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芳华】“亲爱的寻常”之春花蔓山岗(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芳华】“亲爱的寻常”之春花蔓山岗(征文·散文)


作者:足行两行泪 举人,3807.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967发表时间:2023-03-29 14:48:50


   虽然我生为男儿身,小时候被叫做了男孩子,却偏爱盛开在大自然界里的各种花儿——对它们的喜欢程度,一点也不比女孩子们逊色多少,甚至还超过了她们。
   大人们不觉得这会有什么不妥,我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大概与我从小生活的环境有关吧!
   我家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冬天,严寒肆虐,逼出一片死色的难堪。可每当春天一来,那漫山遍野的死寂,即刻就被繁花和绿叶渲染成一个童话世界——各种不同颜色的花朵儿首先投石问路,遍地盛开,然后就是各种青枝绿叶从天上地下,铺天盖地。
   离我们最近的,是围绕在房前屋后张张扬扬的、随意盛开的李花桃花杏花——那时在村里人家的周围,利用挡墙的石缝或有高度的堡坎上,栽种得较普遍的都是这些最实用的水果树。那些边边角角的零碎土地,则种上了用来糊口的粮食;古老的桐子树,遍布在了田间地头、层层梯田之间。它们是最能带给人们想象空间的“宝物”——晒干的桐子只要一过秤,一斤就有二三毛或是三四毛不等的收入;山坡上,四散开来的野花,大的小的开成一串串、开成一朵朵,它们开在空中,缀在地上,那么随意,那么争奇斗艳、竞相开放。
   我们家后山的油坊岩,那条把一匹好好的山脉,硬是分隔成了上下两半的狭长地带——用来常年耕种的土地,种出的麦子苞谷颗粒都不够饱满,黄豆有时连播下的种子都还收不回。栽到土里去的红苕藤,长出的红苕多是些细长的筋筋串串……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每年从那贫瘠的土地里自发长出来的鸡冠花,都没让我们这些懵懂的孩童失望。
   鸡冠花是个野生物种,本没有什么用处,瘦地里有了它存活的基因,因此便有了年年疯长的理由。无论天干,还是雨涝,它都从春天的土地里冒出来了。大人们嫌它多余,都会尽力扯走它,却总是断不了根。又由于我们对它感起了兴趣的原因,它也就变得不那么一无是处了。我们把它戴在头上,它红艳艳高高竖起的长“茅”,在我们心中,简直像极了凯旋的将军戴在头上神气活现的饰物。我们在拿它玩乐的同时,也可着性子地作践它,喂牛吃、烂肥、烧柴……
  
   二
   那时,我们三五成群地邀约在一起,只要接受了大人们分配的任何,不论是去山坡上放牛割草,还是捡柴砍柴,都把那些好看的花儿收集来开会——不知是哪个最先这样做的,已经记不清楚了。反正,一当把那些红的白的黑的紫色的花朵儿放在了一起,就特别好看。
   为了让它们显得更加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我们中还有人居然把不同颜色的花儿按一比一的比例排队,说这样才能“男女平等”。至于那些不同颜色的花朵中,哪些是男哪些是女谁又知道呢,还不只是这样说说而已嘛!
   我们采花的时候,在它们的花蕊中,还有不少小蜜蜂在那上面飞来飞去,我们就拿个树梢子在手上先把它们赶走——虽然无知,但还是晓得一旦被它们盯着了,那滋味儿是难受的,老早以前我们就尝到过了那难受的滋味。带刺的野刺藤上,白花朵更加艳丽,也更加硕大,还带着一股浓烈的香味——但没有栀子花那么好闻。说到栀子花,这里让我想起了一件自己很淘气的事来。
   有次,我与父母亲去赶乡街子,在那里我看见人们在买一种白色的花,就好奇地凑了过去,不等我把鼻子挨近它,那香味儿就朝我扑面而来。受旁边人的影响,我也要求父母给我买一朵,他们本来没那意思要给我买的,经不起我的死缠烂磨,终于也给我买了一呆。我把它挂在脖子下面第一颗衣扣上——那带甜味儿的香气真的很好闻。在班上同学们见了,都拿异样的眼光看我。我问奶奶,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奶奶说男生是不兴这样的,你干吗那么喜欢花儿呢?我说喜欢就是喜欢,还干吗干吗呢!
   我们把花儿采来,放在了大石头上摊开,那些蜜蜂追了过来,在那些花儿上嗡嗡叫着,不停地飞来飞去。我们急了,操起树梢也顾不得石头上那些才被采来的花儿了,消灭它们才是主要的事情。很快,经过我们的一通乱打,它们都逃跑了。被我们打中的就再也起不来了。于是,又有人提议给它们开个追悼会,我们把它们的尸体拣拢来,上面盖了它们刚才还舍不得离去的花朵……有人为了把它们的尸体全盖住,就把花朵揉成了一瓣一瓣的小花瓣儿……
   这事很快就被奶奶知道了,她问我既然那么喜欢花儿,干吗又要把花儿揉碎呢,不能让它们多活一会儿吗。本来把它们摘下来,就已经终结了它们的生命?我说是他们做的,不是我做的。他们想把那些花儿揉成花瓣儿,给蜜蜂盖上。
   别推脱责任,你难道不是参与者吗?奶奶没好气地望着我说。你们干吗要给蜜蜂盖上花瓣儿,是把它给打死了?我愧疚地点了点头。那你们把蜜蜂打死了,小蜜蜂没有了妈妈怎么办?我深深地埋下了头,知道自己错了。
  
   三
   我们家门前有棵年年开花、年年不见老的洋槐树,起初,我并不知道啥叫洋槐树。奶奶说,是从外国引进来的才加了这个洋字,不过她让我以后别叫洋槐树了,说那个洋字加上不妥,它早就脱掉了洋味儿,在我们国家的土地上已经生根发芽很多年了。
   看到它年年满树白花、一点也不显老的样子,我又问奶奶,它以前也是这样如期开花的吗?每年都这么多,它不觉得累吗?奶奶点了点头说,它不累,要是它什么时候觉得自己累了,也就不再开花了。就像一个女人,一旦停止了生育,就要老了。奶奶你怎么了?看到奶奶眼里噙满的泪花,我不解地问道。
   我不知道这事有什么蹊跷,才让奶奶如此伤感。尤其是她后面突然冒出来的那句话,就想弄明白,便去问父亲。父亲说,我头上有三个哥哥,先后都投靠了红军,后来音信全无,最后只剩下了我一个。可妈妈还想要个女儿,这个愿望由她慢慢老去,不可能再实现了。
   槐树开出白成一片的花儿,在我们生活相当困苦的那年那月,开始是父亲搭个梯子,从那上面采些花下来充饥,后来我也能从那树上摘下槐花了。不过开始是父亲帮我搭的梯子——那完全是出自我好奇,也想去试试的原因,父亲就成就了我的心愿。树上的槐刺曾经不止一次地扎进了他的肉里,事先他并没告诉过我这些,只是当有根愧刺也扎进了我的大拇指时,他才淡淡地说了这事。并说通过自己实践了,第二次你可能就不被它扎了。只有扎过了,才会减少第二次被扎的机会。
   槐树上的蜜蜂,是我见到过的最多的所在。从那树下面经过时,不经意间都能听到它们的窃窃私语。尽管在我们头上飞来飞去,我们全当那只是空气的流动而已。即便上了树、去摘那些白白的槐花时,它们于指缝间飞翔时,也不再去撵的了——这本来就是它们的乐园,哪有在别人的地盘上还要耀武扬威的道理呢?好在它们也识趣,当我们的白花摘下来,因此弄得它们的地盘减少时,它们也不来报复地扎一下我,我异常欣慰。
   摘下来的槐花,母亲将它放入滚烫的锅里钻一下,然后给我们炒来吃。没有油,槐花的苦味儿虽然在那一“钻”的过程中,除去了不少,但它的涩味儿是根本没法根除的。弟弟妹妹们尽管对它不怎么感冒,但大人们还是要做这道素菜。在那饥荒度日的岁月里,多亏它填充了我们饥饿的肚腹,才使得我们慢慢长大。
   后来,在我们搬入新家、必须要取它的材料时,父亲砍倒了那棵老槐树。多年过去了,他仍旧在念叨它当年的好。更念叨留下了这棵槐树的祖辈。
  
   四
   多年之后,我爱上了摄影,拍摄花儿最美丽的那一面,成了我一直在做的事情。开始那台相机很“机械”,并不能完成我的所愿。后来通过自己的积攒,终于购买了一台像那么回事的相机,我也就拿它发展了自己的爱好。
   退休的前几年,我只钟情于自己生活周边的山水,拍出来的花朵总觉得不甚满意。
   有年春天,我终于回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川北农村,那株先前从老屋移植过来的小槐树,已经长成了一棵高大挺拔的参天大树。正赶上了它开花的季节,我相机的快门毫不犹豫地对准了它,不论怎样拉近或者推远,拍摄出来的景致,都像找到了真实的感觉那般惬意。

共 311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朵小花开放在记忆的深处,永不凋谢。本篇散文是对童年往事的回忆,充满诗意与灵秀。年少时偏爱花朵,首先用家乡漫山遍野的花朵打开记忆的闸门,往事便一涌而入。对物性的体察入微,与其生存的环境密不可分,作者在此也做了细腻地描写。喜爱花朵,与蜜蜂争抢,并以胜利者的姿态祭奠蜜蜂,却被奶奶教训,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感恩奶奶的指点。当往事被风干,大多随风而逝,滞留心底的一定是闪闪发光。顺着花朵的芳香,继续探幽心间的芬芳之地,那盛开的槐花在苦难的岁月中长久地为一家人饱腹,又成为可用之材,自然是万分深情。散文朴素厚重,娓娓道来的叙述中,尽管描写的是苦难,感受到的却是美好,可见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以及深厚的文学功底。一篇佳作,流年力荐阅读!【编辑:清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330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鸟        2023-03-29 14:53:06
  病中坚持写文,感谢足行兄对流年的大力支持,您对文字的痴迷也令我感动。往事随风,诸多回忆已经模糊不清,唯有真情可回首。在这篇散文里,又看到足行兄可爱的一面,同时对过去的那段时光又重温一次,美好而怀念。祝早日康复!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回复1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3-04-02 12:07:11
  谢谢清鸟妹妹问候,我的病好多了。你编文辛苦了,也要多保重啊!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3-03-30 23:29:23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2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3-04-02 12:07:46
  谢谢鼓励!
3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23-04-01 20:07:35
  人到中年,再去寻记忆中的花,可以寻到,说明花与心合一。上小学时,看到麦子地中,有很多油菜花,于是和小伙伴一起摘了好多好多,用罐头瓶放到了教室的窗台上,结果,老师看到,着实把我们批评了一顿。看似自由生长的油菜花,却也是农民的一个收成呢!今年五一特别想回老家,看老院超过五十年的洋槐树,可惜,难以成行!
回复3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3-04-02 13:09:27
  油菜花,小时候我也喜欢。我还以它为背景照过相,只是那照片是黑白的。
4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3-04-25 22:28:03
  这分明就是二十四番花信风好。作者从植物习性、往事亲情、娓娓陈述人与身边花草的情缘及其相遇共生。行文陈述植物习性时,与植物和养花之事相关的各类典故和史料记载被作者信手拈来,与今花草之琐事相映成趣。字里行间流淌着的穿越时空的浓浓情思,令平淡岁月因花色和花香的点缀而变得缱绻、温柔、细腻。整本书营造出了一个诗意的都市生存空间,在嘈杂、繁忙、远离自然的现代社会中,能引起人们关于生命、自然、文化传承与社会人情往来的温馨怀想。让人在掩卷之余,又多享受到一种韵味深长的美好与感动。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5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3-04-25 22:28:13
  这分明就是二十四番花信风好。作者从植物习性、往事亲情、娓娓陈述人与身边花草的情缘及其相遇共生。行文陈述植物习性时,与植物和养花之事相关的各类典故和史料记载被作者信手拈来,与今花草之琐事相映成趣。字里行间流淌着的穿越时空的浓浓情思,令平淡岁月因花色和花香的点缀而变得缱绻、温柔、细腻。整本书营造出了一个诗意的都市生存空间,在嘈杂、繁忙、远离自然的现代社会中,能引起人们关于生命、自然、文化传承与社会人情往来的温馨怀想。让人在掩卷之余,又多享受到一种韵味深长的美好与感动。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5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3-04-25 22:30:50
  谢谢置评。晚上好!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