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丁香】【护花使者】一个民办教师的苦与乐 (随笔)

编辑推荐 【丁香】【护花使者】一个民办教师的苦与乐 (随笔)


作者:闰土 举人,5922.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569发表时间:2023-04-07 12:42:57
摘要:人一上了年龄,就喜欢闲聊,三皇五帝夏商周的谝着、聊着,我呢?闲了除看看书,也喜欢接触一些名家、拜访一些名流,结识些有文化功底、写字和作画的大珈,一来想学习学习,增长些见识,二来也丰富一下自己的文化底蕴。


   人一上了年龄,就喜欢闲聊,三皇五帝夏商周的谝着、聊着,我呢?闲了除看看书,也喜欢接触一些名家、拜访一些名流,结识一些有文化功底、写字和作画的大珈,一来想学习学习,增长些见识;二来呢?也是丰富一下自己的文化底蕴。
   一日,我去看望一位德高望重的中学高级教师,由于职业的关系,他也爱好文学,喜欢写作,时间长了,我们就成了文友。这次我从县城出发,因路途较远,骑摩托行驶了近一个小时。
   我家在县城最北边的乔山脚下,而他居住在县城最南边。通过聊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难忘的印象。
   三月的天气,风华正茂,那迎春花已谢,柳絮满天飞扬,柳树吐出绿色的柳芽,粉红的桃花如少女的脸庞,含羞待放。那公路旁的野草,还有叫不上名的小花们,也尽情地展示着。田野里的麦苗绿茵茵的一眼望不到头,好像绿色地毯在铺着,偶尔天空飞过一群群小鸟,它们欢唱着春天的到来。
   我无心游览这风景如画的春天,一心想见见这位德高望重的文友。
   说是文友吧,是因为他长期关注着我的文章,近几年来不断的给我点赞留言。也可以说是我的铁杆粉丝,前几天我俩通过微信聊了一会儿,今天顺便来看看他。
   我知道他己年过七旬,教了一辈子书,可以说桃李满天下,现在全国各地都有他的学生,职位最高的都达到正厅级了。
   我知道他是从推荐当民办教师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闲聊中,他道出了他的辛酸。
   我出生在五十年代未,我说我受的苦多,但和这位辛勤的园丁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
   本来我的初衷是来见见面,闲聊一下,加深一下文友之间的感情,并没有其它意思。
   常言道:“三句话不离本行。”他是教师出身,最后又带薪上了大专、大学,到退休前己解决了中学教师高级职称,在他们村上,也算是数一数二的笔杆子,算得上一个能人。
   我们从文学写作谈起,他常常说我写的东西接地气,说的农民话、讲的农民事,很朴实耐读。而我恰恰是务了一辈子庄稼的农民,闲了胡划划,纯属娱乐、为开心罢了!并没有他所说的那么好。
   我们谈的很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觉,字字句句离不开文化,离不开写作,更重要的是相互探讨着,相互学习着,但主要是我向这位老前辈、老学者学习。
   在那人才极度贫乏的年代,这位文友,他高中刚一毕业,就被村上推荐当了民办教师,不久就拿到了民办教师代理证,成了正而八经的民办教师,每月村上给300分工,五块钱生活补助费。他常常在星期六上午上完课,不敢在灶上吃饭,下了课饿着肚子骑自行车回到十多里路以外的家里吃饭,周日在家里干完活后,再填饱肚子,又赶往十多里外的学校备课。
   他家弟兄们多,当时分家后四家住一个院子,当时家里蒸馍只有一个笼,它分给老大家,每次蒸馍时各家都要错开时间。免得面起来了,都要用笼。
   一日,街道来了一个串乡卖蒸馍笼的,他去一打问,一套只要五块钱,他看到那笼做工精细,价格又不高,就没有和媳妇商量把笼买下了,谁知拿回家后,还和媳妇淘气了,家里仅仅只有三块钱,那还是学校发给他的民办教师生活费,他没有办法,只得跟媳妇好说歹说,把笼留下了,媳妇给了他家里仅有的三块钱,他又向邻居借了两块,才开清了买笼钱。
   就借邻居那两块钱,他抽空卖了家里的旧书、旧报和其它废品,没有几天就还上了。
   就那笼,他家蒸馍以后也方便的多了,以后他搬家了还一直用着,两个儿子娶媳妇、家里过事都一直用着,记得前年才因过于陈旧不用了。
   文友的一番话,在我心里回味着,外面的太阳高照着万物,春天的天气不冷不热,屋内空气清新,墙上的挂钟有条不紊的走着,除过文友一次次添茶倒水,气氛好像凝固了一样。
   文友长叹了口气说道:“那时候他三个娃负担重,最小的女娃在学前班上学,老大跟老二在他所教的学校上学,每周日夜幕降临,他推出自行车,把老大向前带上几公里,让老大向前走。又回头再把老二带上向前走几公里后,让老二向前走,就这样倒了一段路又一段路,十多里路,得分三四次倒。有一次他和娃到学校后都晚上九点多了。”
   在学校,我们同挤在学校分给我的房子里,每天我舍不得在学校灶上吃饭,买来了蜂窝煤,在课余拔开炉子,烘上水,下课后我又做我三个人的饭。
   那时候的生活困难,两个儿子都长身体,我带上一周的馍,从家里带去的菜,三四天就吃完了。
   冬季,家里腌制的白萝卜、呛菜,是我三人在学校吃的菜,也是一冬三个月的主菜。
   这位文友他对我说道:“他常常晚上睡不着觉,自我安慰到,咱比前不足,比后有余,这样的生活就满足了。谁还能过的多好。”
   记得那年学校灶上改善生活,杀了一只羊,一个教师只分配一碗,外带三个麻花,其余要吃的话需要掏钱,他拿了一个特大老碗打了一份,让他熟悉的那个炊事员给他多打些羊肉汤,他让两个儿子吃了,他只喝了几口羊肉汤。
   他也常常回家告诉儿女,这一切都是黎明前的黑暗,只要坚持下去,读好书,就一定能够成功的。
   文友又说道:这样的日子终于熬过去了,苦尽甘来,那年他很荣幸,在众多的报考人员中,脱颖而出,他以前三名的成绩考上了宝鸡教育学院,这属于大专,也解决了我的商品粮户口问题,那时的一个商品粮户口的确不容易啊?
   又是一年一年风风雨雨过去了,多少个春夏秋冬,学校的学生出出进进,轮换着,教师也调动着,自己又一次被推荐后、考上了西安教育学院,这出来可是大学的文凭,也是又一次带薪上学,这是国家对他们的照顾,放在那个年代,是打着灯笼火把都找不到的好事。
   又一个两年过去了,自己满载而归,充实了自己的文化知识,他也想回来后又可以大展宏图,继续努力教好书,育好人。
   常言:“好人有好报。”这话想起来也不错,他的两个儿子都大学毕业,事业有成,一个女儿也大专毕业,有了理想的工作。
   我又一次抬头看看墙上的挂表,时间己走向十一点了,我要起身告辞了,谁知文友一句话:“您看上午了,您能走得了吗?”我想来时匆忙,也没有买什么礼品,在这里吃饭真不好意思。
   文友看出了我的心思,又忙打电话叫来了又一位文友、也是书法家来陪我,他来时又带了他的几副字画送我。
   上午我和这位书法家,在文友家吃过饭后,就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原创首发)
  

共 251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时光易过,往事却总在眼前。一位退了休的人民教师,一位喜爱文学的文友。一次造访,一席长谈,辛酸的经历再一次地浮现开来。好在,艰难只是一个过程。坚持、奋发、努力,光明与幸福便跟着来了。如今,子女安家乐业,事业有成。而文友自己呢?闲暇时,读读书,写写文章,约朋友喝喝茶,甚至还来上两杯酒,岂不快乐也!闰土社长喜欢结交文友,还不惧辛劳,远途造访,相谈甚欢,真正地兑现了古人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文字深沉,情感饱满,畅叙友情,交流学习,乐事也!!!【编辑:笑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笑君        2023-04-07 12:43:49
  闰土社长喜欢结交文友,还不惧辛劳,远途造访,相谈甚欢,真正地兑现了古人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文字深沉,情感饱满,畅叙友情,交流学习,乐事也!!!
以文字表达我的心声
回复1 楼        文友:闰土        2023-04-07 14:56:33
  谢谢总编在百忙之中编辑拙作,总编编按写的真棒,画龙点睛,能引导读者读好文章,也进一步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谢谢总编。
2 楼        文友:秦雨阳        2023-04-07 13:48:57
  文人的会客厅大概都这样,交心深谈,与墨为伍,纵论古今。闰土社长擅写文,喜交友,此乃雅兴心境之行为。造访一位人民教师,从民办教师做起,追求进步攀登,成为一名中学高级教师。苦是财富,苦是一种甜,一篇上乘的励志教材。好文,点赞!
一支笔曝光昨日泥香,几篇文絮叨无我烟雨
回复2 楼        文友:闰土        2023-04-07 14:58:11
  谢谢秦社精美的留言,您的留言是我写作的动力,向您学习。
3 楼        文友:娇娇        2023-04-08 05:44:51
  三人行必有我师!多学,多看,社长一爱学习的精神让人敬佩!
娇娇
4 楼        文友:娇娇        2023-04-08 05:51:21
  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需要我们有双发现美的眼睛!闰土社长朴实的文风,真诚的话语让人感动和敬佩!向您学习,永远做小学生!
娇娇
5 楼        文友:娇娇        2023-04-08 06:00:24
  祝贺丁香文学社团在江山44个社团排队中,在最美的红色区域名列前茅!可喜可贺!社长领导有方,功不可没,保持荣誉,争取进入江山八强!加油!
娇娇
6 楼        文友:野山梅        2023-04-11 09:34:06
  学习关注民生的好文!民办教师很是艰苦,待遇低下,我们经历过!
7 楼        文友:杜三平        2023-04-13 23:29:41
  读完我都感动得热泪盈眶,好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待孩子们好,总是把好的东西留给孩子,自己吃苦受累,我的父亲也是这般待我们。所幸付出获得了回报,孩子们有志气过得好就是最大的安慰。社长真乃性情中人,朴实无华,文如其人,被您的真诚,不辞劳顿广交朋友深深打动,拜读社长老师的大作是种享受
8 楼        文友:巧眉        2023-08-08 14:01:29
  作者的文友倒着送孩子上学的经历我也体会过。在我小时候,有一次,我爸爸自行车带着我妈,我,我三哥星期天出去。公交车等不上,我爸就带了三次。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