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萌芽】换个视角看蜗牛(散文)
一
前天晚上,上海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土台风(方言:大风暴),电闪雷鸣大雨如注,闹腾了整整一个通宵。直到昨天早晨,淅淅沥沥的小雨仍旧下个不停。
我打着雨伞去上学。忽然,遇到一只蜗牛正在努力横穿青砖铺就的人行道。蜗牛壳很大,赛过一个新疆的薄皮核桃,它爬动的身体足有7-8公分长。我忍不住驻足观望起它。
我蹲下身子,聚精会神地欣赏起这只蜗牛大王爬行的优美姿态。这时,刚好一位阿姨经过,显然是被我的举动所吸引,低头一看,惊呼起来:“哇!好大的蜗牛啊!”
阿姨也蹲下身来,伸出左手食指摆在蜗牛身边当参照物,从不同的角度接连拍几张照片,起身发到微信群。她边走边接了一个电话,随即又返回来,蹲下身体,微笑着对我说道:“小同学,让我来拍个小视频,发到抖音上去好吗?”
“好啊!”我欣然答应。然后,把身子往旁边挪了挪,给她腾出足够的拍摄空间来,尽量满足她的拍照心愿。
阿姨走后,我心里一亮,看来,这只蜗牛的颜值还真不低!何不抓它去班级晒晒,炫耀炫耀,创个今日班级趣闻头条?想到这里,我便抓起蜗牛,小心翼翼地放进刚刚吃完早餐的塑料袋里,美滋滋地向学校走去。没走几步,又遇到一只较小的蜗牛,就毫不犹豫地将它也抓起放进塑料袋中。
二
“这只蜗牛,个头可真大!那只虽然小,也很好玩啊。”
“可不是嘛。潘峣程,如果把蜗牛拿回家当宠物养,肯定特别有意思!”
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不过,这些话倒提醒了我,对呀,蜗牛当宠物,仔细观察,认真阅览,好好写一篇观察日记,一定很精彩!
回到家中,我把两只蜗牛放进一个特大的透明塑料糕点盒里,开始观察。可是,好长时间过去了,它们竟然缩进蜗牛壳里一动不动。我的心凉了半截,心想:坏了,它们是不是被一整天不间断地折腾,给弄死了?
晚上,妈下班回到家,看到我的书桌旁放着一个塑料盒,里面有一大一小两只蜗牛,瞪大眼睛怒斥道:“潘峣程,请你立刻、马上把它们给我扔掉!真脏。”
我怯生生地嘟囔:“好,好,等,等我写完作业,就把它们扔了。”
不一会儿,爸爸回来了。他看着我书桌上的大塑料盒子,笑呵呵地问道:“儿子,你今天又得到什么心爱的宝贝了?来,让爸瞧瞧!”
爸爸边说边走到盒子前,静静地看了几秒钟,哈哈大笑道:“这蜗牛啊,是缺水了。你看,它们已经进入干旱休眠状态。过来,爸爸教你如何养蜗牛。”
我端着塑料盒,爸爸带我来到洗手间,放塑料盒里放了一些自来水。这时候,两只蜗牛在水面上像只小船似的,轻盈地漂浮着。过了几分钟,爸爸把水倒出来,只剩下一层清水,然后从厨房拿来手掌大的一片卷心菜,放进塑料盒中。很快,两只蜗牛就活动起来,小心翼翼地伸出小脑袋,弹出两根长长的触觉前后左右摆动着,那样子,既滑稽又可爱。它们好像嗅到了卷心菜的气味儿,不偏不倚地爬上菜叶,贪婪地吃起来。
妈妈见爸爸和我一起玩弄蜗牛,没好气地大声说道:“你们爷儿俩,一个比一个不务正业!那你们就吃蜗牛吧!别想吃我做的饭。”
爸爸一边向妈妈道歉,一边去厨房帮妈妈烧菜去了。我把蜗牛端进书房,藏到一个角落里,认真写起作业来。
三
晚饭后,我关好房门,端出蜗牛盒子,吓了我一大跳,原来,它们已经爬到塑料盒的顶部,相互聚集在一起,像一对母子相互依偎在一起,真是亲密无间啊。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它们两个是怎么爬到一起的呢?它们之间是怎么相互联系,相互寻找的呢?
再一看,菜叶上竟然留下了两个大大的缺口,又一个问题跳了出来,老爸是怎么知道蜗牛爱吃卷心菜叶的呢?
正当我的思绪全都集中在破解蜗牛们一举一动的秘密时,妈妈再次闯进我的世界,不过她这次倒是“和风细雨”,劝说道:“儿子,你现在快把蜗牛端出去扔掉,看它们脏兮兮的样子,身上肯定有许许多多的细菌和病毒,真的不适合家里养。”
我仔细观察着蜗牛们的一举一动,把妈妈的命令全当耳旁风,一句话也没说。突然,我的左耳朵上挨了一下“二指弹”,随即,便传来责备声:“怎么,没听见我的话吗!”
“妈妈,老师让我们每周坚持写一篇观察日记,也叫周记,这你清楚吧!植物观察日记我已经写了不少,但是,有关动物的观察日记还没写过呢,要不,你就给我买一只金毛犬当宠物,好吗?”我反问妈妈。
妈妈一听我的解释,先是愣了一会儿,然后皱了皱眉头,露出尴尬的微笑,小声说:“那你还是去观察你的蜗牛好了!不过观察日记可要给我写得精彩一点哦!否则老妈不会饶你。小心连你和你的蜗牛一起赶出去!”
“谢谢妈妈,我一定认真完成作业。”我嘻嘻笑着,高兴的嘴巴都快咧到耳朵根那了,还冲着妈妈点头作揖。
四
从此,我忘记了手机游戏,忘记了电视追剧等等,一有时间,便守在蜗牛的旁边,歪着脖子,上下左右地打量观察。蜗牛的身体变化真是千姿百态:它们直线爬行的身姿,背上那沉重的“卧室”,也就是的蜗牛壳,忽前忽后,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快忽慢,看上去重的让人有些喘不气来。可是,在自己的摆弄下,又好似孔雀开屏那么轻松,那么自在。有几次我发现,蜗牛对自己的房子最有意见的时候,是背着房子越过90度拐弯时的关口,因为此时的蜗牛壳就像刀背一样压在它们的脖子上,我心痛的直呼太危险了。结果证明,我那是闲操心,它们有自己的破解之道,总是一次次平安的渡过难关,化险为夷。
观察蜗牛的头顶的那两个触角,就像动画片中天线宝宝头上的天线,显得非常灵活,前、后、左、右、长长短短尽在控制中。观察蜗牛嘴角下边的两根“短天线”,我和同学们都猜测,那一定是蜗牛品尝食物的舌头尖。至于它的背部,中间是一条稍微突起的灰色脊梁,两侧则分别有一条乳白色的带子,尾巴显得又细又长,好似我们写毛笔字的毛笔尖。再把塑料盒翻转过来观察,完全是一条乳白色的带子,显得极为鲜活细嫩,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餐桌上那美味可口的嫩豆腐。
忽然,蜗牛腹部的中间冒出一根黑色线条来,有时,也会是一根绿色线条,逐渐融合成一团形状各异的树叶状的图案。随着蜗牛的移动,这片“树叶”就被蜗牛仍在身后不管了。噢,我终于看明白了,这不就是蜗牛的排泄物“屎粑粑”嘛。
如果你把菜叶轻柔地放在蜗牛的头部阻挡它前进时,它会毫不犹豫地爬上去,迅速跨越菜叶;如果你稍微用劲碰撞它的头部,它的头部就会迅速缩回,直到消失不见。真奇怪!只见它的头部突然会从身体的侧面形成90度角度魔术般地冒出来,让人匪夷所思。
蜗牛在塑料盒内爬行时,当它遇到约1厘米深,1厘米宽的凹陷时(这种沟槽深浅宽窄可以任意变化)。有时,它的身体会变成一条有棱有角的水槽状桥梁而飞跃“天险”,有时会像一团稀里吧唧的橡皮泥填满槽沟,缓慢地移动过去,也就是说,它们的身体会适应各种形状的自然模具,表演出各种奇异的魔术造型来。令我不禁感叹的是:这小小的生命竟然蕴含着这么神奇的力量与生存方式,真有趣耶!
观察蜗牛的爬行动作,也是一种精彩的享受。
我的一对蜗牛,几乎都是关在塑料盒里度时光的。每天晚上我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给蜗牛洗个澡,换一片新鲜菜叶,逗它们玩一会儿才开始边吃点心。然后,看蜗牛表演魔术,过足了瘾然后才开始写作业。
有一次,我做完几道数学应用题,抬头一瞧,那只大蜗牛竟然爬出塑料盒,爬到我书桌前。
五
前墙上的一张《海洋世界水生物》油画,由于画面油光发亮,蜗牛爬行的速度飞快,看上去让人莫名其妙,丝毫觉察不出它身体有像毛毛虫那样地迅速蠕动,只是像一个微型滑雪板违反地球引力规律,倒行逆施,轻盈地向上滑动。
而我的这对蜗牛,却让我脑洞大开,喜不自禁。它们的腹部的的确确没有任何手脚之类的爬行工具,因为透明的塑料盒让我无数次从下面细心观察过,证明它们的腹部只有细嫩均匀的豆腐状结构,不像油画上快速爬行的秘密那样,深藏着为人不知的科学道理。我想,说不定这里面有一个比蝙蝠用超声波探路更为精彩的科学世界。
你肯定会问,小蜗牛怎样?那只小蜗牛啊,简直像个跟屁虫一样,整天紧随大蜗牛之后。我可以骄傲地宣布我的这项发现:蜗牛之间一定有一种神秘的语言沟通方式!后来,我又做过几次分离实验,把它们放到不同的位置,但它们总会相互找到对方,亲密无间地相依而眠,不过抓蜗牛时有一个千万不可违犯的技巧,那就是在它们的前面放一片菜叶,让它们爬上去,然后再移动它们到另一个地方,千万不可抓着蜗牛背上的“房间”垂直拉扯,那样,一不小心就会捏碎蜗牛壳,或许拉伤细嫩的蜗牛身体。
从此以后,我每天晚上都会让蜗牛自由旅行一会儿。有时它们会在白色涂料墙壁上拐来拐去地爬行,结果速度越来越慢,直到爬不动时,就分泌白色的粘液把自己粘到墙上开始休眠生活。这时我就用菜叶蘸些水,一滴一滴地滴到蜗牛身上,不一会儿蜗牛又恢复了活力,继续它的旅行梦。
小时候,只听大人们讲述以蜗牛为榜样励志的故事,如今养只蜗牛做宠物,终于可以换个视角看蜗牛,感受它们不同寻常的生存方式,欣赏它们生命存在的无穷秘密。如今,它们那弱小的生命,在我眼中已经不是一些微不足道小生命,而是一些高大无比,同样创造生命奇迹的大英雄!
作者:上海青浦区东门小学五年级,潘峣程,2011年10月10日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