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护花使者】韩太湖·7(小说)京城巧遇定国公
第七章、京城巧遇定国公
万历二十三年春天,,韩太湖北上京师,开始向权贵阶层传教。
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夹在柳树中间的桃树也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绿的柳,红的花,真是美极了!
韩太湖身穿金黄色道袍,手持拂尘,英俊潇洒。
此时,他无心欣赏家乡的美景,踏上了奔赴北京的征途。
他在启程之前,去县城南关与朱师傅拜别。朱师傅得知太湖徒儿要去京城发展弘阳教,很是欣慰!
“徒儿,京城是天子脚下,不比咱山野乡村,于是要处处小心。我舅家的大表哥陈文秀,是当朝定国公徐文璧家的管家。这是我给他写的信,你亲手交给他。要他给你引荐定国公,可助你一臂之力。”
“徒儿牢记师傅嘱咐,在京城把弘阳教发扬光大”他长跪在朱师傅的面前拱手施礼。
明朝北京的紫金城,被朱红色的城墙环绕着,城墙四角各有一座结构精巧的角楼。城外有一条宽广的护城河环绕,构成完整的防卫系统。宫城辟有四门,南面有午门,为宫城正门,北有神武门(玄武门),东面东华门,西为西华门。
韩太湖听说紫金城共有宫殿9000多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韩太湖望着雄伟壮观的紫金城暗下决心,一定要走进皇宫,让弘阳教成为大明朝的第一大教。
韩太湖已是第三次在定国公徐府门前观望,他掐指一算,今天必大成。
金丝楠木的大门虚掩着,两位门卫把守两旁,门卫的外侧是两个两米多高的石狮子。门外粉墙环护,绿柳周垂,三间垂花门楼,四面抄手游廊。门楼上悬挂着“国公徐府”的御赐匾额,整个徐府富丽堂皇,雍容华贵。
时值正午,徐府的大门开了,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者从府中走了出来。此人身上虽然穿的不是绫罗绸缎,但也不像是做苦力的人。
这时,韩太湖突然从门旁的石狮子后面闪了出来,挡在老者的面前,拱手施礼道:“请问老伯,府上可有叫陈文秀的,老家是河北曲周的。”
老者盯着韩太湖看了好一会儿,惊奇地问道:“你是从曲周来的?”
韩太湖没有回答,示意的点了点头。
老者喜出望外,紧紧地握着韩太湖的手激动地说:“老乡,我就是陈文秀。”
此时,韩太湖也高兴万分,他把师傅的信递到陈文秀的手中。
陈文秀看罢信高兴地说:“你原来就是标弟的徒弟,表弟常常写信念叨你。贤侄放心,你的事包在我身上。”
“老伯,你匆忙出去不知因为何事?”
“老爷要选一个风水好的墓地,可请了好几位道长和高僧,老爷都不太满意,我现在出去寻找高人。”
“老伯,无论是算卦、医病,还是挑选阴宅、阳宅,小侄我样样精通,可否让我一试?”
“好,你跟我进府,我向老爷引荐于你。”
徐文璧祖籍南直隶凤阳县(今安徽省凤阳县),是明初开国名将、中山王徐达的八世孙。他的七世祖徐增寿在建文帝时因通燕被杀,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命徐增寿的子孙世代袭封定国公爵位。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徐文璧以“应袭”勋卫兼领红盔将军侍卫。
隆庆二年(1568年)三月,徐文璧袭封成为第七代定国公,食禄二千五百石。
隆庆五年(1571年),宣大总督王崇古“议通贡市,休息边民”,条陈封贡八事,上奏朝廷。明穆宗命廷议此事,徐文璧与吏部左侍郎张四维等二十二人同意俺答封贡。史称明蒙停战后,“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
万历年间,徐文璧掌后军都督府事。他为人小心谨畏,因而受明神宗亲信,屡次代神宗郊天,累加至太师兼太子太傅。
徐文璧曾上书请求及早建储,又奏请罢去矿税,释放被逮捕的官员。
徐文璧身为大明朝中后期的重臣,伸张正义,刚正不阿,深受众臣的拥戴。
管家陈文秀在前面带路,韩太湖紧跟在他的后面。
徐府内那玲珑精致的亭台楼阁,清幽秀丽的池馆水廊,还有大假山古戏台玉玲珑等景观,都使韩太湖留恋往返。更让他难忘的是那饶着围墙屋脊建造的雕龙,鳞爪张舞,双须飞动,好像要腾空而去似的。
徐府的正堂豪华而别致,宽敞而明亮。墙的东北角摆放着一个酱紫色的黄花梨书柜,暖暖的阳光从朱红的雕花木窗透进来,零碎地撒在了一把支起的古琴上。徐文璧坐在古琴旁手抚琴弦,一曲美妙动听的音律在空中飘绕。
这时,只见管家带着一个年轻的道长出现在他的面前。
“老爷,这位是弘阳教的教主、河北的韩太湖道长,精通易经和相术,被誉为活神仙。”
这时,徐文璧手停琴止,站起身来微笑着说:“韩道长,请上坐。管家,给韩道长上好茶。”
韩太湖就坐在徐文璧的对面,品着上好的茗茶,谈天说地,无话不谈,两人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韩太湖给徐府选的一块风水宝地,令徐文璧很是满意。后有靠山、左有青龙、右有白虎、前有案山明堂、水流曲折,以使坟穴藏风聚气而令生人纳福纳财、富贵无比;外洋宽阔能容万马,可致后代鹏程万里、福禄延绵。
“韩道长,你圆了老夫多年来的心愿,徐府的金银绸缎随便挑。”
韩太湖躬身施礼道:“本道对钱财不感兴趣,能寻个安身之处就足矣!”
“韩道长高风亮节令徐某佩服,你的这个忙老夫一定帮。这样吧!我的学生在锦衣卫任职千户,主管奶子府,你可以暂住奶子府。”
根据明朝"宫史"古籍中所记载:奶子府是明代皇族征召任用乳母的机构,其隶属于明代宦官执掌的司礼监(锦衣卫)管辖。
在明朝皇室每年都会在2月、4月、8月、11月这4个月里,分别在宫廷之外的民间挑选奶母4次。
明朝皇族选择奶母的要求是年龄在15岁以上到20岁以下,清白人家的已婚女性。关于宫廷选拔的数量,为每一次仅遴选20名良家女子,而在这其中又分生产男丁的奶母10名,生产女娃的奶母10名。被皇室挑选上的奶妈就必须要搬到奶子府里居住,一日三餐、生活起居等一切事宜,皆由宫廷出资负责专门供养。
皇室若是生了皇太子的时候则会选择用生产女娃的奶妈以母乳哺养,但若是生了公主的时候,就需要生产男娃的奶母以人乳喂养。
韩太湖住在奶子府里,无人打扰倒也算的清净。白天外出传道,夜晚打坐修身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