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星月】叶落归根(小说)

精品 【星月】叶落归根(小说)


作者:淇水碧柳 进士,7115.0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87发表时间:2023-04-05 21:45:13

秋风渐凉,窗外的那棵银杏树叶子都黄了,金灿灿的,煞是好看。
   一阵秋风吹过,银杏树叶从枝干上缓缓滑落,像一把小小的降落伞,轻轻地落在了地面上。看着银杏树下一片片金黄色的叶片呈圆形散落在树干四周,周大同突然好像明白了父亲的心思。
   他把目光从窗外收回,落在了客厅的那个方桌上,上面摆放着一个古色古香的骨灰盒——昨天刚刚为父亲举行过葬礼,他正在为如何安葬父亲犯愁。
   父亲周根生曾经是伊县县长,退休后没几年就患上了胃癌,经过数次手术治疗,勉强维持了几年,今年病情渐渐加剧。周根生从胃部不时传出的撕心裂肺般的疼痛得知自己大限即将来临,就给儿女交代了自己的后事。
   最让周大同为难的是父亲想回老家,把自己安葬在周家的祖坟里。
   可是自从记事起,周大同回老家的次数掰着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老家这个词对他来说很陌生。
   想想自己最后一次跟父亲回老家,是父亲还没有退休时,老家村子里的一个本家兄弟辗转找到了他家,说村里翻修一新的家庙明天举行开光仪式,让他多少捐点钱表示表示。没想到父亲第二天就让大同开车带着他赶回了几百公里之外的老家周庄。家庙的开光仪式很隆重,由于周根生十几岁就参军离开了家乡,村里很多人都不认识,只有几个年龄相仿的老年人对他有印象。但这丝毫不影响周根生的激动心情,他不仅为家庙捐出了一千元钱,还从头到尾参加了整个开光仪式。周根生拉着大同依次给他介绍那些面容朴实、衣着朴素的老人,让大同叫爷叫叔叫哥。看着父亲不时抹着眼角的泪水,看着这些陌生的人,周大同只能勉强在脸上堆起笑容,假装热情的寒暄,他想不通父亲为什么会让他同行,不仅仅是让他开车陪同,恐怕还有点认祖归宗的意思吧?
   参加完开光仪式,父亲又带着他来到村子西边的山坡上,把他带到一处杂草丛生的坟墓前:“最里面那个是我爷爷,就是你祖爷爷祖奶奶,前面这几个坟墓是你爷爷和奶奶,还有你的大爷爷,二爷爷……大同,我死后,你就把我埋在这儿……”他用脚在地上某个位置使劲儿踩了踩:“我死后躺在你爷爷脚下才算叶落归根。”
   周大同那时想着父亲就是一时性起随口说说,没想到几天前父亲在弥留之际再次说起了这个话题:“大同,我把你们兄妹二人养大成人,从来没有给你们找过麻烦,这是我这辈子最后一个愿望:我死后一定把我的骨灰埋进咱家的祖坟,让我躺在俺爹俺娘的身边……”
   “那俺妈咋办呢?”大同问道。他的母亲几年前去世,葬在伊县最大的公墓里。母亲是伊县人,一生中仅跟着父亲回过老家两三次,大同不知道是让母亲孤独地留在公墓里,还是把她跟父亲一起带回那个陌生的老家安葬。其实这还不是问题,父亲以前跟他说过,他们在老家的房子因为年久失修早已垮塌,已经在十几年前就卖给附近的邻居了。他们回老家办事,去哪儿办事呢?
   “就别折腾你妈妈了……以后你百年后就陪在她身边吧。你们回老家办事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记住找你三爷,他是咱村里管事的,我跟他是从小玩到大的发小,他一定会帮忙。”
   周大同的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一个老者的面容,上次回老家,父亲和这个叫周富贵的老人聊的最开心,父亲让大同管他叫三爷。
   周大同看着紧密围绕在树干周围的银杏叶,很快做出了决定:父亲一生清廉,从未利用职权为自己和家人谋过私利,从未对组织提出过个人要求,更没有给儿女找过一点麻烦,如果这个愿望得不到满足,他怕九泉下的父亲会死不瞑目。
   虽然周富贵跟周根生同龄,可是周富贵的辈份比周根生大,因为在家里排行老三,周根生就一直称呼其三叔,周大同应该叫他三爷。
   三爷在自己昏暗破旧的老屋里接待了来自大城市的周大同。
   看着周大同带来的一条高档香烟,两瓶高档白酒,还有几箱糕点饮料,周富贵立马对这个素昧平生的晚辈变得客气起来。一阵寒暄过后,得知了大同的来意,他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大同啊,我跟你爸是从穿开裆裤时就在一起长大的发小,他老了想葬进祖坟也合乎常情,可是你们这种情况,有点难啊!”
   “三爷,这是我父亲这辈子最后一个愿望,我要是满足不了他,那不是枉为人子吗?”
   三爷抽了一口烟,缓缓吐了出来:“孩子,首先就是灵堂,你准备在哪儿设灵堂呢?你们的老宅子早就卖给周长顺了,不然哪怕就是一个破房壳子,也不耽误设灵堂的……”
   “能不能跟周长顺说一下?借用那个老宅子设灵堂,我可以出钱的……”
   “傻孩子,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不过你可以去问问他,前些年周长顺在村子边盖了一座新房,那个老宅子闲着呢。”
   在周富贵的指引下,周大同买了几件礼品进了周长顺家,不出所料,没半个小时,周大同就拿着礼品灰头土脸走了出来:“周长顺不愿意,怕坏自家的风水哩。”
   周富贵早就预料到此事说不成,他安慰周大同:“没事,天无绝人之路,我们先去村边看看!”
   来到村子西边,周富贵遥望着半山坡周根生家的祖墓,四处张望了一下:“大同,实在不行就在这个打麦场上设灵棚吧……这个打麦场也不能白用,打麦场是咱村四队的,你多少出个钱,有我出面,也好给村里人交待。”
   周大同点了点头,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父亲生前是伊县县长,在当地也算是呼风唤雨的人物,没想到死了回到老家却难以找到一片安身之地,真是悲哀啊!
   周富贵又跟大同商量了一些丧葬礼仪的相关事项:这些年周富贵是负责村里红白喜事的理事会会长,这方面他比较熟悉,所以砌坟墓,刻墓碑,找灵棚,订棺材这些事就由他负责,周大同只需要出钱就行。
   “要不要纸色和响器?”周富贵问道。
   “三爷您看着办。”周大同不敢拿主意,他不懂家乡的规矩,既怕逾越又怕失礼。
   “那就要吧,你爸在外面风光了一辈子,回老家了总不能偷偷摸摸的下葬吧?再最后风光一次。”
   “大同,还有一件事我得跟你说清楚,这次办事我得在咱村找二十几个人帮忙,挖坟砌墓的,做大锅饭的,出殡时抬重(抬棺材)的,平时咱村都是互相串忙,都不要工钱,可你家不行,你们常年在外,别人家办事你们从来没有串过忙,你们家办事得出工钱。”
   周大同说:“三爷,这个没问题,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算问题。”
   商量好了设立灵棚的事,周富贵又带着大同带着先前没有送出去的礼物来到了村子里一个风水先生的家里,让先生选了一个适宜下葬的好日子。爷孙俩再次商讨好了相关事宜,周大同就开着车返城了。
   转眼间就到了下葬的日子了。
   按照周富贵的指示,周大同买了一块红布,包住了父亲的骨灰盒,还买了一只五彩斑斓的大公鸡一路为父亲招魂。一大早就开车出发回老家,除了自己爱人、儿子和妹妹一家,还有大同几个要好的铁哥们一路随行。在路上,无论是遇到村庄,河流还是小桥,都要放一挂鞭炮,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可是这是三爷周富贵专门交代过的,周大同只能一一照做。
   载着周根生骨灰盒的中巴缓缓开进了周庄。由于近些年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到城市打工安家,村子里的人并不多,大部分还是一些老人,村民们看着中巴车,远远地围观着,议论着,却没有人上前,周大同走下车,拿出一盒烟,分给了围观的村民。虽然大部分人他不认识,可是他谁也不敢得罪,只要有一个人站出来说点啥,父亲的丧事就别想顺利办成。虽然父亲曾经当过县长,可是县官不如现管,这些老乡可不买他的帐。
   车子来到了村子西边,一个巨大的灵棚已经在打麦场上搭建好了,一口黑色的棺材摆在灵棚正中央;灵棚外面砌了两个锅灶,上面架着两口大号的铁锅;一块青石墓碑静静地放在灵棚的外边,周富贵不愧是理事会会长,办事效率还是挺高的。
   周大同使劲握住了周富贵的手:“三爷,谢谢您,让您费心了!”
   “傻孩子,不用跟三爷客气!我跟你爸自小到大的交情,我能发送他,他在那边也安心哩……你爸的墓已经砌好了,你妈不回来,就砌了一身墓,你去看一下,顺便给你爸暖暖坟。”
   周大同让爱人和妹妹拿着暖坟的东西向祖墓走去。
   现在农村砌墓很简单,用钩机挖出一个坑,然后再用砖砌成一个长方形的墓道,顶上是现成的水泥棚石瓫顶。到了墓坑旁,周大同的爱人和妹妹跳进墓道,架好煎饼鏊子,燃起在路上捡拾的枯树枝,摊了一个白面煎饼,饼好后按照规矩撕成四块分别洒在墓坑的东西南北四个角落里,最后在坟墓前烧了些金元宝和纸钱,暖坟仪式就完成了。
   一行人转回打麦场,周富贵问大同:“你家还有啥亲戚没?按理说应该通知人家来为你父亲送葬的。”
   大同说:“我父亲是独子,几个姑姑都去世了,只有几个表兄弟都住在乡下,因为离俺家远,常年没来往,现在一时也难以联系上。”
   “唉,那就算了……”周根生在外多年,就像一棵大树早已连根拔起在异乡生根发芽,家乡对他来说也仅仅成为一个情感上的归宿。
   下午,周富贵预定的纸色也送来了,最显眼的是那个高大的“相知楼子”,彩色琉璃盖顶,诸多神仙安置其间,花花绿绿,金碧辉煌;两个纸做的将军手执长枪威风凛凛;还有两匹纸马,两只仙鹤,一套洋楼别墅,两座金山银山,电视,汽车……应有尽有。傍晚,预定的响器班子也来了,周富贵从村里找来一个破桌子,几把旧椅子,安置好了响器班子,很快,唔里哇啦的唢呐就响了起来,做大锅饭的乡亲也已经到位,两口大锅里开始冒出袅袅的烟气,总算有了办丧事的模样。
   吃过晚饭,响器班子开始演奏起一段又一段曲子,无非是那些悲戏中的经典唱段,比如豫剧《秦雪梅吊孝》里的《哭灵》,《大祭桩》里的《打路》,《清风亭》里的《十三年》等等。如果在村里办事,一定会有几个闲汉闲婆来看热闹听戏,可是这灵棚设在漫野地里,村里没有一个人过来看,响器班子的师傅们吹得也是有气无力。过了十二点,大同就对三爷说:“让响器班停了吧,您给他们安排个住处。”
   三爷说:“这你请放心了,我找了几家房子宽敞的邻居,让响器班子和几个女眷去住,夜里这儿你就多操心辛苦一下了。”
   三爷带着响器班子和大同的爱人儿子,妹妹一家向村里走去。大同拿出两瓶酒,一包花生米,几根火腿肠对几个随行的好朋友说:“各位兄弟,今晚辛苦大家了,事办完回到城里我找个酒店好好请你们喝一顿!”
   朋友们说:“大同你太客气了,咱们兄弟还用说这些客套话吗?”
   喝完两瓶酒,又闲聊了一个小时,几个人商议轮流休息,虽然灵棚外面漆黑一片,不时传来几声不知名的鸟叫声,让人感觉到有些毛骨悚然,但是大同几人平素都不信那些神魔鬼怪的,后半夜倒也平安无事。
   凌晨五点,三爷带着大同爱人和妹妹一行人匆匆过来了,按照风水先生的安排,五点半要入殓。三爷拿出七枚铜钱,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摆在棺材底部,大同爱人和妹妹把早就备好的陪葬被褥平铺在棺材里,然后拿出一身中式唐装寿衣整整齐齐地摆好,把骨灰盒放在衣服里,盖上黄色绸缎做的棉被,大同把周根生生前用过的老花眼镜,老人手机,上海腕表,还有他最喜欢看的几本书放进了棺材里,作为父亲的陪葬品。在大同和爱人妹妹一声声“爸,招呼着砦儿啊,招呼着砦儿啊……”哭喊声中,三爷拿出几根木头楔子,照着棺材盖上预留的孔,用锤子把棺盖钉死,入殓仪式就算完成了。
   六点,村里请的那些串忙的人陆陆续续过来了,他们有的专门负责做饭,有的拿着杠子,绳子,负责把棺材抬到坟墓上。
   七点开始吃早饭,早饭和昨天晚上的饭一样,都是豆沫汤配馒头。做豆沫汤需要的小米面是三爷前些天就加工好的,里面加了一些炒的七八分熟的花椒和大小茴香,再配上油菜,白菜,蒜苗,香菜等几样时鲜蔬菜,还有花生米,黄豆,豆腐皮,粉条等,煮好后再倒进半锅熬好的葱花油,豆沫汤还没有做好,扑鼻的香味就开始在村边弥漫。馒头是在村子里买的,周庄虽然不大,人也不多,可是卖杂货和生活用品的小店倒是有好几个。
   一行人正在吃饭,忽然七八个人从村里走了过来,隐隐约约还听见几个女人的哭声,未等来人走近,大同和爱人、妹妹立马放下饭碗,跪在棺材两旁,开始哀号,放声痛哭。那几个人来到灵棚里,放下供品和香箔就跪在地上,顿时哭声震天,从他们那一声声“舅啊,舅啊”的哭声中,大同知道这几个人是他姑姑家的儿女们,是他的表兄弟和表姐妹。
   等几个人哭了几分钟,三爷把他们搀扶了起来,大同爱人忙拿出几个白布做的孝帽子和白头巾递给了他们。得知这些表亲来的匆忙还未吃饭,大同妹妹忙着去给他们盛饭,几位表亲带上孝,蹲在灵棚外面开始吃饭。
   就在大同疑惑这几位表亲是如何得知父亲安葬的消息时,三爷悄悄对他说:“大同,我昨天晚上思前想后,觉得还是得让你的这些表哥表弟们过来,不然以后说起这事你不占理呢。我给他们村里的几个熟人打了电话,让他们替你捎信报了丧……你不会怪我多事吧?”

共 648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用平实的语言记述了一场农村寻常的葬礼,但这场葬礼又不寻常,因为这是一次叶落归根的葬礼。县长周根生生于周庄,长于周庄,工作却在远隔数百公里的伊县,不幸的是退休之后患上癌症,不久便因病情恶化而去世,去世前,他想的最多的便是叶落归根,葬在家乡的那块曾经养育他的热土上,于是一场寻常而又不太寻常的葬礼开始了。葬礼是有点困难的,因为家乡没有了宅院,只得借助一个打麦场摆设灵堂,所幸在三爷的帮助下,葬礼也算圆满,一切照农村的传统办理,穿孝衣、哭灵守灵、请民间艺人唱小戏、亲戚吊唁、摔老盆等,葬礼结束后,儿子周大同颇为感慨,父亲是叶落归根了,而自己呢,自己的根又在哪里?是啊,社会的发展变革,许多人不再固守乡土,而是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哪里才是自己的故乡呢?也许在哪里生活的时间长了,一切都熟悉了,心灵安定了,此心安处即吾乡吧。好文推荐欣赏!【编辑:沧桑战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406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沧桑战神        2023-04-05 21:49:57
  葬礼,其实是为了活着的人,为了使自己安心,求得心灵的解脱。以后随着亲人的离世,故乡的情乡会愈来愈淡化,因为当你回去的时候,你会发现周围几乎都是陌生的人和陌生的环境了,那里不再是肉体的故乡,而是心灵的故乡,是童年遗落的地方。
回复1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3-04-06 20:13:19
  感谢战神在百忙之中编辑拙文,编者按很精彩,让文章得到了升华。再次感谢,顺祝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23-04-05 22:14:19
  一篇具有现实意义的小说,反映了周庄人的厚道热情。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2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3-04-06 20:14:46
  人们常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回到家乡,在外的游子最能感受到乡亲们质朴的亲情。
3 楼        文友:乡鹤        2023-04-07 12:50:18
  碧柳老师的小说,总有满满的故乡情,很接地气,朴实中透出人性的光茫,读完让人总有共鸣,好文!学习了!
回复3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3-04-16 20:53:28
  感谢曹老师的赏读和美评!您的小说也很棒,向您学习!
4 楼        文友:赵积琦        2023-04-15 12:28:24
  碧柳老师的小说道出了现在一个现实问题,想落叶归根,根容易找,叶却不知该怎么落,根只是一个情感的归宿,叶估计会随风飘散吧。
回复4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3-04-16 20:55:35
  赵老师的评论很中肯,家乡是每个游子的根,是游子心中的归宿,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离家乡越来越远,好多游子再也回不到自己的家乡了。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