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微型小说 >> 【丁香】【护花使者】一日·4(小说)

编辑推荐 【丁香】【护花使者】一日·4(小说) ——一日(续集)


作者:徐其锋 白丁,2.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85发表时间:2023-04-09 13:10:01


   父亲看了《检讨书》,态度缓和许多。“你明天就到装箱车间,”他说,“自己每天早上起来乘公交车去。先持续六天。至于上学的事还要再考虑过。”
   我点头关上房门。夜临近迟暮,往窗外看,羽状的云丝占据大半视野,天色在残余的阳光作用下呈现清澈的湛蓝。几小时前做出了能够改变人生轨迹的决定,我此刻心态仍没有缓和,只是呆呆地注视书架上覆盖灰尘的《花背小乌龟》。这样耐心把平日里的悸动一棵棵连根拔起,花费大约四十分钟,上床睡觉。
   ……
   我首次在该地区乘坐公车,对线路和站台并不熟悉。经过一波三折的查找与询问,才抵达准确的等待处。我回想一路上的跌宕,任何一个差错都会造成结果的偏离,这使我不由胆战心惊。
   公车相对颠簸一些,尽管大多时候都行进在高速路段。同车的往往是老人,他们佩戴者口罩,却遮不处住面部延伸的褶皱。他们的目光往往盯着一处便不移开,透露出苍老者特有的缓和,像某种龟类。与这样的存在共乘一车使我甚感奇妙,仿佛也年长了数十岁。此外,我忍不住将这辆车看作驶向终点的班次,黄泉、地狱或天堂——总之是一个适合自己的终点。现在回想起来,那个公车的情形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一言不发、面无表情的老人们,他们傀儡似的驶在日复一日经过的道路,似乎成为了某种习惯;而行进在道路上,他们或许连这么做的缘由都已忘记、不在乎。既然如此,我想,这些道路还有存在的意义吗?难道所谓正确的路,是为麻痹人们而建立的吗?
   一个小时后我站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面前的车间顶部有几个大字:浙江制造,世界水准云云。走进工厂区,按照父亲的指示来到装箱车间,偌大的空间被铁质架台填满大半,木制的箱子可以看见未彻底埋没的铁钉。放眼望去只有两位阿姨弯着腰忙碌,她们直起身招呼我过去,寒暄几句便直接令我在几百个手掌大的纸胚上盖章,再把纸胚按虚线折成纸盒。头一天这样干了整个上午,感到指尖有些酸痛,腰背境况也不甚乐观。终于把时间消磨倒中午,去厂区外的一家员工食堂吃饭。
   据一位当着白领,高坐办公室的职员介绍,这家食堂的菜品绝非称得上健康美味,对此我只是笑着点头,然后掏出手机支付。老板娘生的十分肥大,灵活转动身躯用相比之下有些渺小的勺子为食客盛放。苍蝇在盆装的食物周围虎视眈眈,时不时揉搓着双手。我早已肚皮贴后背,也很是洒脱地点了几个菜,坐到屏幕闪动的电视机下,一边若有若无了解俄乌战争新局势。
   下班后父亲驱车载我回家。这时我终于可以彻底松一口气,不用担忧线路是否准确。我想,自己现在确实不能够在社会上独立生存,这么多繁琐的事物正等着我,永远不会减少,像一堆不断发酵膨胀的面团。过去我所秉承的观点,即注重内在、轻视外物之类,在此刻正悄无声息地褪去。金钱和能力是如此重要,无论人们在垂垂暮年时如何悲观当初没有选择另一条路,它们总是属于悲观之外的考量。
   我厌恶这番景色:老套,干燥,不纯净;有待施工的半成房屋,低矮的山群,枯黄而苍白的道路,江河中高耸着呻吟的抽沙机器——那些质量不菲的黄沙,将被水运到南京、上海,用于筑造数不尽的高楼。而各地黄沙的差价,令投标公司老总和施工头头的肚腩上又增添富裕的象征。但现在,我那习惯性忧伤的面庞和心海遭社会随手投掷的霹雳破坏为不可复原的碎片,正升起的新月无处遁逃,柔软的风终将被物质填埋。
   是的,路是我所选择的,只是这后果令我实在无法承受。当第一缕冰冷的光射入我的宁静,那种随和自由的生活便尴尬并内疚地死去了。“现在,”理性在车窗反光的注视下猛然惊醒,“放下过去吧。这是真诚的建议。”时间已至傍晚,黑暗压境,路灯四起,理性的嗓音愈发混沌悠长:“死去的已经死去,活着的仍需活着。”又说:“抛弃幼稚的臆想,积极面对下一步的困难。”
   周遭的灯光逐渐明显刺眼,我疲惫地垂下头。理性的呼唤如影随形,不由分说把躁郁的感性逼回了内心的墙角。
   ……
   次日我于六点五十五分出了门,在馒头店廉价地解决了早饭。“如果以这种消费水平,只还需要一张床就能活下去。”我迅速地思考一番,追上缓缓启动公车。
   我不愿再做盖章的工作,于是主动要求清洗成品齿轮。“是一大缸汽油,”其中张嘴时银牙闪烁的阿姨劝阻道,“很……很臭的。”“没有关系,”我点点头,“让我来吧。”拿过厚厚的塑胶手套。
   公道地说,令我不堪重负的并非汽油的味道(有大功率风扇用于驱散恶臭),而是一次次弯腰,在漆黑的液体中摸索,并用刷子擦洗齿轮的疲劳。随时间推进,我的左手手指失去了知觉,僵硬地保持着拿取的动作。如此又是一个上午过去,我将最后一个齿轮放到右手边的蓝色筐子,丢下工具跳起身来。鞋底早已渗透擦洗时溅出的汽油,这股气息一直到我去上学还坚定地留存,让同学不禁疑惑地问:“哪里传来的味道?”我倒是不在乎这些细节,直言不讳说:去车间里工作了几天,特此留作纪念。
   中午还去了员工食堂。偶然发现这里的菜品价格和学校一般无二,只是制作手法必定要粗犷许多。我不止一次抓耳挠舌,勉强接受了浓烈的咸味。一间不大不小的破旧屋子挤满中年农工,加上夏日午时的闷热,因而我也不止一次感谢这本不可饶恕的咸味——竟压下了横冲直撞的汗臭。真是一个平凡的奇迹。
   回到车间。既然齿轮业已清洗完毕,我只剩下包装的工作。两位阿姨也坐到矮木桌前飞快制作纸盒。钟表很快指向下午四点整,还有十几分钟我将自行乘公车归家。然而小窗外一道光亮划破了暗淡:闪电,雷雨的前兆。正犹豫不决,父亲发来消息:一起走吧。
   于是放下心投入工作中。车间时不时被照亮,随雷声远近,我察觉到难得的静谧。意料之内地,我喜爱这工作,因为它无需大脑飞速运转;但我不喜爱随之而来的疲劳与病痛、低下的报酬(两百元一日),旁人的冷眼。如果能一直得到这样的静谧就好了,我由衷地愿望,同时暗暗庆幸这样的工作机会,看似普通低酬,却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思考时间。来去的车辆愈发伶仃,亦收敛了原本飞驰的狂野;灯火逐渐在浓烟缭绕的村庄点燃,试图抵御从天而降的黑暗。
   ……
   夜晚我走出门去。小区外店铺的前方,古老的红色砖路遭到铲除,换成了平滑的石块。雨后行走其上不必担忧时不时四溅的泥水,但脚下那种特有的突出感是无影无踪了,促使内心也蓦地空洞一些。抬头往右,那座建造数年的高楼几近完工,已经包裹了厚重的玻璃落地窗,有部分背后闪烁着莹莹灯火,是工人存在的证明。在所有住客来临前,他们率先倚靠在一贯的石灰墙、石灰地板上,干硬的服装背部因来回摩擦沾染惨白的伤痕。我能确定的是,在随后酒店开始营业的数年甚至数十年里,没有住客会知晓,在他们怀着各式心情,沐浴、阅读、做爱或是睡眠时,他们所站、所坐、所躺的位置,先前有多少用干毛巾草草擦去汗水的工人;有多少夜晚席地休憩,心里却还担忧着生存的工人;有多少累得踉踉跄跄的工人的身影。而现在,当他们面对这至上而下望去,这伴随咧咧冷风的,绝佳的、免费的风景,有谁能从心底发出欣赏的欲望,有谁则被迫则困顿在金钱的红与蓝之中?他们是否会有如此的念头,哪怕是一丝——何不干脆张开双臂向前倾倒,让生的苦痛、倦怠,都消逝在下方快速逼近、杂乱无章的钢筋沙石中呢?
   但都没有。自我记事以来,这个小城无人由于跳楼之类的行为而死去。以暂住在那高楼上的工人们为例,我想,他们一定正尝试托起赡养家人的责任,把自己的生命力消耗在永无止境的搬运,和连余温也散尽的廉价快餐盒里。他们这么做是为了什么?活着又是为了什么?我不止一次疑问。为了家人吗?——但大多绝非为了自己。
   虚无主义——美丽而危险的术语,不可避免地被一些人按照字面粗略地进行了解读解读——既然人总要死去,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这真是一个不能见底的深渊,依稀记得当时我只是轻轻探头张望,也不由自主跌落了。我记得自己曾努力缩短目光的距离,但只是宛若尝试着抓起先前扔进池塘里的一把细沙。当一个人陷入虚无,很少有事物能将他挽回。
   我继续走,面朝西南方向“未涉足”处。周遭的景物逐渐变得冷漠,只剩刺目的广告牌驱离睡意。大约一小时的埋头前进后,我突然停下脚步,若有所思地望向前方。那是一座桥,没有行人,甚至没有来往的车辆,但两边各一排的路灯不依不挠照亮了冷清,倒显得有些阴森。我走上桥去。桥下不是河流,是茂盛的树林。橙光铺满道路,可惜有些单调。
   陌生——无尽的陌生。我意识到嵊州在此处便到了尽头,意识到我所熟悉事物的微不足道。五味杂陈是第一个涌入脑海的形容词。恐惧吗?茫然吗?担忧吗?我如此问自己。但没有,我平静地发现,我那正疯狂运转的大脑里,其实什么也没有。
  
   路的那边还是路
   城的彼岸还是城
   你问我靠什么活着——
   两眼望不到头的陌生
  
   按部就班的枯燥树
   日复一日的橙色灯
   路、灯形成桥
   下面种满安详的墓
  
   人们丢失了初到的亢奋
   蜗居在不能迁走的坟
  

共 35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真的进入工厂了,简单而重复的工作,实在有些烦人。即便,换了一项工作,依然如此,结果是一样的。劳累、辛苦、无趣,似乎就在这一刻,心里的不理解、坚持,好像有了不一样的思考。富家人的生活,从小养成的习惯,思想中产生的一些令成年人不解的迷惑。此时,是不是有了某种解读呢。作者非常擅于在场景中、细节中,捕捉心理的变化。这样的写起来,故事真实感人,更加的有意思。感谢投稿丁香,推荐阅读。【编辑:笑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笑君        2023-04-09 13:10:44
  作者非常擅于在场景中、细节中,捕捉心理的变化。这样的写起来,故事真实感人,更加的有意思。
以文字表达我的心声
2 楼        文友:秦雨阳        2023-04-09 17:03:14
  写完“检讨书”进了工厂,能与不能都要独立成为社会一分子,肩上有担子,身上有责任。自食其力,是社会对一位公民的最低要求。场景,细节,人物心理活动等描写很细腻。老师的文字功底厚实,学习了。感谢赐稿丁香!问好。
文学是用真情道生活的学问,用最美文字度我心。
3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3-04-09 19:44:33
  路的那边还是路,城的彼岸还是城。文意深远。文字功底深厚,敬茶。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3-04-09 19:46:14
  感谢笑君总编及时编辑,任劳任怨,勤奋工作,丁香有您真好!向总编学习。敬茶!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