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舟】四月,芬芳了谁的梦(散文)
午夜醒来,推开窗,明月已西沉,缕缕花香沁入鼻腔,我不禁打了个喷嚏。推开时光的门,四月迥然屹立在我的眼眸里和灵魂里。多少个岁月轮回,我曾和四月擦肩而过。匆匆那些年,无暇顾及四月的情绪,是我冷落了她?然而,她依然热情地朝我涌来。谁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呢?四月正好,洒向人间的都是美好!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抛开节日不说,但就“清明”二字便觉清爽。即使是清明祭祖,看到野外花花绿绿的色彩,看到坟头上正拔节的青草,纵便是有肃穆的神情,内心却也有种积极的情绪,慎终追远不假,还是祈求祖宗保佑子孙的为多。清明,清清明明,天地为之一新,是否是为了迎接四月呢?天地万物映入眼眸的都无比清澈明亮,在老家,举目眺望,蜿蜒秀丽的南山清晰可现,没有雾绕翠微的朦胧,倒是有“入目十分”的感觉。站在田埂上遥望,天空万里澄碧,辽阔无比,深邃无比!大地清丽,万物茁壮成长,春风一来,绿波涌动,让人目不暇接。眼前如有一大片草地或麦田,你不妨全然匍匐卧下,尽情吮吸一下泥土、青草、麦苗的清香,一昵四月的芳泽,会入鼻,入血,入心,一切俗务繁琐事会抛之脑后,灵魂在此刻会得到按摩和过滤。
我办公室里有不少绿植,其实我这个人有些懒,对于花花草草的没有多少耐心去打理。但是,为了装点“门面”,也就弄了一些放在办公室里。不过,都是由助理来打理。熬过了冬天,绿萝、鸭掌木、富贵竹都在四月的氤氲下吐芽开叶,似乎在向我昭示生命的力量!窗外路两旁有两排燕子树,都有几十年了,古树老枝,枝桠交错,显得古朴和安详,并不显得沧桑颓废。今年沂蒙大地春来得早,气温回升地快,三月底就吐芽,进入四月便长出许多新枝绿叶,一串串的“小燕尾”垂在枝叶间煞是好看。不忙时,看看它们,凝视或端详,总有一种欣喜涌上心头。一花一草一世界,它们用默默无语的方式展示生命的力量和真谛。总有枝叶要衰落,总有新枝要长出,应四时而变,顺季节而为。怪不得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之道,其实就是“大道”!
四月虽暖,也还有冷的时候。李清照曾在词中说:“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此语最有深意,虽然她写的是秋天,其实春天也类似。你心里有万千愁绪,眼前虽是桃红柳绿也未免伤怀。杜子美一生颠沛流离,其诗格调沉郁顿挫,抑郁伤感的氛围和色彩颇多。他在《春望》中有两句诗,大家都耳熟能详,“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眼前的景色是美好的,但是在诗人的眼中却是悲伤的,因为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可谓国破家亡!看到此景怎么能有心情去欣赏呢?南唐后主李重光其感时伤世之词可谓独步天下,也是国破家亡,沦为阶下囚,他有不少写春的词,可是大都带着悲伤郁闷伤感的色彩。他在词中说“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等等。春景越是美妙,他看到后就越伤心!还是苏东坡豁达一些,官被贬了,他也不消沉,气愤和伤心是肯定有的,不过苏东坡很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他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曾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你看,多潇洒,多豁达!可见,眼前景和心中景是不一样的,人世间悲欢离合是常态,以平常心看,以乐观豁达心态应对,即使冬日萧索,万木枯槁,只要心中有景,则眼中之景则美!
四月,什么都是欣欣然的样子,多么美好的季节!最好来一场春雨,不疾不徐,不大不小,没有冬天那么冰冷,没有夏日那么急躁,没有秋日那么萧冷。就那么轻柔和礼貌,万物在悄然中吮吸它。如果是头天或夜里来的雨,第二日清晨,你起早遛弯,会发现小区或公园角落里的树儿、花儿会长了许多、重了许多。怪不得杜子美在《春夜喜雨》一诗中有名句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花儿、叶儿经春雨的滋润便“重”了,可见杜子美多么细心,观察多么细致!这也是他老人家所有诗作中最积极、最喜庆的一首。四月,有雨的日子,你可以懒惰一下,放松一下,我知道,我会蜷缩在被窝里读读书,最好读唐诗宋词,写春天的都读一遍,你会发现,所有美好的和不美好的词汇都被唐宋诗人词人们用完了,写绝了!不止如此,一年四季,都写绝了!今人在古体诗词方面想要超越古人很难,至少我这样认为。在春雨绵绵的日子里,也可去茶馆要上一壶茶,找个僻静的角落独享雨落四月的安闲与静雅。或者独自关在办公室,看着春雨湿打绿叶、轻吻玻璃的景致,你可幻想,你可发呆。我常常喜欢发呆,放空一切,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这样,很是惬意!
四月如歌如烟如梦,更如一汪碧潭。有她的日子,更适合轻煮时光慢煮茶;有她的日子,如同阳光洒落山的背面,那些阴暗潮湿的心情会被过滤被冲刷;有她的日子,我们右手握住青山,左脚踏入绿水,让四月的芬芳滋润到你的心田,也滋润到我的心田。
不知,四月的芬芳是否会滋润到你的梦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