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不可救药的母亲(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不可救药的母亲(散文)


作者:红尘一莲 举人,5843.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181发表时间:2023-04-13 20:26:04

母亲的不可救药,让我心痛,痛到无能为力,也让我无奈,无奈到手足无措。她的勤劳近乎疯狂,以致于深陷劳动的漩涡而不能自拔。有人说,勤劳到不管不顾,一旦停下来,便是走到生命终点的信号,所以,我在百般劝解而无效时内心总是填满着担心,也希望她永远不要停下来,一直劳作着,不是我心狠,是我实在没有改变的能力。
   年轻时的母亲,是庄稼人中的佼佼者,这在许多年老人口中得到过验证。父亲忙于工作,搭把手的次数也是有限,大多数的农活都落在了母亲的肩上,母亲虽然有过抱怨,但抱怨并不能留住春耕夏收的农时,只能在一次次咬牙坚持中锻炼成为优秀的土地里的舞者,不仅是耕种收割样样出色,更有容颜上无可替代的土气。
   因为父亲工作,奶奶小脚,我们三兄妹又都读书,加之包产到户后的农活全凭手工和体力,所以这一切的一切,扛在了母亲的肩上,以致于她笔直的身体有了弓形的模样。在农村,一般的耕地,套辕拉车,挖牛粪等费力气的活计都是由男人完成的,父亲没有长期劳动的积累,以至于干一点农活便会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无奈的母亲只得自己出面,吆喝牲口耕田,运输收割的麦子,到老远的地方给牛割草,大热天一个人在麦田里的单打独斗……几乎都是母亲活着的所有主题。为此,我一直以为,母亲的力气比父亲大,而且是用之不竭的,所以在母亲提起笤帚追赶我时,我会瞬间溜得无影无踪。也许是那个时候劳作时的无依无靠,才造就了如今与土地有关的事情而形成的绝对服从自己的不可更改。
   年轻时有着用不完的力气,还可以理解,但到老时全身哪儿都不舒服,还会如此执着,确实让人不可思议。但是,作为儿女的我们又能如何呢?
   曾记得,母亲在西安给弟弟带孩子期间,刚开始,孩子小,需要母亲做的事情太多,她也没有太多精力思想其它。但当孩子从幼儿园上到小学以后,母亲的剩余时间多了起来,原以为她会享受那些城里老太太的生活。我们还劝她除过买菜做饭以外,可以跟上别人跳跳广场舞,也可以自己坐公交车去外面逛逛,可是母亲天生不是会生活的人,从骨子里以为自己就是做农民的命,永不停息的劳动是自己的责任,自然更谈不上精致和享受。
   不知什么时候起,母亲捡起了垃圾,弟弟说他的楼门口都快成垃圾场了,什么饮料瓶,废纸箱的弄了一堆。这都除外,弟弟家住七楼,而且又是靠步行,不知母亲每天拖着那么多东西是如何一步一步挪上台阶的。为此,弟弟和母亲吵了一架,母亲还哭着向我告状,我深知母亲的倔强,只好劝弟弟妥协。无奈之下,弟弟帮母亲买来手套和手拉车,由她任性去吧。一旦发现她的努力有了收获或是形成上瘾性的执念以后,越发不可收拾。每当一次没有任何成本便会赚来二三十元时,母亲便把自己以为从天而降的喜事告诉了我,并且还自豪地说道,她可以不用弟弟给的零花钱,就可以满足日常开销,我知道,她只是想利用自己卑微的力气减轻弟弟的负担。几年过后,据她所说,她捡到的垃圾除去生活费外,自己还节余了几干元的养老钱。
   现在,母亲回到了她那个心心念念的老屋,回到了她曾经流过汗水的土地,母亲的勤劳更是变本加厉,而且被发挥到了极致。原本被我们抛弃多年的老庄子碾场,上面早被荒草霸占,可是母亲总有不舍。于是,怀着前几年因为她在西安而对土地产生的亏欠,以及深情的土地寄予的力量,硬是一镢头一镢头把荒地整理成良田。每年的春天,划分为几块,分别种些豆子,洋芋,谷子之类,面积不大,但秋天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当母亲拿着不多的收获满含自豪地送给我们时,显得分外开心。然而一旦遭遇到我们拒绝或者不屑一顾时,失望中多是对我们忘本的教训。
   记得去年的秋天,忙碌中的我好不容易回家一趟,母亲说,今年夏季的雨水太多,导致拖拉机翻过的土地不平整而且有许多坷垃,便想带我整理田地。一到地里,妈呀,不看则已,一看吓我一跳,满地横七竖八地躺满笔挺的特大坷垃,一镢头下去,人家像嘲笑似的更加端正,而我的胳膊也被震得发麻。我没有信心解决它们,便动员母亲不用去管,待到耕种时有的是旋耕机。可偏执的母亲似乎觉得她还是当年的她,所以使出所有的力气去对付那些坷垃疙瘩,看我实在无心干活兼之许多抱怨,不耐烦的母亲终于将我赶回家。等到我一觉醒来,做好晚饭,母亲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家。我虽然心有愧疚,但实在没有多余的力气,只能苦口婆心地让母亲接受我的建议。
   以前,家里凡是有考上大学或者户口外转的,土地都会被统一收回重新分配,不知是村上忘记了我们,还是母亲用了欺上瞒下的伎俩,总之,我们家的土地这么多年没有过减少。我们总劝母亲,让把土地借些给别人去种,我们想帮忙实在没有时间,可多疑的母亲总怕有借无还,就像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别人照管,怕一不小心会弄丢一样。偶尔有一两块零碎的田地,在我们坚持不懈地劝说中,终于有了松口的迹象,然而,一到耕种的季节,凡是能有种子发芽的地方,还是被洒下均匀的五谷杂粮。
   前几天,母亲说她的脚疼得厉害,我们想带她去医院检查一下,固执的她道听途说得来的消息是检查没有作用,只让照着别人的药盒去买些现成的药。就这样,糊里糊涂吃了些药以后,她只要跑到田地里大干一场,感觉好了,但当她闲下来的时候,脚依旧疼的厉害,这样的母亲让人哭笑不得。
   到了周末,我们本想带母亲出外逛逛,看看风景,吃些大餐。现在母亲给小妹带孩子,平时用于土地的时间也限于周末和假期,然而母亲非得把所有的周末都用于耕种,这周挖地,下周盖薄膜,这周种谷子,下周又栽菜苗,恨不得把整个春天都留给自己。偶尔回得家去,母亲还带着我看看她的成果,菜地里长势良好的菠菜,蒜苗,大葱,田地里刚露头的豆苗,胡麻的嫩叶,似乎那些成了我们之后她另外的孩子,都被她妥善地照顾着,看着地里的秧苗一天天长大,她也似乎有了当年的感觉,那段不知疲倦永远精力充沛的美好岁月。
   我一直向望的母亲形象是大方得体的装扮,优雅闲适的生活。可是,我的母亲却是彻底把自己弄成土里吧唧的农民,好像离开了土地就不能活命的那种。她的衣服常常沾满泥土,她的头发常常一股汗水的味道,给她一件近乎千元的衣服,她除过骂我们败家子外,还成了衣柜里可有可无的存在,遇到这样的母亲,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呢?
   我曾经一度劝过母亲,让操劳了一辈子的她有个舒心的晚年,让她穿上喜欢的衣服,闲适地逍遥几年,然而这只会让她无所适从。人常说:对父母最好的孝顺就是顺从,可我们这样的顺从,换来的是母亲肆无忌惮的辛苦。母亲常说:我还能做得动,你们挣钱也不容易,能省几个是几个,我现在能养活自己,不用给你们添麻烦。其实,母亲所有的付出,所有的辛苦还是为了我们。我觉得,只要母亲还能行走,她的勤劳是竭尽所能的,她的勤劳是对年华渐老的对抗,她的勤劳是不可救药的。遇到这样的母亲,我真的很无语,不知是该嫌弃,还是该感到幸运呢?
       

共 274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是一首唱给母亲的赞歌。母亲的不可救药,不是她的缺点和毛病,却是农村人的美德——勤劳。母亲年轻时,因为父亲工作,奶奶又是小脚,作者三兄妹在校读书,地里的农活全都落在了母亲柔弱的肩膀上,母亲渐渐成为人们眼中的“女汉子”。现在母亲老了,母亲又开始来城市为儿女们带孩子,作者以为劳累了大半辈子的母亲总算可以享受生活了,可是母亲竟然捡起了垃圾,而且积攒了几千元的养老钱。回到老家后,母亲又把荒芜多年的老庄子碾场改造成良田,家里的责任田更是精心打理,辛劳着也享受着收获的快乐。即使是脚疼,也难以让她放下劳作了一生的土地。作者想让母亲有一个舒心安逸的晚年,可是母亲浸淫到骨子里的勤劳却让她割舍不掉属于她的那一亩三分地。对于母亲不可救药的勤劳,儿女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顺从她的心愿,并希望母亲的勤劳可以抵御岁月的沧桑,对抗渐老的年华。祝愿母亲健康长寿,永远拥有属于自己的快乐生活!倾情推荐,佳作共赏!【编辑:淇水碧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3-04-13 20:28:57
  作者以深情的语言,细腻的文笔,赞美了勤劳善良,朴实无华的母亲,奉献出一首唱给母亲的赞歌。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回复1 楼        文友:红尘一莲        2023-04-17 11:00:23
  谢谢碧柳姐的精彩解读,辛苦了!
2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3-04-13 20:31:08
  文中的母亲是大部分农村女性的代表,她们勤劳能干,用柔弱的肩膀支撑起了一个个家庭。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回复2 楼        文友:红尘一莲        2023-04-17 11:01:42
  母亲就这样一个不会享受生活的人,也许,对她而言,勤劳着,也享受着。
3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23-04-17 07:27:17
  勤劳善良的母亲,对土地有着浓浓的感情,也许母亲觉得只有在土地上春耕求收,才能发挥生命的价值。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3 楼        文友:红尘一莲        2023-04-17 11:04:48
  我也是这样想的,她们这一辈人的舞台就是土地,她们就是土地的主人,也是土地的舞者。
4 楼        文友:赵亚亚        2023-04-17 17:11:32
  一边读一边难过,一边难过一边读。读着读着想起了铁凝的小说《永远有多远》中的白大省身上永不放弃的善良,套在老阿姨的身上,那就是永不放弃的勤劳。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