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烟火】妙音飞扬幼稚园(散文)
一
春风爽悦千草翠,瑞气清甜万象新。
今天醒得早,当我下楼晨练慢跑了一大圈后,太阳也快爬上了楼顶。刚准备回家时,小区一角幼稚园的喇叭里,突然飞扬出三字一句的曼妙童声,我不由得驻足聆听,心中即刻生起喜悦。心想这是孩子们是在齐诵《三字经》么?
隔着高过人头的白色栅栏间隙,只见幼稚园内碧绿的草坪上,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在两位靓丽的幼师带领下,一边和着喇叭里的男中音,一边踩着有韵的节奏,他们挥动着一双双小手,跳着欢快的礼仪操。
此时,我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孩子们吟诵的字节上。可能是有点年老耳背,听来听去,总觉得不是南宋大儒王应麟所著的蒙学《三字经》,一直没听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等经典名句。
正当我露出愁眉苦眼之相时,迎面走来了这家幼稚园园长小程。我与程园长熟悉有时,她的公爹,是我老友,我们相处,一直甚欢。
此刻的她,长发飘飘,笑容可掬,着一身藏青色连衣裙,配一双平底锈花鞋,非常得体大气,还透着一股澎湃向上的青春活力。
“哎呦!是我们敬爱的闲客老爹呀!好久不见了,快请您到我办公室坐坐,顺便再给我们指导指导!”小程打开园门,示意着我进来。
“小程园长,还是那么的谦恭啊!老朽了,我哪能指导你们哟!”我应答着,并很快随她来到了园长室。
室内张贴的一张张大幅图像,有的是儿童们摆着的各种姿态,灵动可爱至极;还有几组孩子启蒙教育的文字图案,特别吸人眼球。
二
程园长捧来一杯香气扑鼻的菊花茶,连声说着:“老爹快请坐,快请坐啊!”
我迫不及待地问道:“诶!程园长,刚才你们喇叭里播放的是什么呀?三字一句的,挺好听的。可我听了好一会,还是没有听清楚。”
“喔!这是小班的同学,老师正在教他们做礼仪操。”小程园长随即在桌上拿来一组大号卡片:“刚才我已看到了您的神态,就猜到您可能没有听清。”
程园长给我介绍道:“我们从小、中、大班的不同年龄,递次推广幼儿礼仪操,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了。三字一句,朗朗上口,简单易懂,便于孩子记忆。这些卡片上的内容,我们有的是从小班开始,有的是从中班开始,直至大班毕业反复学习。”
她说,这张卡片讲的是在学校的礼仪,共有二十个方面。
这是入园时的要求:
早入园,不迟到;见老师,要问好;小朋友,也问到;别父母,勿忘掉。
这是离园时的要求:
离园时,互道别;先老师,后同学;见爸妈,问声好;抱一抱,更乖巧。
这是入厕时的要求:
入厕前,先敲门;有人在,要等待;入厕后,要冲水;整好衣,把手洗。
这是洗手时的要求:
洗小手,不拥挤;排好队,袖卷起;洗手时,擦香皂;洗完后,水关掉。
这是喝水时的要求:
小水杯,双手拿;接好水,慢慢回;喝水时,归原位;小心喝,不浪费。
这是学习时的要求:
学习时,要坐好;认真听,勤思考;要提问,手举起;回答时,字清晰。
这是吃饭时的要求:
自己吃,不用喂;吃干净,不浪费;爱粮食,惜食物;粒粒米,皆辛苦。
还有这些许多内容,分别讲的是爱护公物、户外活动、分享玩具的礼仪;这是睡眠时,如何穿、脱衣服;如何正确睡觉,起床时,自己如何整理床铺;还有值日生的餐前准备,进餐时的几条礼仪。
我是听得连连点头,并称赞道:“太好了,真的是太好了!这是你们新编的‘三字经’啊!”
小程园长说:“不瞒您说,这都是我们学习先进得来的。您再看这张卡片,讲的是孩子在家里的礼仪。”
我说:“好!很好!现在的孩子,包括好多大孩子,在家里都没有规矩。有的家长一言,孩子‘九顶’!”
小程说:“您老讲的一点不错,所以这个孝道,我们要从幼稚园的娃娃教起,这比父母长辈教的效果,不止要好多少倍呢!”
接着,她用标准的普通话,继续给我逐一介绍。
这是如何尊敬长辈的:
长辈归,须问好;长辈忙,勿打扰;长辈倦,能自处;长辈寿,应恭祝。
这是如何关爱长辈的:
父母病,我安慰;父母累,递杯水;做家务,我帮忙;父母爱,记心上。
这是出门回家的要求:
出门前,整衣衫,道别后,门轻关,进家门,要问候,先换鞋,后洗手。
这是拜访做客的要求:
做客前,约在先,说人数,定时间,如约至,勿早晚,小礼品,人喜欢,入座后,坐相端,主人物,不乱翻,主人忙,要适时,先致谢,再告辞。
这是接待客人的要求:
客人到,起身迎,引入座,茶水敬,初相识,做介绍,带尊称,有礼貌。
这是如何待客的礼仪:
大人谈,就安静,若游戏,动作轻,客人走,说再见,客走远,门轻关。
这是接待小客人的礼仪:小客人,不怠慢,热心陪,诚相伴,同游戏,懂谦让,好玩具,能共享。
接着,她又将中班、大班学生,在公共场所如何讲话、倾听、排队、购物、交通、出游等二十八个方面应知应会的礼仪,给我做了个概述。
三
我越听越觉得新鲜,越听越觉得来神。我说:“听了小程园长的介绍,我想到了一个歇后语,现在就送给你:纳鞋底不用锥子……”
她狐疑地问道:“这是啥意?”
我哈哈一笑道:“两字——针(真)好!”
小程园长收起了笑容,装着很严肃的样子说:“您老人家不要光夸我们了,听我公婆常说,您满肚子传统文化的大学问,我这个晚辈向您汇报这么多,请客不如撞客,赶紧给我提提意见,讲讲要求嘛!”
我说:你可别听你公爹老在吹我,我只是一个好学的老者罢了。今天我真是大开眼界啊!如果我不说点什么,你就不让我走的话,那我就给你再提几点希望吧,有的你们肯定也会想到了的。”
我说,第一,把这一整套的礼仪操,继续做实做好,凡事认真坚持,都会有所成就。
第二,建议把这些卡片的内容,整理印发给每个家长,学校家庭,共同学习,共同领会,一起提升。
第三,身教重于言教。《弟子规》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老师、家长都要以身作则,把礼仪操条条落实到孩子的言行中,落实到大人和孩子们的日常中。因为这些礼仪,不仅要总结得好,不仅要背得牢,更重要的是要做到。
第四,大人小孩做得如何,还要通过集体这个平台,通过这个巨大的能量场,园长要有意识地引导,有计划地安排老师、家长和孩子们,逐一走上讲台,说出自己的礼仪做得如何,与大家分享自己做到后的快乐,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起到比学赶帮,共同成长的浓郁兴趣与强烈氛围。
四
突然,幼稚园的大班里,又飞扬出新的妙音,那是孩子们在颂读《弟子规》。我微闭着眼睛,静静听着这句句入心的天籁之音;接着,我又如痴如醉一般,欣闻王应麟正宗的《三字经》朗朗诵读声!
我说:“啊呀,聆听如此妙曼的童音,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啊!今天来到你们幼稚园,我好像一下子年轻了二十岁!”
小程园长说:“欢迎闲客老爹常来指导,同时也能经常地年轻年轻!”
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礼仪是歌,那是一首焕发向上的歌;礼仪是诗,那是一首没有结尾的诗!为孩子们播下优质的道德种子,为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教会孩子有孝心、知礼节,令行禁止、知行合一,不断提升自控自律能力,逐步锻造为家争气、为国争光的强大本领,是为真正善的教育开端也!
(原创首发癸卯兔年闰二月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