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香】黑人白话之六十四(随笔)
◎《黑人白话》
读东坡,苦中有乐,乐中有思,思中有作。
20230320
◎《黑人白话》
你要允许你爱的人不爱你,你要允许你的工作为难你,你要允许身后有人算计你。不允许,就是在跟自己较劲,较完劲之后的那份力不从心和无能为力会变成常态。(梦雪)
生命的弹性和韧性很重要——其宽容度与幸福感成正比。(黑人)
◎《黑人白话》
从某种意义上说,谈恋爱、谈诗书都比谈佘米容易。王润之与苏东坡是日子最长的患难夫妻,没有她,苏东坡很有可能活不出黄州,那还有什么“赤壁赋”和“定风波”啊。黑人以为,东坡是大树,王弗是树根,润之是树皮,朝云是树叶。
20230322
◎《黑人白话》
如果一生只有一部最喜爱的电影,只有《罗马假日》;如果一生只有一个最欣赏的女电影演员,只有赫本。
20230323
◎《黑人白话》
声乐无国界,和声有灵犀。如果,我是说如果,一个合唱团,不仅有十六或者三十二分音符的声部,而且有几十个国家不同肤色的歌者组合,只要声音统一,定会美如天籁。期待曹丁老师组织和指挥这样的跨国合唱团。
20230323
◎《黑人白话》
最美妙的和声,应当是不同音质、音符、音节、音量的相互映衬、珠联璧合。
20230323
◎《黑人白话》
在东北这旮瘩,很难找到《渔光曲》的舞者。就像民国时期上海滩的旗袍,现在不是谁都能穿的一样。
20230323
◎《黑人白话》
苏轼人生一首词:45岁之前是上阕,满篇画意诗情;45岁之后是下阕,一派道骨仙风。
20230323
◎《黑人白话》
以宋祁为鉴,永远也不要完成对于春天最完整的感受,而且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春天。从盼春到惜春,命运不同,心境各异。
20230323
◎《黑人白话》
和嘉陵的家境差不多,五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中期的“天总是很难”,因为和平与优越,后来从“千万不要忘记”开始,处处都讲阶级斗争的家国就开始阴云密布了,直至1966年的狂风暴雨。从此,我们被同学和邻居羡慕的好日子也过完了。在外面不再敢提我爸我妈,在家里不再敢说挨打挨骂……如今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虽已远去,但是,历史的经验“千万不要忘记”。
20230323
◎《黑人白话》
面对政治阻隔,人们想念四通八达的苏东坡;面对经济诱惑,人们想念一身正气的苏东坡;面对精神荒漠,人们想念丰富多彩的苏东坡;面对社会丑恶,人们想念嫉恶如仇的苏东坡;面对命运坎坷,人们想念苦中作乐的苏东坡;面对世事险恶,人们想念与人为善的苏东坡。显然,苏东坡于中国人,绝不仅仅是文化领袖,而是人文楷模和典范人格。
20230323
◎《黑人白话》
好多时候,好多地方,还有好多人和事,都在临别前显得更加美丽。这两天有人飞加拿大,过些天有人离开保亭……再次读懂惜缘。
20230323
◎《黑人白话》
如果你的日子过的好,一定是前生的轮回;如果你的日子过不好,一定有来世的轮回。
20230323
◎《黑马由缰》
原来上海的形成,首先是因为长江西来“上海”(淤积),其次是因为生丝、茶叶“上海”(通道),第三是因为宁波、广东“上海”(开发)。当年洛阳已成皇都的时候,上海还是一片沼泽。从1927年到1937年,外公和外婆在上海结婚生子,幸福生活了十年。外公是湖南人,外婆是浙江人,他们“上海”要感谢北伐胜利。二十七年前,黑人在上海工作与生活,于是知道,在上海人的眼里,苏州人、杭州人都是乡下人,而东北人则是土著人、野蛮人。不过,到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再败落也有贵族气,深圳再繁华也是暴发户。
20230323
◎《黑人白话》
泰坦尼克号沉了,东北电影院拆了,杰克和露丝撒手了,黑人阿明也老了。好在《我心永恒》还在,席琳迪翁还在。
20230323
◎《黑人白话》
这个世界上最龌蹉的人真还不少,常常就在你的身后。
20230324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