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怎么下得了口(微小说)
一
“卖甘蔗,卖甘蔗,又长又甜的广西黑甘蔗……”
听到外面卖甘蔗的吆喝声,我连忙跟着声音跑了出去。要过年了,我得准备一些,孩子们爱吃,我自己也爱吃,正月间客人来了可以甜蜜来招待。
现在的人对吃十分苛刻,糕点之类都不大爱,只是每年都要浪费一些。今年我只是象征性买了点,水果也不多买。大众化的甘蔗,都比较爱。只是它笨重,赶集的路上不大好带。既然送上门,也免了麻烦,遇到就买点。
三轮车旁边已经围了几个人,路上还有人赶来。众人七嘴八舌,开始了讨价还价。
“多少钱一捆?”马奶奶问。
“30块,挺便宜的。”商贩回答。
“甜不甜?脆不脆?”张姐问,
我以前自己也栽过,对甘蔗的好坏也略懂。走近,发现甘蔗挺粗挺长的,看起来品质不错。我知道广西的黑甘蔗好吃,只是上次买的甘蔗甜倒是甜,渣也少,就是梆硬的,咬的时候,牙齿都差点嘣掉。据说这种是因为钾肥上多了的缘故。
“我说了,很甜的,不甜我能卖吗?也很脆,汁水多,有牙齿的嘎嘣一下就断,不是那种青皮甘蔗,绵绵的,撕不动,咬不烂。”商贩解释。
“我孙子爱吃,我得买点,就是不知道到底好不好。”
“俺一家人都喜欢吃,就怕买到不好吃的,浪费。”
“我今年少买点,去年的甘蔗买多了,孩子们都出门,我们老人也啃不动,后来放干,丢了!”同族幺婶说。
“你也太不地道了,那天到你家打牌,都不拿出来吃,反倒要等它坏了甩出去!”快嘴勇哥说。
“俺屋里的媳妇从来不买捆的,就是一大包一大包地买现成的,大人小孩坐一块儿,一会儿就解决了。”我大嫂也说了一句。
“师傅,这么多人买,你削根甘蔗让大家尝尝,检验一下到底是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买瓜的说瓜甜……”大嗓门周婶来了一句。
“是的,削根让大伙尝尝,好吃我们都买。”众人附和。
商贩卖东西就希望人多,生意好。看看车边围着越来越多的人,拿出了一根不太直比较短的便开始削。
二
今天周六,不读书,有学生在家。来了两个学生:二嫂的十岁孙子小昭,杨哥的九虽岁孙子乐乐。
小昭和乐乐围着三轮车转了一圈又一圈。小昭悄悄问乐乐:“乐乐,这是甘蔗吗?每次我爸爸买回家的甘蔗与这大不相同。”
乐乐说:“我也说不清,他们说是应该是吧,我家里买的甘蔗是用小塑料袋装好的,直接吃,这个估计和我们平时吃的甘蔗不同。”
“是啊,我家也是。这甘蔗这么长,比大人都高许多,怎么吃啊!”
“不知道,我没吃过这种甘蔗,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一会儿,麻利的商贩削出一大段。孩子优先,他砍了一尺多长的一截先递给乐乐,接着又是同样长的一截递给小昭。再问:“来来,每人都可以尝一两口。”
有几个老人异口同声:“我牙齿不大好,咬不动,给他们。”
“一滴酒,百人尝,少点给你们,嘴里揣揣,包你揣得动。”商贩说着。他边削边砍,十多个人,每人有一两寸长。一根甘蔗很快分给众人了。
味道还不错。我吃的恰好是接口处的。接口处的也还行,可以咀嚼,同样很甜,汁水丰富,残渣不多。我连声说“很好很好,味道不错”。其他人也跟着附和说这甘蔗很好。这个说要买一捆,那个说买两捆,我也计划买两捆,难得碰到好甘蔗。
人多好还价,最后以每捆25元的价格成交。这个一捆,那个两捆,一车甘蔗很快给搬得所剩无几。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全都乐呵呵满载而归。
三
此时,我发现小昭和乐乐拿着甘蔗把玩,左手右手换着,始终不开始吃。杨哥也见他的孙子拿着甘蔗颠来倒去的,不明白为什么,说:“乐乐,你老拿着做什么,你刚不是在家就说要吃吗,吃吧,好吃。”
转过身,二嫂也对她孙子说:“小昭,你咋也不吃?你看大家都吃完了,你吃吧。”
人陆陆续续走开,乐乐和小昭在一旁仍然拿着甘蔗把玩,你戳我一下,我戳你一下,嘻嘻哈哈的,当玩具。
杨哥好像突然明白过味来。“没吃过猪肉,还没看到过猪走路。”这俩孩子一直在学校,该不会是没看到过甘蔗原本是这样子吧,还不知道怎么吃?杨哥看了看他俩,问:“你俩不会吃?”
乐乐不好意思地说:“妈妈给买的甘蔗都是用袋子装好的,只有这么大一点,这个这么大,嘴巴小,放不进去。”乐乐一边说,还比划起来。
小昭也说:“我爸爸给我买甘蔗从来不是这么长的,都是用小袋子装好的,要吃就一个一个地拿,特别好吃,这怎么吃啊。”
杨哥,二嫂都明白过来。心想:这孩子不是给废了吗?二嫂叹了口气,拿过小昭的甘蔗,在另一头咬了一口,做了示范递过去。小昭接过甘蔗,眼睛盯着,最后鼓起勇气双手将甘蔗的两端抓牢,从正中央用力一咬。嘴小甘蔗大,甘蔗原封不动。
乐乐也学着小昭的动作,横着从正中央动口啃,同样是嘴小甘蔗大,甘蔗原封不动。
有人笑了,七嘴八舌。
他俩用舌头舔着,也笑,嘴还吧嗒吧嗒,啃不动,不会啃。
老人叹了口气,无可奈何,嘴里叽咕:“回家,给剁碎了吃,当废物养!”
爷爷,这怎么下得了口?孩子怔住,求着答案。
哈哈,也是,甘蔗没有两头甜,找不着哪头甜,在中间下口,怪不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