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门前塘(散文)
门前塘,没有碧波千顷,没有遍植荷花,没有水阁廊桥。塘边无碑无亭无台无画舫。可它,对我家而言,其意义非凡。这方池塘,给我留下了太多深邃的片段,也给了我一条回忆的主线。
一
门前塘因在我家门前,故称门前塘。
妈妈爱花,我也爱花。在我十七岁的时候,妈妈依然给我扎高马尾,戴大头花。我读《王冕学画》的课文,认识了莲花,被莲花的美丽打动了。我曾多次央求妈妈在门前塘种上莲花,可妈妈权衡再三,最终投上了水浮莲。我心里很是不解,也不满,轻声地嘟嚷着:没有人不爱莲花的,妈妈怎么就不爱呢?都是莲,为什么要换成水浮莲?每当看到漂浮在水面上的水浮莲,我总觉得是一块心病,很是不爽。
水浮莲的扩张速度惊人地快。刚投下去的时候,水面上冷冷疏疏漂浮着三朵五朵绿,还夹杂着几片黄叶,看上去被谁欺负了,委屈的不成样子。过了十天,又过了五天,几声雷电,几场春雨,池塘被水浮莲的绿覆盖了一半。我惊奇万分:不知水浮莲从哪里积蓄来的力量,在极短的时间内占据了“半壁江山”。妈妈乐坏了,吩咐着爸爸去集市上买回来两头猪崽。猪崽个头虽小(比成年人的拳头大不了多少),但灵活。披着一身粉嫩粉嫩的白毛,“嗯嗯”叫着,蹿上蹿下问人要吃食。妈妈蹲下身子,抚摸了一下猪崽,眼睛亮了起来,仿佛看到了来年的好光景。妈妈安慰着猪崽说“等着”,就挎着篮子,下塘捞水浮莲煮猪食了。此时,我恍然大悟,为什么妈妈不种莲花而投放水浮莲。
我不知不觉地爱上了水浮莲。常常趁大人出去劳作的时候,偷偷来到塘边,看那绿莹莹的水浮莲。水浮莲虽然不像莲花开着那么漂亮的花朵,可它们气韵饱满地伸展着肥厚的叶片,擎着圆润晶莹的水珠子,在阳光下,足够灼亮我的眼睛。有时那长着透明翅膀的红蜻蜓无声地落在水浮莲上,我对这美丽的生灵充满了无限的爱意。它有时以为我是一棵植物,悄无声息地落在我的肩头上,我用手轻轻地把它捏住,它那透明的翅膀一阵胡乱打闪,可怜地挣扎,我立即就放了它,同时心中渴望自己的身上也能有一双富有质感的翅膀,轻盈地落在水浮莲上,让塘水和阳光把我漂染的肌肤浏亮。我经常在塘边采着野菊和蒲公英。灯笼草的果实真的很像灯笼,我常常摘下几个,用力地在额头上一按,发出“啪”的一声,觉得是放鞭炮,自己把自己逗乐了。我常常把自己弄得满头满脸都是果汁和草叶,常常是妈妈回来,我已睡在了门前塘蒲公英的花下。妈妈总是把我抱醒,心疼地说着以后不要来塘边玩,危险。小小的我,对危险是没有概念的。有时妈妈也会非常火爆地说,再去塘边玩耍,打断你的腿。我不知她哪里来的那么大的怒火。可我还是忍不住,还是会偷偷地去塘边走一圈,看是否有鱼儿跃出水面追逐着花瓣儿。
门前塘,妈妈的猪食仓库,我的快乐园。哪来的什么危险?危言耸听。我是固执的,也感觉我是幸福快乐的。人家孩子在街上玩,我在门前塘玩,我总觉得我比那些孩子幸运得宠。
二
门前塘,成为我们家的“希望之水”。那些年,爸爸购来各种鱼苗投放其中,一下子解决了家里常年不开荤的景况。家里来了客人,或过年过节,不用垂钓,爸爸找来一个捞子,站在浅水,看准鱼儿,一下子捞上,如果运气好,有时会捞上好几条白花花的大草鱼和红灿灿的大鲤鱼。鱼儿在捞子里活蹦乱跳,这下池塘不安静了,堆起一层又一层的雪浪,水浮莲也跟着起舞,塘里仿佛处处响起脆脆的笑声。那时,通常会引来乡亲们围观。爸爸举着捞子,朝着岸上的人憨憨地笑。他的笑如池水漾开的波,栖着大把大把的阳光。爸爸把鱼放进桶里,下水又捞了几捞子,让他们选一条带回去煮汤喝。乡亲们也不推辞,有的还会留下来共进晚餐。家乡的酒风极盛,一桌饭席可以喝掉十几斤或几十斤酒水。结果有三五个醉得直接趴在了桌子上,也有的强打精神,半眯着眼睛,颠三倒四地指着碗说,我没醉,再来一碗,倒酒。每当这时,妈妈一边摇着头,一边寻来柴刀,去塘边的老樟树上刮几片老樟熬水,为他们醒酒。我拿着手电筒跟随其后。
走在塘边,空气中飘荡着丝丝甜润的气息,炎热的黑夜一下子凉爽了。我听风声,听草声,听花开,听虫与虫的喁喁私语。哦,原来池塘的夜美丽丰富得令人惊奇。萤火虫为自己燃一盏灯,一闪一闪地绕着池塘不知疲倦地飞翔。月亮和星星把自己的身子探进池塘里。塘水清幽幽的,偶尔传来“泼刺”一声,水里的月亮和星星不淡定了,俏皮地乱晃,像是在放鞭炮,“劈里啪啦”把清幽幽的塘水搅的明晃晃的,惹得我想伸手在水里打捞一把。我想坐在塘边,久久看个够。那一夜,我绝对会做梦,梦里周身一圈一圈的光晕,我轻轻地牵着月亮姐姐的手,在门前塘里和鱼儿们快活地跳着芭蕾舞。
门前塘,是和父亲一样的汉子们的醉人的酒缸,虽然塘水不是酒,但可源源不断地提供酒菜。门前塘,是我的梦之源,美好总出现在我的梦境里。
三
门前塘起初不是塘,是分给我家的一块“自留地”,为了打土坯取泥盖房,硬是把一块地变成一方水塘。自留地二亩见宽,呈长方形。西头偏窄,有一棵一抱之粗的香樟树。香樟树一年四季顶一头绿冠展臂抱云。北头有一条小溪流,活活泼泼地与田埂轻佻一吻,头一甩,寻找着别的出路。东头稍宽些,紧挨着一座小荒山。小荒山块石交错,杂树、荆棘丛生。按种庄稼来讲,这块地不算好,因靠荒山,有碎石散落,荆棘蔓延,更要命的是高大的香樟树挡去了半壁阳光。用家乡话说,是背阴地,冷水田,出不了好庄稼。可爸爸并没有嫌弃。我记得有一阵子爸爸手提旱烟袋,老是往那块地跑,从地头走到地尾,再从地尾走到地头,来回地走。有时走着走着腿好像没了膝盖,直愣愣往前迈一步,再迈一步,像是不会走路似的。从山边路过的人说:小老李,你咋天天都量地呢?
爸爸那时还不到三十岁,我也不知别人咋就叫他小老李。也许是爸爸办事老成吧。
爸爸说:我有么!
“那块地是你家的,不会跑掉。”那人打趣地说着。
爸爸“量”完地,靠在老樟树上一根接一根地吸着旱烟,歪着脑袋在烟雾中出神地注视着小荒山。
不日,爸爸扛了大锄、铁揪,带上柴刀,挑着畚箕来到了小荒山。
原来爸爸打定主意,要把小荒山整为平地,盖上楼房。我家是外地人,起初借住在女贞奶奶家里,后来又借住在外婆家里。眼看着舅舅姨姨们一天天长大,我和弟弟也挨个出生。解决住房问题是我家的头等大事。
爸爸每天起早贪黑,除去杂树荆棘,搬走块石,一锄锄挖掉了小山坡,修出了三百多平方米的平地。迎来了好多的乡亲们过来围观。他们指手画脚,啧啧称赞。村里因为没有一块像样的开阔地,每年电影下乡我们村里的人只有羡慕的份。这次电影下乡,队长扬眉吐气地把放映员领来,指着场地问:“这里可否?”放映员回答,这里还有话说?太好不过了!那晚,村里像过节一样热闹,大家早早吃了饭,搬来凳子看电影。
那年秋季,我家那块自留地收了最后一茬稻子后,就没再种上庄稼。爸爸一锄一锄挖去了稻茬,除去杂草、碎石。看得出,爸爸很是认真,连一块指头大小的小石子也不放过。有路过的人“坏笑”说:小老李,要我帮你搬面谷筛来不?
爸爸停下手中活,笑而不答,过去递了旱烟。
他们坐在香樟树下,你一句我一句聊开了。
“你挖了稻茬准备种啥?”那人问。
“不种了,打土坯盖房。”
“哦。”那人恍然大悟,忙说,“要得,要得!用得着我时,吱一声。”
爸爸说:“好嘞。”
爸爸心里规划着,盖了房,门前地修整一番,就是一方池塘,他要将居住环境打造成风景,他心中早就有了蓝图。夜晚,爸爸对妈妈说,想把楼房的影子照进门前塘,早晨你们娘俩可以不用镜子梳洗打扮,门前塘就是一面大镜子……妈妈说,亏你想得出,没钱给我们买镜子是吧?
爸爸哪里是这个意思,忙说,暂时不能,还要取泥做土坯呢。
爸爸把整好的地均匀地分成三大块,挖好沟渠,从北头的水渠里引进溪水浸泡着。三五日,泥土像泡发的馒头。爸爸把水引走,撒上一层稻秸,牵来黄牛,反复踩踏。又撒上一层稻秸,又踩踏。就这样反复几次。最后把踩踏好的泥土反复抺平。不日,开劈出的那三百多平米的地面上挨挨挤挤铺满了土坯。干了一茬,垒好,又打一茬。土坯垒在那里,活像几条长龙,气势颇为壮观。一年后,我家盖起了楼房。三层,十二间,亮堂堂地耸立在那里,活泼泼地倒映在门前塘,随便一溜眼,都是一幅活色生香的水墨画。站在楼房旁边的爸爸妈妈黑瘦得厉害,但脸上的笑容很灿烂,那么刚健和柔美。这样的画面,美得令人想流泪啊!门前一块荒地,挖土做土坯,也挖出了池塘,一举两得,爸爸觉得自己一生干了一件大事。是的,他是创造风景的人。
爸爸妈妈付出的努力,也许没人知道,但这方池塘知道。这方池塘是一个母体,它用它的“骨血”孕育了一座楼房。它是一个载体,载着爸爸妈妈的所有的汗水与功绩。我只要看见这方池塘,就会想起爸爸妈妈取泥打土坯的辛勤画面。我坚信,这方池塘能够永远成为我和弟弟对抗岁月中的消极与倦怠,能够永远给我们无穷的激情和力量,滋养着我们的生命与灵魂。
四
其实,门前塘也给了我家一次最沉痛的生命打击。
那年,我姨姨家的孩子,也就是我的表妹来我家玩,趁人不注意时,她从门槛里爬出去了。她在塘边吹一朵有着无数小伞的蒲公英。她看见了水浮莲的叶间隐着朵朵白色的小花,竖着只只红色的蜻蜓,还有水下欢腾的鱼儿……于是,她直直地伸出小手去打捞,她不知,她五趾分开的小脚还没有力气,不足以在岸边站稳,不足以在水中翻腾。当我们发现她时,她已经浮在了水面,没有了生命迹象。我家没有人愿意相信这是事实,依然极力抢救。爸爸和舅舅一会儿按压肚子,一会儿按压胸膛,一会儿人工呼吸。外公慌忙提来一口大锅,让表妹趴在锅背上,按压背部,企图把肚子里的水挤出来。村里老队长牵来他家那头老黄牛,叫爸爸把表妹抱上去趴在牛背上,让老黄牛驮着走……濑源罗医生赶来,给表妹号了一下脉说,孩子早已走了,节哀吧。外婆和妈妈在塘边哭得呼天抢地,从不流泪的外公、舅舅和爸爸都哽咽着流下了眼泪。我姨姨得知消息,哭着哭着,直直地倒在地上,没有了声音……我听着他们撕心裂肺的哭声,看着这悲凉的场景,真是心痛难言。那几天,我好好地干活,喂猪、喂鸡、赶鸭子、牵牛,把煮好的饭菜送到外婆和姨姨的床边。那几天,让我觉得特别恐怖,表妹整天和我蹦跶在一起,晚上睡在一起,怎么突然间就没了?这件事,对我刺激好深,也给我童年的心理带来了强烈的阴影。自那以后,我认识了命运,认识了死亡与哀痛。命运是如此难测,死亡是如此残忍,哀痛是如此苦涩。
爸爸气得举起铁锨,就要去填塘。姨姨用悲凉的声音阻止了,说没必要,围上篱笆吧。
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敢看门前塘,更不敢走在塘边。我也终于明白之前我去塘边玩耍,妈妈为什么说要打断我的腿。原来她在担忧着我的安危。
门前塘啊!你给了我太多美好的记忆,为什么又要给我涂抹上一片恐怖与哀伤,你辜负了我们啊,实在不该!
过了一个秋天,过了一个冬天,迎来了春天。春风的手把门前塘的篱笆撕下了几条缝,染绿了草,染红了花,染绿了水。草儿挤着脑袋炫耀着一身的娇嫩。花儿粉面含笑,翩翩起舞。一塘的水荡漾着一塘的金波。水浮莲打着哈欠,又开始疯狂地扩张。家禽们钻进篱笆墙,寻觅着肥美的虫子,作为它们的小点心。这样波涛汹涌的春色,依然没有给我们心灵带来多大的安慰,还是时不时会跟伤痛联系在一起。
在表妹离去的两年以后,姨姨生下了表弟,表弟长得虎头虎脑,一逗就笑,甚是可爱。我蹲在门前塘为他洗尿布,鱼儿与小蝌蚪以为我要喂食,跃出水面,活活泼泼摆动着小尾巴过来争食。我不知道,我是高兴还是伤感?它们为我闪过一丝痛苦的回忆,又为我注入一缕温和、平静的光芒。我对人生最初的认识,完全是从门前塘感悟来的。它让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让我看到生命的蓬勃和生命的不息。
前几年,弟弟买回来一台挖土机,全家人一致认为,还是把门前塘填了。也并不是把门前塘填了,而是把门前塘移了一个地方,移到离门前更远一些。其实门前塘移哪里都一样,它早已烙印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生命中的每一个人。
现在的门前塘,周围圈起了篱笆,孩子们想靠近,母亲总是站在门前吆喝。顽皮的孩子们改变了游戏方式,往塘里投石子,母亲并不驱赶。我回家,母亲总是说,他们长大以后一定记得这些有趣的事。哦,母亲是想用门前塘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记忆。
门前塘,是我们家的风景,更是全村人的风景,人们没事就喜欢凑在塘边的树下聊天,笑声入水,荡起涟漪,仿佛门前塘懂得乡亲们的心思,要用它的方式记下一幕幕,甚至每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