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室雅兰香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雅香】 我想起了双拥工作50周年的故事(随笔)

编辑推荐 【雅香】 我想起了双拥工作50周年的故事(随笔)


作者:军旅作家18 探花,12411.4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563发表时间:2023-04-22 21:05:07
摘要:2023年是“双拥工作”80周年,我要说的故事发生在1993年1月“双拥工作”50周年纪念大会前夕,三十年前的历史故事,今天想起了还是有一些思考价值的。

2023年是“双拥工作”80周年,1943年1月,在革命圣地——延安的宝塔山旁边,发生了一系列故事。军爱民,民拥军,拥军优属,拥政爱民,被称为“双拥工作”。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学雷锋做好事,总会发生一些故事。
   我要说的故事发生在1993年1月“双拥工作”50周年纪念大会前夕。双拥,是指"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双拥模范城",是指双拥工作方面成绩突出的模范城市,是"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城市的一项荣誉。一般分为两个级别:国家级和地方级。国家级也就是全国性的,荣誉称号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初期,评选对象主要是全国各城市,后来发展包括县、市区等。国家领导人说了,要召开纪念“双拥工作”50周年大会,提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表彰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是必不可少的。
   1991年1月,民政部、总政治部在福州召开了双拥工作会议,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河北省保定市、辽宁省本溪市、吉林省通化市、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江苏省徐州市、福建省厦门市、山东省烟台市、广东省珠海市、陕西省宝鸡市、四川省江津县等10个市、县首次获得了双拥模范城(县)的荣誉称号,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题词。这一个消息,让革命圣地延安地委、行署和延安市委市政府以及驻军领导夜不能寐思绪万千。延安是双拥运动的发祥地,双拥工作是延安军民的光荣传统,也是延安军民的政治优势。延安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地到达陕北工作13年的地方,在延安发生许多军爱民民拥军的故事,其中提出“双拥工作”口号就是一个亮点,其他城市、县区能获得首届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延安为什么不能?延安的人民不拥军优属了?延安驻军不拥政爱民了?见贤思齐,永争第一,延安领导和军分区、驻军首长在思考,于是就开会研究这个“双拥工作”。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总编辑记者编辑都在思考,宣传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延安地委机关报《延安报》也发表了一些拥政爱民拥军优属方面的美文。《延安报》前身是原中共陕北区党委的机关报--《群众日报》,1950年,在此基础上创办了延安地委机关报--《延安报》。文革期间曾停刊,1979年4月10日复刊,为四开四版周三刊,1992年改名为《延安日报》,四开四版周六刊,1998年改为对开四版。并实现了激光照排,编采网络化。2003年底正式使用的19层办公楼,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2002年引进中美合作的彩色印刷生产线。新闻编采网络经过逐年更新换代,编采人员每人拥有一台电脑,扩大了国内国际新闻量;在原周六刊的基础上,增加了星期天刊,变成了对开四版周七刊,使《延安日报》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日报,并且实现了星期天报的彩色印刷。这是后话。
   1991年3月19日《延安报》第一版右下角发表了《谢谢这些兵妹子》一文,虽然不长,但是在下边有一个插图“延河一滴水”,还画了几朵浪花,表示延河的水,也会有浪花。有水就会有鱼,很多人知道一个比喻是“军民鱼水情”。
   我看了医院的一些材料,感觉女兵的故事很有新闻价值,当然医院的材料写的很长,报纸发表文章要求就不一样了,报社版面有限,就需要短文章。减去什么内容,突出什么事情,以第一人称写,还是以第三人称写,标题怎么写,才能吸引报社的编辑和报社的读者?我想了多种情况,最后就选用了这个标题。
   我写这个《谢谢这些兵妹子》标题,《延安报》一版责任编辑毕醒世没有改动一个字。报纸的责任编辑制作题目就要想着吸引人,在军营男子汉成群结队的社会,有几个女兵,更加吸引人。为什么要谢谢这些兵妹子?这些兵妹子是哪里来的?是谁要谢谢这些兵妹子?是孤寡老人、有病的男青年、有困难的中年妇女……
   我这不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写文章有一个吸引人的标题,自然就会吸引报刊的读者认真读下去了。延安地委行署、延安市委市政府领导也会注意《延安报》第一版的标题,有时也会看一些有感人故事的短小美文。
   解放军驻延安第34医院的杨政委就拿着这一张1991年3月19日的《延安报》在全医院的军人大会上宣读了这一篇短文。
   标题是《谢谢这些兵妹子》,正文开始:“我叫白玲,是延安某厂的一名普通女工,8年前,我丈夫不幸去世,留下了一儿一女,我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就在这个时候,解放军三十四医院的女兵们来到我家中,帮我做家务事,和我拉家常,使我在精神上得到了安慰……”
   一年时间转眼过去了,这些兵妹子马上要退伍了。我心里好像失去了许多许多。然而又有一批女兵来到我身边,她们一茬接一茬,热情地帮助我。8年来,我为自己认识这么多兵妹子而高兴。有几次我患病住进了34医院,这些兵妹子对我更是精心照顾。我发现她们对其他病友也是当做亲人一样看待。
   这些兵妹子多数来自城镇,十几岁就远离父母,告别亲人,来到延安为老区人民服务。她们的精神感动了我。
   我想借贵报一角说句话:谢谢你们,34医院的妹子!(凯音整理)
   当然,杨政委没有读短文最后一行括号里的凯音整理。但是他和医院领导和机关政治处的人都知道是我写的。政治处主任看了我的文,就给我盖章了,我才送给报社的。
   散会后,有人议论,这一篇短文,上校政委、正团级领导干部在大会上读一遍,真是莫名其妙,真是小题大做。有人说,这是表扬女兵的,虽然才300多字,不长,但是能在报上发表出来也是不容易的,想发表长文章,更是不容易的。在解放军第34医院里的主任、护士长、大夫、护士、机关干部、男兵,都是很好的,其他人是绿叶,女兵成了最显眼的鲜花了。
   有人给我说:“幸亏,你写这一篇文发表时没有用你的真名,作家记者发表文章使用笔名,就省去了一些麻烦事。要不,有人会说你写文章太片面,或者会说你是在千方百计巴结讨好女兵呢。”
   我说:“小时候,我的爷爷给我起了这个名字,有人写成‘开印’‘开音’‘开因’‘凯因’‘凯印’,升入三年级,我就开始叫王怀正了,当兵后我参加了部队的新闻报道学习班,想用一个比较好的笔名。于是学习班和我关系好的几个战友就开动脑筋帮助我想用哪个笔名,大家出主意,终于想清楚定下了这个发表文章时要用的名字‘凯音’。”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我没有说出来。我在新闻报道学习班学习四个月时间,知道了师后勤部有一个处长和我同名同姓,一个字也不差。
   有人开玩笑地给我说:“你敢和处长叫一个名字?人家是正团级领导首长,你把名字改一下吧。如果你写文章在军区报、解放军报发表了,其他人还以为是处长写的文呢。”所以我们学习班的战友,几乎是每个人都想起来一个或多个笔名。在学习班教员的鼓励带领下,我们在心中树立远大目标,下决心向鲁迅先生努力学习,多写好文章,希望铁肩担正义妙笔著文章。这是我过去的雄心壮志。
   调入延安第三十四医院后,因为我写这一篇《谢谢这些兵妹子》短文发表在《延安报》第一版,医院首长就在我的办公室门上挂了一个牌子“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医院成立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是杨政委,副组长是医院的副职首长,成员是各科室负责人,我是信息联络员。
   这一项工作引起解放军驻西安、兰州军区上级首长的重视。一位军区后勤部少将副部长来到延安,给我们开会谈了一些情况。
   他说:“第一,有不少人向上级首长反映情况,要求解散三十四医院,叫大家都转业回老家去参加地方的经济建设。地方经济发展很快老百姓的腰包都鼓起来了,许多军人想转业回老家去发家致富,艰苦地区的部队干部更是千方百计写申请想转业,咱们延安是艰苦地区,34医院的医务人员想转业,但转业是有名额的,不能转业,就心里不舒服,我是理解的。但是总部首长已经明确表态,延安34医院不能撤销,因为陕北部队不少,没有一所军队医院,是不行的。第二,咱们医院的人都想调离延安,这也是不可能的,谁能留下工作,谁能转业?这需要按程序来申请和批准,有人说叫我来延安医院工作几年试一试,这也是不现实的。第三,咸阳医疗所今后不再归延安34医院管理,医院的领导班子要带头在艰苦地区努力工作,争取再立新功。”会后就传出一个消息。因为国家领导人重视军民共建双拥工作,延安是一个不能淡化的话题。有许多军医、护士有医疗技术,想转业到地方去拿高工资、高奖金,有许多军医护士想调离艰苦地区的延安到西安、咸阳、临潼去工作。过去咸阳医疗所归延安三十四医院管理,一些人想去咸阳医疗所,找院长、政委说明情况,医院领导一开会就同意了,激化了医院内部的一些人之间的矛盾。现在咸阳医疗所不再归三十四医院管理了,划归西安解放军第323医院管理,如果谁想调动到咸阳医疗所去工作,就必须经上一级首长发文批准了。这样就减少了34医院内部的一些矛盾。
   杨政委一看双拥工作是一个好机会,就和延安地委行署、延安市委市政府领导沟通。
   延安决定表彰一批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解放军第34医院被表彰为拥政爱民先进单位,授予三十四医院女兵班为“女子爱民模范班”荣誉称号。
   西安的部队政治部也组织十几个人加大力度宣传解放军第34医院的先进事迹。有一组来到延安,要拍一部宣传部队医院双拥工作的专题片。
   医院领导十分高兴,感谢上级领导来医院指导工作,一切配合上级政治部的工作。部队招待所住了十几个人,大校副师职政治部主任坐镇指挥。
   这时有人给我说:“招待所住着几个复员的女兵班长,有几个女兵班长认识你,她们还说等一会儿就来找你。”
   我感觉这一会儿我没有事,去招待所和她们聊一会儿也是应该的。她们复员回家了,现在回到医院配合宣传双拥工作,我也是高兴的。
   我到招待所见到了几个复员后再回到医院的女兵班长,她们问了我的情况。
   我说:“我转为志愿兵拿工资后,被医院领导安排当代理排长,带着男兵、女兵看新闻联播、跑操、管理日常一些工作。”因为,之前一位少尉排长管理这些兵发生了一些意外,几个男兵和排长发生矛盾,约到后山沟较量,说是进行一对一决斗。这事让领导改变了思路,担心几个兵是同一年入伍的老乡,如果一个兵和排长决斗吃亏,说不定几个人一起参与打群架,后果严重难以预料。于是几个领导就叫我当代理排长,和男兵女兵讲道理进行作风纪律整顿,减少打架斗殴等违纪问题的发生。很快我被安排和机关干部一样,参与医院的总值班,好像正式把我当军官使用了。
   这一次上级工作组来宣传双拥工作,拍宣传片,就有一个上镜头的效果问题了,好像招聘电视台主持人播音员,面试这一关也是很重要的。
   上级政治部首长带来的工作组宣布任命一个负责管理女兵的排长,她是一名护理学校刚毕业的学员,说这样有利于对外宣传。这名女学员在兰州军区护理学校是区队长,负责过管理区队的三十多名学员,有经验。这位区队长小张马上来到我的办公室,在我对面的办公桌上办公。她的护理学校一起毕业的同学很开心,给我说:她有管理水平,当过区队长,根本不想当护士和病人打交道了,这一次她当女兵的代理排长,就是想要授军衔当少尉军官的。
   我听了她们说的简短信息,其他情况我也是需要在今后继续了解的。
   我仍然带着男兵女兵出操、看电视,和女兵排长小张一起商量着解决一些日常管理工作。之后,复员的女兵班长也给我说了她们复员之后的一些情况。这几个女兵老班长还给我留下了她们复员之后的通信地址,说是今后多联系,战友之间,多联系多交流信息很有必要的。
   她们配合拍新闻专题片,她们到白玲家,看望白玲,和白玲合影,激动地聊天叙述分别之后的思念,女兵张排长带着女兵班在延安宝塔山跑步,在沿河桥上跑步,在杨家岭参观学习,在南泥湾纪念馆参观学习,红色景点为背景,拍下了许多镜头,这一些珍贵镜头就留下了有价值的资料。
   摄制组要找这一张《延安报》,领导知道我收藏着这一张报纸,我当然高兴,自己写的文,在《延安报》发表出来心里很高兴,再被拍成新闻专题片里边的画面永久被记录下来,岂不更是锦上添花?
   摄像师傅是田野,他看了我拿来的这一张《延安报》,先是很认真地拍了全报纸,然后再拍这一张报纸的半版,再拉近距离,拍下这一篇短文的标题《谢谢这些兵妹子》,又拍下了第一段:我叫白玲,是延安某厂的一名普通女工,8年前,我丈夫不幸去世,留下了一儿一女,我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就在这个时候,解放军三十四医院的女兵们来到我家中,帮我做家务事,和我拉家常,使我在精神上得到了安慰。

共 14713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2023年是“双拥工作”80周年,让作者想起了一段往事,1991年1月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而延安是双拥的发祥地具有无可争辩的优势,这时的作者正在部队服役,他写的一篇《谢谢这些兵妹子》被纸媒《延安报》录用,由此掀起了笔名风波,女兵风波,因为这份《延安报》也引起了兰州军区的重视,这个女兵班被军区授予“爱民模范女兵班”并上了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让作者没想到这篇作品引起了《解放军画报》、《西北军事文学》、《人民军队报》、《陕西日报》、《延安报》等记者来医院采访,国务院民政部副部长多吉才让、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周文元、陕西省委书记张勃兴、兰州军区副政委王茂润等领导。并留下一张珍贵的合影,这让医院杨政委等首长兴奋不已,本是一件好事,没想到女兵发生了一些事情,让领导的心里很是不爽。《情洒延河畔》在作者的努力下完成了创作,却因各种原因而停了下来,最终,作者脱下军装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虽然作者在部队宣传双拥做了很多文字工作,但也没有遗憾,相信延安双拥工作会做的更好。作品立意和构思不错,行文朴实,娓娓道来,情感真挚,无论从内容还是行文都是一篇正能量的佳作。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23-04-22 21:06:29
  感谢支持社团,祝创作愉快。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2 楼        文友:军旅作家18        2023-04-23 08:24:57
  谢谢及时编辑出来,希望这一篇文,能给大家一些有益的启示,为双拥工作增加一些经验。
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律师报、中国国防报、人民军队报等发表三百多篇稿件,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转业后是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