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人都去哪儿了(微小说)
奇怪,怎么自己抑郁了?老李怎么都想不通这个问题。想不通归想不通,可是自己的睡眠的确成问题。然而吃了名医开的氯硝西泮后,老李晚上睡得可踏实了,以前的呼噜声又响起来了。
名医告诉他要多参加活动,多与人接触,尤其是遇到朋友、亲戚多谈谈心,自己的心情就舒展了,千万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
老李点点头,认为名医言之有理。
儿子给老李看完病后,让父亲在省城住上一段时间。
老李对儿子说:“那家里就剩下你妈一个人了,我有点不放心。”儿子孝顺地说,“爸,那就让我妈和你一块住省城吧!”
“那不成,你妈来了,家里的小狗谁管呢?难道要把它饿死?”老李还真是放心不下家里的小狗,这次来省城本来想和孩子妈一块来,可是考虑到家里的小狗,老李就放心不下了。
毕竟这条小狗在家里养了七、八年。时间长了,彼此间都有了感情。再说这条小狗嘛,特聪明,善解人意。当老李常常向外摆摆手,小狗就很听话地躲开他;当老李向它招招手时,小狗就亲昵地卧在他的脚下。这个聪明的家伙,特会看人脸色。老李高兴了,它就撒撒娇;老李生气了,它就低眉顺眼地躲在一边。幸亏家里还有这条聪明的小狗,不然,老李就要急疯了。
为何呀?老李是退休的老校长,曾经统管着一千多名师生。没退休时,老李那可是忙里忙外的。学校里没有人不尊敬他的,外面的人也没有不尊敬他的。习惯了人来人往的热闹,等到退休下来,老李忽然觉得身边冷清了许多。
老李为官十分清廉,没有贪污受贿,是一名被人们称道的好校长。退休后的老李在县城里没有房子,老李就只好回乡下老家居住了。
老家虽然离县城不远,但毕竟是农村。老李好奇怪现在的村子怎么这么冷清,冷清到自己在家里放一个屁都那么响亮,空气中甚至还回荡着屁的响亮的声音。
不过,放这么响亮的屁老李也不害羞。因为老家的院子大,足足有一亩左右。当然不是惟独老李家的院子大,这里的家家户户院子都是这么大。幸亏左右邻家没住人,空荡荡的院子一个人影都没有。否则,老李放这么响亮的屁还怕邻居笑话。老李知道放在以前绝对是不行的。但现在呢,反正左右邻居都没有一个人影。原来东邻居飞到广州给儿子看娃去了;西邻居跑到西安给女儿看门面去了。而再向东向西的邻居也是人影寥落,即使有,老李也不喜欢和他们来往。
老李住在老家宽大的院子里,经常也在村子里转悠,但是转悠过来转悠过去,村子里奇怪的就是不见人。倒是喜鹊、麻雀、野鸡飞来飞去,老李感觉这里几乎成了世外桃源。人,反而成了村子里的稀罕物。
为了驱散寂寞,老李只好经常骑着电摩去县城玩。毕竟离县城不远,也就五公里左右。老李玩后,经常回家买些好吃的。老李和老伴过得挺滋润的。可是,当老李睡不着觉时,整天精神有些恍恍惚惚。老伴就劝他;“不要再去县城里了,你看你的精神都不好,到时候万一有个意外怎么办?”
老李生气地说:“我不出去,难道要把我憋死,你看这么大的村子有几个人影呢?”
老李的老伴几乎和聋子差不多,每次老李说话都要爬在老伴的耳边说。一次可以,两次也可以,可是,时间一长,老李都觉得婆烦了,觉得特别费自己。守着聋子一样的老伴,老李几乎整天和人不说话,与自己以前在人群里吆五喝六的一比较,简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这个反差把老李摔得不轻,老李终于抑郁了。
抑郁了的老李在儿子的省城小区住了一天,就住不下去了。老李闹腾地给儿子打电话,说自己实在呆不住了,要回老家去。
儿子劝他说:“爸,您既然来了,就多住几天,等我从北京出差回来一定陪你转转西安城墙、大雁塔等名胜景点。”
老李说不行啊!他实在住不下去了。
儿子奇怪地问怎么回事?
老李说:“我在老家觉得没人影,怎么住在你这里还是感觉没人影。奇怪了,这么大的小区,怎么平时也是冷冷清清的?”
儿子说:“爸,咱这个楼房买的迟,虽然在省城,但也是才开发的,好多房子是空置的,当然也有各县城人投资买的,但平时都不住。”
“啊!”老李瞪大了眼睛,“我这是住到了鬼城?”
忽然“扑通”一声巨响,老李的电话忽然中断了……
儿子急忙喊:“爸,爸,你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