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相约游绵山(散文)

编辑推荐 【东篱】相约游绵山(散文)


作者:思年华 布衣,163.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23发表时间:2023-04-13 07:09:42
摘要: 

绵山是一个有着典故的山,也叫“介山”,和一位叫“介子推”的历史人物有关。我与战友相聚,一同前往,去追念这位值得尊敬的人物。
  
   一
   2018年9月,我和曾经一起度过了艰苦岁月的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兵团知青战友相聚在太原并州宾馆。久别重逢,格外开心,战友们欢聚一堂,度过了令人难忘的几天时间。活动结束后,我和其他十几名战友,又向西安方向出发,开始了一次新的旅程。
   那天早晨5点,我们便坐上了送站的大客车,与前来送行的战友挥手告别。至此一别,不知何时再见面,许多人都流下了热泪。
   坐上了去西安的高铁,很快就到了古城平遥,这是我们此行的第一站。
   平遥是我国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我们在那里游览了一天,第二天便去了绵山。我们设定绵山是目的地,大家都想着去寻找当年人物的足迹,显然是无法实现,可那种对古人的崇拜之情,我不能用能不能得愿来形容的。北京的大姐说,再为古人抹一次泪,有什么,我们这个年龄,不容易落泪了,难得有这样可以碰触心灵,催人泪下的情境了。
   北京的大姐更多的是感慨,也为此行寻找一个合适的理由。她说,我们这把年纪了,已经是老人了,但赶上好时代,我们的父母多还在,我们必须尽孝心,行孝事。那个介子推,一直是我的榜样,不为他的行孝方式点赞,却为他一颗感天动地的孝心而感动。我们是有儿女的人,我们要给儿女做个样子,倒不是让儿女为我们做太多,而是用我们的孝心来启发他们。回去就讲介山的故事,别带什么礼物了。
   只为怀念一个历史人物,感知中华文化的凝重与深沉。
  
   二
   绵山位于山西省休介市,属于太行山的一条支脉,最高峰海拔2560米。绵山风景区是国家5A级区风景区,拥有大小360多个景点。它虽不如华山那样闻名天下,但在山西乃至华北地区也是久负盛名。
   绵山也称作介山,源于一个催人泪下的历史故事。相传春秋之时,晋国贵族介子推随公子重耳逃亡十余年,饥饿时曾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和野菜一起做汤给重耳吃。重耳知道了很感动,说将来一定要好好报答介子推。重耳回国后便坐上国君宝座,史称晋文公。而此时的介子推不愿为官,便携母亲到绵山隐居。晋文公派人寻找无果,便命人放火烧山,企图逼迫介子推出山,结果却把介子推和他母亲烧死了。文公得知后悲愤交加,遂将绵山更名为介山,并下令在介子推被焚的日子不许烧火,家家户户只能吃冷饭,谓之“寒食节”。
   古时寒食节一直是民间第一大祭日,历朝历代都要放假,回家扫墓祭祖。据说到了宋朝寒食节与清明节合并一起了,逐步演变成今天的清明节,也正因如此,每年清明时节我都会想起那年游绵山的一段经历。
   踏上介山,才可深切缅怀。这是我的想法。我们这些战友刚刚经历一场狂欢,流下热泪,不惜一滴泪,再给一座山。大家觉得值得。
  
   三
   绵山离平遥不远,坐一个多小时的车就到了绵山风景区地界。汽车沿着盘山路缓缓前行。彼时正值中秋好时节,天高云淡,草木葳蕤,极目远望,三晋大地五谷繁茂,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汽车很快就到了景区门前广场。景区大门在山坡之上,需走十几米的台阶。抬头仰望,景区大门的门面是一个飞檐斗拱的建筑,气势恢宏、古朴凝重,上面立着“绵山”两个红色大字。门面上方有一幅红色的匾写着“清明寒食之源“六个金色大字。最引人瞩目的是门前屹立着一尊十米高的介子推铜雕像,高大英武,潇洒飘逸,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介子推的雕塑,有了特别的含义,是“不仕”和行孝的载体。
   景区内山光水色,文物古迹,佛寺道观,集于一体。走进这里会给人很多惊奇,许多寺庙道观和楼台亭阁都建在悬崖峭壁上,让人有“危楼高千尺,手可摘星辰”的感觉,可谓巧夺天工。沿着峭壁开凿了一条观光车道,行进其上,唯感叹不易。观光车在每个景点停留片刻,待游客上下毕,便驶向下一个景点。这里大的人文景观如龙头寺、龙脊岭、大罗宫等有14个,一天的时间是游览不完的。因晚上要赶去西安的火车,我们只能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有选择的游览,有时只在景点门前拍个照便又上车赶赴下一个景点了。
   被称为华夏第一道观的大罗宫占地三万多平方米是这里很重要的一个景点。它依山而建,层楼杰阁,画栋雕梁,金碧辉煌,可谓鬼斧神工。它是13层建筑,道家认为天有三十六层,之上为大罗天,大罗宫意为最高的仙宫。最高一层有许多仙鹤雕塑,仿佛仙境一般。登斯楼,仰望蓝天上的悠悠白云,远眺逶迤起伏的青山,俯瞰楼下一群一群的游人,情不自禁会想到苏轼在“赤壁赋”的一句话,“飘飘乎知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似乎还有一点飘飘欲仙的感觉,人真能成为神仙吗?道家的回答是肯定的,我想一个普通凡人是不会有此奢望的,然而,如果一个人若无烦恼、无杂念、悠哉乐哉的生活又与神仙何异?
   这里有讲经坛,群仙殿等诸殿,藏经阁里有“道德经”的木刻、石刻,堪称“道德经”文化之大观。看到这些文物,我深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深感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或是诸子百家学问都是深奥厚重的,非刻苦研修是不能领悟的。
   道佛选择天下名山,我想作为道佛,一定也看着介山的文化底蕴,修心才可行孝,是否是道佛存在于此的理由呢?人生烦恼多,以道佛之心对待,烦恼多少都是尘埃。即使背负着沉重的行孝责任,也会感到心地的敞亮。多少人,视父母未累赘,人生一世,可以寄托的东西太多,唯对父母的尽孝不能抛却。也许,这也是道佛共同恪守的经典吧。
  
   四
   我们在观光车的终点站下车,在这里坐缆车上绵山最高峰介公岭。由于这里的山势,不像华山那样险峻,缆车不是封闭的,坐上去,就像坐在公园的长凳上,刚坐上去还真有点紧张,两只手使劲抓住栏杆,生怕被甩了出去,但是很快就被眼前旋旎的风光陶醉了,甚至有些忘乎所以了。
   缆车徐徐上行,视野逐渐开阔,秀丽风光一览无遗,连绵起伏的绵山一望无边,山峦叠翠,犹似碧海一般波澜壮阔;脚下是幽深的峡谷,隐隐约约可见山涧流水潺潺;山坡上草木榛榛,缛而争茂,野花灿灿,似乎垂手可摘;鸟儿就在身旁唱着各种美妙的歌儿,似乎在迎接远方的客人;微风习习吹来,神清气朗,心旷神怡,此情此景都让人有些不想下缆车了。
   从缆车上下来,走在一条羊肠小道上,不一会儿,就到了介公墓地,这里有介子推的墓碑。古墓四周柏树环绕,嘉木葱茏,幽静肃穆,虽然蒿草丛生,石碑斑驳,显得有些荒凉,却也衬托出岁月之沧桑,历史之厚重了。作为春秋时代的贵族介子推鄙弃利禄,宁死不事权贵的行为是值得推崇的,宋朝大诗人黄庭坚有诗赞曰:“士甘焚而不公候,满眼蓬蒿共一丘。”
   本来再往岭下走就可以到介公神庙,可以一睹十米高的介子推和他母亲雕塑的风采,因时间紧张只能作罢。
   山上有一个摄影部,可以拍照并能立取。我们便以葱茏的绵山为背景照了一张,留作纪念,还照了一张合影,这张一尺大的照片一直摆放在我的书房里,看到它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绵山一行及我的那些亲爱的战友们。
   这张照片寓意非常深刻,我想把这篇镶嵌于框,置于我的房间,隔壁是父母的寝室,让照片时刻提醒着我,我从介山受到教育而归,我懂得自己的义务。
   从介公岭坐缆车下来,我们便乘车回到平遥,乘当晚高铁去了西安。在西安游览了华山、华清池等名胜古迹后又去了黄帝陵、黄河壶口、延安,最后又返回了西安。
  
   五
   现在该说说我们这个旅行团队了。
   我们一行十六人,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哈尔滨、鸡西、齐齐哈尔。年龄最大的张大哥70多岁,其他人也快70岁了。50年前这些人还是青涩少男少女的时候,就在一个连队里同甘苦共患难,一起开荒种地,一起修路建房;住过帐篷,吃过杂粮;水里抢收过麦子,冰天雪地里采过石头,在艰苦的岁月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次太原聚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相聚机会,大家在一起,忆当年,话友情;聊当下,谈今后;真是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如今年近古稀,还能结伴同行一起饱览了祖国大好河山,真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一生都难以忘怀。
   在分手前一天晚上聚餐时,每人都说了自己的感想。北京的大姐热情邀请大家去北京相聚,鸡西的小妹妹还没讲话就泪流满面说不出话来,还有人用歌声表达自己的心情,大家都特别开心,特别满意,都舍不得离开。同时还特别感谢这次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对她表示衷心地感谢,正是她跑前跑后、不辞辛苦地做好安排,使我们一路的吃住行全有保证顺利地完成了这次旅游。她一路上关心照顾每一个战友,她说要像对待老干部一样照顾好战友们,她的热心和付出的辛苦得到战友们一致的称赞。这一次难得的旅游已经深深刻在了大家的心里。
   不知话题为何拉到谈父母上。或许是因为介山一行,或许我们都想着家里的父母。大家畅谈,可以为父母做些什么,当然也有失去父母的,只能黯然伤神。我们这些人,年轻到老年,一直在忙碌着,很难想父母的事,倒是父母常为我们担心。谁解父母心,并非做了父母才懂得父母心,剩下的时光不多,保留遗憾,对得起父母,才是我们此行介山的最好总结。
   分别的时候到了,在西安火车站,大家难舍难分,互道珍重,期望下一次再相聚,再一起踏上新的旅途。
   连绵绵山几百里,仿若一部苍翠颜色的《孝经》,当年的故事依然鲜活。
  

共 37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清明和绵山有怎样的联系?作者先设疑,再徐徐展开。首先是寒食节的由来,还有寒食节和清明节趋于一致的演变。这个寒食节由来的故事我小时候听说过,感谢老师让我们重温故事。介子推在公子重耳落魄时候割肉事主,重耳登上大宝以后却远离他。这是真正的是视功名如粪土。重耳几次拜访不得,竟放火想逼迫介子推下山,怎奈适得其反,反而害了恩人性命。重耳就是战国时期,大名鼎鼎的晋文公。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的这天禁食热饭,所有就演变成了寒食节。而寒食节和清明由于时间相近,习俗逐渐合并。从此绵山改为介山,有了介公岭,愈两千多年香火不断,山也更加有名。其次清明和绵山的联系在于一次难忘的旅行。作者一行是老三届的战友,都是古稀之年,很多都是年少相识,然后回城天各一方,再聚首,都已白发苍苍。有这次机会相聚一堂,诉说愁肠,再游览一下秦晋大地风光,也足慰平生。绵山是这次游玩的重点,其山高林密,景色秀美,人文气息浓厚,尤其是被称为华夏第一道观的大罗宫,它依山而建,层楼杰阁,画栋雕梁,金碧辉煌,可谓鬼斧神工。它有13层建筑,道家认为天有三十六层,之上为大罗天,大罗宫意为最高的仙宫。最高一层有许多仙鹤雕塑,仿佛仙境一般。可惜时间有限没有看到十多米高的介子推和他的老母塑像。文章娓娓道来,如诉家常,景物描写细致入微,如身临其境,感情充沛,战友情深,想那摆在案头的合影也如这介山绵延的青松一样挺拔,笑傲风雪。祝各位老友身体健康,如大罗殿仙鹤长寿吉祥。推荐阅读,感谢此稿东篱,敬茶!【东篱编辑:天方夜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3-04-13 07:19:32
  我的家乡在冀东,父母辈生活在农村,他们还会说“快寒食了”当日讲究吃豆浆加鸡蛋蒸的鸡蛋羹,我的父亲做豆腐为生,到了这一天专门做豆浆,用两只桶挑来卖,随着现代化的推进,日历上都不见印着寒食节的字样,这个习俗也逐渐远去。重耳这个名字我想他是不是因为耳朵边上多长了一个小肉瘤,我们村就有这样的人。能在古稀之年同老友有这样的游历,兴哉!祝老师健康长寿,大家有机会再聚首!敬茶!
回复1 楼        文友:思年华        2023-04-13 11:54:56
  谢谢老师的精心编辑和美评,虽然一直柮笔难以写出精彩的文章,但此次旅游确实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因为曾经一起共患难的战友返城后都各忙各的事很难相聚, 这个机会着实难得,因此想记下一段经历,写出一段情,以留做纪念,这是写此文的初衷。本来清明节前就想写,因别的事耽搁了几日。也是写作水平原因,文章不够丰彩,恳请各位老师指教,问安,致敬!
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04-13 08:20:53
  感觉很久没见老师的文章了,问候老师!文中写绵山,也写绵山的历史典故,其实,实写的是浓浓的战友情。历史慢慢远去,战友情如绵山,巍然屹立,四季常青。感动人心的好文,拜读学习,祝健康、笔丰!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2 楼        文友:思年华        2023-04-13 12:06:17
  首先感谢老师的挂牵,最近有些别的事情,动笔少了,但我还是经常上江山看各位老师的大作,很受教益。您说的是,我就是要通过记述旅游经历来表现战友之情,写得不好,见谅!祝老师安好,诸事遂顺!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4-13 08:39:52
  绵山,即介山。一段感人肺腑的历史典故,一个独立特行的人物,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代表,尽管是一个侧面,足以看出华夏精神血脉。作者在晚年,战友相聚,一同登山,不仅仅是享受山水风光,更重要的是缅怀仙逝的古人,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战友情,放在这座山上,更有深意。思年华老师的文章,写得简约精粹,写景质感,达情朴实。遥握,问候老乡,谨祝创作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思年华        2023-04-13 12:38:57
  感谢老乡师长的精美点评和赠诗,您说 的很对。一些名山大川我也没少去,像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黄山的秀丽,都比绵山有魅力然我独写绵山,诚如老师所言,战友情在这次旅游中得到了升华,另外此山的人文景观也很吸引我,这篇文章没有详细写。也是此文缺欠。还是文笔不键,功底不足啊!老师的大作每篇都拜读,非常敬佩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娴熟的写作技巧,向您学习!祝您安好!,诸事遂顺!
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4-13 11:11:14
  作一首七绝《咏介山》,请思年华老师吸纳——
   茫茫介岭藏名典,战友同温一卷诗。
   相聚何须攀绝胜,心香一缕更能期。
怀才抱器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4-13 11:22:53
  勘误:吸纳,改成“笑纳”,打字不看,出来这么一个字眼,见笑了。不好意思。
怀才抱器
6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3-04-13 13:24:45
  思年华老师与战友们一起结伴同游的经历,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绵山,因为有着厚重的历史典故而闻名于世,介子推淡泊名利的精神令人敬佩!与战友们一起游历中国大美河山,缅怀历史人物,意义非凡。文章详略得当,层次分明,情感真挚,思想深邃,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战友情,感人肺腑。拜读老师佳作,大赞!问好思年华老师,遥祝春安!
回复6 楼        文友:思年华        2023-04-15 17:19:58
  谢谢老师老师的美评也是对我的鼓励。这的确试一次难忘的旅游。绵山并不是国内名山却因为有著名的典故而吸引人,除此之外我觉得绵山绿化堪称独特,虽说许多名山都有树,(也有秃山)但如此山峦叠翠,一片绿海的大山,值得一游。感谢老师的关注和鼓励!祝老师安好,诸事遂顺!
7 楼        文友:枫桦        2023-04-13 14:49:01
  介子推的大义是让人推崇的,割肉煲汤是其一,他不想为官,重耳复国后,要请他回去,他却躲在山里不肯出来。有人出主意,放火烧山,就可以把他逼出来。没想到的是,他宁肯被烧死也不现身!寒食节纪念的是一位大义士,实至名归!老师的文章写得真好,轻松自然,脚步轻盈,目光所到之处,一定有自己的断想。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7 楼        文友:思年华        2023-04-15 17:32:16
  感谢老师的美评和鼓励。您说得好,绵山之所以久负盛名是和这里的著名典故分不开的,中国人历来崇敬先贤。介子推历史上却有此人,司马迁的史记里有记载,当然也有后世人的传送,然不管历史事实如何,所宣扬的忠君爱国,鄙视利禄,不事权贵,宁死不屈及孝母之举都是符合世道人心的。祝老师安好诸事随顺!
8 楼        文友:吴孟友        2023-04-13 15:14:37
  第一次拜读思老师大作,问声好!文章情感真切,描写细腻,语言流畅,文字功底深厚,思想深邃。读罢,学到不少知识。好文,大赞!敬茶!春安!
回复8 楼        文友:思年华        2023-04-15 17:34:03
  感谢老师的美评和鼓励!祝老师安好诸事随顺!
9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4-13 18:03:48
  一篇感人的游记,与战友同游绵山,又叫介山。很久以前发生在介山的感人故事历历在目,沿途的风景似身临其境。拜读老师佳作,问候老师,祝安!
回复9 楼        文友:思年华        2023-04-15 17:34:20
  感谢老师的美评和鼓励!祝老师安好诸事随顺!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