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爱】春来野菜香(散文)
周末休息,爱人一早掀开窗帘,泼辣辣的阳光就泄了一地。麻雀这家伙又开始每天的练嗓,起来吧,风和日丽的挖野菜去!爱人催促我。本想睡到上午十点钟,他一吆喝,索性起床,不赖床了。煲了小米粥,两个煎蛋,一碟卤花生米。吃了,找出锅铲。铁的那种,木头不行,碰到石头容易折断。拎着布包,下楼。到哪挖野菜?小区里有空地,狗猫大小便不干净。爱人推出地下室的嘉陵摩托,一踩油门,上了公路。问他上何处挖野菜?他说,海洋大桥附近。
我所在的城市,紧挨着黄海。小城环境不错。属于发展中的城市,我住进小城十年。由最初的陌生,直至今天的融入。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得不说应了一句话,吾心安处是吾乡。每年春季我与爱人都要择几个云淡风轻的日子,攀上小城的西山,抑或骑摩托车到黄海码头挖野菜。感受一下村庄才有的烟火气息,卸下沉甸甸的乡愁。
将摩托车停在海洋大桥一侧,此刻的海沉默了,看架势是退潮了。海裸露出大片大片的淤泥,近处的海滩有人在赶海。挖蚬子和小虾小蟹子,带回去生腌着就饭吃。靠海的人,饭桌上,少不了腌渍的鱼虾蟹子,熬一锅玉米粥,腌渍的鱼虾蟹特别下饭。挖野菜的人也三五成群的。这儿一簇,那儿一堆。像赶大集似的,热闹。长长的海岸线,金色的霞辉覆盖着,海鸟时不时的唱几声,清脆悦儿,令人心旷神怡。
海边的土地潮湿,盐碱地,适合蒲公英的性格,无论顺境逆境,蒲公英均长得蓊蓊郁郁,粗枝大叶。久居城市的人,对蒲公英有着极深的感情。一来,蒲公英具备药用价值,它的根茎叶可以撤火,利尿,消炎。医学上明确记载着,蒲公英有治癌成分。长期吃蒲公英,会抗癌,消除癌细胞的扩散和成长。对肺部结节,也有治疗作用。另外,蒲公英名不虚传,人间美食。
在乡下那些年,母亲经常挖蒲公英,上沸水煮一下,六分熟。再打来井水,泡一宿。第二天,在泥坛捞一块咸猪肉,剁碎,蒲公英也切成细小的丁儿。味素,花椒,院坝的大葱,调料放好。玉米面包菜饼子,去年摘的柞树叶,夹着菜饼子,码着铁锅边烙。火,不能急躁。慢火烧,母亲一般烧玉米秸秆。一股淡淡的玉米香萦绕着,加上蒲公英菜饼子的香味,一波一波,海浪似的汹涌而至。菜饼子熟了,拿起一个,一面烙着硬邦邦的锅巴,嚼一口,油一哗哗顺着嘴丫子往下淌。蒲公英吃到胃里,败火,去毒,养颜,家家都爱蒲公英。那时候,庄稼地基本不喷洒农药,野菜肆意生长,根繁叶茂,纯绿色食品。挖一些,吃不了,载到乡农贸市场卖,刚蹲下,就有缫丝厂,供销社的人来买,价格一喊,也不讲价。买!那帮国营职工,不差钱,对大地上来的野菜,粮食,果子,甚是喜爱。农户们在这个季节,发一笔小财。割了猪肉,包一顿肉馅饺子,不香吗?和过年一样喜庆。
我嫁到距离娘家二十里远的村落,同婆婆一个屋檐,一只碗生活很多年。挖野菜必不可少,蒲公英比山野菜出来得早,在田间地头挖一上午,一下午。满载而归,捡去蒲公英上边的杂草,整得利利索索,我骑自行车到乡里卖,我是送给几家饭店,对方看中我们挖得蒲公英,嫩,才钻出地面不久。胖乎乎的,我与婆婆全选在大田挖,肥,壮,且没损坏。婆婆腿不好,她是坐在地上挖得。不像有的人,挖来的蒲公英,瘦巴巴的,还稀碎,不完整。
国营职工们,吃的野菜,图个卖相。我的菜筐一落地,就有人蜂拥而上。你争我抢,弄得很尴尬。有时不够卖,那些人就和我约定,明天几点几点送来,他她在这地方等着,不见不散。像年轻人谈恋爱样的,也觉得好笑。卖了野菜,到布匹行,为婆婆扯一件擦汗衣裳,自己凑合凑合就过去了。老人穿的机会越来越少,我再穿也不迟。
蒲公英,山马扎、野鸡膀、蛇把、山辣椒,蕨菜等等,我统统认识。后来,搬到城里。就和爱人改变路线,攀西山摘野菜,不过,大西山的野菜少得可怜,清得可数。山马扎,蕨菜又细脚伶仃,仿佛红楼梦里的黛玉,病恹恹的,梨花带雨。漫山遍野扒拉草丛寻找,人累个半死,找不见几棵,悻悻而归。倒是在海洋大桥那块,海岸坡地,比比皆是蒲公英家族,以及芥菜。蹲下来,不妨拿只板凳,用刀铲挖,不伤根。边挖,边把蒲公英摘干净,乏了,坐下来,看看大海,望望蓝天,听听鸟鸣,闻闻海的腥咸味儿。依着爱人的肩膀,冲着辽阔的黄海嚎一嗓子,又一嗓子。那种原始的,自然和谐的生活画面再度呈现。不忘拍个照,何年何月何日来过黄海岸边。
打道回府,两个人一起忙碌,剁馅子,包蒲公英猪肉馅饺子。蒲公英包饺子之前,必须上开水煮一煮,去除苦味。然后,清水浸泡一小时,多洗几遍。饺子出锅,咬一口,不苦,有野菜的馨香。爱人守着几盘白花花的蒲公英饺子说,来一杯陈香酒?我欣然同意。他端来瓷杯,给我也斟了一杯酒。饺子就酒,越过越有。只是,情不自禁的想起老家的父亲母亲,想起曾经挖野菜的岁月,现在,父母是否也挖来蒲公英,包一顿饺子吃?我拨通老家的电话,母亲接的,我问母亲晚饭吃什么?母亲笑吟吟地说,蒲公英包得玉米面菜饼子,父亲一顿吃了六个!眼睛突然就湿了,为生计,不能长情陪伴父母,人生真的有许多遗憾。我抹了抹脸上的泪,告诉母亲,明天就回家。
众多野菜里,我对蒲公英情有独钟。我记得清清楚楚,村里有好多人,大伯,二爷,六婶。他们患了重病,医院住不起,在家挖蒲公英的根,熥水喝,说是去火,解毒,消肿。很多年里,我看着他们一个一个,挎着竹筐,蹒跚在乡间地头,蹲下身挖蒲公英。深意识中,蒲公英是灵丹妙药,包治百病。太多的乡亲们,挖来蒲公英,熥水喝。春夏秋挖蒲公英,太阳毒辣时,土墙,鸡窝上,猪棚顶、厦子、窗台、门口的杏树枝,晒着一片一片,一嘟噜一嘟噜的蒲公英。晒干的蒲公英,留着雪花飘飘的冬天,熥水喝。在父老乡亲的心底,家里存一些蒲公英,过日子稳妥,不摇摇晃晃。有个头痛脑热的,蒲公英熥水,一喝,就见效。虽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服用它,久而久之,神清气爽,确实是农人的保护神。
我长期用手机写文章,眼睛疲劳,干涩,在医院的朋友向我推荐蒲公英,说每天坚持喝一点蒲公英根熬的水,可以清目,去火,消炎。我照做了,尽管蒲公英根煮出来的水,巴苦巴苦,难以下咽。服用多日,眼珠子也不酸涩,看东西不模糊了。难怪,乡下邻家六婶,一年四季吃蒲公英。
最近,天气晴朗。我抽时间,去海边多挖点蒲公英,以备不时之需。再送给领导一部分,爱是互相的。一棵不起眼的蒲公英,赠予人,捧出来的是一个明媚的春天。
春天,谁能拒绝呢?
作品知识性强,情感真挚细腻,充满生活气息,充满正能量。
佳作欣赏学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