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倡导新思想、新行为、新风气

  倡导新思想、新行为、新风气


作者:一缕清风. 探花,16264.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02发表时间:2010-03-19 13:48:49

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有个人长得像猴子,大家会有什么反应呢?或许有人会说,那一定是个怪胎;或者说他是个畸形儿;甚至有人会直截了当的问:那一定是还没有进化好吧?
   没错!人的长相虽千差万别,有妍媸之分,却也大同小异,偶有雷同,亦属巧合。这种情况下,长得太离谱的,就是另类了。80年代欧美有一部电影叫做《象人》,讲的是维多利亚时代,一名英国医生在马戏团发现了一个头部畸型的象人,受尽不人道的待遇,于是将其带回医院作研究。不料马戏班班主带人又将象人抢去,到欧洲各地巡回展出,幸得团中其它畸型人暗中将他救回英国,终于使他体验到人间的温暖。此片取材于真实的医疗档案,并非纯属虚构。此不多言。
   也许正因人与人的外貌相差不大的常识深入人心,本山大叔的徒弟,范伟同学才大惑不解:“我就纳闷了,同样是个人,差别咋就那么大涅?”
   是啊!同样是个人,怎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别呢?我们在莞尔之余,是否也思考过这个问题呢?
   或美或丑,或香或臭,捱过了几十年的春秋后,我们的皮囊,最终要尘归尘土归土,自不待言。而人们之间的差异,说到底,是思想上的差异,以及性格上的差异。思想上的差异,或通过言语,或通过文字、行动等等方式表达出来。思想决定行为,不同的行为就会使事情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谁不能主宰自己?谁就永远是一个奴隶。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左右自己。”苏格拉底如是说。此言,正是证明了思想的重要性,行为与思想的因果关系,以及自律的、良好的意识,将会产生最佳的行为效果。
   说到这里,也许大家会骄傲的说,我们有着五千年的光辉的灿烂的文化啊。我们是四大文明古国中惟一如今还保持着辉煌的啊。我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很能踢腾啊。
   的确!我们是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这是我们的财富,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很多不文明的东西混杂其中,并不断延续发展,甚至花样翻新。
   就在几十年前,我们的妇女还裹脚,把脚裹得臭不可闻,裹得脚趾骨头尽断;就在现代,人们还会去吃挣扎的鱼,会用开水浇被撬开的猴头,甚至为了壮阳去吃婴儿。柏杨先生说得好:“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像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地流下去,但因为时间久了,长江大河里的许多污秽肮脏的东西,像死鱼、死猫、死耗子,开始沉淀,使这个水不能流动,变成一潭死水,愈沉愈多,愈久愈腐,就成了一个酱缸,一个污泥坑,发酸发臭。”
   很多老化的、陈旧的思想,一样被传承下来,毒害麻痹着一代又一代人。对此,我们要有反思的精神,怀疑的勇气,去更正的决心,坚持下去的恒心。
   举个例子:“人不为我,天诛地灭。”这是“非典型性”封建思想,却仍成为21世纪文明人去自私的理论依据。刘少奇在讲到党员的素质时,早就提到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诚然,我们可以说这里也有自私的成分,似乎“我为人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人为我”。但是,我们要看到,这种自私,是建立在无私与博爱的基础上的,是一种互惠互利双赢的结果。绝非不顾一切的为自己。也正是因为很多人继承了这种不良思想,才会有“彭宇案”,才会有郑州大学生遇到“碰瓷”这种让我们不敢再做好人的不耻事件。
   再举个例子:“无毒不丈夫。”此言的原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气量小了,小肚鸡肠了,别人说你长得丑就气得三天不吃饭了,自然无法成为君子的,而所谓的大丈夫者,自然是有这个度量的。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头上能跑马”,正是如此。现在的很多男人不男人了,气量小了,歹毒了,似乎也用“无毒不丈夫”去做自己的理论依据。难道是很多不良的思想大家不去反思,只因为正符合自己的不堪,可以依此大胆妄为的去做坏事吗?
   这两个例子颇为极端。下面我再说个值得探讨的中性思想。
   我们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位从农村苦娃奋斗到厅级的领导曾告诉我说:“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听此言,振聋发聩。这也让我想到了李敖所言的“有为主义”。李敖说,他一直认为,做与不做是不一样——“行者常至,为者常成。”路在脚下,只要坚持走,往往是能走到的;一件事,只要坚持做,不到最后不放弃,不罢休,往往是能做成的。或许“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本身就是办不成事的人自我阿Q,自我宽慰的一种说辞罢了。
   “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这种提法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在中国,这个人情大国。当然,我这样说,可没有提醒大家办不成事就去走后门找关系啊?
   再说说我们的思想主轴,儒家文化。柏杨先生有段文字见底颇深:“中国自从纪元前一世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泛政治、泛道德观念,开始蕃衍,几乎对所有的事物,只要有权的大爷愿意,就都可以往政治的或往道德的方向,加以引申曲解。明明拉不上关系的,也能硬拉上关系。中国人的灵性——想象力、创造力,和辨别是非的思考力和勇气,遂受到可怕的伤害。”
   正如前文提到的“人不为我,天诛地灭”和“无毒不丈夫”等作为很多人去做一些不堪的理论依据,当儒家思想被历史利用后,它的思想是否还依然熠熠闪光,值得商榷,最少是值得反思其中的精华与糟粕的。
   洪晃女士更是一针见血,一语要命的说道:“2000岁的糟老头子……搞不清楚孔子曰了半天曰了啥东西。”
   此言诚不欺我!
   譬如:《论语》里的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是这样翻译的:学过的知识不断地练习它、实践它,不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是很令人高兴吗?
   台湾著名教授曾仕强反思这句话:学习本就是一件很累很让人烦恼的东西,再去不断的去复习,不是更让人烦吗?近方的朋友来了,就不高兴吗?是不是这样翻译更好些——把学习当作,或者说培养成一种习惯,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吗?远方的朋友都来了,不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吗?
   曾教授的翻译和我们教科书上的讲解哪个更好,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洪晃女士的牢骚,此处也可窥见一二。
   在如今电影热播《孔子》之时,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的墨子思想难道不值得学习吗?庄子的天道的“道”,效法自然的“道”难道不值得我们去追随吗?在反思孔子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诸子百家,以求狭隘思想之解放,才到达到“实事求是”之效果。从而才能创立和谐的校园,和谐的社会,这难道不是我们正在努力探索追求的吗?
   国人似乎都有个劣根性,就是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五千年的沧桑,同时又有着五千年的健忘与麻木。站在历史的高度逆流遥望时间的长河,一阵感慨与喟叹之后,一切又会复原常规:许多同学仍为自己拥有些许洋货而骄傲自豪,仍对外国的圆月向往不抑,仍会在遭受一阵阵不经意间袭来的空虚寂寞彷徨之感后,继续沉沦,不可自持。而非在这个社会转型期,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候,奋起直追,努力上进,承担时代所付予我们的责任。
   窃以为,人苟活一世,所以沦为平庸,盖因思想之平庸,古今中外一切思想的精华与糟粕照单全收,而懒得思考,疲于分辨。只有审时度势,倡导新思想、新行为、新风气,认真思考,把握机遇,改变自己的思想中的不堪,给自己灌输新的,更适合自己发展和时代需要的思想,才能改变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真正奋进起来,真正行动起来。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抓紧学习,在一日万里的今天,与时俱进。更多的人如此,我们的校园就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新景象,就是最好的和谐,而当大家把这种激情与思想带入将来的家庭、社会时,相信一样会起到很好的效果。那时,中华民族真正的复兴,就指日可待了!

共 30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倡导新思想、新行为、新风气,在国人来说十分重要。尤其青年人,肩负着建设和即将建设国家的重任,思想观念的善于更新与否决非小事。文章鞭辟入里,颇有说服力。【编辑:夏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夏冰        2010-03-19 13:49:06
  倡导新思想、新行为、新风气,在国人来说十分重要。尤其青年人,肩负着建设和即将建设国家的重任,思想观念的善于更新与否决非小事。文章鞭辟入里,颇有说服力。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2 楼        文友:一缕清风.        2011-11-08 20:53:46
  问好夏冰老师,感谢您的评论。
中国武协、河南作协会员。民权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最新文学、影视、武术作品集请关注公众号qingfengzuopin 微信yilvqingfengz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