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玉兰花写真(散文)

精品 【东篱】玉兰花写真(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578.7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288发表时间:2023-04-07 06:46:07
摘要:写过一篇关于玉兰花的散文,真的不过瘾,一篇文章不足以写尽花容花神,再来一篇写真吧。

【东篱】玉兰花写真(散文) 写真,是绘画、摄影概念;也指图画、照片作品。文学也可以纵意写真,是可以超越写真本义的艺术。我用文学的视觉,给崮山的玉兰花做一次写真。
  
   一
   用崮山海草社毕社长的话说,这半个月是玉兰花的“青春飞扬”季,生意很忙。花,忙着绽放;人也随着花事而忙碌。
   我喜欢村南曲溪一溜玉兰花,绰约照水总梳妆。当然还有我每年必须去看的遍布村落的数百棵柿子树,这都属于海草社和“春秋影社”的风景。毕社长对着我,做了一个揽入怀抱的姿势。
   我马上理解了。凡是美的东西,总归都有所属,望春的玉兰花,染秋的柿子树,都是季节里最美的风景,属于人家,毫无疑义。美,可以分享,但并非没有归属。
   于是,我更珍惜审美的机会了,天天去看玉兰花的青春美。玉兰花,堪称花神啊,赏花的脚步如有神助。玉兰花的美,天然去雕饰,无论米黄洒满天际,还是纯白素颜面人,无论淡紫娇艳,还是紫红妖冶,一律以微笑的姿态,霓裳起舞的样子,翩然于春。人们讨厌厚粉洇染的做作,但对玉兰花的绚烂投去的是艳羡的目光。来自自然的厚馈,即使是太浓甚至失真,也是喜欢,“淡妆浓抹总相宜”。
   哪个人的青春季不都是气息浓厚得像流油的感觉啊,所以,当我看到那些年轻人花枝招展地走过,总是投去羡慕的一瞥。如果青春是一副瘦骨嶙峋憔悴消瘦的样子,我会喜欢吗?满眼璀璨,这才是青春写真啊!叹什么韶华易逝,惊什么岁月倥偬,原来我们可以带着青春的记忆,去寻找曾经的样子,花容饱满的玉兰,总是给我们最满意的当年写真留影。
   我频繁地去崮山,是否就是想从玉兰花上寻找逝去的青春?回不来,我可以重温,因为玉兰花。
  
   二
   是的,在我的眼中,那些玉兰花就是十七八岁的年纪,含苞是青涩,绽放是蓬勃,无论怎样,站立枝头,摆着芳姿,羞涩不惧闲语,绰约不怕人言。一出场,就是亭亭玉立,芳压群花。每一枝,每节骨处,都不空,填满的是春芳,颤悠悠的是青春的秋千。花意,从来不会空着每一根树枝,春色也不挑剔树枝是否具有艺术性。突然冒出一个浪漫的想法,做一朵玉兰花,爬上某一枝。无论在什么位置,都可点染一枝春,渲染一树美。树下是游人如织,仰首的姿势如朝圣。崮山人允许游人可“折枝”,但不能多,一枝足矣。毕社长说,折枝人一定有自己的理由。
   我有了疼感,马上释然,折枝处,每年会分杈,一定多出几枝玉兰花。
   我特别喜欢素色的玉兰花。是点亮初春的光,光源来自树体,自带光芒的感觉,使得玉兰花有着骄傲的资本啊。料峭的三月四月,玉兰送来第一缕芳香,那么惊艳,那么洗肺。“俏立枝头”几个字,只有玉兰花可配,以绝美的站姿,于料峭中斗艳盈香,不仅仅是脱俗,更是傲然的气势。她不负“望春花”的名头,是真正的大牌,在寒意中无畏地绽放,这是一种孤勇,一个人在痛苦里,如果想到玉兰花的孤勇,都会感到自己连一朵花也不如。“亭亭束素”,“片片霓裳”,还有什么样的花朵可配得上这样的形容词?
   如果绿色太繁,隐匿了花色,我总觉得是遗憾。这个感觉说出来,立即得到了那些“春秋影社”的摄影人的赞同。写真,摄影人才是专业的,写真本来就是写生和摄影的专用名词。他们把镜头全都做仰角方向,一半玉兰花,一半海草房;一袭惊鸿,一片夺霞;或一树玉兰花,一个蔚蓝的天空。天空成了玉兰花的绣布,与朵云相映成趣。玉兰花配得上如此宏阔的背景,从不把自己置于花盆,安顿在断墙矮垣,什么样的花大气如斯?
  
   三
   我遇见一位来自河南的退休教师摄影爱好者龚老师。谈起摄影玉兰花,他说,要捕捉花和天空之间的“镂空美”,玉兰花绽花时,拒绝绿叶的遮挡,正是有着这样的艺术体现。他甚至仰卧地上,镜头和天空成直线,他说,不是虔诚,是为了艺术写真。我对艺术的写真很感兴趣。我想到伊斯兰教神秘主义者苏非的观点,他认为,光是绝对的,真主就是终极之光,除了这种光,一切都是虚幻。这种“唯光”理论,很可笑,但对于摄影艺术是有着启发的,龚老师说,光来自自然,无论背光逆光侧光趋光,用心灵和诗意去捕捉,照片就自带光芒了。他的摄影是在于获得一种象征性的时空感,这种感觉只有在大海和天空的背景下才可以获得,于是他来到海草社住下。仰视的视觉,还可以获得一种洞察的快乐。澄明的天空,蔚蓝的大海,还有那些代表沧桑的海草房,是他作品的背景风物和颜色,我想,他的这种艺术写真,是否是要表达时代在过去和当下逡巡的感觉?或者我暂时读不出,但这样的画面在我脑海里永远是一道考题。
   其实,我受到他的摄影思想的影响了,我想到,这就像一棵树和一个旷野,一个人和一座城市的关系。我们往往在乎个体的存在,而忽视了背景的力量。蜗居在一个人的城池里,永远不会有心灵的出口。想想也是,我们都生活在背景里,玉兰花的灿烂,属于大地和天空,她懂得了自己迎春开放才是大格局。
   我曾以手机去写真玉兰花枝头,拍下枝条上绿茸茸的诗意,破开节骨处的萌芽状态,去寻找花跃出的力量所在,发现花本身的精神,是否有点小家子气呢?我试图拍出花香氤氲的意境,细节被抓住了,但少写真的格局美。龚老师说,是很自我的感觉。是的,我看见的是“翠条余力引长风”,他发现的是“来作人间一笑欢”的韵味。
   龚老师说,他再等秋天来拍半岛的柿子,要拍出“秋香”来。这是卖关子,秋香可以通过光和影来表现?这是神秘的“写真”,我很期待。
   在他的启发下,我观赏玉兰花的视觉有意识地拉远一点。春风骀荡,玉花朵朵,远观若抛起的一方褶皱的手帕,玉兰树抛手帕,这可是求爱的表达,想伸手急趋去接住,却是一个可笑的动作。临风皎皎,翔空片片,静时羞赧,动如美女笑颦,姿容恰好,仪态极有分寸,唯有碰着海草房的枝头花吻着百年的海草,否则绝不做轻佻态。百年的草,当下的花,岁月不败海草,仿若时光呵护美人,成就的是美的气质,老是持重的美,美归根结底在于魅力啊。多么不容易碰在一起,百年一遇,岂不是爱情的写真?有风骨的海草,多么妩媚的玉兰花,怎么就不是天生的般配!
  
   四
   我还是喜欢玉兰花柿子树齐聚一起的海草社大院。凉亭其间,石凳随处,把风景搬到院里,虽然有些圈养的感觉,但也有风景在握的亲近感。我想用“庭院藏娇”形容,马上觉得格局太小,这里却是纳春秋大观的所在。
   春在玉兰树下吃,秋闻柿子香。一侧的“敬老餐厅”的晚饭已经开火了,那些做饭帮厨的村妇陆续来了,有的先站在玉兰树下看一看,闻一闻。一会工夫,30多位80岁以上的崮山老人陆续来了,我只好让出树下的座位了。看看餐厅门侧的牌子上写着“春华秋实”,我一下子就懂得了,这是一个格调,春华是春有玉兰花,秋实则是秋有柿子。多么别致的解释,很具象啊。当然,也是给老年人的祝愿,焕发第二春,曰“春华”;摘取丰收果实,曰“秋实”。村子每周有四顿饭,无偿供给老人。
   有村妇逐个给老人斟上茶,这是玉兰花茶,几片玉兰花瓣在沸水中起伏表演着,仿佛是仙子起舞,又像是镶刻在鼻烟壶里的风景画。我赶快查阅百度,发现玉兰花是古已有之的冲茶花卉,且是一味中药材。我也捧杯试饮,真个是香韵独特,且性味辛温,还有回甘。哦,我一下子就明白了,玉兰花为何也叫“辛夷”,但我只懂得了一个“辛”字,据说“夷”字还有故事。来不及细查,且含辛茹香吧。
   据说早餐还有“茶蛋”,是玉兰花茶煮蛋,我不知是何滋味,但知饮食与花相伴,真的是实现了屈原那种“食玉英”的千年夙愿。今年,他们从电视节目中学到了一个美食方子,将玉兰花捣碎以为泡米的原料,一夜半发酵,玉兰花的辛香渗透米中,做出的米饭有着更为丰富的口感。我未尝到,当属遗憾,且待明年吧。太多的美味写真,都喜欢摆出花样,而敬老餐厅在乎的是味道写真,让人们用味觉来体会玉兰花美食的魅力。这是一个探索美食的时代,文明和幸福,从餐桌开始。玉兰花还可以做出什么美食?每年还会有新“花样”吧?
   玉兰树下吃过晚饭,我是提前进入老龄化,毕社长说,等夜色赏玉兰,不然不会让我沾便宜的。
   海上生明月,夜赏玉兰花。花儿朦胧起来,月华初洒,夜色渐漫,居然那些开着的花也慢慢闭上花瓣,虽不明显,但已经有所表现。向日而开,临夜歇息,跟人有何不同?也只有在月色下,她的绰约之姿才那么生动,若比作仙女临凡,尤其相像,可就是花儿极多,仙女不会那么铺天盖地而来;我看作漫空的花星星,朵朵明眸,眨着眼,向月光问好,我也不能忘记给玉兰花问个好——玉花千队映华筵,硬摇庭月斗婵娟。辛苦了!美是辛苦的?我突然觉得自己并不理解月色下的玉兰花,何谈花语啊!
   我想去找已经歇息的龚老师,让他为月色下的月亮留个影。突然觉得,这是为难他,月光夜色,摄影怎么为玉兰花写真呢。或许他有办法。“可怜半夜婵娟影”,独对玉兰也写真。
  
   五
   凡是美的东西,都有期限,玉兰花望春而开,留芳人间总怀念。风华只半月,沧桑一秋冬。她孕育出的灿烂,看似轻易而举,实则艰难。世间多少事,与之相似。一曲一场叹,一生一纵情。风华短暂,也要极尽香韵,摆出姿态。
   采撷一缕晨曦,点燃蓬勃的生命;以花瓣捧住一片春阳,跳出最美的空中舞;把花蕊送给蜂蝶,听一曲蝶恋花;夺一抹月色,尽显绰约美韵。半月之后,香殒韵消,未负初春。
   离开海草社,我还是觉得自己亏了玉兰花什么,尽管夜色低沉,我可以掩饰自己的亏欠,但我不能就这样“全身而退”,玉兰花隐在夜色里,却有芳香暗袭而来,于是口占一绝《咏玉兰》与之——
   东风有意驻兰枝,谁料飞来为和诗。
   多少写真留倩影,着迷人间最芳姿。
  
   说明:《咏玉兰》步韵平水韵,符合平仄要求。
  
   2023年4月7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8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玉兰花,又名白玉兰、望春花、辛夷花、玉堂春,外形酷似莲花,因“色白如玉,8幽香似兰”而得名。据说其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有屈原“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的诗句为证。玉兰花姿绰约艳压群芳,前世今生扑朔迷离,一篇文章怎能写尽她的花容月貌?又怎能让“星斗其文”的怀才老师酣畅淋漓呢?因此,《罗绮三千》之后的又一篇超越了写真本意的“写真集”,挽着一缕晨曦,捧着一片春阳,向着我们款款走来。人间最美四月天,正是家乡崮山玉兰花“青春飞扬”的醉美花季。天生丽质,自带光芒的玉兰花,舍弃了浓妆艳抹,以天然去雕饰的微笑眉眼和芳容花姿,翩翩起舞。迎风摇曳,花枝招展,满眼璀璨,绚烂夺目。花容太媚?花香太浓?失真了?这就是青春的自然写真,羡慕嫉妒不应有恨,回不去的青春,因为有了玉兰花,可以重温。在怀才老师的眼里,那些玉兰花就是十七八岁的年龄,“含苞是青涩”,“绽放是蓬勃”,“亭亭束素”,“片片霓裳”。胶东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花堪折时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崮山人的大度满满的诗意哟!如果说,玉兰花摄影写真的效果需要在大海和天空的光与影下才能获得。那么,玉兰花的文学写真,还需要用心灵和诗意去捕捉。细节有了,如果再有沧桑的海草房做背景的颜色,风骨的海草,伴着妩媚的玉兰,那才是写真的大格局。海上生明月,夜赏玉兰花,格调已经足够风雅了。但“春华秋实”只有一半,要想得到大红柿子高高挂的写真效果,怀才老师和龚老师还得秋天再次光临。读到此处的我突发奇想,如果报春的玉兰花与点灯的柿子红同时出现呢?那应该是最好的写真效果了吧?就像《父亲和他的家雀》与《父亲的场》一样,《罗绮三千》和此篇也是一对姊妹篇,同样的精美!同样的奇妙!如果说前者是唯美壮观、浓墨重彩的玉兰花远景写意,那么此篇就是玉兰花精美细腻、呼之欲出的近景写真。如果说前者是一袭惊鸿、罗绮三千的天女散花,那么此篇就是霓裳羽衣、轻舞飞扬的贵妃醉酒。本篇是怀才老师的又一大美之作,审美的角度独特,体验丰富,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迷人的芳香。倾情推荐,共赏精彩。【东篱编辑:雪胎梅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408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3-04-07 07:07:02
  色白如玉,幽香似兰的玉兰花又出“写真集”了。不仅有莲花般的白玉兰,还有金灿灿的黄玉兰,紫气东来的紫玉兰,天天生丽质,自带光芒。如果说《罗绮三千》是唯美壮观、浓墨重彩的远景写意。那么说此篇就是精美细腻、呼之欲出的近景写真;如果说前者是一袭惊鸿、罗绮三千的天女散花 那么此篇就是霓裳羽衣、轻舞飞扬得贵妃醉酒。倾情推荐,共赏精彩吧。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4-07 09:06:21
  谢谢梅骨老师那么喜欢玉兰花,谢谢梅骨老师那么喜欢怀才的单薄小文,谢谢梅骨老师的精彩美评,谢谢梅骨老师的唯美编按。真的,常常觉得,春有玉兰花就足够了,并非我排斥别的花卉,玉兰花占尽春光总不休,令我沉醉。的确,写过《罗绮三千》,总觉得不过瘾,遇到摄影的龚老师,又得新意,于是再作《玉兰花写真》,把玉兰花事搬到纸上。辛夷,我上大学时读到屈原的楚辞,种下一个美好的印象,并未仔细考究,不过,我还是喜欢“玉兰”两个字,字字珠玑,都透着精美。在江山,怀才如梅骨老师所言,做了一个玉兰花的“写真集”,可能明年还要写,时过境迁,可能文意和文脉都不同的。文学的好,江山的好,在于留住我的写真集。也留住了梅骨老师精彩的编按和美评。遥握,问候春好!
2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3-04-07 07:38:13
  美字笔画并不多,可是似乎很不容易认识。爱字虽人人认识,可是真正懂得它的意义的人却很少(沈从文语)。爱美吧,爱花吧,爱怀才老师的玉兰写真吧,字里行间充盈着独一无二的人间至美。众里寻花千百度,蓦然回首,玉兰却在海湾月光处。独特的审美体验散发着迷人的芳香。大美之作,大家风范,怎一个美字了得!点赞美文佳作!问候怀才老师,敬上明前黄山毛峰三杯。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4-07 09:19:57
  肯定的,梅骨老师除了喜欢鼓励怀才,一定特别喜欢玉兰花,我为玉兰花谢谢你再度美评。喜欢你的仿句——众里寻花千百度,蓦然回首,玉兰却在海湾月光处。崮山前就是黄海一湾处,距海一里许,这里玉兰花争艳,给大海平添了一度春色。和目光3老师的认识一样,审美也永远没有止境,不要以为去就可以领略美的风光了,去几趟,美都无法被挖掘尽兴的,不然,我们在那么多的古诗句面前早就应该停笔撕碎宣纸,抛弃砚墨了啊。黄山有毛峰,更有玉兰花海,愿看到梅骨老师笔下的花之容。遥握,致谢!
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04-07 07:53:38
  看完这篇美文,我马上想到了老师的上一篇《罗绮三千》,我大致比对了下,重复处鲜有,可见老师对玉兰花的理解有多深刻,在玉兰花下,老师要说多少的情话!?梅骨老师也是个有心人,她将此篇和《罗绮三千》看做姊妹篇,不无道理。老师的行文、文采没得说,一如既往的漂亮,这篇里将玉兰比做皱褶的手帕和《罗绮三千》中花键如蜡烛的想象令我不能忘怀,神奇的比喻,只可偶遇,不可多得,版权属于老师,谁要再这样写,有抄袭之嫌。哈哈,老师创作辛苦,多保重,祝好!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4-07 09:25:41
  谢谢韩老师那么精细地阅读啊,谢谢美评。梅骨老师视本篇和《罗绮三千》为姊妹篇,我得感谢啊,也谢谢你的认可。写这篇,唯恐《罗绮三千》的内容出来制约我行笔,写过的东西,已经定格了美,再重复就是不尊重美了。真为去载看看《罗绮三千》,这篇文章的布局就和那篇迥然不同的。文章的两个比喻,是我静观所得,如烛,瓣儿就像燃烧而流的烛泪。这次再揣摩,得手帕意象,不过缱绻的瓣儿就像手帕被褶皱搓揉了,于是想到了抛手帕求偶的古俗,特别有意思。但我未展开,很想给读者一个再创意境的机会。更期待韩老师笔下的花出场。遥握,问候春好!
4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3-04-07 08:01:45
  我在百度玉兰花的时候,发现玉兰还有木兰的别称。据说屈原《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的木兰就是玉兰花。辛夷花,有时专指紫玉兰。还有春夏之交开花的广玉兰等等。玉兰花不仅芳姿绰约,艳压群芳,而且前世今生,扑朔迷离。看来,怀才老师的玉兰写真还得精彩继续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4-07 09:30:48
  有梅开二度说,梅骨老师口味三度开。谢谢梅骨老师的对怀才的期待。梅骨所言诗句,怀才年轻时学过,但一知半解,精力主要是挖掘屈原的精神之美,玉兰花是他精神的寄托,就不去关注了。的确了解也肤浅了,辛夷,只知是玉兰花的别名,未究其实,谢谢梅骨老师传授,崮山前也有紫玉兰,太浓,我还是喜欢淡雅,所以笔墨都给了白玉兰。明年再写吧,沉淀一年,玉兰花明年开应该更有一番风情的,因为我老了,玉兰花老不老,我未知,就像我说的,老也好,我观玉兰的老气质吧。遥握,谨祝梅骨老师春祺!
5 楼        文友:李湘莉        2023-04-07 09:32:07
  这个怀才老师,怎么这么好的才华,是文曲星附体吗?!哈哈。看来玉兰花还要写上十篇,我们慢慢欣赏,细细品味吧!美了美了,醉了醉了!说句实话,我用尽所有的好词来形容怀才老师的文美都觉不够!收藏了!遥握问候,谨祝一切都好!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4-07 09:45:47
  谢谢湘莉老师一直鼓励,谢谢美评。是因为玉兰花的美,征服了我们,我们才把情感都倾注在花上的。因一春的花事,牵连出太多的人间情事,所以,玉兰花是写不尽的。愿湘莉老师的青春如玉兰花开,蓬勃斗空云,摇曳笑颦美。遥握,期待你的佳作!
6 楼        文友:罗莲香        2023-04-07 10:36:36
  读怀才老师的此文,有文包诗的意味,又像一幅艺术写真画缓缓铺展于眼前,触之温润如玉,闻之香息袅袅,赏之心旷神怡。该文构思绝妙,行文从容,想象驰骋,玉兰在作者的笔下有婉约之态,又有豪放之格局;有蒹葭伊人的柔情似水,令人百转千回;又有以蓝天白云大地为背景,纵情怒放,释放青春魅力的豪迈不羁;有小家碧玉我见犹怜的娴静雅致,又有大家闺秀的眉眼如黛的风情万种。玉兰,在作者的眼里,是十七八岁的亭亭玉立,是芬芳馥郁的青春之花,是耄耋之年老人的第二春,是自带光芒的风华岁月,是崮山人的格局和大度,是慈悲之人内心的光芒,是德艺双馨之人灵魂的模样。结尾的小诗与前文呼应,相得益彰,凸显了主题。那份热爱与沉醉之情溢于言表,濡染身心,令人感怀不已。该文文辞唯美动人,摇曳生姿,让人如沐春风,如饮琼浆,赏不尽玉兰的风姿万千,极尽感受花开时节的美好。与花相约,与玉兰相逢,这是怎样的惊鸿一面,怎样的刻骨铭心。如此妩媚多情的花,如此动人心弦的花语,如此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写真,不负春光,不负赏花人。绝美之作,诗意奔涌,浑然天成,感佩才情,问候怀才老师上午好,万事顺意,心花怒放如玉兰!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4-07 10:53:12
  非常感谢罗老师如诗如赋的美词佳话。辛苦了,怀才不舍你费心耗神这般勤奋。我总觉得,在美的面前,如果还是无动于衷,还是慢吞吞,还是不理不睬,美就不会光顾我们,我想把玉兰花的容貌美神韵美留在笔下,写在江山的书页里。审美,永远没有止境,就像梅骨老师期待的那样,还想要紫玉兰的风采,我也为之冲动。是的,人生需要格局,凡花,无有高出玉兰的,凡花色之繁者,无出其右;凡花瓣之美者,万花皆臣服。所以,不能不为玉兰花做一组写真。正是在这样的思考下,来了第二篇写玉兰花的散文,唯恐重复,唯恐笔力不足,好在有罗老师的不断鼓励,才敢于呈现出来。但愿这篇写真,可以给喜欢玉兰花的文友一份美的礼物。遥握,远谢罗老师欣赏。愿看到罗老师笔下的精彩,期待……
7 楼        文友:岚亮        2023-04-07 10:53:26
  风华只半月,沧桑一秋冬。一曲一场叹,一生一纵情。海草社,玉兰花,在兄长笔下竟然显得如此多娇,诗情画意,风生水起,摇曳生姿,实乃神笔所为。叹服,点赞!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4-07 11:02:30
  非常感谢岚亮老师的精彩点评。风华只半月,沧桑一秋冬。这是我在《罗绮三千》文章里表达过的玉兰花的美点,这里简约提及,还是因为玉兰花的沉厚花韵让我不能舍得。一曲一场叹。此曲只应属玉兰,没有什么曲子有着“叹惋”之美的,所以我想移觉皆以表现玉兰花的绝声之美。已经收到岚亮老师贵州山行的佳作了,正在品味,愿佳作频频,江山多彩。
8 楼        文友:简柔        2023-04-07 11:44:57
  看花,拍花,人人都会。可是要懂得赏,懂得拍真不容易。怀才老师此文,让我们学到赏玉兰花,拍玉兰花的最美角度,最佳情境。玉兰花茶,玉兰花做的美食没有吃过,想来滋味不俗,满满期待。枝枝叶叶总关情,两篇玉兰勾魂摄魄,可熏醉漫长流年,可惊艳平淡的光阴。品玉兰之文,有吹花嚼嚼蕊的享受。厦门玉兰少见,待我明天满城找玉兰去。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4-07 11:49:13
  简柔老师的美评,总让我忍住冲动,静看字字珠玑,不胜喜欢。吹花嚼嚼蕊——这是多么煽情的美食吃法,怀才为尝试,下次拾取一瓣花,做如是情态,看看自己的样子。厦门有三角梅,艳如也。若不见玉兰花貌,可拿三角梅填充。非常期待简柔老师的美文,一日不读,感觉我俗。期待……
9 楼        文友:枫桦        2023-04-07 12:26:42
  老师的玉兰花,还绝非单纯去写花,里面有了许多的人文景观。花非花,自然要高于普通的写法,花与人相伴,相互映衬着,引伸为风景之源。有如此高洁的天物在映衬,把人的境界提高了。不自觉间,性情的陶冶是很受用的,也很入魂。我在想,那一个人被花香所笼罩,便是被花神所指定的。拜读好文!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4-07 14:27:36
  正如枫桦老师所言,人文的内容提升了花的境界,花事,不仅仅是花儿自身的事情,也有人的情感在其中。我也未想到,海草社庭院里别有洞天,将玉兰花事演绎到极致,一顿饭都和花儿有关了,很用心的感觉。不负年华,不是好好过青春岁月,耄耋之寿更是可爱的年华,应该享受花季的缤纷。谢谢枫桦老师的妙解。正在关注你的《大森林》第二部,期待精彩继续!
10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3-04-07 12:49:52
  因为喜欢花,所以曾经写过一些花,海棠花、大丽花、茶花、杜鹃花、百合花、合欢花等,但就是没有写过玉兰花,其实,家附近就有玉兰花树,白玉兰、紫玉兰、黄玉兰各种颜色,也曾在树下驻足观赏,也曾以蓝天为背景拍摄,却没有为心爱的花儿写一篇文章,只能说才疏学浅,读怀才老师写玉兰的两篇大美之作,让我心醉神迷的同时,也赞叹不已!也只有满腹才情而且有着深度美学知识的人,才能写出如此动人心魄的美文佳作!怀才老师这篇文章不仅写出了玉兰花的美姿美态,也写出了玉兰花的风骨和格局,还有玉兰花不为人知的美食的魅力,以及和玉兰花写真密切相关的摄影人和忙于给老人做免费晚餐的村妇,既有大美的风景,又有温暖的故事。文章语言精美,妙语连珠、令人沉醉!拜读老师佳作,大赞特赞!盛赞才情!问好怀才老师、遥祝春日安怡!吉祥如意!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4-07 14:24:30
  谢谢如菊老师对怀才两篇玉兰花文的赞赏。其实,各种花儿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和魅力,一旦观察细腻,通晓其历史,完全可以写出一些情调来的。背景不同,花容不一样的,在山野,有阡陌之趣,在路边有伴随之意,在庭院有摇风之喜。各不相同。愿如菊老师谢谢你的玉兰花,女人写花,滋味肯定不一样的。期待……
共 15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