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好声音】【文璞】我在江山当编辑(散文)
一
春光明媚,江汉馥郁。一群鸟儿在窗外的树枝上叽喳,让春色灵动起来。不知不觉中,时光恍惚。
来江山写作已满一年。去年早春,我懵懂地踏入江山文学的门槛,那是一个春风习习的午后,一只鸟儿立在枝头啼叫,桃花尚未开放。我像一只小鸟,飞进一片美丽而陌生的树林,我落在一株树的枝桠上,从树叶的缝隙里看到一个忙碌而又快乐的世界,于是,我被吸引了。
一年后,我从一个生涩的写作者到渐渐摸出一些文字门道,从等待老师为我的文章编辑发表到逐渐学习为他人编文写下按语,从接受帮助指引到回馈创作心得于社团文友,于我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更像是一场文学的接力赛,情感的回音壁。
二
记得当时每写一篇文章,投稿社团时,总是怀着忐忑而期待的心情,等待着老师的阅读和编辑。一看到文章的发表,就迫不及待地快速通读一遍,发现有修改的地方先略读比较,再把鼠标拉到文章的最底部,就是编辑老师的按语。一篇凝聚智慧与心血的编按通常是这样的:首先是对这篇文章体裁及梗概的简要介绍,然后是具体的分析,叙事要表达的主题,故事讲述的梗概,文章要表明的立意,都精准深入,恰切提炼;接着会阐述文章写作的特点,运用的写作手法和表现形式等等。丝丝入扣的解读,总以鼓励为主,多有溢美之辞。这些精彩的编按,甚至比作者本人分析得更透彻,挖掘得更深刻,仿佛神的手按响情感的心弦,拨动出优美的和声,回响在文学的山谷。
作为初学写作者,这不啻为一种极大的精神鼓舞。我每每被老师极富专业素养和感召力的编按所折服,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很难写出这么高质量的编按。一遍一遍反复地品读按语,于我是一种极好的精神滋养和学习提高,这是编者对作者的引领与指导,这是作者与编者的深层对话,这是文学的课堂,在没有围墙的大学里,我上着每天的必修课。
在江山投稿几篇后,我把目光锁定在摆渡物语社团,后更名为文璞书苑社团。名称变了,人还是那群可亲可敬的人。我感到非常幸运,自己的文章投稿后,总能得到老师精心的指点和修改,让我稚嫩生涩的文字得以提炼和升华。社长沙漠老师是我们所有人的文学指导,他言传身教,不遗余力,学养深厚,甘于奉献,那种人格的魅力和专业的指导,总能激发我们写作的信心和勇气。明师,告之以度世之道。沙漠老师耐心而细致的讲授,让我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温暖而幽默的鼓励,给了我们再次出发的勇气;孜孜不倦的教诲,指引我们文学的方向。老师从不求任何回报,或许他并不知道,他洒下的精神光芒,足以照亮一个写作者的文学人生。
沉浸在这样的文学氛围中,我充满了写作的热情和向上的动力。连续发文三个月后,已有多篇文章获得精品,在这期间,我不断阅读浏览,给每篇文章留评,这也是向编辑工作迈进的必由之路。有一天,沙漠老师向我发出邀请,希望我能学习编辑工作,为社团分忧担责。我没有推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时间的积累,学养的熏陶,老师引领我们向学,用文学写作开阔我的思维和视野,用道德规范引领我们的为人与言行,老师给予我的教诲,我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去反馈更多的人。
我欣然领命,又担心能力不足,不能胜任。又是沙漠老师,给予我师者的指引。“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习其道,学其言,效其行,老师对我们的影响足以雕刻灵魂。学习编辑的那一天,我如一个还未学满出师的学徒,又不得不背着书本,踉踉跄跄地上路。就像学生终将离开学校,但老师种下的那颗“种子”却始终在我心灵深处生根发芽,绽放绚烂的花朵。
三
在繁忙的公务之余,工作的间隙,下班之后,或者晚上散步归来,我便坐在时间的罅隙里,拼凑每一个时间的碎片,投入到文章的编辑工作中。
打开电脑,依次进入江山页面、社团页面,仿佛儿时沿着故乡熟悉的小径去上学,只是,那时无忧无虑的背后总有一个书包在颠颠着。每点开一篇投稿,我要先通读一遍,再进行排版,然后修改错别字;再读一遍,深入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对某些内容进行修改;三次再读,写出编按,点击发表。在这个过程中,我如海绵吸取水份,经常恶补各种知识,查阅大量资料,用笔在纸上写出提纲和初稿,最后提炼精华为我所用。我深感厚积薄发的重要性,没有深厚的积累,就会被掏空。为此,我经常需要充电,大量的阅读,各种体裁的文章鉴赏,名家经典指南,案头床头随手摆放的书籍,就是我输入的源泉。
记得刚开始编辑文章时,我就反复通读社团、优秀编辑的编按。除了沙漠老师外,优雅如枫社长,寂寞看风副社长,飞不高蝴蝶总编等,他们的编按都写得精准恰切,情理交融,各具特色。每一篇编按都是精美的鉴赏文章,倾注了编者的心血与智慧。他们敬业的精神和专业的素养像一面面旗帜,都是我学习的榜样。连续几次编文,沙漠老师总是给予我有意无意的留言鼓励,我知道,老师一直在关注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这种潜移默化的鼓励,增强了我的自信心和创作力,让我更加专注,努力编辑好每一篇文字。
就写作体裁而言,散文相对好编一些,而诗歌就需多读几遍才能体会作者写作意图。社团冰竹傲雪老师的古体诗词写得颇具意蕴,第一次为她编辑时,我着实下了一番功夫,翻阅相关诗词的写作理论,在网上寻找关于古诗词的赏读解析,反复揣摩几遍后,才战战兢兢地写下了编按。冰竹老师第一时间给予了回复,她谦逊而温暖的话语鼓舞了我,沙漠老师也对文章和按语给予双重评价,当然是以肯定鼓励为主。我放下包袱,大胆尝试,逐渐向编辑工作纵深迈进。现代诗歌的编辑一直让我望而生畏,为了攻克这一难关,我特意找来舒婷、北岛、海子、顾城、张枣、李元胜、余秀华等当代著名诗人的作品,读原著,看解析,对照手中的文稿,力图写出恰切生动的评语。
各种文章的涉猎给了我锤炼技能的广阔空间。直到有一天,沙漠老师给我派来任务,要求我为他的文章编写编按。我内心忐忑不安,毫无底气。因为沙漠老师的散文有丰厚的文学底蕴,历史地理哲学人文知识无所不包,而且文章的深意往往隐藏在文字背后,没有一定的文学常识和品读积淀,很难准确而全面地理解其中含义。这是对我编辑工作的检验,我不能退缩,唯有迎难而上。我静下心来,沉浸在沙漠老师的文章中,那美妙的文字如一串串音符,字字珠玑,落入玉盘,撞击出动听的旋律,回韵悠长。不知不觉,我深入其中,逐渐读懂了文章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然后对照此类文章,运用各种文学理论知识,查资料,做笔记,列提纲,提炼文章主题,最终写出了一份按语。仿佛学生向老师交出一份答卷,沙漠老师给我热情鼓励,随后又给与补充,更加完善了编辑内容。我知道“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老师对我的言传身教让我终生受益。
后来江山夜校举办一期文学赏析课程,我们社团要对沙漠老师的绝品文章《午后的布兰卡》进行赏析解读。我作为副评参与了整个课程,从不同侧面写出了对这篇文章的赏析。那天晚上,夜校QQ群华灯闪烁,学员云集,群贤毕至,我们逐一登台发言。切合原文的理解与讲述,获得了江山文友的热烈反馈,他们畅快淋漓地参与讨论,将文学赏析课推向了高潮。这真是文学的盛会,精神的盛宴。我想,要是没有平时的编辑作为基础,没有一定量的积累,我肯定难以写出有质量的赏析文章,难以在众人面前发言。
四
不到半年时间,我编了200多篇文章。诗歌、小说、散文、随笔、戏剧等各种体裁均有涉猎。渐渐地,我们社团的编辑队伍逐渐成熟起来,一些文友都愿意将稿件投到文璞社团,我们的编辑量更加大了。很多时候彻夜编辑,累并快乐着,精品文章不断涌现。在去年第四季度,社团排名一跃而居江山前五。社团沸腾了,大家欢呼雀跃,热情高涨,欢庆会上,红包如雨,歌声不断。
作为一名编辑,我经常收到文友的反馈。一位文友说,我的文章得到老师的精准解读,真有知音之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文璞的编辑就是有水准;一位文友说,没想到文璞编文如此高效,一投就编,让他的等待从未落空;还有一位文友说,虽然我的文章被退稿,但编辑老师中肯的意见,对作者作品的尊重让我敬佩,修改好了我还是投稿文璞。
一篇文章编好以后,我总是写上评语,在第一时间点击发表,因为作为一名写作者,我深深懂得文字背后那双期盼的眼睛。江山的文友总会在留言栏里给我交流反馈,那些真诚坦率的语言每每令我感动。记得给如枫社长和蝴蝶老师编文时,我总是被文章中流淌的文采和她们心底的真善美所打动,在编辑中总会不自觉地真情流露,两位老师也总会给与我高度的评价和温暖的鼓励,让我更坚定地走在编辑的路上。对于一片树林来说,鸟儿是勤快的,而其中最辛劳的,莫若啄木鸟。在我看来,编辑,就是啄木鸟。
有人说,当编辑就是辛苦活。很多人不愿从事社团编辑工作,觉得太浪费精力和时间。确实,夙夜编文,长期伏案,盯着电脑和手机,我的眼睛视力下降了不少。从文字中抬起头来,揉揉双眼,做做眼保健操,向远方眺望眺望,我又埋首书海,继续阅读。
也有人说,编辑是为他人作嫁衣。但没有嫁衣怎样成就新人?如果当初没有老师甘当人梯的托举与引领,又怎能有我们今天的成长与提高。而且通过我的亲身经历,我并不认为这就是没有价值的奉献。教学相长,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有时思想的火花,写作的灵感就是在不断的碰撞中迸发的。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枝头掉落的花并不是无情之物,它会化作春泥,呵护培育美丽的新花成长。或许,这就是编辑的情感和价值所在。
五
四季轮回,花落花开。回望一年来走过的文学路途,不禁感慨万端。
江山文学网的优势是很多文学平台不具备的,纯文学是一块稀缺的土壤。我仿佛在书经漫卷中行走。评论文章,编辑文稿,发送飞笺,精品奖励,都给予写作者一个展示自我的创作平台,也提供给编者一个锤炼打磨的舞台。一年来,我在江山默默学习和创作,不仅增进了对文学的情感,对文学的热爱,让灵魂充实而丰盈,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征文获奖,被评为优秀作者,尤其是多次被评为优秀编辑,这令我感到欣慰和自豪。作为一名写作者和编辑者,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这是文学的双向奔赴。
窗外鸟啼声声,我不由得从文字中抬起头来。几只鸟儿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多像我的手指在键盘上敲打。不远处是一片小树林,许多鸟儿翻飞,快乐地啁啾。如果说,江山是一片茂密的树林,那么,我们这些文学爱好者就是一只只勤奋的小鸟,在这片树林里筑巢、繁殖,培育心灵,快乐创作自己的文学生活。
我久久地凝视窗外……
(原创首发)