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璞】天清地明(散文)

编辑推荐 【文璞】天清地明(散文)


作者:静净 秀才,1450.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16发表时间:2023-04-14 09:29:23


   清明,天清地明。万物至此,在一番好风好雨之后,呈现出一派燕子归来筑新巢,春花绽放,桃红柳绿,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怡人景象。
   清明,中华传统祭祖的日子。人们缅怀先人,祭祀先祖,牢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老一辈人打下的江山,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敬畏生命,珍惜当下拥有。
   因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是自然节气点,又是传统节日,又吸收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
   今年清明,恰逢农历闰二月,清明当天又是阴历十五。互联网上这几天的信息量很大,关于民间的一个说法:“清明逢闰月,扫墓要提前。”说是“闰月”多出一个月是“虚”的。因此,很多亲朋好友清明祭祖已经提前完成。还有“闰月清明不上坟”、“闰月清明不动土”等等类似的“忠告”刷屏朋友圈、亲戚群。现在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很快,铺天盖地。很多中老年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简直令人费解。
   祭祖跟闰不闰月有啥关系?“闰月”是历法置闰方式的一种,也就是农历一种记录天数的方法。阳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为一回归年而制定的。阴历则以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而制定,根据月相确定日期和月份。就是为了调和阴历、阳历的天数,“十九年七闰”。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因此,在轮转中十二个月的任何一个月份都能轮上“闰月”。
   今年的我们总感叹生活太快,时间不够用。干嘛要跟年月日较劲?正所谓年年是好年,月月是好月,日日是好日。好时辰、好地理,都不是在心外,只要心好,日日都好,处处都好。
   清明扫墓就是为了表达对先人的思念之情,点上三支香,轻捧一束鲜花,献上糕点、水果等物品。然后清理墓地上的杂草、打扫墓碑,并点燃纸钱和香火,祈求祖先在天堂安乐,保佑后代子孙兴旺发达。
   还有,记得我读书的时候,清明节这一天会去革命烈士陵园扫墓,瞻仰致敬缅怀战争时期凛然就义的革命烈士;和平年代壮烈牺牲的人民子弟兵等。让我们铭记并珍惜和平时期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英烈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精神财富。回望历史,正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致敬英雄魂。
   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的诗,道尽了人们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心情,而雨渲染了所有的情绪。
   清明,在我的记忆中,总是跟雨有某些情结。本该是阵阵春风吹拂,丝丝细雨伴行;深深浅浅的思,流过眼眸;浓浓淡淡的情,迈着轻柔,或许能淡化忧伤的侵扰,与先人闲话家常,愿天上人间共安好。
   今年清明,不同往年,疫情终于稳定了,大家可以亲自上山祭祖。可是又赶上“闰二月”,大部分人都提前去祭扫了,清明节四月五日放假一天,故去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也一定也是四月五日放假一天,居然又错过的团聚的日子。
   记得疫情三年,受其防控影响,有的选择让公墓工作人员代为祭扫;有的选择预约扫墓;甚至出现了一个“云祭扫”的活动。这些“虚拟扫墓”尽管同样可以寄托哀思,追念亲恩,但是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是不是特别像“看图吃饭”的感觉?能饱吗?
   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追根溯源在于孝道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传统祭扫习俗自然不能摒弃。
   清明前夕,四月四日午后,天空中飘来一片片乌云,遮住了晴空,朦朦胧胧的,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轻烟笼罩着,“滴滴答答”憋了很久的“泪水”试探性地挥洒,仿佛怕惊扰了午睡的人们。此时,我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都是明天清明上山祭祖的用品,放到妈妈家,明天一大早晨从妈妈家出发。
   傍晚时分,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狂风卷着暴雨像无数条鞭子,狠狠地抽打在路人的身上。路人行色匆匆,手上撑的雨伞简直就成了摆设;马路上的积水越来越多,形成了一条条“奔腾喧嚣”的小河。短短的几百米路程,自己的衣服、裤子、鞋子都跟雨水来了一个亲密的接触,急速行驶的车辆,溅起高高的水花,荡起了无数的涟漪,路上的行人都成了浪漫脱俗的“湿人”。明明是人间最美四月天,却觉得凉气逼人,余寒未消。就这样被滋润着,舒服、清醒!
   这场豪雨从“情深深雨蒙蒙”到“狂风暴雨”、“雨一直下”。据悉,全市大多数地区雨量都达到了大雨或暴雨的级别,这样规模的降水在大连三月、四月上旬的历史上是很罕见的,而且伴有短时强阵风,最大风力可达十一级。
   “泪水”已经宣泄了一整夜,四月五日清晨雨势渐小,可没有停的意思,我撑着伞,背了一双红色的高帮水靴(跟朋友借的)。七点半出发,雨一直下,一个半小时的路程,车上的几个人都在祈祷:别下了。我说:“我们都是有福之人,到地方就不下了。”真得如有神助,九点多到山脚下,雨真的停了。因为轿车的底盘太低了,只能停在山脚下,我们拎着摆供和扫墓的东西徒步往山上走。经过一天一夜的大雨,可想而知山路有多泥泞。我们迎着狂风,一步一个脚印,脚时而陷在淤泥里,时而被野草绊住,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踉踉跄跄地前行,心系祖坟的召唤。
   我似披荆斩棘,忽然听到弟弟在后面戏谑了一句:“今天见老祖宗,还真有点儿难度呀!”我回头看了一眼,弟弟正扶着弟媳,穿着白色旅游鞋的弟媳一只脚陷在淤泥里刚拔出来,恼人地跺着脚。
   当站在祖坟前凝视,满墓苍凉,四周松树落下的枯黄色针叶铺满了坟包,尤其被雨水浸湿后,甚觉凄凉萧森。
   我们赶快放下手里的东西,开始清理残枝败叶,换上新的压坟头纸,插上美丽的鲜花,点燃三支香,摆上祭品。我真的有很多话想跟奶奶、爸爸唠一唠,可是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想起他们生前的点点滴滴,我双手合十,把千言万语都化作了真心的祝福。“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再看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坟前墓后,几多感慨。人生就是一趟单程旅行,好好活,好好爱,学会珍惜,学会感恩,珍惜眼前拥有,让余生的每一个日子更洁净,更清明。
   经过狂风暴雨的洗礼,天更清地更明。一叶“清明”的归舟,载着后人的感恩和追思,穿越悲伤的河流,安然停泊在芳菲四月。
  

共 244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关于清明节的散文。文章从清明的天气着笔,讲述了祭祖与闰月并没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只要有一份心意,不必拘泥于传统的形式。指出清明扫墓就是为了表达对先人的思念之情,瞻仰致敬缅怀战争时期凛然就义的革命烈士,和平年代壮烈牺牲的人民子弟兵,铭记并珍惜和平时期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者接着描写和家人冒雨扫墓的亲身经历,缅怀亲人,追忆逝者,让清明的主题得到进一步彰显,立意升华,从中体会到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是自然节气点,又是传统节日,吸收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说理与叙事结合,抒情与议论交融,善于描写,文理兼具,语言质朴,情感内敛,是一篇很不错的散文。感谢作者赐稿文璞,期待新作。【文璞书苑编辑:别似幽居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别似幽居人        2023-04-14 09:35:20
  欣赏静净老师散文新作。天清地明,天青色看烟雨,文章如一幅水墨画细细晕染,将情感蕴藉在娓娓叙事中,表达了对节气的敬畏与尊重,对亲人的缅怀与追思,对革命先辈和英雄的景仰,并上升到文化与人文的深度,很有内涵。点赞欣赏!
2 楼        文友:静净        2023-04-14 09:42:38
  谢谢别似幽居人老师用心的编者按,解读得非常到位,清明祭祖,寄托哀思,让人间最美四月天源远流长!
3 楼        文友:飞不高蝴蝶        2023-04-14 10:01:27
  欣赏静净老师散文新作。静净的文章,大多和爱、感恩离不开,俗话说“文如其人”,我想肯定作者每一个细胞每一份心思都溢满了爱和感恩。读静净的文字,有时候感觉净化了我,升华了我。我想其他读者应该也有这个体会,这就是文章的魅力。
4 楼        文友:寂寞看风        2023-04-14 15:29:18
  佩服老师的知识积累和文字驾驭能力,清明的含义,既是追思先人,也是畅享春光,雨后的清明,更让人获。
5 楼        文友:优雅如枫        2023-04-14 20:35:35
  欣赏静净老师的散文佳作,清明时节,深切缅怀先烈和亲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美德。老师总是心怀大爱和感恩,字里行间尽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赞誉人间四月芳菲,寄予哀思,感怀天下,春光无限。点赞学习,期待新作。
喜欢伴随着晨曦的脚步聆听世界的声音,闻着文字的馨香穿越时空的隧道,做一个灵魂有香气,骨子里有正气,举止优雅的女子。
6 楼        文友:静净        2023-04-14 23:11:05
  谢谢飞不高蝴蝶老师、寂寞看风老师、优雅如枫老师驻足品读留评,真心希望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很多纪念的日子源远流长。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