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护花使者】教师的力量(散文)
教师,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职业。这种职业有着响亮而圣神的美誉,有着厚德载物的传承,有着恪尽职守的伟力,有着逆流而上的毅力,更蕴含着时代特色及高处不胜寒的孤独。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很荣幸的从大山深处调任到县域内的一所小学,也因此对教师这个词汇有了比较深的理解。那种春的满山遍野、绿意盎然、百花绽放;那种夏的火热赤诚、麦浪涌动、飞流直下;那种秋的果实累累、繁华锦绣、枫叶红遍;那种冬的漫天飞舞、凝实聚力、未来可期。无不在轮回的四季中洋溢着不同的面孔或思绪飞扬或眉头紧皱或一叶知秋;无不在枯燥而重复的两点一线间或书声琅琅或奋笔疾书或慎思远虑;无不在狭隘而又广袤的三尺世界或抑扬顿挫或目光如炬或温文尔雅。尤其是走进过山林也曾栖息片刻过的,会深深的铭记春天草芽破土的感动,柔软而坚韧,更懂得低洼的草芽儿最早最嫩。
阳光没有绕过地平线,直接从山的坚毅中破壳而出,金灿灿地洒了一地。急速的脚步蕴含着这份温暖,额角流溢出细微的汗渍,记录了脚步的第一声繁实。校门口风一样的孩子,笑靥如花,无忧无虑。脚步此刻暂停着、欢呼着,大手牵小手的那份豁达记录了脚步第二声的幸福。教室里,或词汇或短语或段落的黄鹂鸟儿般的鸣啾啾,当然也有几道声影格格不入,顽皮的不进入轨道,这时,那种严谨、责任的眼神和弯腰絮语的身姿记录了脚步第三声的祥和。三尺华府,乐章不断,或声情并茂或春华秋实或低语凝噎,那种指挥家的动感极近天际,直抵泰山涌动的云卷云舒,和着骄阳的鲜艳,一路前行,在孩子们满足的海洋里戛然而止。和风细雨,动辄天宇,一声高调扬鞭启航,飞跃、凝重、朗朗乾坤,无不记录了脚步的第四声浅静。午夜、孤灯,一缕声影伴随空间时而奋笔疾书时而赏心悦目时而频频摇头时而低首沉思,一切与家无关的喜怒哀乐汇成交响阔别万年的纠缠不清,将那份责任、微笑着放在肩头,踔厉奋进,勇毅前行。睡眼迷离的双肩的酸痛记录了脚步第五声的坚定。
一抹比肩学生的瘦小身影涌入我的视线,无不一种震撼,瘦弱、矮小,七级风绝对可以撼动的那种。初见,是一种概念;初见,是一种内涵;初见,是一种展望。就这一个身影,远远的流入,如果不是衣着清晰的印痕,我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彻头彻尾的不相信。标志性的服装,骤然承载着这份优越:自信、机敏、渊博、含蓄、温婉、严厉。
终于有了机会,近距离的。没有刻意装扮的脸,不是那种粉嫩玉白,但绝对耐看。没有粉底的映衬,就那样山崖的一株岁柏,傲然挺立,虽没有大树的参天,更不会有沙漠胡杨的坚毅,但依然是一抹无法淡忘的风景。刘海轻抚额头,一双灌满清澈的眸子流溢着的那种执念,举手投足之间,化作风、化作雨,席卷人生。或许,一页扁舟荡起,西湖宁静的水面涟漪层层,偶尔的一声鸟鸣,打破这种静极的风,水面下真实的故事,蕴藏着千万年流连忘返的古诗文。
岁月浅静,一张厚重镜片的额角,文静、祥和。鹤立鸡群是最真实的画面,磁性的声音,连着一排排座位上的纯甄。幼稚、粉嫩的脸颊映衬在厚重的镜片中,那种翻飞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春意在几十平米的房间纷飞,沿着窗一直飞,一直飞,飞进千家万户,飞进几代人的未来。从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到秋收冬藏的果实累累,无一飘飞着自己逐渐老去的岁月。但微笑不会变。那一双轻抚肩头的手,那一双碧波荡漾的眼,和着史诗一样的坚韧,砥砺前行。爱在河流里流淌,徜徉着一串串幸福,自己的亦是流进别人的。
没有与春华邂逅,但更多的比春华耀眼;没有与夏夜相遇,但更多的比夏夜幽静;没有与秋实相识,但更多的比秋实厚重;没有与冬雪相知,但更多的比冬雪凝实。这是一种生命开启的赛道,沿着赛道永不停歇,没有终点,沿途的景色过眼烟云。
脚步依然在前行,一直在路上。曾经邂逅过山间的炊烟袅袅,但未曾亲临过山间的那份宁静;也曾经偶遇过街市的喧闹,但未曾理解过街市的那种繁华。有一种际遇叫做擦肩而过,这或许就是属于他们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