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耗子尾巴(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耗子尾巴(散文)


作者:赵声仁 秀才,1930.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77发表时间:2023-03-24 14:53:16

“老四,告诉我,你爸妈结婚时,你吃了几碗大米干饭?”从我四五岁时开始,一个小眼睛的中年男子,只要遇见我,总要紧走几步,拽住我,蹲下身子,假装严肃却嘴带微笑地问我,不管我是摇头,还是回答几碗,他都大笑,然后抱起我,就地转两圈,放下,有时从衣兜里掏出两块糖球递给我。我在家排行第四,村里人习惯叫我老四。
   这个中年男子,就是耗子尾巴,我的本家二哥,大名赵声胤。顺便多说几句,我们这个村,明朝初年建村,赵家是大户,据老人们讲,万历年间,山东枣林庄,有赵氏哥俩逃荒至此,看到这里土质肥沃,一马平川,就放下行李,造房埋锅,栖居下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至今已有六百多年,传至二十一代。晚清时期,修家谱,十五代孙定下族谱,中间字八个,嘉声振贺,仕泽绵延,八代之后,从头重排。我们这辈,正好是声字,所以,耗子尾巴赵声胤,乃同一祖宗的本家二哥。
   他为人随和,好开玩笑,尤其爱和我们小孩子逗着玩。我们两三个小伙伴,只要见到他,总要边跑边喊:“耗子尾巴!耗子尾巴!耗子尾巴来了!”他就追我们,追上我们,就给我们捏耳抠腮,要不就拧屁股。我就犯怵捏耳抠腮,他一手抓住我,我动弹不得,他另一只手,拇指和食指捏住我的耳垂,往下拽,小手指抠住我的腮下,往上顶,疼得我“妈呀妈呀”地大叫,要知道,那双大手粗糙有力,胳膊粗的木棍,一撅就折,我们小孩子肉身,如何受得?但上一瘾一样,疼过叫过,下次见到他,还喊“耗子尾巴!”
   他眼睛不大,晶亮有神,和耗子的眼睛倒有八分相像,但他的“耗子尾巴”外号,绝非与此有关。因他高大魁梧,说话率真公正,办事磊落光明,倒像生产队里的那头骏马,绝不能和鸡鸣狗盗的耗子相提并论。他这个外号,是从他爷爷那里继承来的。他爷爷有个外号叫大耗子,他小时候,机灵顽皮,特别着爷爷喜欢,爷爷赶集上店,总愿意带着他,他就在爷爷屁股后,尾巴一样,绕来转去,颠颠儿地跟着跑,“耗子尾巴”的大号,就恰当自然地属于他了。至于他爷爷为什么叫“大耗子”,年长日久,无从考证。
   耗子尾巴,是给我们村送上光明的人,而且是唯一的一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吧,我刚刚记事,一天中午,我在梦中被妈妈叫醒:“快起来,你二哥给装电灯来了!”揉着惺忪的眼睛,心想,没听说我家二哥会安灯啊,细看才知是他,这个问我吃几碗米饭、给我捏耳抠腮的人。平时,我都叫他耗子尾巴,二哥的概念在我的心目中是没有的。他管我妈叫大婶子,他说大婶子你不用管他,不起来就捏耳抠腮,说完冲我笑。
   是个秋天,他腰间系个棕色皮带,后屁股拴个电工工具袋,也是皮的,钳子扳子改锥电笔胶带纸等,如同一个个小孩子似的,伸着小脑袋,等着他使唤。他干活非常麻利,也没个下手帮忙,接线拉线钉钉,和我妈妈还不时说着话,不一会工夫,东墙上垂下一条细绳,他伸手一拉,“嘎哒”一声,房顶下的灯,就亮了。妈妈给他倒杯水,叫他喝,他说,不了,去隔壁二叔家装,全村几百户人家,就他一个人,这几天都要通电。冲我一伸小手指,比画一个捏耳抠腮,走了。
   耗子尾巴,是我父亲小学的学生,父亲说他很聪明,上课时,听到一半时间,就明白了,开始搞小活动,父亲提问时,他对答如流,父亲也就不再管他。他的电工,就是砍班,没经过师傅,谁家有个灯啊线啊出了问题,大喇叭一喊,他就到位了。谁家的半导体坏了,座钟出了问题,找到他,他总可以给你弄出个子丑寅卯来。
   他的长项,还是玩乐器,二胡四胡板胡横笛等,他好像拿起来就会,也没有看到或听说他跟谁学过,八大样板戏各个唱腔,他听一遍,就可全部奏下来,在任何场合,有谁哼哼小调,他不用看谱,抄起胡弦就能跟上,也没有听说他的祖辈谁有这方面的特长。那时村里活动多,一到过年过节或遇到重大活动,就有电影、评剧、皮影、汇演等活动,村里的皮影、评剧、京剧爱好者,甚至自己组织起了小班子,耗子尾巴,就成了各戏班子伴奏的台柱子。
   几根木棍,两块门板,破旧帆布或席头一圈,挂上块白布,拉根线,装个灯,就是个皮影台子了。把线地摆弄起来,杨三朗就舞起了刀枪;演唱的嗓子一掐,头戴金冠压双鬓,当年的铁甲又披上了身,穆桂英就挂起帅来。圆润悠长、韵味深厚的四胡演奏,理所当然就是耗子尾巴了,他摇着头,咧着嘴,闭着眼,就唤来阵阵掌声。台子很简陋,四面有很大缝隙,我们小孩子家,就把脑袋探进去,直击现场。耗子尾巴就伸出右腿,做出踢我们的假动作,板起脸,向我们呶呶嘴。我们做个花脸,跑开,一会儿又过来。
   评剧、京剧更简单,大队部院里,有个现成的主席台,前边拉块布当幕,台上放两张桌子两把椅子当道具,村里几个就演起了智取威虎山、三月三等,耗子尾巴二胡板胡轮换使用,林海雪原的寒风就在耳边吼叫,杨子荣的骏马也在耳边嘶鸣。最着乐的,是评剧三月三,叛徒吴宝财吃饱喝足被击毙那段,吴晃着脑袋,手提酒瓶,捂着装着大洋的胸口,出来了,高兴地喝道:
   吴宝财,吴宝财,
   我的命运从天上来,
   白酒红酒我喝了一个够,
   一百块大洋钱揣进了我的怀。
   吴的声音刚落,砰的一声枪响,他即被侦察队长周洪亮击毙。“嘣”,许是耗子尾巴进入了角色,用力过猛,他的板胡弦断了,助兴一样。当时,我正在后台偷偷地看他们演戏,不由鼓起了掌。第二天,耗子尾巴看到我,给我狠狠地来了个捏耳抠腮,疼得我直叫妈。
   耗子尾巴,我这个本家二哥,就是这样,给村里维护着光明,创造着方便,带来不少欢乐。
   许是为了回报他吧,开滦招工,大队推荐,他成了唐山矿的一名正式职工。但他的烟和酒,都有很凶,卷旱烟,喝劣质酒,身体并不太好,到开滦后,跑家,生活条件好了,他酒喝得更多了,刚进六十岁就没了。
   其实,我早就想退休后,回老家,和他好好喝点,问问他,怎么编撰出我父母结婚,我吃几碗大米干饭的故事的。他问道我十几岁,我也忘了第一次是怎么回答的。

共 23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耗子尾巴,是作者的本家二哥赵声胤的外号。他为人随和,好与小孩子开玩笑,逗他们乐。他聪明,会修电灯,会玩乐器,给村里带来光明、带来欢乐。文章重点写了修电灯和起班子唱戏这两件事,在作者生动细致的描写中,那个屁股上拴个电工工具袋、接线拉线钉钉的人,那个二胡板胡轮换使用、兴尽之时将琴弦拉断的人,就这样一点一点地丰满鲜活起来,让人忍不住赞一句“能人”。文章语言灵动,叙事饱满,以作者被问吃几碗大米干饭开头,以作者想问怎么编出吃几碗大米干饭结尾,首尾照应,结构严谨,读后令人回味无穷。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23-03-24 14:58:30
  很活泼灵动的一篇文章,人物塑造栩栩如生,令人忍俊不禁。特别是逗小孩子那段,小孩子的皮和本家二哥的逗,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
   感谢赐稿流年,问好作者,祝创作愉快。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2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3-03-26 21:30:13
  在作者娓娓的叙述中,本家二哥耗子尾巴的形象一步步生动鲜活起来,他聪明能干还善良可亲,不仅爱和孩子们开玩笑,还无师自通地会安电接线,会各种乐器,后来凭自己的本事成为煤矿的正式职工。这是个热爱生活也会生活的能人。
   很喜欢作者的行文风格,学习了。
闲云落雪
回复2 楼        文友:赵声仁        2023-03-27 23:25:42
  谢谢老师鼓励!
3 楼        文友:泽子        2023-03-28 07:20:29
  这是一个无聊的名字,却是一个生动的人物,很不匹配。在娓娓道来的叙述里,一个做事严谨,乐观向上,多才多艺的人,让人不禁喜欢且尊重。生活不乏这样的普通人,他们似乎可有可无,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他们用真实的自己给人带来幸福和谐感受。点赞作品!
回复3 楼        文友:赵声仁        2023-03-29 08:20:14
  谢谢老师鉴赏!
4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3-04-24 14:40:37
  普通人中的善良人的真实写照。耗子尾巴,其貌不扬,但有一颗真诚的心。文字很有动感,画面感,更有代入感。好似读者也又进那个气氛中了。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