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暖】食物记忆(散文)

精品 【宁静·暖】食物记忆(散文)


作者:北方雪飘飘 进士,6003.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62发表时间:2023-04-05 18:25:12
摘要:舌尖上经受过的最初记忆,就是心里经受过的最初记忆;舌尖上感受过的酸甜苦辣咸,就是生命中感受过的世间百态、人间百味。总有一些味道,只能停留在回想里,回忆里;总有一些亲人,永远存活在脑海里,生命里。有一种回不去的时光,是童年的无忧无虑;有一种忘不掉的记忆,是儿时的食物味道。

童年,是我们每个人最好的记忆,而童年里的食物,又是一生里最美的记忆。
  
   一
   小时候,在泰安农村旧家,我们几个小孩子,每天无忧无虑的疯玩,玩累了,就惦记着吃啥好吃的东西。那时物质相当匮乏,小孩子都嘴馋,平时也没有什么好吃的,我们一般都是盼着亲戚来,或者是爸爸休班回家,就会带来一些好吃的东西。
   印象里所谓好吃的,现在细细想来,能记得起来的有老面包、桃酥、饼干、山楂片、水果硬糖、月饼、水果罐头等诸如此类,就是我们那时稀罕的东西。除此之外,甚至还要包括炸油条、炸馓子、油酥火烧、白面馒头等,都是普通的食物,那时都算是好吃的。
   以前,平日里一般吃的都是玉米窝头、玉米煎饼之类的主食,配上咸菜疙瘩,很少吃肉,除非生产队里抓阄分点猪肉,或者过年杀只自家养的不下蛋、浪费粮食的鸡。平时吃的菜,则都是地里那些常见的土豆、茄子、白菜、萝卜、韭菜、胡萝卜、芫荽之类,其中我还不喜欢吃茄子和芫荽(也叫香菜),受不了有点烟熏味的茄子和特殊气味的芫荽。就连西红柿,平时也很少吃,只是偶尔在妈妈去赶集时才买回几个,给我们当做水果解解馋。至于大白面馒头,口感要比啃那些粗糙的各种玉米窝头、菜窝头,细腻好吃的多,可也不常吃。
   印象最深的是每次舅舅来我家,他就会带来一些我妈娘家莱芜市(现为济南市莱芜区)那里的特色面食,手工制作的像小棒锤一样的、长圆形的呛面小馒头。面白醇香,状奇小巧,跟一般的普通大圆馒头还不一样,玲珑精致,握在我们这些孩子的小手上,正好合适。舅舅偶尔也带来油条和有名的莱芜火烧。
   小馒头让我记忆尤甚,之前我们从未见过和吃过那样可爱的小馒头,让我完全颠覆了对馒头的认知。原来除了刀切的方馒头,手揉的大圆白馒头外,还有这样精致做法的呛面小馒头。吃起来似乎比普通馒头更好吃些,浓郁的麦香,有嚼劲,内里起层,一层层的面,就像那一层层、剥也剥不完的洋葱。不需要配任何菜,就那样空口吃都特香,感觉像在吃点心,不像是吃主食,对那小馒头,我一直念念不忘。
   多年以后,偶读《汇苑详注》,其注解馒头时道:“玉柱,灌浆,皆馒头之别称也”。玉柱,很形象啊,舅舅带来的小长圆馒头,可不就跟小玉柱一般吗?美食美称,相得益彰。
  
   二
   前些年回山东,曾给家人们展示过我的厨艺,做了不少川菜。吃饭前妈妈先去了小区大门口,买回来热气腾腾的馒头,那是山东人常吃的主食,一般都去外面买着吃。有专门的馒头作坊,开店卖馒头,超市也可买,还有专车拉到小区售卖,生意很好,都能卖空,去晚了人家卖完就走了。
   现代人自己在家蒸馒头的越来越少,因为不一定能做好,且劳累辛苦还麻烦,一般买着吃。妈妈虽然厨艺不错,蒸馒头不在话下,但她毕竟上了年纪,有心无力。那次妈妈买回来的却不是普通大白馒头,而是小时候我吃过的、类似舅舅带来的那种小馒头,让我眼前一亮,意外又惊喜。拿起一个小棒槌一样的小馒头,久违的记忆中的味道又回来了,还是那个味。两个弟弟也都爱吃这样的迷你小馒头,都是身高马大的山东大汉,几口一个,他们能连吃好几个。
   现在的人们活得都幸福,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自己动手去发面、揉面、蒸馒头,都是产业化服务一条龙,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有专门的作坊,进行食品加工。不仅仅是馒头,各种食物都有卖,花样繁多,应有尽有。专业的团队、专业的人员,去做专业的事情,让人们从繁杂的家务活中解放出来,在享受物质生活之余,有更多的闲暇去享受高层次的精神生活。真的好幸福,我们都活在史上最好的时代。
   小时候吃过的莱芜油酥火烧,也让我念念不忘,泰安还有一种有油盐滋味的驴油火烧,比馒头更好吃。火烧是一种面饼,我居住的城市成都这里把它叫做“锅盔”,陕西也叫锅盔,但我说的不是那种大锅盔,而是类似肉夹馍的白吉馍,但不用来夹肉菜,直接吃。揉生面胚时,里面混合了驴油、盐味,调味料,再经过烤制,就是驴油火烧。叫法不一样,内里也有点区别,都是烤的发面饼,非常香,好吃的停不下来。
   那一年,我们姐弟几个开车,带妈妈回泰安老家给爸爸上坟,返程路上,就专门绕道去买了当地的泰安驴油火烧,跟莱芜油酥火烧一样出名,可惜店里剩的不多了,我们包圆全给买下。坐在车里,就急不可待的拿起一个驴油火烧,大嚼起来。虽然那时已在老家吃过丰富的午饭,下午肚子并不太饿,可那香喷喷的火烧,软和又有嚼劲,面香,油香,有盐味,有滋味,引诱着我们的嗅觉、味觉,不知不觉,就干吃下去一个,真的太香太好吃了。
   山东的馒头、火烧、油饼、烧饼、单饼、发面饼等等,只要是面食,都好吃的不得了。主要是因为产地的麦子光照足,质量好,面粉筋性高,韧性强,有嚼头,麦香浓郁。作为一个山东人,尽管在以大米为主食的南方生活了几十年,可是我最爱吃的依然还是面食,那永远都无法舍弃的家乡味道,霸道的牢牢地占据着我的味蕾。从小吃惯了的食物,味蕾是有记忆的,经久不忘,那是家乡的味道,乡愁的记忆。
  
   三
   说起小时候的水果,其实当时并不缺乏,村上大队里有苹果园,每年秋天,家家户户都能分到一筐大红苹果。自家院子里还种有枣树,桃树,山上的小叔来我家时拿来的杏,我曾经都吃伤过。村外面不远处大河边,还有那紫红色的桑椹,到了季节可采摘,我们也没少吃。
   至于水果罐头,小时候比较常见的有橘子和山楂罐头,那时候物质匮乏,平时吃不上。两种水果罐头之一的橘子,在没吃罐头之前,我是没有吃过这橘柑类水果的。
   只记得有一年,远在成都的姨妈到我家来,她带来一种奇怪的水果,我那时还小不认识。圆圆的黄黄的,表皮橙黄色,光泽闪亮,有一些小点点小空眼,像人的皮肤,那粗大的毛孔在透气一般,散发着一股说不出来的特殊气味,有点刺激熏鼻子。我很好奇,以前没见过它不知道咋吃,于是拿起一个,不管三七二十一,像咬苹果一样,张嘴就咬了一口。结果,一股刺鼻的呛人味道,熏的我呲牙咧嘴,满嘴腻腻麻麻涩涩,嘴巴里好难受,赶紧不停的吐口水。这啥水果,这么难吃,我扔在一边,从此不再碰一下。那时候年少无知,根本就不知道,那黄色表皮其实是果皮,需要剥掉外皮才能吃,里面才是好吃的酸酸甜甜的果肉。
   另一种水果罐头的山楂罐头,则相对比较熟悉一些。因为山楂果子,在我爸爸泰安老家很常见,我奶奶家住在跟泰山相连的丘陵山上,那里就盛产山楂,满山都是果木,最多的就是板栗和山楂。
   每次小叔到我家,也总会拿来不少山货,常见的有山楂、杏、板栗、核桃之类的,再熟悉不过。只是那山楂太酸,空口吃山楂,自然不如加工过的山楂制品好吃,因为加了白糖,变得酸甜可口,口感适度。记得我大伯家的大姐姐,后来就在当地办的水果罐头加工厂工作,专门制作那里的特产山楂罐头。
   这些好吃的罐头,平时吃不到,除非生了病人虚弱,嘴里没味没胃口,才有可能被特殊优待。记得我有时候发烧感冒,人很不舒服,病怏怏的没精打采,不想吃饭,妈妈就从村里的供销社,买来一罐山楂罐头。启开盖,喝点凉凉的汁水,吃点酸酸甜甜的山楂,干燥的口腔喉咙,瞬时凉幽幽,爽爽的,口舌生津,人也舒服多了。
   吃了罐头,就好像是吃了广谱解药,人顿时好受许多。虽不会马上就好,但那种人很不舒服的感觉,在慢慢变好,山楂罐头功不可没。
  
   四
   吃水果罐头,是小时候很幸福的事情,因为只有病号才享有那个待遇。因此,有时候还盼着生病,并不觉得生病算啥大事,趁机吃到罐头等好吃的东西,反而才觉得是好事。
   可是,年幼的我们哪里懂得,其实妈妈最担心最害怕的事,就是孩子们生病,只要哪个病了,她就心焦的不行,唯恐病情再加重。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估计是发烧,妈妈心急如焚,不时用手摸摸我的额头,再试试她的额头,比较一下温差,甚至还把她的脸贴着我的小脸,感受我的温度高不高,总担心我会继续升温。
   妈妈以前是小家碧玉,肤白秀气,连平时说话语气都很温柔。她的莱芜地方方言很好听,轻言细语,柔柔和和,显得特别真诚、纯朴、实在,让人心生好感,平时别人都夸她说话细软好听。我竟不会说她的娘家话,以前在家时,我只会说爸爸老家的泰安话,多年来则以居住地成都话和普通话为主。
   还记得妈妈那时和蔼可亲的问我:“你想吃点什么呀?我去给你做啊。”语气好柔和,到现在我也能记得,那时妈妈脸上的表情非常慈爱,让我心里暖暖的很舒服。那时候的我好傻,居然情愿生病,不想快点好起来,因为那样不仅可以得到好吃的,还能得到妈妈的关心和疼爱。
   妈妈擅长做含姜味的食物,可能是因为她娘家莱芜产大姜,她从小吃惯了,所以平时总爱给我们熬姜汤御寒,预防感冒。姜汤,就成为她的制胜法宝,秘密武器,百试不爽。其实良姜还是一味中药材,有时候吃对姜确实对身体有益。除了单纯熬姜汤喝,她做饭一般都高频率使用大姜,她用葱花和姜末爆炒出香味,再加水煮开。要么煮点挂面或手擀面,要么搅上点面疙瘩,再磕上一个鸡蛋,连汤带水,热热乎乎,让我们喝下那热汤面来发汗。体内迅速就热乎起来,开始冒汗,祛除寒气,胃里暖暖的,人也通透舒服。
   吃上山楂罐头,开胃利病;喝着妈妈做的姜汤面,热乎温暖。享受着母爱的温情和呵护,让我觉得在快乐的童年时光里,连生病都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五
   印象深刻的除了吃水果罐头,还有别的好吃的东西,也很吸引人。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不管是在土里,还是在树上,都生长有不少可食之物。那些常见的野菜如荠菜,树上的槐花和香椿芽之类的已不足为奇,让我记忆尤甚的是,一种树上开得特别的花儿,不仅可以吃还挺香,估计不少人都不知道它,也没吃过。
   其实我虽吃过,毕竟年代太过久远,也记不太清楚,但我对它印象比较深,它实在有些奇特。它就是那杨树上结的毛毛虫,即杨树花。那“花”在杨树枝发芽前,会谢落在地下。我不知道那几个字咋写,只从发音上来说,听人们过去都那样念过,在我们泰安农村家里,人们管它叫做“谷食芒”?后来也还听人称之为“无事忙”?不知道哪个称呼最准确,都有个“mang”的发音,我还是按习惯叫它谷食芒吧,毕竟更熟悉一些。
   小时候,妈妈对节气很熟悉,她给我们背过一个顺口溜,其中有句“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意思是春天在六九上开始苏醒,万物复苏,春暖花开,那时地里各种植物开始露头。谷食芒是杨树的穗状花,早春时节,杨树的绿叶嫩芽还没冒出,杨树花先就一穗穗地挂上了枝头。杨树是雌雄异株植物,雄花呈暗红色,毛茸茸的,我觉得还有点像那狗尾巴草。杨树花很奇特,它并不好看,但它却能食用,口感虽不如槐花细嫩清香,但味道特别,弄好了照样很香很好吃。它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及维生素和矿物质,能清热,健脾养胃,止泻止痢。
   要想吃谷食芒花,树高够不着,必须找个长杆子去敲打杨树枝,或者是抱住树干用力摇晃,杨树花便会纷纷扬扬的坠落地下。谷食芒花期很短,从抽穗到开花再到凋落花谢,整个阶段只有一个星期左右,等杨树叶绿了,杨树花也落完了。还记得在有杨树的地头、路边,能看到许许多多的谷食芒落在地下,小时候我们去捡过。就连我们自己家的大门口也有杨树,我曾在树上玩过类似打秋千的游戏。
   不管是被打下来的还是摇下来的,或者风吹雨打自己落下来的杨树花,像成熟的谷穗一样饱满。挑那好的一个个捡拾起来,回家先洗干净,再放水里焯烫,最后用清水泡掉苦涩味道,再把它攥干水分。然后起锅烧油,一般是花生油或者是大豆油,混合一点猪油,用葱花炝锅爆香,再把谷食芒放进去爆炒。炝锅后炒过的菜最香,能更好的激发菜疏的原汁原味,那谷食芒口感清新糯香,香味直扑鼻腔,大口塞进嘴里,嚼起来特别满足。
   那时那刻,即便拿肉来跟我换我也不换,那个原味实在妙极,无法形容,就是香。李渔在《闲情偶赋·饮馔部》中写道:“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草衣木食,上古之风,人能疏远肥腻,食蔬蕨而甘之”。论时鲜,肉那时不如蔬。杨树花只能在极短的时间里食用,错过可就是一年。
  
   六
   在老家,就连现在依然会有人在春天里,去捡拾谷食芒炒来吃。记得前些年,我回山东家里,得知大弟和弟媳,从城里开车去到那些小山坡前,农村的田地大路边,去捡拾谷食芒。弟弟身材高大,标准的山东大汉,他去摇那杨树高枝,弟媳蹲地去捡,弄回来了不少。
   拿回家后他们清洗焯水收拾好,分送各个亲人,给老妈送来不少。赶上我在妈家,终于得以品尝到多少年未曾吃过的杨树花,久违了的味道,让味蕾几乎快忘却了它早先的滋味。可是等一吃到嘴里,那股不变的独特香味,又让我找到了在家乡小时候吃过的味道,就是它,那种熟悉的香味!软糯的口感好似吃红烧肉的感觉,妙不可言,那既是满含原生态的野生美味,也是蕴含乡愁的家乡味道……
   每到春季,有时就看到大弟在微信家庭群里,或者是他的QQ私人空间里,发一些图文视频。要么就是他爬到自家院子里的香椿芽树上,采摘鲜嫩的香椿芽;要么就是跟弟媳去那土坡山岗前,捡拾杨树落下的谷食芒,作为春天最稀罕的原生态时鲜做成的美味,总是让我羡慕不已,直咽口水。
   人说食物是最忠实的记忆,多年前吃过的食物,尝到的好味道,那些美味曾在舌尖上、味蕾里留下深刻印记,身体一直都在保留着最起初、最美好的印象,忠实于你,让你经久不忘。也曾看到有人表达过类似情感,说童年就像是一个人一辈子的所有记忆里,最初吃到的那个最香甜、最美味的果子,总是让你念念不忘,永远回想不尽,一直回味无穷。是啊,那些丰富多彩的美味回忆,自儿时在故乡初次尝试,从此那熟悉了的各种味道,就再也忘不了,它们无不带着乡愁的印记,令你魂牵梦绕。
   舌尖上经受过的最初记忆,就是心里经受过的最初记忆;舌尖上感受过的酸甜苦辣咸,就是生命中感受过的世间百态、人间百味。总有一些味道,只能停留在回想里,回忆里;总有一些亲人,永远存活在脑海里,生命里。有一种回不去的时光,是童年的无忧无虑;有一种忘不掉的记忆,是儿时的食物味道。
   食物记忆,伴随一生。

共 560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民以食为天,这是生命的最低要求。人生享受就是吃喝玩乐,吃是第一位的。人生的需求就是吃穿住行,吃仍然是第一位的。吃多么重要啊!食物就是吃的对象。作者分六节描写与食物有关的记忆,令我羡慕,我的记忆里似乎食物不多。一、孩子时的食物不少,尤其喜欢舅舅的小馒头;二、喜欢家乡的面食,尤其是驴油火烧;三、小时候的水果花样也不少,尤其是罐头更多;四、孩子不懂母亲的心,为了好吃的情愿生个小病;五、家乡的野菜丰富,作者更喜谷食芒;六、作者羡慕弟弟到乡下和自家小院采摘到的时鲜食物。难忘的记忆就是儿时食物的味道,伴随一生。曾经的岁月,虽然穷,但是食材的种类依然丰富多彩。本文对食物的描写详略得当,也包含着乡愁和亲情,满满的都是美好的回味。一篇精彩的叙说食物的散文,推荐文友尤其是吃货文友慢慢品味。【编辑 木文子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406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木文子午        2023-04-05 18:27:11
  你曾经的食物丰富多彩,我好羡慕。
记录时代特色,反映历史痕迹;记录生活现实,反映百姓心声;记录风土人情,反映生存状态。
回复1 楼        文友:北方雪飘飘        2023-04-05 19:02:14
  感谢木文子午老师关注拙作小文,给予认可肯定,谢谢老师鼓励支持!问好春安。
2 楼        文友:北方雪飘飘        2023-04-05 19:00:20
  感谢木文子午老师编辑拙作小文,老师辛苦受累啦。老师概括总结的很有调理,佩服老师的罗辑思维能力,很强,您的编按非常到位,一些旧时关于食物的回忆,记录了下来。谢谢老师鼓励支持!祝福老师安康,问好春安。
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又悄无声息地化了……
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3-04-05 19:17:51
  民以食为天,吃是永远的主题。文章从过去关于吃的生活细节里,概括了种种关于食物的记忆,生动细腻,引人入胜,勾起读者满满的回忆。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回复3 楼        文友:北方雪飘飘        2023-04-05 21:48:26
  谢谢老师关注拙作小文,给予认可肯定。想起小时候吃过的那些食物,总是难以忘怀,留恋的不光是食物,还有亲情乡愁。谢谢老师鼓励支持!问好春安。
4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23-04-06 08:48:13
  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浩渺若尘
回复4 楼        文友:北方雪飘飘        2023-04-06 08:56:16
  谢谢社团鼓励!
5 楼        文友:红尘花瓣雨        2023-04-06 10:23:47
  看了老师的文章,我突然想到小时候喜欢吃的一样东西(沙汤果)。
回复5 楼        文友:北方雪飘飘        2023-04-06 10:30:11
  感谢老师关注拙作,是啊,我们小时候吃过的好多食物,都在舌尖上脑海里留有记忆,每个人都有难忘的旧时光。谢谢老师留评,祝春安。
6 楼        文友:梦白        2023-04-07 09:02:41
  飘飘老师勤耕不辍,精业笃行!让人佩服!今天通读了老师的文章,引起对儿时满满的回忆!儿时虽苦却非常充实!问候老师!
回复6 楼        文友:北方雪飘飘        2023-04-07 09:22:39
  非常感谢梦白老师关注拙作小文,给予认可肯定,老师过誉了,不敢当,谢谢老师夸奖鼓励,您非常有才,让我们共同努力吧。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问好春安,祝愉快。
7 楼        文友:开心的秋蝉        2023-04-07 10:20:32
  散文开头打动人心,具有真情实感。
回复7 楼        文友:北方雪飘飘        2023-04-07 11:09:20
  感谢开心的秋蝉社长关注拙作,给予认可肯定。我写文字必须有真情实感才行,否则不知如何下笔。祝老师春安。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