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烟火】风雨灵官峡(随笔)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还在兰州上学,每年的寒暑假我都会从兰州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到陕西凤县,然后再坐班车回两当。那时的我,在花光父母所给的生活费后,每次都会精打细算着回家的车费。即使这样,也难免会因没钱而困窘途中,让人刻骨铭心,永生不忘。
那是1991年7月放暑假的一天,我从兰州坐火车到凤县。下午两点多火车到达凤县火车站,从凤县火车站离县城还有一段路程。步行要走半个多小时,花两块钱坐个体三轮摩托车只要十分钟。下火车的旅客大都选择了坐个体三轮摩托车,而我兜里仅剩5元钱,只够到两当的班车票,所以我只好步行。当我紧赶慢赶到凤县汽车站在候车室买票时,售票员告诉我到两当的最后一趟班车刚走了。我赶紧跑出车站,追赶着班车,可是班车越走越远。我背着包,失望地看着班车远去的背影,手里紧紧攥着这5块钱,心里想怎么办?住旅店肯定钱不够了,总不能露宿街头吧,无论如何都得回去呀。
这时我看到了公路边的路牌,凤县至两当35公里,我突然冒出走回两当的想法,哪怕走到天黑都必须走回去。我打起精神,在街上用这5块钱,买了点馍馍,兴致勃勃地顺着凤县到两当的公路出发了。一路上我哼唱着歌,欣赏着公路两边的风景和民居,心里感到很惬意。尽管我无数次坐车走过这条熟悉的公路,但从没有这样欣赏过沿路的风景。
我走出了凤县县城,走过了沿路的乡村,走了一个小时左右,才逐渐走近灵官峡口。但我已经深切感受到这条公路的遥远,可就在这时天公不作美,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不一会儿,风雨交加,一场不期而遇的大雨来了。雨越下越大,我急忙在公路边的峭壁下寻找避雨的地方。瓢泼大雨瞬间倾泻而下,哪有避雨的地方。这时我想起了搭乘过往的车辆,可是路上车辆稀少,好不容易有车辆来时,我在路边远远地呼喊,向它招手。可是司机根本就不予理会,开着车在我身边疾驰而过。
一次次等待,一次次让我失望,我浑身上下被雨水浇透了。我后悔自己做出走回家的决定,但我转念一想,既然已经走了这么远了,还是坚持走下去吧。我突然一下子来了精神,任由风吹,任由雨打,我不再躲避,背好背包,继续唱着歌,向灵官峡谷深处走去。天空一次次划过一道道闪电,峡谷一次次响彻着一声声惊雷,呼啸的大风刮得峡谷中的草木东倒西歪,吹得我透不过气。峭壁上不时有小石子掉落,公路下滔滔的嘉陵江水越来越浑,越流越急。波涛汹涌的江水,像发了疯的狮子,翻滚着,咆哮着,一泻而下,似乎要冲向公路。
走在这磅礴大雨的峡谷中,我不停地高声唱歌,风雨声、雷鸣声、波涛声掩盖了我的声音。此情此景,让我心中胆怯,我的声音有点变调,但我仍以此来壮自己的胆。大雨还在下,电闪雷鸣还在继续,任凭雨水在身上浇灌,在脸上流淌,我全然不顾。我小心地躲避着小落石,时而加快脚步,时而飞快地跑,丝毫不敢有一点停留。我好不容易走到了两河口,这里是嘉陵江与两当杨店河交汇处,形成了巨大的激流,更是波涛汹涌,咆哮声震天。平日居高临下的水面,现已接近了路面,似乎就在脚底下,让人望而生畏,心惊胆战。在这风雨交加中我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终于从灵官峡谷中走了出来。这一段路对我来说太遥远了,太漫长了。说也怪,一路上我再没遇见过一辆过往的车辆。
当我走到快到两当杨店时,雨渐渐小了,风也慢慢小了,可我已经精疲力尽了,实在走不动了,也唱不动了。雨水浸透了我的衣服,让我感到了冷。我一瘸一拐地迈着脚步,走走停停,背上的包似乎越来越沉重了。就在这时一辆白色的130货车,在我身边嘎然停了下来,一个年轻的司机摇下玻璃窗,笑着问我到哪儿去?我有气无力说去两当。他说:“我也回两当,你上车吧,我捎你去。”
我当时感动得感觉自己都快要哭了,我不知道对这位司机说什么好,只是一个劲地说着:“谢谢师傅。”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车门上了车,坐上了驾驶室。我紧紧抱着背包冷得缩成了一团,湿透的衣服还在往下掉水。一路上我累得一身不吭,只盯着车窗上不停摆动的雨刷。快到两当时,天色已暗了下来。雨停了,到县城的盘旋路我下了车,我问他姓什么时,他只告诉我说,他叫小杨。
我回到了家,母亲感到很突然。她不知道我要回来,看着我浑身湿透,她赶紧拿来衣服让我换上,然后在厨房里忙着给我做饭。她问我是怎么回来的,还给我说今天下午的雨下得特别大,街道上都积满了水。我向母亲详细诉说了我回家的经过,母亲埋怨我不该这样,她听了都感到很后怕。
虽然这件事过去了三十多年了,我也再没见过这位叫小杨的好心司机。当时我下车匆忙,也没看清他的车号,但我记住了他那张笑脸。也许他已不记得我了,但我还幻想着在茫茫人海中,能再见到那张熟悉的脸,向他再次说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