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不舍】春雨中的遐思(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不舍】春雨中的遐思(征文·散文)


作者:江凤鸣 探花,16368.2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06发表时间:2023-03-22 16:09:52


   三月江南,细若牛毛的春雨随风飘落。落入潺潺溪流,点起层层涟漪。那圈圈的涟漪像是淡淡散去的历史,渐渐消失在流水中。流水的两岸,横跨着两座桥,一座是长满岁月苔藓的小石桥,一座是亮眼雄壮的钢筋水泥长桥。他们连接着昨天和今天。
   撑一把蓝色化纤斜纹布伞,我走在花红柳绿、烟雾迷蒙的街道上。眼前早没了曲折幽深的沿河小巷,而是一条可以六车并行的柏油大道。那些粉墙黛瓦的纤巧民居,早在N年前就被拆除了,换成了如今耸立街边的高楼大厦。它们像是一排排摆放整齐的火柴盒,又像是被刀切的豆腐块,光鲜而呆板。
   我在烟雨蒙蒙中,踽踽独行,找寻着昔日的梦里水乡,诗意江南。
   二十年前,小镇上还有杨柳依依,清流不倦。四十年前,隔窗就能望见小桥流水,听到渔舟唱晚。再往前翻动历史的册页,春雨点湿的墨痕里,记载了历朝历代的文人骚客,在这淅淅沥沥中,品爱饮恨,玩风赏红的情韵。
   我的小镇,原本是一座溪环水绕的泽国,在天光照影的日子里,鱼塘、稻田、小河都倒映着绿树、白云、蓝天。小镇因水而飘逸、因水而灵秀、因水而充满了神韵。每当雨霁云开,坐在石砌拱桥上,披襟当风,满怀远眺,总有隐隐笛声,美若天籁。
   如今,我站在水泥墩撑起的高架桥上,放眼四望,路网、线网,密如蛛网,遮天罩地。酒楼,茶楼,办公楼,仿佛密不透风的森林,这些不长叶的枯树,丑陋而傲慢,遮蔽了阳光,挂住了流云,滋生出一种叫做霾的怪物,将天空变成了一块巨大的磨砂玻璃,整日用一副灰蒙蒙的嘴脸,压迫着所有生物的呼吸。
   “添得垂杨色更深,飞烟卷雾弄轻风。展匀芳草茸茸绿,湿透夭桃薄薄红。润物有情如着意,滋花无语自施工。一犁膏脉分春垄,只慰农桑望眼中。”女性对于春雨春风有着更细腻的情感,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诗句,写活了江南春雨的活力、妩媚、和谐与多情。只是如今的小镇,早就没有了水牛与沟垄,那充满清新、生机、希冀的画面,已经悄然退入画家的春耕图中,那掩映在“千里莺啼绿映红”中的千亩桑园、蚕室,也早已被深埋进现代化的钢筋水泥森林里。
   四十年前,小镇还是个清秀而瘦弱的小姑娘,她宛若惊鸿,常常在河边照影,在塘畔梳洗,梳洗罢,摇起吱吱呀呀的桨或橹,行走在天光云影里。虽然贫穷却生的天生丽质,楚楚动人。曾几何时,滚滚红尘里,响起一阵振聋发聩的声音:要想富,先修路。于是河道变成了大马路。又过了些时日,又有一个声音响起:要想富的长,盖楼扒平房。于是鱼塘变成了连体别墅。后来又有人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乡镇企业,就像是雨后春笋,一夜间从稻田里冒了出来。如今无农不稳,没人提了,小镇已经没有一个农民。无工不富,倒是被牢牢记住了,而且发展到了极致。2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办了160家企业,据说每平方公里的工厂密度,超过了日本。直到太湖爆发了蓝藻,湖水深度污染,每到夏日,方圆几公里臭不可闻,小镇才减缓了疯狂的工业扩张,人们才又怀念起天青水蓝的过往日子。
   水是洁净的象征,清水润土滋养了江南人的清纯。千百年来,正是这梦里水乡,带给小镇一片纯洁、安详、柔静和温情,在外人眼里有着极致的阴柔之美。如今,已经小康的小镇人,有了与西方一样的高架桥,桥上一样跑着宝马、奔驰、凯迪拉克,桥边上也有一样的高楼林立,高楼的卧室里,也有了一样可以调控温度,让生活四季如春的机器。但小镇却有了半老徐娘的恐慌与不自信。我还美吗?我的青春靓丽到哪里去了?更可怕的是富裕起来的小镇人,有了与农耕文明不一样的欲望,有了贪欲和贪心的掌权人。
   英雄最怕气短,美人最惧迟暮。女人最想要的是韶华永驻,美颜永在。可是现代化的高效,也让美女般的小镇,青春过得一瞬即逝,转眼就成了半老徐娘。原本凹凸有致的身体曲线,变得臃肿难看;原本青春靓丽的脸蛋,变得憔悴暗淡;那些排污的工厂,像是美人脸上的妊娠斑,那些无序的建筑又给暗斑上,涂上了一层苍蝇屎。还有那些密集的路网、线网,成了抹不平的皱纹。尽管半老徐娘不服气就这样失去青春容颜,满地铺设大理石、花岗岩,在路边道侧,栽下一行行行道树,铺下一条条花坛,但这样不计工本的化妆涂抹,好似在一张脸上又罩上一张脸,不禁让人想到《聊斋》里的画皮,恐怖的美,总会让人心寒。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水青山是自然的美,自然的美,才是天生丽质的真容颜。
  
   二
   好在小镇上还有些文物胜迹,在被老百姓戏称为“×拆拆”的贪官掌爪下保留了下来。他们没有被推土机碾碎,说明小镇人还没有被金钱彻底迷惑了心智。
   潇潇春雨里,我望着1460多岁的祗陀寺,为它庆幸。“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有“江南十大名刹”之誉的祗陀寺就是这四百八十寺之一。祗陀寺西侧,是元末高士、大画家倪瓒故居内的清閟阁,是倪瓒收藏图书文玩和吟诗作画之所。春雨里,梧桐和杨柳随风摇曳,绕烟滴翠。
   小镇的东街上,还有学士坊,是明嘉靖朝大学士华察所建,当年占地四百多亩,规模“宏敞拟于侯王”。故有“江南第一宅”之称。据说“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数百年风吹雨打,这里仅剩下一个遗址。
   小镇上还有一处网红打卡地,就是“二泉映月”二胡独奏曲作者瞎子阿炳的故居。故居很简陋,就那么一排屋。这排屋还是后来翻建的,以前的茅屋,早已湮废了。但不管真假,这里总还是个凭吊故人的去处。
   往昔,它们也曾雄伟壮阔,烟火繁盛,也有亭台楼阁,豪门大院,如今,它们躲在小镇高楼大厦、阔街大道的角落里,像是在一群鲜衣怒马的贵族中,几个破衣烂衫的叫花子。
   小镇上的历史名人还有写下“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悯农诗人、大唐宰相李绅;护驾高宗南迁的宋代护驾都督过象贤,高宗后封其子为郡马,尚徐王公主,赐宅第于小镇南塘黄藻里。近代以降还有闻名世界的大医学家诸福棠、“吴歌大王”钱阿福、著名锡剧艺人邢长发、建筑专家余石帆、水利专家余成模、兵工专家姚大伦、飞机设计专家马凤山、造船专家蔡继清、原复旦大学校长华中一……只是李宰相的故居已淹没在黏土中,过郡马的几块墓地残碑还隐没在草丛里,一众的专家、学者早成了小镇上的陌生人,只有一两本无人翻动的书本里,还记载着他们的名字。
   三月,莺飞草长,小镇上腰包鼓起来的人们,尤其是年轻的红男绿女,开始驾车远游,世界这么大,他们要去看看。腰包鼓胀的要乘了飞机、海轮去欧洲、北美,腰包微鼓的也要去新马泰,就算刚刚走入小康的也算计着要去江西、安徽,看看那些白墙黑瓦的老房子,看看山环水绕、池塘照影的古村落,去追寻自己或是长辈的往昔生活。
   杨树园、吴墙坝、天福庵、桑园墩、开芝里、鸭城桥、庄前村、后柴巷……这些都是有故事的古村。鸭城桥,因古吴国第一代国王泰伯在此养鸭而得名;后柴巷,据传为过郡马堆柴位于正房后面,故名;庄前村,传说该村原是南宋奸相秦桧庄院的前门。如今,故事还在,地名还在,古村却不见了踪影。
   南房巷、坝头巷、栅头巷、藤庄巷、小严巷、夏苏巷、尤沈巷……过往那些古村中的幽深雨巷,那些曾感动了诗人写出《雨巷》,写出丁香姑娘的蜿蜒小弄堂,那些铺满鹅卵石长满历史苔藓的小径,那些有着深深岁月车痕的青石板窄道,以及雨巷中的河埠头、水井栏,都湮灭在了工业文明轰隆隆的脚步中,一起湮灭的还有水井旁的姑嫂巧笑,月光下的捣衣声。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说我好宝宝,外婆请我吃年糕。这奶声奶气的童谣也一并不见了,水路填成了旱道,摇啊摇的是汽车的洪流,外婆还在,外婆家已经没有了那座童年的小石桥。
   不见了桑园茶林,闻不到了田园牧歌,年轻一代的小镇人,只好掏钱赶路,到别处去寻找诗和远方,通过花钱买罪受的旅游,从别人家的池塘里,返照自己家园曾经的影子。年长一点的小镇人,不禁喟然叹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我们追寻幸福快乐,却用自己的双手,填没了小桥流水,推倒了粉墙黛瓦,失却了柳岸兰舟,朦胧了惊鸿照影,不见了蔷薇短篱、花窗朱扉。也失去了翠绿竹园中蒙蒙细细、如烟似雾的丝丝春雨。这样的代价是否值得?这样的追求是否本末倒置?
  
   三
   我在春雨中踌躇,在春雨中徘徊,在春雨中惆怅,春雨潇潇,引人遐思。
   最近这四十年,小镇人提前实现了小康。我初来时,这里还称为乡,我的住家还是一片冬日的白菜地,乳白色的炊烟从农家的屋顶烟筒中袅袅升起。我暗自庆幸,总算逃离了市区的喧嚣,灯光迷离。住进带窗前花园的七层小楼,这里已经改称为镇,一只作为江南小城城标的玉飞凤,白白净净地落在繁花似锦的馨和园中,音乐喷泉代替了水牛背上的牧笛,闪烁的霓虹,淹没了万家灯火。如今,这里已经叫做街道了,街办主任自豪地宣布,我们已经率先实现了基本现代化,往昔的鱼米之乡,既没了稻田,也没了鱼塘,小镇上已经没有一户农民。我的小孙女想见一下耕田的水牛,啃青的湖羊,得由奶奶抱着,乘上出租车到城市另一端的动物园。
   桂花小径成了通衢大道,荷叶田田的藕塘变身耸立云端的高楼,菜园的篱笆换成了带铁丝网的高墙,茶园竹林也一个转身,成了“八佰伴”、游艺场。何处再寻蜂飞蝶舞,何曾再见小荷的尖尖角,更无蜻蜓立上头。听惯了催眠曲般的潺潺溪流,换成了让人夜夜失眠的汽车轰鸣。
   辗转难眠时,忽然想到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往昔的生活该是多么美好。
   曾几何时,人流如潮的酒楼舞厅开始灯火稀疏,让小镇人引以为傲的高架快车道,因为日日堵车,被小镇人视为洪水猛兽,气得咬牙切齿,跺脚咒骂。那些美容厅、美甲室、时尚屋,也渐渐地门前冷落车马稀。小镇上的人,像孩子一样玩腻了欧风美雨,吃腻了大餐美食,又回过头来,花大钱走到别人的乡村,去重温旧梦,去寻找儿时的乐趣,去找小石桥,老宅子,旧花窗,竹篱笆。小镇上的女人,也脱下时髦洋装,换上了以往的蜡染靛青,碎花稻裙。
   他们终于厌倦了“富贵与洋气”,要上山下乡,追寻以往的“贫穷与落后”。新世纪后的第八个年头,在兴塘河畔,小镇人修了座能容纳千人的基督教堂。富了口袋,穷了脑袋的小镇人,期望上帝填补精神的空虚。可是不久,有人告诉他们,西方世界的哲学家尼采,早在140多年前,就宣布:上帝死了!哦,阿门,这是怎么回事?一夜之间,洋节也被冷落了,不受待见的还有一脸喜庆的圣诞老人。
   欧美游倦了,上山下乡太累。华学士坊,那座早被小镇人久违的破旧牌坊,云林纪念堂,那块古装老头沾染风尘雨痕的坐像,1400多年前,祗陀寺遗存的“飞虹桥”“香花桥”,又重现端着相机的摄影人,时不时地有了抢占机位的网红打卡人。风水轮流转,时尚越千年。小镇人,你到底在追求什么?
   撑着花布伞,我在春雨小镇上游荡,冷眼看我的同胞们发痴。春雨滴落惨白的樱花,这雪白却无香的花瓣,美丽得空虚。雨滴在红艳的茶花上滚动,这经过冬天的花朵更加艳丽。我想,这茶花是有思想的,她经过了冬的严寒,才知道春的温馨。小镇上那座因水枯而半圮的石桥,那条拆了一半的临水小巷,那早已从石缝中长出芳草的河埠头,那座有着半截雕花围栏的枯井,如今却在潇潇细雨里飘起了导游的三角小旗。漂亮的导游小姐,用她略带沙哑的嗓音,给游客们讲述着半真半假的小镇传奇与野史故事。
   小镇上的年轻人,也好奇地驻足聆听,听导游小姐讲他们老祖宗、老祖母讲过的故事。我不禁也跟着好奇,人们在拼命求新求异,把现代化当作唯一目标的时候,为什么又要回过头来重温早已被自己抛弃的农耕文明的岁月旧梦?
   走过破败的黄墙老庙,走过桥栏条石已歪斜的老拱桥,走过雕花木窗已掉皮斑驳的旧墙,走过那条鹅卵石仅存的沿河老巷。我在想,这些硕果仅存的旧物,或许就是农耕文明的最后挽歌,岁月终究要将他们送入历史,送入历史学家的书本,送入画家的画布,贴到博物馆的墙上。它们或许就是破解小镇3000年历史的仅存密码,密码里有或许有“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诗句,或许有“梳洗罢,独倚望江楼”的爱情故事,或许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传奇,或许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豪迈。
   这些密码里,有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盛宴,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
   小小春雨里,我有着无限遐思。
   我们终究要从农耕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信息文明。我们终究要实现现代化,去圆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可是我们不能在追求现代化的航道上,迷失了自我,忘了历史的记忆,忘了来时路。
   我和小镇上的人,还来得及在历史的残留里,去回顾岁月的留痕,去寻找生命的遗迹,去恢复失去的自我,去坚定文化自信。
   春雨潇潇,洗去的是尘埃,留下的是明媚。
  

共 506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优美灵动、意蕴丰厚的写景散文。春雨中的遐思,作者以春雨为背景,以游踪为线索,且行且思,且思且感,极写了江南小镇四十年的历史变迁,对工业化进程破坏自然文明这个历史性的话题也进行了深入的思索和感悟。江南小镇,本是四季如歌、泽环水绕的泽国,但由于人们急功近利的开发,密集的路网、电网,林立的高楼,挤占了桃红柳绿,挤占了千亩桑园、蚕室。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展开,文明古迹也遭到了严重的损毁,小桥流水、粉墙黛瓦一去不返,历代的文人名家只能在无人翻动的书本里查找。文章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四十年前的诗意江南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农业化消失,美如天籁的小镇蜕去了美丽的容颜,这样的现实,让人不由得心生遗憾。“小镇人,你到底在追求什么?”作者这一问,包含了无尽的无奈和不舍,引人深思,令人感叹。所幸,四十年后,实现了小康的人们厌倦了“富贵与洋气”,想要追寻以往的“贫穷与落后”——那些残存于故事中的石桥、小巷、老庙、旧墙……。历史的文明,藏着民族的文化自信,寻找失去的自我,还来得及。“春雨潇潇,洗去的是尘埃,留下的是明媚。”文章以此结尾,唱出了作者心中的乐章,蕴含着无限的希望与期待。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323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23-03-22 16:15:13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读二哥这篇文时,这句诗不知怎么就在脑中冒了出来。
   二哥的文,太美。二哥笔下的江南小镇,就像一幅画,让人恨不得身历其中,亲身感受一番。也正因为如此,美景的消失才更令人痛惜。
   拜读美文。问好二哥。编按不到之处,二哥包容哈。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回复1 楼        文友:江凤鸣        2023-03-22 19:24:23
  谢谢如玉美按。春雨里在小镇漫步,随便走走,只见高楼林立,不见了往昔田园景色,不由得有所思,就想随便说说。人是个奇怪的动物,真不知道真正的需要是什么?
2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3-03-23 01:44:33
  江老师的散文读来是一个享受。有景,有史,有诗,有思,有情,有期冀、憧憬,都在迷蒙氤氲的春雨中,如水墨画一样和谐交融在一起,在读者面前徐徐展开了一个江南小镇的横轴,让人感觉到了烟雨江南的妙不可言,引人入胜。牵领着人们的思绪也进入了遐思畅想,对曾经的少女,今天的徐娘,以及未来的命运也引发了忧虑。但作者笔锋一转,在结尾处,也提点出了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憧憬,让我们的忧思稍获缓释。此文让我想起了上一个世纪的散文大家秦牧的作品,文字灵动美丽,又不失朴素典雅。佩服江老师的功力底蕴。
3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3-03-23 22:43:32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4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3-03-24 13:31:32
  春雨蒙蒙,寻访文明小镇,遐思纷披而至。不见了桑园茶林,闻不到了田园牧歌,水牛与沟垄,桑园、蚕室的泽国,天青水蓝的日子,无一幸存。祗陀寺、清閟阁的文化密码,一个民族的精神盛宴和文化自信,又该去哪里寻回?今昔对比中,寻寻觅觅的咏叹调,难得是作者朗明的先知先觉和对未来的信念。被现代文明携裹的人,谁又似二哥这般心心念念于朱淑真“一犁膏脉分春垄,只慰农桑望眼中”的诗意水乡呢。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5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3-03-24 14:35:49
  春雨淅沥,遐思悠长。二哥用诗意蕴藉的文字,将自己绵绵不绝的遐思尽情书写了下来,令读者们也跟着一起遐思怀想,再三品味。
   江南的美在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烟雨迷蒙,牧童短笛,如若这些美景都随着现代化的脚步渐次消失,那江南也不复是江南。二哥在细雨中漫步,思绪却穿越眼前的钢铁森林,复盘了曾经的烟雨江南。
   好在还有许多古旧的历史遗迹,好在我们明白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懂得及时止损,明白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最重要的一部分。相信“洗去的是尘埃,留下的是明媚”。
   二哥的文字太美了,深沉雅致,含一点淡淡的忧伤,就像那位“结着愁怨的丁香一样的姑娘”。
闲云落雪
6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3-03-24 15:03:01
  又读到前辈的一篇超越现实境界的美文。哲理性强,耐人寻味,剖析够深,引人入胜。
   文中的思考的确是现实存在的。只有前辈才能驾驭了这样的内容,不光需要文学底蕴还得有独到的思想,更要有人生的阅历。
   长满历史苔藓的小径,有着岁月车痕的青石道;从别人家的池塘里,看自己家园曾经的影子。自然的美才是天生丽质的真容颜。
   向前辈致敬,向前辈学习。
不忘初心,还原本质,真实为美。
7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3-03-24 19:42:31
  现在有衣穿,有饭吃了,人们开始想入非非,想着把旧的房屋、青石板路都拆除毁掉,去盖高楼大厦,名曰走进了新时代。殊不知,他们拆除的、毁掉的都是历史,都是我们老祖先留下的文化。等盖楼住腻了,汽笛声听烦了,再到别人的村庄去寻找宁静安逸,岂不是有病吗?读过二哥的美文,让人深思遐想。
五十玫瑰
8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3-03-24 20:05:55
  城市文明承载的是人类文明的主体,城市化的状态和过程,体现的是人类文明由乡村、村镇向城市过度的历史进程,是人类文明走向成熟的一个阶段。乡村文明或者说农耕文明更多的表现是自然之美;城市现代工业文明,信息文明,更多地表现在人类创新过程中的主观意象文明。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水青山是自然的美,自然的美,才是天生丽质的真容颜。现代工业文明,城市文明,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更舒适。如何协调两种文明,让我们的生活更舒适更健康更长寿。我想,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依然是我们人类思考的生活主题。作者的这篇抒情散文《春雨中的遐思》就是对这一生活主题的深度思考。我想,在向工业文明、现代信息文明的进程中,我们不应该有这样的叹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我们追求幸福快乐,却失去了小桥流水,推到了粉墙黛瓦,失去了翠绿竹园中承载的丝丝春雨。春雨萧萧,洗去的是尘埃,留下的是明媚。愿作者的美梦成真。佳作欣赏。真棒!
9 楼        文友:清鸟        2023-03-24 21:51:55
  二哥是有大爱的人,放眼未来,着眼当下,为自己生活的小镇的发展感到无限欣慰,同时又为之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了隐隐担忧。一个具有文化历史悠久的小镇不能在经济腾飞以后而失去为之生存的环境,这是真正的忧国忧民情怀。二哥笔下人的文景观,历史古迹,雨中畅想,无不体现二哥的博学和责任感,称二哥为作家,实至名归,学习二哥精神,学习二哥的勤奋。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10 楼        文友:越来越好        2023-03-24 21:55:26
  春雨连绵的三月,我在雨中独行,去寻觅那段美好的时光,可惜有些东西已经失去了,不存在了,这样的情形,在很多地方都是如此,既然没有办法,就珍惜留下的,去发现残缺的美,也是一种好。
共 15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