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奖】一次受益匪浅的旅行(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奖】一次受益匪浅的旅行(散文)


作者:芹芹森 童生,975.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00发表时间:2023-03-23 14:18:06

最能治愈的除文字和美食外,便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一
   日子过着过着,就有了烦恼。
   凌晨两点,铃声在寂静的夜晚把我从梦中惊醒。睁开双眼,缓缓地起身,拧亮床头灯,才看清卧室里只留下我独自一人。
   这几天我和老公患了重感冒,头晕恶心,浑身酸痛,连起床都有些吃力。本来我俩商量好的,都卧床休息几天。为了安全起见,我还刻意设置了手机闹铃,没想到他还是趁着我昏睡之际,溜出了家门。
   我失业的这段时间,老公找了一份兼职,晚上开滴滴。开滴滴,除了要求工作时心情好、精力旺盛外,倒也没什么难的。可今天,他明明那样虚弱,唉!
   老公白天在一家建材公司跑销售,虽然挂着门店经理的头衔,其实就是一份磨破嘴,跑断腿的外勤工作。在“屯粮”的那段日子,他帮客户搬运生活物质,弄得自己灰头土脸。穿戴讲究的客户,嘴里吐不出一个谢字,眼神却写满了嫌弃。每每这时,总有人大声叫唤:“棒棒、棒棒,来我家搬运……”真是哭笑不得。
   听说有个工程即将开工,会需要大批建材。为了签下大单,老公盛情邀约客户吃饭,小心翼翼地陪护,全程一直在笑,哪怕嘴角肌肉酸痛。虽不胜酒力,老公却虔诚地敬酒,一杯一杯地将白酒倒下肚。临到最后,客户夹起公文包,用手优雅地梳了梳自己的头发,撂下一句:“我还有事,下次、下次再约。”便匆匆离去。
   那晚,老公跌跌撞撞地走进家门,浑身酒气,一头栽倒在沙发上,便不能动弹。我从床上抱来两床厚棉絮盖在他身上,他睁眼看了我一下,又闭上了。嘴里含混不清地说:“老婆,我冷,我冷……”
   脏物不停地从他嘴里流出来,他就那样呕着,一直呕,似乎将胃都快吐出来了。可能在饭桌上没吃什么食物,吐出的全是苦水。
   一整晚,他那“哎哟、哎哟”的呻吟声,不停地敲打着我的心脏,我的心碎了一地。为了让他好受一点,我用热毛巾敷他的额头。可他却抽搐起来,抓住我的手,眼泪一滴一滴不停地往下掉。
   那夜,我暗暗发誓,一定要找份工作,为老公减轻负担。
   在学校,我是天之骄子。步入社会,我却举步维艰。想要找一个如意的工作,谈何容易。简历投出去不少,却始终毫无音讯。搜肠刮肚地想起几个有点来头的人物,一个一个地去拜访,人家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有的还好,委婉拒绝;有的直接用冷言冷语砸我,拖着长长的尾音:“你是谁呀?我为什么要帮你?”
   我是谁?哈哈,我还真答不上来。企业破产后,我就丢了工作。为了相夫教子,我甘愿遗忘自己。哥哥恨铁不成钢,经常批评我:“你那书是白读了。”
   也怪我自己,本来在家乡,有一个教师职位,我却执意放弃,想去城市闯出一番天地。怎料在没有父母呵护的城市里,我的生活竟是那样的艰难。
   陷入迷途,情绪低落,真想出去走走,放松一下心情。恰巧好友来电,约我到宣汉县的红色基地去采风,便欣然应允。
   二
   外出采风的日子如期而至,一辆旅游大巴载着20几个文友,转动着车轮,跨过州河大桥,通向高速路口,一路向前。大约1小时车程后,我们来到老君乡,山路崎岖盘旋,大雾弥漫,旅游大巴只得减速行驶。
  
   过了一会儿,一轮红太阳,高挂在云海间,霎时,视觉开阔了。绿植青青,河水透亮。满山姹紫嫣红,蝴蝶翩翩起舞。一片一片的翠竹林,一栋一栋的高楼瓦舍。隔着车窗玻璃,都能闻到泥土的芬芳。
   第一站,来到金佛洞,细听燕子呢喃,寻声望去,只见数百只春燕停在檐下,又从金佛顶飞散开去。民间常说春燕所到之处,皆会平安吉祥,这里还真是一块风水宝地。金佛洞,它就像一轮悬挂在空中的金月亮,带着朦胧和一丝神秘的色彩。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洞内的情景,我们扶着栏杆沿着石梯向上攀岩,像一群顽皮的猴子,钻入洞中。一股碗口大的清泉,从石壁的缝隙流出,顺着竹筒,叮叮当当地流进石头水缸里。前面的人用木水瓢舀水喝一口,再将水瓢传给后面的人。轮到我时,接过水瓢,放在嘴边,慢慢地饮一口,清凉清凉的感觉。有文友悄悄拿出水壶,灌了满满一壶,背在肩上,准备带回去给老母亲喝。听说这是神水,可以让人长生不老。
   佛教圣地,不时有香灰飞来。梵音缭绕间,我们仔细阅读着红墙上有关老君苏维埃小组情况的文字。老君是川东红色革命摇篮之一:1923年,川东游击队以老君万古楼寨(寨子山)为基地,开展革命活动;1928年,老君成立了中共地下党组织;1933年,老君是红四军的战斗基地。罗兴奎、严仕金丶严仕道丶罗法元丶桂会钦这几个人的名字,写在红色的墙纸上,那样的光彩夺目。自古乱世出英雄,这些伟大的人,被后辈们以这样的方式纪念着。
   第二站,来到上侠乡杨柳关,只见林木苍苍,群山茫茫。踩在厚厚绵软的松叶上,突然一个趔趄,原来被隐蔽的树桩绊住了。解说员说树桩是战火摧毁树木时留下的遗迹,为了记住历史,树桩被保存至今。
   更惊喜的是,我们亲眼目睹了战壕的样子。历经岁月变迁和风沙侵袭,昔日杨柳关的战壕多数已被泥沙填满,只有少数战壕形状依旧完好,壕沟完全能够容纳下成人的体量。
   解说员举着大喇叭,继续发出他那高亢激昂的声音:1933年11月,红三十三军王维舟在与敌军王陵基作战杨柳关时,以八万多人的兵力抗衡敌军二十万大军。那次站争,约有一千多名战士壮烈牺牲在杨柳关。当地老人说这里的土壤被鲜血染红了,在战后的几年内依然红得耀眼。这些烈士,被就地掩埋。因为没有烈士们的资料信息,为了区分烈士的身份,在连以上领导干部的坟头堆有石头,普通士兵没有作标记。
   在乱石堆里,无名烈士的坟前,我们虔诚地双手合十。以前的坟地杂草丛生,没有路,也看不清哪里有坟。经过当地政府和民众出资打造,才有了现在的模样:没有杂草,道路铺上水泥,无名烈士的纪念碑也快完工了。
   领队哽咽着喉咙,沙哑着声音:“烈士们,将生命定格在1933年11月的那次战争。这些烈士还很年轻,有的甚至还是少年和儿童。现在的孩子,这样的年纪,哪一个不是在家被父母百般疼爱着?可他们却要奋不顾身地奔向战场,丢了性命,成了无名无姓,无父无母的孤魂……”
   我们恭敬地站着,龚院长用哀伤的语调读他的诗歌《杨柳关乱坟岗上尽悲沧》,山风怒吼。大伙用最沉痛的方式哀悼着,不约而同地弯腰鞠躬,不约而同地轻声哭泣。我们谁都没有笑话谁,悄悄拿出兜里的纸巾,擦着怎么也擦不干净的泪水。
   三
   走过梨树湾,在宣汉县黄石乡五粮村,参观昔日的红三十三军军部和政治部。溪水清清,在清溪河畔,参观呈工字楼分布的宏文学校。最后登上蜿蜒盘旋的群山之巅,参观易守难攻的赫天池。
   在赫天池,有些疲倦,便坐在青石板上小憩。恍惚间,我看见王维舟骑着骏马,从大山坪走来。这个出生在宣汉县清溪场农民家庭的汉子,带领农民兄弟,干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事。宣汉乃至达县的解放,王维舟同志功不可没。
   他组织农民起义,宣扬马列主义思想,极力团结群众和进步青年,成立红三十三军,一路走来,很是辛苦。王维舟一生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今天的奋斗、流血,是为了明天的成功!”
   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王维舟从小就看不惯地主和土豪劣绅对百姓的欺压,七岁那年,他在街上卖水果蔬菜时,遭受恶霸李家子弟无端纠缠欺负后,便邀约一帮放牛娃寻机将李家少爷打了一顿。至此,其他豪门子弟再不敢无端欺负穷苦百姓的孩子。
   王维舟关心群众疾苦,被誉为大善人。乡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他碰到一个妇女,怀里抱着小孩,饿得从墙上挖白土往嘴里喂,顿时心痛不以。他赶忙叫夫人,从食堂拿来白面馒头,给那对母子充饥,并找出自己孩子的衣服送给这个妇女。事情到这里还没完,他还特意向专属(政府)提出申请,分给妇女五斗粮食和一些救急款,以帮助母子二人度过粮荒。
   王维舟一心一意为穷苦老百姓着想。在红33军政治部和军部驻扎在宣汉县黄石乡五粮村的半年时间里,为了让百姓过个好年,王维舟亲自耕种田地,饲养鸡鸭。大年三十,他在院坝用几口大锅将大米熬成粥,将抓来的鸡鸭宰杀煮熟,全部分给百姓食用。饥寒交迫的老百姓,感激涕零,牢牢记住了王维舟的恩情。
   战时,敌强我弱,红军的经济、军事和物质与敌军相比相当落后。在粮荒时期,百姓拿出家里的苞谷和红薯给红军充饥。杨柳关战役,王维舟用八万红军战胜刘湘的20万大军,靠的是军民鱼水情,民以食为天,军以民为天。
   王维舟作为军长,却从不为自己谋私利。当年川东游击军围困在赫天池山时,部队分得三万块大洋,王维舟仔细分析了中国的革命情况。他认为四川省委比自己的部队更需要这笔钱款。于是他将大部分钱款上交四川省委,剩下的50块大洋大部分救济了老百姓。少量大洋分给部队的士兵买了食盐和粮食。游击军要求留5块大洋给王维舟家用,被王维舟严辞拒绝。
   年近四十岁的王维舟,即将拥有人生中的第一个孩子,他的夫人即将临盆生产。可他却“铁石”心肠,舍不得用公款给待产的妻子买粮食。结果,孩子一出生,就没有奶水吃。嗷嗷待哺的婴儿,只能跟大人一起喝野菜汤。
   苦涩的野菜汤,喝下去,没有营养,三个月后,婴儿终究病倒了。没有粮食和医药,眼睁睁地看着幼小的生命离开人世。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命,晚来得子的王维舟,拼命摇晃着怀里的婴儿,泣不成声。战士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全程采用烈士的仪式,将婴儿埋在赫天池山。
   王维舟为革命事业舍弃自己的财产。他不但将自己的房屋捐给学校做教室,还发动亲人捐资办学。有一次回老家,他看见家里堆满了木头,得知他的大哥打算把家里的旧房重新修建后。他便动员大哥不要修房子,将木头全部捐给学校。他知道时代的困境,想救国,就必须兴教。为了弘扬新文化,为革命育才,他和大哥花了大量心血,创办了面向工农大众的宏文校。
   在红军纪念馆,在宏文校的操场上,王维舟的高大塑像底座都镌刻着毛主席的亲笔书赠:“忠心耿耿,为党为国”。
   巍巍青山,凯歌一曲:“少年努力挥天戈,夙夜勤琢磨:推翻列强洪波,还我旧山河......”
   四
   肚子饿了,我们来到半山名居吃饭。老板是一个退休教师,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多年。见我们一行是来宣汉红色基地采风的,便来了兴致。他说:“人这一生,经历过的磨难都不算什么。”
   我便好奇地问:“你就没有害怕的东西吗?”
   “有哇,害怕衰老,哈哈哈......”他爽快地笑了,“你呢?年轻人?”
   “怕失业,我、我正在找工作呢。”
   “你看上去跟我女儿年纪一样大,年轻人的诟病我懂,你要融入社会,跟上时代的步伐。无论做生意还是上班,人都要了解自己的长处。你说说,红军最擅长什么?”
   “游击战、麻雀战吧,敌强我弱,红军只有这样才能打败敌人。”
   “对呀,所以我们要学习他们不怕困难的精神,遇到困难要勇敢去面对、去克服。你还年轻,这点困难算什么呢?学学红军,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
   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呀,跟红军相比,我这点困难算什么呢?心情豁然开朗,真是一次受益匪浅的旅行!

共 43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段岁月,一将成千古传。文章讲述了作者因为生活的烦恼,陷入迷途,情绪低落,所以想出去走走,放松一下心情。恰巧好友来电,约她到宣汉县的红色基地去采风,她便欣然应允。随着讲解员的介绍和一路的行程,慢慢作者也走进了那个红色年代的岁月里,听到了关于王维舟将军的英雄事例。在一九三三年,王维舟将军率领三十三军八万人浴血奋战,成功抗衡了王陵基率领的二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剿。王维舟不仅领导军队有方,对老百姓也是一副菩萨心肠。他利用自己能利用的所以条件,尽心尽力的为老百姓服务。文章通过王维舟的英雄事迹,朔造了一个可歌可泣的光辉军人形象。佳作推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晓荷编辑:陌小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3-03-23 14:18:33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水成泛……
2 楼        文友:芹芹森        2023-03-23 14:59:27
  感谢老师的精彩编按,敬茶!
3 楼        文友:何叶        2023-03-24 08:35:39
  学习芹姐姐的佳作。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想想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牺牲的烈士,我们的困难还算什么呢?文章朴实很有意义。学习了。
何叶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