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好声音】【东篱】从“海博”到江山(散文)
一
那年深秋的清晨,我拉着一个半旧的行李箱,站在厦门火车站的小广场上,等待着来接我的亲戚。行李箱里除了几件换洗衣服,还有几本书和一本近几年来在小报刊上发表的文章,那是数年来在九宫山生活的一点痕迹,镌刻着我对文学的一份情意。
站在厦门的土地上,有好奇,有茫然,甚至惶恐。人潮如水,在眼前滚滚流动。每个人行色匆匆,没有人注意到我——一个疲惫憔悴的女人。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心情里,在自己的生活里,谁有闲情逸致去关注别人。马路上的车子川流不息,喧嚣不已。四周的高楼威风凛凛,呈现着厦门这个沿海城市的气派。空气里飘荡着一种生机,一种激情。我被这种氛围感染了,心中莫名升腾起一股豪情,在心里暗暗对自己说,我要留在这个城市。
第二天我去人才市场,在一家小公司找到了一份业务员的工作,月薪不高,但有提成。找工作比我想象的顺利,那晚睡得很香,还做了一个美梦:我在厦门有房有车,我在一间精美的书房里看书,创作。好美的梦,我笑了。
那两年,早出晚归,每晚回到出租房,累得像条狗。带来的书许久未看,已蒙尘,更没有写过一篇文章,曾经的诗情画意荡然无存,如今的我,只剩下满腹欲望。生活让我变得如此现实,我的心似荒漠,再也长不出一草一木,青葱属于遥远的过去。如今的我,背着生活的重负苦苦前行,再也没有诗和远方。我感到焦虑,又那么无奈。
在一个初冬,与琦相识,相恋。
婚后,我们开了一家小店。他负责跑业务,送货。我负责进货,看店,收入不算高,但稳定。生活环境不算好,住在黑洞似的小房间里,在六十年代的小厨房里做饭,但日子安稳,不用每天挤公交,四处奔波。
开店繁忙,也清闲。
清闲时,我重新捧起书,捣鼓文字,内心一片春暖花开,日子变得有了滋味。文章写好,投稿给各地报刊,我甚至不知天高地厚,还投给知名杂志,皆是泥牛入海。现在想来,我当时多么天真幼稚。后来决定不投纸媒,投稿网络。偶然上厦门网,发现海峡博客,不由欣喜。
“海博”兼容性强,有散文随笔、杂文,也有帖子、图片。文章皆为短篇,几百字到二千字,对文章的质量要求并不严格,作者都是本土作者。我觉得海博很适合我,便注册,从此我在海博拥有了自己的个人空间,那是我文字的一个家。频频投稿,当在海博上不断看到自己的文章时,很有成就感,还有人点赞,好开心。
从此我把海博当成精神的家园,每天都会去浏览片刻,看文章,看图片,看帖子,很有趣。
开店迎来送往,无限贴近人世纷扰,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有的素质高,有的素质差,还碰到过小偷、骗子,有时心情很糟。我就把烦恼和怒气统统宣泄在文字里,有时写得很尖锐,甚至刻薄,写完,如吃一碗重庆酸辣粉似的酣畅淋漓。这些过于坦率的文字海博没有拒绝,慈悲接纳,令我感激不已,觉得海博真包容,就像一个痴情的男子,极度宠溺着他所爱的女子,接纳着她的任性、野蛮。
有了海博的支持和鼓励,对写文兴趣变得越发浓厚,隔几天就会写一篇几百字的文章。写得多了,几年后,写作水平有了些许提高,有时还上了海博的头条,甚至厦门网首页,无比欢喜。
二
与海博相守就是八年,随着微信订阅号的兴起,一些文学网站的出现,作者不断流失,稿子越来越少,数日都无法更新,导致人气大减。昔日热闹的海博变得冷清,如失宠的妃子被打入冷宫,凄凉不堪。但我还是坚持留在海博,不想去别的网站。除了习惯海博,就像习惯在一个地方生活,不想搬家。更重要的是海博对我有知遇之恩,曾经收留了我浅陋的文字。若没有遇见海博,我也许就放弃了对文学的追求,那么我的人生将会变得乏味,我的灵魂会继续漂泊,与庸俗为伍。我对海博无比感恩,我要和海博永远厮守,不管他多么落魄,今生也要与他患难与共。于是我更加勤快地写,两天写一文,那是我奉献给海博的爱,虽无法力挽狂澜,但能为海博带来一点生机,我感到欣慰。
让我害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2020年五月,海博宣告关闭。
打开厦门网,再也看不到海博,曾经的文章仿佛人间蒸发,曾经熟悉的博友不见了,就像一座城淹没在沙漠深处,再也无法寻觅到昔日的痕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在海博的个人空间自然也消失,那么彻底,让我心痛不堪。那是我在海博的一间小书屋呀,虽不够华美、宽敞,却充满诗意和温馨,装着我多年来心血凝聚的文字,不见得多好,却是我心灵的诉求,性情的流露。文章的下方还有不少文友的点评,不见得很专业,却真诚,真挚;还有一个个点赞,一个个笑脸,简单,却温暖。
失去了海博,我的文字又要流浪了。对我而言,文字若无安放之所,若美人独守空闺,若锦衣夜行。那段时间,我变得消沉,也无心打理店里的生意,客人来也懒得接待,泡茶;吃饭不香,更无看书、写文的心情,反正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像失恋似的。我的心再次陷入孤独,似又回到初来厦门的心情。
琦安慰我说,文学网站那么多,没有海博,可以找别的网站呀。他说的没错,可是他无法理解我对海博的感情。相守八年,与海博朝朝暮暮,他接纳了我所有的喜怒哀乐,带给我多少快乐和满足,一朝失去,如何能淡定,如何不痛。
三
人间四月天,杨柳水灵灵的,木棉花逼近妖冶,三角梅开疯了,春的气息漫天翻涌。我的心情逐渐变好,重新调整自己,在网上搜寻各大文学网站,红袖添香,散文在线,大榕树下……一个个的浏览,都不错,可是打动不了我的心。突然,江山文学网如一道光照亮了我的眼眸。江山,这个名字让我一见倾心,多么豪气,多么动听呀,有刚柔并济的美感,仿佛眼前有青山绵延,碧水潺潺,说不出的好。
那几日,流连江山,对江山有了大致了解。
江山是一个颇具特色的纯文学网站,佳作纷呈,有长篇小说,有风格多样的短篇,散文、小说、诗歌、古韵、剧本均有。各大文学社团如武侠小说中的江湖门派,各具实力和特点。社团的名字诗意迭出,惊艳眼眸,东篱采菊、逝水流年、柳岸花明、淡雅晓荷、秋月菊韵、山河如画、西风瘦马……社团还有排名,主要由发稿数、精品、绝品、微信推广等决定名次,多么风雅的竞争,很有趣。最新鲜的是:文章分为三个等级——社团推荐,精品,绝品,社团推荐冠以蓝豆,精品奖励一个红色徽章,绝品戴黄冠,每篇文章均有编辑按语,有文友点评,按语与点评都很专业,认真。还有很多有才华的作者,他们写的文章真是好,让我领略到散文的魅力,诗歌的韵味,小说的精彩。
江山好迷人,好撩人呀,决定从此把文字安放在江山。
注册,投稿,选择社团,我看上了东篱采菊。我喜欢“东篱采菊”这个名字,仿佛看到一个画面:一个古意悠悠的村落,田野广袤,田野间圈起一道竹篱笆,一大片菊花开得极艳,斑斓一片,一个穿着青衣的女子拈着一朵菊花在沉思。让我想起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是怎样一种淡泊旷达的情怀。还想起了李清照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我喜欢李清照,不仅因为她的才华,还因为她的个性,她活出了女性的风采,活出了自我。当然最重要的是东篱采菊的社长是怀才抱器,我想靠近他,沾点他的才气,他可是一个大才子呀,是绝品宗师,是江山的传奇,让我想起江湖的顶尖武林高手,武功独步天下,高深莫测,让我辈望尘莫及。文字是怀才的剑,我想象着他在夕阳下,在月色里,在烟雨中,挥舞得潇洒飘逸,从容自如。
我试着投了一篇旧稿——《做一回金庸笔下的江湖女子》,这是一篇随笔,写得比较单薄,心里惴惴,不知能否编发。当看到文章出来,编辑天方老师不仅编辑认真,编按精美到位,还得到怀才等众多老师的点评,都那么专业,入心,温暖,鼓舞人心。怀才老师还为我那篇不成器的文章做了精心润色,添加了不少内容,让文章变得丰满,提升了一个层次。我激动莫名,觉得东篱真好,怀才老师真好,如此亲切,随和,没有一点绝品宗师的架子。那一刻,我爱上了东篱。
从此安心在东篱修篱种菊,不管店里人声扰扰,不管店外车马喧嚣。我对自己说,一定要写出好文章,不负江山,不负东篱。我把精品作为奋斗的目标。有文友把精品谐谑为“红豆”。王维有“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豆”这个词太曼妙,太诱人,一定是天才的发明。
绞尽脑汁写了一篇——《院子里的时光》,初稿写完,还仔细修改了三次,每次都发现不少问题。最后我连一个错别字、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前所未有的认真、严谨。江山,改变了我的写作态度。
文章编发后,满怀柔情期待红豆大驾光临,从白天盼到黑夜,像一个女子在等待她的情郎,脑子里老想着那颗红艳艳的红豆。天空有星星在闪,月牙儿挂在天边,看月,看星,看着看着,竟然把星星看成一颗颗红豆。红豆,真是让人起相思呢。月上中天之时,终于看到《院子里的时光》前是红豆的标志,哇,我欢喜得想载歌载舞。我对着那颗红豆深情凝望,仿佛凝望十里桃花,凝望一川碧水,那么美,噢,真想抱着红豆睡去。
为了提高写作水平,不断摘红豆,我变得比以前勤奋,不追剧了,淘宝不逛了,尽量少出去玩,抓紧时间用来学习。在我的努力下,在文友们的鼓励下,在红豆的勾引下,感觉自己的文章比在海博有了质的飞跃,从而也收获了一颗颗红豆,每次都感到很快乐,很满足,充满斗志和力量。
有时也有文章未获红豆,竟然莫名惆怅,几许伤感,仿佛晴朗的天空下飘来几朵乌云。那晚,梦里铺天盖地都是红豆,洒在我的头顶,好美。次日醒来,看到文章前依然是那颗硬邦邦的蓝豆,失落感再次涌来,感觉蓝豆像个冷漠的男子,装酷,不如红豆怜香惜玉,贴心贴肺。但江山真好,还会给作者一次复议机会。于是那几天我无比投入地修改文章,有时客人站在眼前都不知道。琦说,我走火入魔了,写文开心就行,别把红豆看得那么重,更别累着。我说,写文我就快乐,得到红豆我更快乐,我一点也不累。
文章复议后终于得到红豆,简直激动呀,感觉眼前一片天高地阔的美好,比吃了一顿大餐,买了一件漂亮衣服还高兴。这颗红豆来之不易,付出我不少心血,等待了整整九天,我视若珍宝。
自从有了江山,日子过得有声有色。每天至少会上江山一次。东看看,西瞧瞧,如逛街似的惬意,如看美景似的沉醉。看精品散文,看绝品散文,每一篇散文都似一条优美的河流,或柔情依依,或奔流跌宕,承载着作者的情感记忆和生命经历,让我大开眼界。有时也会看小说,看诗歌,看古韵,还看编者按,看点评,看多了,学会判断文章的优劣,知道评语大致如何写。最初觉得自己底子薄,不敢点评,后来鼓起勇气,也会给东篱文友的文章点评两句,有时竟然获得了文友的肯定,不由信心大增。
在江山最幸福的是,总有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期待简柔的佳作。这是我听过的最感人最动听的声音。我的文章不见得多么有吸引力,却有人在期待,这是怎样的幸福。为了这句话,我哪里舍得懈怠,更不舍得辜负,有时为了写文,宁愿不看电影,晚上不跳广场舞,早上不睡懒觉。有时偷懒,一个月只想写一篇,可是一听到那个声音,似被打了鸡血一般,力量倍增,恨不能三天写一篇,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
与江山相守了两年,如今简直离不开江山,半日不见,会惦记;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江山已经占据了我的灵魂,让我的日子变得美妙,时光变得丰盈,让我脱离庸常,情怀回归,让我得到成长,让我的文学之花优美盛放,让我的生命变得如此丰饶,让我如何不爱。我想我与江山是命中注定的缘分,如歌曲《醉千年》里的歌词所写:只因看了你一眼,就已确定了永远。我百转千回,历尽沧桑,在九宫山徜徉书海八年,在海博挥舞文字八年,就是为了与江山遇见,呈现一个更好的自己。有时只恨与江山相见太晚,我在心里暗暗对自己说:我要守候江山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