是跃跃欲试,后又心儿咚咚狂跳,还没开始,额上就渗出密密麻麻的小汗珠。当右脚踏上滑板,左脚离地,滑板向前移动的那一刻,心态马上乱了,“啊”的一声,从板上跳下,生怕摔着自己。女儿安慰我:“不着急,慢慢来,心态放平和一点,不用怕,我在旁边看着,不会让您摔倒的……”就这样,一遍遍的尝试,一遍遍的失败,在女儿耐心地指导、鼓励下,历时70分钟,我终于学会了上板下板。
初战告捷,更加激起了我的训练热情。一连多日,女儿都陪着我到人民广场,反反复复练习基础动作:起步、站板、滑行、转向、刹车……她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解滑板技巧和动作要领,见我一脸懵懂,她就一步一动进行分解示范,要求我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练,直到完全熟练,并找到板感,再练习下一个动作。她说,练多了,自然就熟能生巧,练滑板是不能走捷径的……
而我,却一心想一口吃成胖子,巴不得一下子学会,在场地上“飞”起来,吸引来无数人羡艳的目光。于是,开始了投机取巧,单腿滑行没练牢靠,就壮起胆绕场转圈;转向动作学了个“半瓢水”,就硬撑着玩蛇形前进;身体重心还不能完全掌控,就战战兢兢地去挑战下坡……
这样练了好几天,非但技术没有提高,且各种状况不断,先是身体“造反”,由于长时间错误动作,左腿外侧髂胫束钻心地疼了起来,膝关节不稳;后又发生两三次摔倒,且一次比一次严重。而得到的“收获”,仅仅是克服了站板的恐惧感,滑行没速度,转向没角度,动作僵硬,缺乏美感……
遇到一点困难,我内心就打起了小鼓,对女儿说:“我太笨了,怕是学不会滑板了。”
“您哪里是太笨、学不会,分明是急功近利,导致基本功不扎实,您这样不但玩不好滑板,还会反复摔跤!”
“小时候,您总是教育我,困难是用来克服的,不是用来打败自己的,这点困难对您来说,算个啥?”女儿的话,让我脸上发烧。
从此,我放弃一步登天地幻想,丢掉思想包袱,轻装上阵,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攻关,先分解,再联动,边体验边揣摩边总结,有时一个动作可以连续练一两个小时。遇到下雨天,就在家里铺一张瑜伽垫,放上滑板,一遍遍地找感觉,反复练,练反复,毫不厌倦。
等到女儿将要返校时,我滑板技术已经突飞猛进,虽说还达不到驾轻就熟、人板合一的境界,但已经掌握了滑行的基本要领,可以“放单飞”了。临行前,她给我订购了一块崭新的滑板,还有一套头盔、护肘、护腕、护膝等护具,并叮嘱我,滑行过程中一定要戴好护具,尤其是下一步进阶练习,安全才能玩得长久。
女儿离家远行后,每晚我都会去广场练一会儿滑板;逢休息日,就去团城山公园,滑一次十公里往返,巩固提升一下训练成果。
有时候,也会想念女儿陪我练滑板的日子,就如同她也会想念有爸爸陪伴的日子。
回想女儿小的时候,我总爱和她一起看动画片,一起做游戏,一起玩各种没玩过的东西。现在想来,是我童心未泯,还是生性爱玩爱追逐新生事物?以至于什么样新鲜好玩的玩意儿我都想尝试。
滑板途中,有时候也会遇到异样的目光。
“都这么老了,还玩小孩子的玩意儿?”有人不解。
“什么年龄干什么事,年龄大了玩极限运动,这不是找罪受吗?”也有人关切。
“趁着还年轻,能运动就运动一下,总比宅家看电视、打牌好吧!”更多的人是鼓励。
我庆幸,爱人和女儿都很支持我,在她们看来,运动不分年龄,有梦想就该去追求!任何事物都会有一定危险性,安不安全不在于运动本身,而在于你有没有规避风险的意识,有没有做好应对准备和防护措施。
人生难免压力与苦痛,生活需要放松和快乐,何苦逼自己太紧,保持一颗童心又有什么不好?
珍惜现在,是时候给自己找找乐子、给生活增添一点姿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